分享

小说情节结构之伏笔专练一

 阅读美丽星空 2024-01-29 发布于山东

小说情节结构之伏笔专练一

一、(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厨

相裕亭

①盐区,大户人家的厨子,也分三六九等。上等的厨子,肩不担水,手不沾面,甚至油盐酱醋都无需去碰一下,照样吃香的、喝辣的,受伙计们推崇,东家敬重。刚入道的小厨子,就稀松可怜了!他们要在大厨、二厨们的眼皮底下,规规矩矩地打三年的“下手”,担水,劈柴,洗菜,拾煤饼子,帮大厨子们提靴子、递毛巾、捧烟袋,以及掏耳朵、挠脚癣的活儿,样样都要抢着干才行,何时能熬到站在锅边煮粥、蒸馒头,那就有了盼头了!没准某一天的一锅小米粥熬得稠、煮得香,或是哪一笼屉馒头蒸得又白又软又有咬头,让东家的老爷、太太、大小姐们吃得可口了,一句话把你要到身边去,专供其做小灶,你的地位立马就不一样了。

②刘贵,泰和洋行大掌柜杨鸿泰家的大厨子,一个白白胖胖的小老头,看似貌不惊人,可他凭着一手祖传的煮鸡蛋的绝活,一步一步攀升到大厨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几十年,深得杨家几代人的喜欢。

③每天清晨,杨家厨房里大锅熬粥、小锅滚汤,伙计们一派忙碌的时候,大厨刘贵会准时来到厨房。但,此时的大厨刘贵,并不是去炒菜做饭。早晨的大锅饭,用不着他大厨上手。他单手握一把“咕嘟嘟”响的水烟袋,一身休闲的素装打扮,如同无事人一样,锅前锅后地瞧瞧看看,就算是给伙计们鼓舞了。偶尔,发现地上有滚落的豆子,或是水池里有拣漏了的几片青菜叶儿,他会不声不响地弯腰拣起来,无需去责备哪个,伙计们见了,自然也就脸红了。因为,东家把厨房里的事情交给他打理,他刘贵就相当于杨家的主人一样,做伙计的哪个见了他不敬畏三分呢。随后,等刘贵在旁边的耳房里坐下,小伙计们就会把一壶早就准备好的热茶给他捧上。

④那时间,耳房里的炉火已被小伙计们燃旺,旁边有一只狗头样大小的小铜锅,擦洗得明光锃亮。刘贵就是用那把小铜锅来煮鸡蛋,而且是一边喝茶,一边添着木炭、仔细地观察着炉火,极有耐心地为东家煮着一锅“咕嘟嘟”直翻热浪的鸡蛋。其间,若是炉火过大、过旺,他就在旁边的小瓷盆里拣几块鹅卵石,把火苗压下去;过一阵子,火苗弱了,再把石块拣出来,添几块木炭,目的是让小铜锅里的水反复沸腾着。据说,那样煮出来的鸡蛋,既筋道,又香,又有嚼头。

⑤回头,老爷房里派丫鬟来取鸡蛋时,刘贵还要用一条羊肚白的毛巾,先裹上几块尚存余温的石块,与那刚出锅的热鸡蛋一起包了去,以维持鸡蛋不冷、香味不散。整个煮鸡蛋、包鸡蛋的过程,刘贵从不让别人上手,甚至不让外人知道他购鸡蛋、煮鸡蛋的诀窍。天长日久,伙计们自然要嫉妒他!

⑥一天,有个小伙计在二厨子的怂恿下,通过老爷房里的一个小丫鬟,在杨老爷杨鸿泰面前“咬耳朵”,说大厨子刘贵是个贼,还有鼻子有眼地说,大厨子无日不偷、无时不偷、无物不偷,每晚回家时,必包一兜子东西拎上。

⑦杨老爷一听,有些吃惊!在杨老爷看来,刘贵是个极其忠厚的人。他家里几代人都在他们杨家做事。他怎么能背叛主子呢?扪心自问,他刘家吃的、用的,包括盐河口那片青砖灰的小套院,哪一样不是老爷赏给他的?可以说,他们刘家的根,早就扎在他们杨府里了。杨老爷不肯相信丫鬟的谗言。但,人世间的事情,不怕你不信,就怕你在心里留下抹不去的烙印。杨老爷自从听了丫鬟的“学舌”,他还真的留意起大厨子刘贵来。

⑧一日,晚间。杨家厨房里就要关灯上锁的时候,杨老爷带着小姨太到前面大厅,摆一张小方桌,搬两把椅子,借门厅的灯光,看似在下棋,实则是想堵住大厨,看个虚实。

⑨可巧,那天晚上,大厨的手中,果真拎了一包鼓囊囊的东西,路过门厅时,杨老爷打老远就看到了,可等刘贵走到跟前时,杨老爷没有抬头,他似乎是很入神的样子,跟小姨太对垒着。刘贵也没有慌张,只是把左手的东西,换到右手去,强装着笑脸,跟老爷、小姨太打着招呼,说:“这么晚了,老爷、太太还没歇着?”

⑩杨老爷没有搭理他。小姨太倒是回过脸来,瞭了刘贵一眼,但小姨太很快也把目光转到棋盘上了。刘贵就那么无事人一样,面带着谦和的笑容,从杨老爷身边过去了。可就在刘贵要迈出大门时,忽听杨老爷背后问他一句:“刘贵,老家来客了?”

⑪刘贵猛一愣怔,一步门里、一步门外地回老爷话,说:“没,没!”

⑫在杨老爷看来,你刘贵的家人们都在他杨府里做事,一天三顿饭,他家里都不用开火,你还用得着晚上再偷点什么回去吗?刘贵被杨老爷那样一问,当然听出杨老爷话中有话,当即停下来,不敢再往外走了。没想到,杨老爷却不想让他当场出丑,扬一下手中正捏着的一粒棋子,看都没看刘贵一眼,说:“去吧,你去吧!”

⑬刘贵没再说什么,就那么默默地退下了。

⑭第二天清晨,大厨刘贵破例给杨老爷亲自送来煮鸡蛋,并邀请杨老爷务必到他的寒舍去,看一下他喂养的几只母鸡。

⑮当杨老爷得知他每天清晨所吃的热鸡蛋,是大厨刘贵煞费苦心地挑选着带虫口的大枣、百果、人参以及山核桃、青蚂蚱来做鸡饲料时,杨老爷大笔一挥,批给刘贵——为杨府提供鸡蛋的每只母鸡,每天以一两白银的价格去配饲料。

⑯后人传说,杨鸿泰家的这种供养母鸡生蛋的代价,一直持续到他们杨家清末时家道败落。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没准某一天的一锅小米粥熬得稠……”,说明大户人家做活的伙计得以翻身的偶然性。

B. 大户人家的厨子分三六九等,地位、待遇的不同,使二厨子和伙计们心生嫉妒,诬陷刘贵偷东西。

C. 刘贵“拎了一包鼓囊囊的东西”,又“强装着笑脸”,东家感觉怪异,但不予揭穿,体现东家宽厚品性。

D. 刘贵兢兢业业,在大厨位置上稳坐多年,遭人挑拨,差点被东家老爷误会,多亏他及时告知真相才得以脱险。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③段写每天清晨厨房忙碌的场面,画面感强,同时运用外貌、动作、细节等手法,刻画生动,使大厨形象如在眼前。

B. 第④段描写煮鸡蛋过程,从锅具的精当到火候的掌控,再到刘贵的专注,从细节上极力渲染煮鸡蛋过程的复杂。

C. “但,人世间的事情,不怕你不信,就怕你在心里留下抹不去的烙印。”如同说书人的点评,评价人性人情,引起下文。

D. 第⑧段之后是“捉贼”情节,是小说的高潮部分,情节摇摆,步步惊心,令读者替刘贵捏一把汗,读来引人入胜。

8. 关于相裕亭的小说,有人评价“笔下人物成为人性集中的关照物,又没有抛弃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技巧的精髓”,请结合文本赏析本文运用了哪些叙事技巧。

9. 小说最后一段:“后人传说,杨鸿泰家的这种供养母鸡生蛋的代价,一直持续到他们杨家清末时家道败落。”这个结尾似乎可有可无,可不可以删掉,请做简要分析。

【答案】6. B 7. D    

8. ①层层铺垫:大户人家的厨子分三六九等,小说对大厨和伙计的地位、分工等极尽铺垫蓄势,写大厨刘贵的排场、伙计们的眼红嫉妒,为二厨子和伙计陷害刘贵做足了铺垫,情节合理。

②伏笔照应:写大厨刘贵购鸡蛋、煮鸡蛋、包鸡蛋等过程都不让别人上手,不让人知道,每天回家又都拎一包东西,为交代他煞费苦心挑选饲料打了伏笔,使得情节合理。

③结尾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结尾揭示刘贵每天拎的一包东西实际上是喂鸡的特选饲料,不是偷主人家的东西,二厨子和伙计的陷害落空。前面的情节层层暗示刘贵似乎是在偷东西,结尾如此,是意料之外;前后文比照,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④结局圆满(大团圆结局):结局真相大白,好人得到好报,符合读者期待,满足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⑤第三人称视角叙事:小说采用第三人称视角,介绍背景、习俗,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全知全能,又点到为止。

9. 观点一:不可删掉。因为:①从情节上看,上一段写杨老爷得知真相,并特批高价养鸡,由此可知刘贵以后在杨家一定会顺风顺水,最后一段明确交代,情节更完整。②从人物形象上看,刘贵忠厚不欺、尽职尽责得好报;杨鸿泰善待刘贵,符合杨老爷之前的一贯作风,也符合洋行大掌柜财大气粗的家庭背景和时代背景。③从主题的角度看,宣扬俗世人情,善良忠厚、不欺不诈,人生才得长远持久。④从读者的角度看,“后人传说”,余韵悠长,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观点二:可以删掉。因为:①从情节上看,上一段写杨老爷得知真相,并特批高价养鸡,由此可知刘贵以后在杨家一定会顺风顺水,最后一段不用再做交代。②从人物形象上看,刘贵忠厚不欺、尽职尽责得好报;杨鸿泰善待刘贵,符合杨老爷之前的一贯作风,删掉不影响人物形象塑造。③从主题的角度看,宣扬俗世人情,善良忠厚、不欺不诈,好人得好报。主题可以想见,不用赘述。④从读者的角度看,“每天以一两白银的价格去配饲料”,以此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B.“大户人家的厨子分三六九等,地位、待遇的不同,使……”原因不全。原文“整个煮鸡蛋、包鸡蛋的过程,刘贵从不让别人上手,甚至不让外人知道他购鸡蛋、煮鸡蛋的诀窍。天长日久,伙计们自然要嫉妒他!”可知,“使二厨子和伙计们心生嫉妒,诬陷刘贵偷东西”,原因还有刘贵煮鸡蛋的绝招密不外传。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第⑧段之后是'捉贼’情节,是小说的高潮部分”错误。第⑧至⑬段是高潮部分。第⑭⑮段是结局,第⑯段是尾声。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叙事技巧能力。

由原文“大户人家的厨子,也分三六九等。上等的厨子,肩不担水,手不沾面,甚至油盐酱醋都无需去碰一下,照样吃香的、喝辣的,受伙计们推崇,东家敬重”“刘贵,泰和洋行大掌柜杨鸿泰家的大厨子,一个白白胖胖的小老头,看似貌不惊人,可他凭着一手祖传的煮鸡蛋的绝活,一步一步攀升到大厨的位置上”“一身休闲的素装打扮,如同无事人一样,锅前锅后地瞧瞧看看,就算是给伙计们鼓舞了”可知,层层铺垫:大户人家的厨子分三六九等,小说对大厨和伙计的地位、分工等极尽铺垫蓄势,写大厨刘贵的排场、伙计们的眼红嫉妒,为二厨子和伙计陷害刘贵做足了铺垫,情节合理。

由原文“整个煮鸡蛋、包鸡蛋的过程,刘贵从不让别人上手,甚至不让外人知道他购鸡蛋、煮鸡蛋的诀窍。天长日久,伙计们自然要嫉妒他”“说大厨子刘贵是个贼,还有鼻子有眼地说,大厨子无日不偷、无时不偷、无物不偷,每晚回家时,必包一兜子东西拎上”“当杨老爷得知他每天清晨所吃的热鸡蛋,……批给刘贵——为杨府提供鸡蛋的每只母鸡,每天以一两白银的价格去配饲料”可知,伏笔照应:写大厨刘贵购鸡蛋、煮鸡蛋、包鸡蛋等过程都不让别人上手,不让人知道,每天回家又都拎一包东西,为交代他煞费苦心挑选饲料打了伏笔,使得情节合理。

由原文“说大厨子刘贵是个贼,还有鼻子有眼地说,大厨子无日不偷、无时不偷、无物不偷,每晚回家时,必包一兜子东西拎上”“当杨老爷得知他每天清晨所吃的热鸡蛋,……批给刘贵——为杨府提供鸡蛋的每只母鸡,每天以一两白银的价格去配饲料”可知,结尾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结尾揭示刘贵每天拎的一包东西实际上是喂鸡的特选饲料,不是偷主人家的东西,二厨子和伙计的陷害落空。前面的情节层层暗示刘贵似乎是在偷东西,结尾如此,是意料之外;前后文比照,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由原文“杨老爷大笔一挥,批给刘贵——为杨府提供鸡蛋每只母鸡,每天以一两白银的价格去配饲料”“杨鸿泰家的这种供养母鸡生蛋的代价,一直持续到他们杨家清末时家道败落”可知,结局圆满(大团圆结局):结局真相大白,好人得到好报,符合读者期待,满足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由原文“盐区,大户人家的厨子,也分三六九等”“刘贵,泰和洋行大掌柜杨鸿泰家的大厨子”“早晨的大锅饭,用不着他大厨上手”“一天,有个小伙计在二厨子的怂恿下,通过老爷房里的一个小丫鬟,在杨老爷杨鸿泰面前'咬耳朵’”可知,小说第三人称视角叙事:小说采用第三人称视角,介绍背景、习俗,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全知全能,又点到为止。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赞成不可删除:

由小说“当杨老爷得知他每天清晨所吃的热鸡蛋,是大厨刘贵煞费苦心地挑选着带虫口的大枣、百果、人参以及山核桃、青蚂蚱来做鸡饲料时,杨老爷大笔一挥,批给刘贵——为杨府提供鸡蛋的每只母鸡,每天以一两白银的价格去配饲料”“后人传说,杨鸿泰家的这种供养母鸡生蛋的代价,一直持续到他们杨家清末时家道败落”可知,得知真相的主人家,不仅没责备刘贵,反而特批支出给他养鸡,可知刘贵在杨家会更受尊重,加上最后一段说明以后的事情发展,情节更完整。

小说的刘贵兢兢业业,被人诬陷后以实际的情况向杨老爷解释清楚后,杨老爷更加信任刘贵了,小说中“他会不声不响地弯腰拣起来,无需去责备哪个,伙计们见了,自然也就脸红了。因为,东家把厨房里的事情交给他打理,他刘贵就相当于杨家的主人一样,做伙计的哪个见了他不敬畏三分呢”“在杨老爷看来,刘贵是个极其忠厚的人。他家里几代人都在他们杨家做事。他怎么能背叛主子呢?”“为杨府提供鸡蛋的每只母鸡,每天以一两白银的价格去配饲料”可知,最后一段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

最后一段强调刘贵受到信任后,杨家人善待他直至家道中落,从主题的角度看,宣扬俗世人情,善良忠厚、不欺不诈,人生才得长远持久。

“后人传说……”类似传统小说“后话如何……”的叙事手法,从读者的角度看,余韵悠长,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赞成可删除:

由第⑮段可知,刘贵被人诬陷得以澄清,杨老爷对刘贵的信任又加深了,从批给他银两可见出,故事到此已经圆满,最后一段不用再做交代。

由小说对刘贵的塑造“东家把厨房里的事情交给他打理,他刘贵就相当于杨家的主人一样”“在杨老爷看来,刘贵是个极其忠厚的人。他家里几代人都在他们杨家做事。他怎么能背叛主子呢?”可知,刘贵是个忠厚之人,同时“杨老爷却不想让他当场出丑,扬一下手中正捏着的一粒棋子,看都没看刘贵一眼,说:'去吧,你去吧!’”可知,杨老爷善待刘贵,符合杨老爷之前的一贯作风,删掉不影响两个主要人物形象塑造。

最后一段,表明了刘贵和主人家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关系持续的时间长,成为了一时的传奇故事,从主题的角度看,宣扬俗世人情,善良忠厚、不欺不诈,好人得好报。而小说在高潮部分和真相大白的部分,主题就可以想见,不用赘述。

“杨老爷大笔一挥,批给刘贵——为杨府提供鸡蛋的每只母鸡,每天以一两白银的价格去配饲料”可知,为下蛋的鸡付出当时看来昂贵的代价,以此结尾,让读者意犹未尽,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鼠【注】

迟子建

入冬以来,哈尔滨也落了几场雪。不过都是小打小闹的,没怎么存住。而昨夜的雪,却是大动干戈,把哈尔滨杀得白茫茫的。街边的榆树,本来还命悬一线似的,将三两片枯叶当金币一样吊着,大雪这个天贼一来,它们立刻吓软了腿,哆嗦着坠地了。而野地里那些筷子般长的瑟缩的荒草,再想打悲秋这张牌,也是不可能的了,过膝的大雪生生把它们的幽怨埋住了。大雪后的哈尔滨是什么样子呢?如果在乌鸦眼里,一定是三张刚出锅的面饼。埠头区那张大些,新城区的中不溜儿,而傅家甸稍小一些。不过最小的这张面饼,像是撒了黑芝麻。因为大雪过后,一个令人惊恐的消息传遍了这里;鼠疫来了。人们无法安生呆在屋子里,纷纷抄着袖子走向街头,一探究竟。

傅家甸成立了防疫卫生局,在各区域内下派卫生医士和巡警,发现此类病者,一律厉行隔离。同时号召大家捕捉老鼠,切断疫源。

听说官府为了鼓励百姓灭鼠,捉一只老鼠,奖励铜钱五分。金兰想自己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和黄猫捉老鼠,挣一分是一分。她在客栈的各个角落下了捕鼠夹,然后把黄猫圈在灶房,让它一意捕鼠。黄猫已经习惯了捉到老鼠就把它消灭掉。可如今吃掉老鼠,等于吃掉了钱,金兰不许。她一旦从门缝觑见黄猫捉住老鼠,就赶紧冲进去将其夺下。黄猫愤怒地竖起胡子,喵喵叫着,不明白为什么该吃的东西,却突然不让吃了。

黄猫有了抵触情绪,捕鼠就没有热情了。金兰晚上睡觉,能听见灶房的老鼠窸窸窣窣地响了。早晨起来,不是发现竹篮的干粮被糟蹋了大半,就是看见案板上的肉被啃得面目全非。而且老鼠故意气她似的,将米粒似的黑屎遗留在灶台上。一想起它们享用了一夜的珍馐美馔后,清晨鼓着圆溜溜的肚子回窝睡觉了,金兰就为猫的怠工大为恼火。她捉住黄猫,掐它的脖子,想着吓唬吓唬它,它就不敢对横行的老鼠袖手旁观了。哪想到她教训黄猫的时候,被推门而至的翟役生撞见了。

做太监的,在人群中,还是觉得孤单吧,他们特别喜欢养猫养狗做个伴,翟役生也不例外。他初来傅家甸时,怀中抱着的,就是一只雪白的猫。白猫懒于捉老鼠,被翟役生养得肥嘟嘟的,娘娘一样供着。有一日它享用鱼骨,一不小心,粗大的鱼骨竟然卡在喉咙,只一会儿的工夫,就断气了。没了心爱的白猫,翟役生就把心思转移到黄猫身上,每次回到客栈,只要带了吃的,总先喂给它。

翟役生见黄猫被金兰掐得四爪乱蹬,以为金兰要置它于死地,照着她的背就是一拳。金兰一个趔趄,黄猫就此脱身。

“我再晚回来一步,你是不是要吃猫肉了?”翟役生扯着公鸭嗓大叫。

“吃猫肉了又怎的?”金兰说,“我不让它吃耗子,它还来脾气了,不捉了!这两天耗子在灶房造反了,你就一点没听到?”

“你不让它吃,你吃?”翟役生不平地说。

金兰说:“再怎么的,我也不会吃那玩意儿呀,没听说死耗子如今能换钱么?”

翟役生说:“换什么钱啊,都是瞎传。你出去看看,家家抓的死耗子,都扔外面了。你要是有本事换成钱,不用在家和猫争嘴,街上捡去吧!”

翟役生虽然个子不高,但他的手和脚,却出奇的大,也出奇的灵巧。他不但会煳灯笼,还会给自己补袜子。金兰对翟役生为什么出宫,一直心存疑虑。她也问过他,在里面呆着有吃有喝,何苦出来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翟役生只说他想家,就出来了。再问他在里面是做什么的,翟役生只回一句:“嗨,做这个的,不都是伺候人吗?”再无第二句话。按照金兰的揣测,翟役生极有可能犯了什么错,受了刑罚才被赶出来。他右腿断过,留有伤疤。在金兰想来,那条腿绝不会像翟役生说的那样,是在门槛跌折的,而是被人打断的。但凡雨雪的前夜,翟役生总能准确预报,因为他那条伤腿会疼。

夜里,金兰正睡着,忽然听到有老鼠的动静。她想,灶台下只有一个红萝卜,就啃去吧。可令金兰没有想到的是,当她忍不住,要进厨房看时,却发现翟役生已到那里,只见他忽然抽出手,纵身扑向灶台,眨眼间,老鼠已被他罩在掌下。他纵身捕鼠的姿态,简直就是一只活灵活现的猫!当翟役生炫耀地将那只还吱吱叫着的灰老鼠提起来的时候,金兰惊异不已地说:“真没想到,你还有这本事!”

翟役生冲口而出:“好几年不干这个了,没想到一逮还能逮住!早年我在……”话没说完,翟役生打了个深深的寒战,扔下老鼠,叹了口气,“啪”地打了自己一巴掌,哭丧着脸说:“怎么还记着这本事呢!”那只死里逃生的老鼠落地后,还有点发蒙,它哆嗦了几下,这才开溜。它这一去,估计是不会再回到人的世界了。

金兰呆住了,其实翟役生捕鼠的那一刻,她已然明白,他在宫里过着怎样的日子。金兰没说什么,她从缸里舀了一盆清水,端到他面前,怜惜地说:“洗手吧,以后再也不用干这个了。”翟役生垂手站着,没碰清水,金兰便又催促了一遍;“洗手吧。”谁知翟役生忽然夺过那盆水,“哗”地一下,朝她头上泼来,然后将铁盆“咣当”一声摔在地上。

金兰气坏了,她一边骂翟役生不识抬举,一边用力将他扳倒在地,一脚接着一脚踹他。金兰没有想到,翟役生的身子竟是这般懈松,她的脚,就像踹在棉花包上。

(有删改)

【注】选自长篇小说《白雪乌鸦》,小说反映的是清末(1910)哈尔滨发生鼠疫时的社会生活。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的标题意味丰富,既指金兰和猫捕鼠,也指翟役生的特殊技能及其在宫内的差事,还指鼠疫之下民众捕鼠防疫的行为。

B.从死老鼠“都扔外面了”可以推测,官府在鼠疫发生时采取的号召捕鼠、隔离病患等一系列措施,并不能遏制鼠疫的传播。

C.翟役生供养白猫,又为了救黄猫而与金兰吵架,说明他对猫感情深厚,这不仅因为他孤单,还与他在宫中的遭遇有很大关系。

D.翟役生是因为在宫中犯错误被打断腿赶出宫的,他不愿意让金兰知道这段往事,于是就谎称自己是“想家”才出宫的。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①中“大动干戈”“杀”赋予“雪”以人的行为,突出了哈尔滨的雪之大,寒气逼人。

B.句②中“面饼”上“撒了黑芝麻”不仅比喻形象,而且结构上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C.句③中翟役生只回金兰一句话,并且语焉不详,这为人物加上了浓浓的神秘色彩。

D.句④中“抽”“纵”“扑”“罩”四个动作一气呵成,突出了翟役生捕鼠的敏捷娴熟。

8.翟役生捕鼠的情节虽然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为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

9.小说最后两段翟役生有两处看似反常的表现,意蕴深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案】

6.(3分)D 【解析】“是因为在宫中犯错误被打断腿赶出宫的”错误。原文是“按照金兰的揣测,翟役生极有可能犯了什么错,受了刑罚才被赶出来。他右腿断过,留有伤疤。在金兰想来,那条腿绝不会像翟役生说的那样,是在门槛跌折的,而是被人打断的”,由此并不能肯定翟役生“是因为在宫中犯错被打断腿赶出宫的”。

7.(3分)C【解析】“这为人物加上了浓浓的神秘色彩”错误,翟役生是太监,在宫里伺候人,文中的这些信息很明确。覆役生吞吞吐吐、语焉不详,是不愿意说在宫中的生活,并不能增加他的神秘色彩。

8.(4分)①小说前面交代了翟役生爱猫的种种表现,为后文写他像猫一样捕鼠埋下了伏笔。(因为干的是和猫一样的活儿,所以爱猫。)②小说前面写翟役生手脚出奇的大、出奇的灵巧,为下文写他捕鼠做了铺垫。③金兰对翟役生出宫的疑虑和翟役生对宫内生活讳莫如深,为下文写他捕鼠埋下了伏笔。(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9.(6分)①第一处:翟役生认为金兰让他洗手是瞧不起他干捕鼠这活儿,这让他联想到在宫里被人瞧不起的经历,所以发怒,夺过水盆泼金兰并摔了盆子。②第二处:被金兰推倒在地打骂时,翟役生的身体像棉花包一样懈松,丝毫不反抗。由此可见,翟役生在宫里长期被奴役,不敢反抗、不能反抗已成为他的习惯和本能。③翟役生的两处反常行为,反映了清末底层百姓的悲惨命运,控诉了奴役、摧残人性的黑暗社会。(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 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白金科

徒弟是半道上捡的。木匠在早起上工的路上,碰见了这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孩子衣衫褴褛,正站在雪地里瑟瑟发抖,一副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木匠停下来细问,敢情这孩子是无家可归的。木匠于心不忍说:“跟着我吧,做我徒弟。”孩子“扑通”跪在雪地里,磕了个头,就跟他来了。

木匠是这一带方圆几十里有名的木匠,木匠的活儿做得扎实精致,木匠尤其善雕刻,在家具上雕刻一些吉祥的图案,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花鸟鱼虫,总能做到栩栩如生,方圆几十里的人家都喜欢找木匠做活儿。

木匠现在在榆树沟一户姓殷的人家做活儿。殷家只有母女俩,闺女叫梅,十八岁了,母亲为她招了个上门女婿,需要做些家具, 好成亲过日子,就请了木匠。

教会一个徒弟是需要时日的,这要看徒弟的天资和领悟能力,还要看他的上进心。

木匠有了徒弟,便带来上工,安排做一些边边角角的活儿,顺便看看徒弟的天资。木匠知道,学艺这事急不得,一招一式都得慢慢来。

但有些事说晚了就容易出岔子,比如说这吃饭上的事,木匠一个说不及,就出岔子了。

手艺人上门做活儿,不住宿的,主家要管两顿饭。木匠的家离着榆树沟十里挂零,一早一晚打来回就行,用不着住宿。再说了,殷家只有母女俩,住下也不合适。通常的,上工第一天,午饭和晚饭都会上四个菜,这叫开工饭,再往后,午饭就只有两个菜了,但晚饭会保持四个菜。这几乎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有的菜是可看不可吃的,手艺人管这叫“看菜”,比如说这鱼。所有的主家会在晚饭时上一条咸鱼,这条咸鱼手艺人是不会动筷子的。如若保存得当,咸鱼好些日子也坏不了,让主家完整地撤下去,明晚上再端上来,好凑齐四个菜。日子艰难,大家都懂。

殷家没有男人,也就没人陪木匠吃饭。前些天都是木匠一人一桌,今天木匠有了徒弟,那就师徒俩一块儿用饭了。

木匠好酒。先呷上一口酒,微闭双目细细品着。等到他睁开眼来,要去夹菜的时候,才发现徒弟已经破了鱼身了。

木匠赶紧制止, 赶紧给徒弟说一些饭桌上的规矩,徒弟羞愧难当,可是于事无补了。

盘子里是一条白鳞鱼,大约有三两重,金黄色的鱼身,缀以白色的鳞片,煞是好看。现在,朝上的这面的中间部位已经被徒弟夹走了一块鱼肉,有了一个不大的豁口,已经不是一条完整的鱼了。这样的话,这条鱼就成了剩菜,以后主家就不好意思再端上桌了。

徒弟自然不敢再去动那鱼。

吃完了饭,木匠用筷子夹起那条鱼, 翻个个儿,在盘子里摆好。

师徒俩走后,殷家母女开始收拾碗筷。细心的母亲一眼就看出了那条鱼的端倪。母亲知道这是木匠在体谅她们母女,木匠这是告诉她这条鱼不需换,以后再端上桌就是。

于是,这条鱼又被来来回回地端了十多天。

殷家的活儿做完了。这天晚上,师徒俩在殷家吃收工饭。拿起筷子,木匠对徒弟说:“孩子,今天晚上,别的菜都别动,咱爷俩只吃鱼,把这条鱼吃完。”

吃完饭,师徒俩要走了,殷家母女送至院门口。在院门口,木匠扔下一句话:“一个小玩意儿,留着耍。”

母女俩面面相觑。

等到去师徒俩吃饭的屋里收拾碗筷的时候,方才明白了木匠的话——饭桌上四个菜原封未动,完完整整地摆在那儿。

日月如梭。一转眼,梅的儿子也十八岁了。梅要为儿子娶媳妇,要做家具。这时候木匠已经老了,做不动了。木匠的徒弟不成才,只能做一些粗枝大叶的活儿,梅便请了一个新木匠。

新木匠是个年轻的后生,自幼就去城里了,在城里学的徒,那是见过大世面, 见过洋玩意的。上工第一天,后生看了梅用的家具,脸上有些不屑,就拿了许多早画好的新样子给梅看。梅就说,咱庄户人家,结实耐用就行。后生就有些郁闷。

吃午饭了。这第一顿饭是开工饭,按规矩上了四个菜,梅的男人陪着后生,入了席。

一开吃,后生就看上那条咸鱼了。盘子里摆着一条白鳞鱼,大约有三两重,金黄色的鱼身,缀以白色的鳞片,煞是喜人。后生可不懂“看菜”这一说,他的师父就没教过他。他一伸筷子便去夹那鱼。

却是怎么也夹不动。

梅的男人脸上露出许多尴尬来。

后生明白了,这是一条木头鱼,是人工雕刻的。

后生的脸腾地红了。

自此,后生少了话语, 活儿却是做得格外用心了。

(原载《小小说月刊》2020年9月上)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小说生活气息浓郁。语言平白晓畅,同时又不失生动形象,这与汪曾祺作品的平淡自然、韵味无穷的语言风格类似。

B.木匠把徒弟带着一起上工,教他技艺和规矩,但木匠不善于教导徒弟,所以徒弟没能成才,只能做一些粗枝大叶的活儿。

C.见过大世面、洋玩意儿的新木匠来梅家里上工后,经历了由骄傲不屑到郁闷不解,再到尴尬羞愧,最后端正态度的心理变化。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视野开阔,自由灵活地展现了跨度较长的乡村生活。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句子①综合运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了徒弟当时的落魄可怜。

B.句子②展现出木匠的悠然自得、闲适惬意,与后文发现徒弟吃鱼之后的紧张焦急形成对比。

C.句子③中的“这条鱼”在文中多次出现,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增强了情节的连贯性。

D.句子④聚焦新木匠的动作,单独成段,似电影的特写镜头, 展现了“木鱼”的栩栩如生。

8.看起来“煞是喜人”的咸鱼却是条“木鱼”,这一结果虽出人意料,但前文多处伏笔又使之合情合理。除开头提到木匠尤善雕刻以外,文章还有哪些伏笔?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6分)

9.小说描写了特定时代的乡村风俗和手艺人的人情世故,有评论家称“《看菜》透露出苦涩,但也不乏温情”,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该评价的理解。(6分)

【答案】

6. B

“但木匠不善于教导徒弟,所以徒弟没能成才”表述有误,根据文章提到的徒弟观可知,徒弟没能成才可能是没有天分,也可能是上进心不强。】

7. C

“这条鱼”是木匠师徒吃掉的那条鱼,没有贯穿全文,不是文章的线索。】

8.①收工饭时,木匠交代徒弟这顿只吃鱼,且要吃完。但梅母女去收拾碗筷的时候,看到饭桌上四个菜原封未动、完完整整。

②木匠临走时告诉梅母女:“一个小玩意儿,留着耍。”暗示他留下了个东西。

③结尾后生看到的那条鱼与多年前木匠师徒吃的那条鱼一模一样。这说明这个鱼很有可能是假的,为结尾部分揭示鱼的身份埋下了伏笔。

(一点2分,共6分)

9.苦涩:①文中描绘的可看却不可吃的看菜是特定时代背景的产物,它显示了当时的物质条件之艰苦、贫乏。②技艺精湛的木匠悉心教导徒弟,徒弟却没能成才;自幼呆在城里、见过洋玩意儿的新木匠看不上梅用的家具,但技术也不如老木匠。这种种现象显示了面对新时代的冲击,传统技艺没有得到传承并日渐遭受冷落。

温情:①木匠知晓看菜的规矩,在鱼身遭破坏后给鱼翻面来让这道菜继续出现在饭桌上,他体谅农户的艰难,积极主动维护农户的体面和尊严。②木匠对徒弟有爱心,有耐心。面对处境艰难的徒弟,主动提出收他为徒。同时,他把徒弟带在身边上工, 细心教授技艺,徒弟犯错把看菜给吃了之后,他也没有太过苛责,并赶紧给徒弟讲了相应的规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