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18岁,5月20日初诊。患者近半年来每次月经前感小腹发凉隐隐作痛,月经来潮后渐好转。本次月经前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并伴经量少、色黑有块。经B超检查:右侧卵巢囊肿3.3×3.0cm。舌淡红、苔白润滑,脉沉弦无力。 证属阳虚气血不足,寒痰凝滞。 治宜温阳补气养血,散寒祛痰,佐以活血化瘀。方用阳和汤加味。 处方:熟地黄30g,黄芪18g,益母草15g,鹿角胶、茯苓、桃仁、香附各12g,干姜、白芥子、桂枝、当归、红花各10g,陈皮、法半夏各9g,麻黄、甘草各6g。每天1剂,水煎2次,分服。连服15剂后,自觉口鼻干燥,全身发热,舌红、苔白,脉弦有力。上方减干姜为6g,继服10剂。药后小腹冷痛消失,月经正常来潮。B超复查:右侧卵巢囊肿消失。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杏林迷悟】体会:阳和汤出自《外科全生集》,由鹿角胶、熟地黄、炮姜、肉桂、白芥子、甘草等组成。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主治阴疽、流注、鹤膝风等病。本例因饮食冷热不节而形成脏寒气血不足,寒温凝滞,痰瘀互阻少腹。以阳和汤加黄芪温补气血,寒散通滞;加桃仁、红花、当归、香附、益母草行气活血化瘀;二陈汤祛痰,使痰瘀消除,气血调和。药证【卵巢囊肿医案】女,18岁,5月20日初诊。患者近半年来每次月经前感小腹发凉隐隐作痛,月经来潮后渐好转。本次月经前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并伴经量少、色黑有块。经B超检查:右侧卵巢囊肿3.3×3.0cm。舌淡红、苔白润滑,脉沉弦无力。 证属阳虚气血不足,寒痰凝滞。 治宜温阳补气养血,散寒祛痰,佐以活血化瘀。方用阳和汤加味。 处方:熟地黄30g,黄芪18g,益母草15g,鹿角胶、茯苓、桃仁、香附各12g,干姜、白芥子、桂枝、当归、红花各10g,陈皮、法半夏各9g,麻黄、甘草各6g。每天1剂,水煎2次,分服。连服15剂后,自觉口鼻干燥,全身发热,舌红、苔白,脉弦有力。上方减干姜为6g,继服10剂。药后小腹冷痛消失,月经正常来潮。B超复查:右侧卵巢囊肿消失。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体会:阳和汤出自《外科全生集》,由鹿角胶、熟地黄、炮姜、肉桂、白芥子、甘草等组成。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主治阴疽、流注、鹤膝风等病。本例因饮食冷热不节而形成脏寒气血不足,寒温凝滞,痰瘀互阻少腹。以阳和汤加黄芪温补气血,寒散通滞;加桃仁、红花、当归、香附、益母草行气活血化瘀;二陈汤祛痰,使痰瘀消除,气血调和。药证相符,效果显著。相符,效果显著。 |
|
来自: 杏林独孤 > 《肠覃(卵巢囊肿)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