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媳、女婿个个不一般,司马懿用联姻笼络了哪些家族?

 妙语连篇 2024-01-30 发布于北京

“政治联姻”在我国古代可谓十分常见,早在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便通过世代联姻维持相对和谐的关系,成语“秦晋之好”便由此诞生。后来,汉朝向匈奴派出和亲公主、唐朝文成公主入藏等等,都属于借政治联姻加强沟通、争取和平的表现。

不仅是国与国之间,皇帝与大臣,或是大臣与大臣之间也常常联姻,如西汉权臣霍光就将自己的众多女儿分别嫁给了包括汉宣帝、上官桀长子上官安在内的许多合适对象,从而让自己的权势进一步稳固。汉末三国时期,以心思深沉、精于谋划著称的司马懿也利用联姻笼络了朝中许多颇具影响力的家族,为日后司马炎建立西晋早早打下了基础。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强行将此前多次拒绝出仕的司马懿征辟为了文学掾。同年,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出生。年少成名的司马师早早迎娶了曹魏征南将军夏侯尚之女夏侯徽,夏侯尚乃是名将夏侯渊的堂侄,且与曹丕关系友善,而夏侯徽的母亲曹氏则是日后官至大将军的曹真之妹。换言之,夏侯徽乃是夏侯渊的侄孙女、曹真的外甥女,如此看来,司马懿为长子选择的首个妻子实在非常合适。

然而,随着司马懿在朝中地位不断增长,与曹家、夏侯家牵扯颇深的夏侯徽反而令司马师颇为顾忌。于是,青龙二年(234)司马师将夏侯徽毒死,此后另娶了不见详细记载的吴氏和蔡文姬的外甥女、上党太守羊衜之女羊徽瑜。值得一提的是,羊徽瑜的弟弟羊祜为西晋灭吴打好了基础,日后更是成功入选武庙。

建安十六年(211),司马懿的次子司马昭出生,他直到二十一岁才迎娶了比自己小六岁的王元姬。王元姬的祖父王朗不但官至司徒,还是当世著名的经学家,曾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等。王元姬之父王肃尽管只官至中领军、散骑常侍,但他子承父业,曾为《周易》、《礼记》等经典作注解,日后还配享孔庙。换言之,王元姬的祖父、父亲可以说掌握了当时对于儒家经典的解释权,在经学界的地位无可撼动。

曹魏太和元年(227),司马懿之子司马伷出生,他的妻子乃是日后曹魏征东大将军、司空诸葛诞的长女。至少在起兵造反讨伐司马昭之前,诸葛诞对于司马家而言还是属于助力的。接下来再说说司马懿的两个女儿南阳公主、安陆公主。南阳公主的丈夫乃是骠骑将军荀霬,尽管知名度不高,但荀霬乃是尚书令荀彧的孙子,其父荀恽官至虎贲中郎将,其母则是曹操之女安阳公主。换言之,荀霬乃是曹操的外孙、曹丕的外甥。

安陆公主的丈夫乃是曹魏散骑常侍杜恕之子,早年间在司马昭帐下担任幕僚的杜预。尽管家世不如荀霬显赫,但杜预的祖父杜畿也曾官至尚书仆射,且颇受曹操、曹丕器重。西晋建立后,杜预先是与贾充共同编写了《晋律》,又接替羊祜出任镇南大将军,在晋灭吴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和王朗、王肃类似,杜预曾为《左传》作注,且他注解的版本最受世人推崇。凭借灭吴的战功和对儒家经典的出色注解,杜预成为了明代以前同时入选文庙、武庙的唯一一人,堪称全才。

综上所述,与司马懿联姻的家族分别有曹魏政权奠基人曹操本人所在的曹氏一族、与曹氏关系密切的夏侯氏一族、出了名将羊祜的泰山羊氏、掌握了当时儒家经典解释权的王朗王肃父子、琅琊诸葛氏当中诸葛诞的这一分支、以人才辈出著称的名士家族颍川荀氏、发迹于西汉时期的京兆杜氏。

显然,司马懿联姻并非如同无头苍蝇般草率选择家世显赫者,否则司马昭也不至于直到二十一岁才终于娶亲。另一方面,从司马师迎娶夏侯徽又将其毒死可以推测出,司马懿或许最初是希望通过加强与曹家、夏侯家的联系提升在朝中的地位,随着地位逐渐提升,他又希望能够甩掉包袱,不再束手束脚,这才造成了夏侯徽的悲剧。

还值得一提的是,司马懿的姻侄羊祜、女婿杜预先后镇守荆州,前者为西晋灭吴打好基础,后者则实现了统一大业。当然,羊祜、杜预本身固然才华出众,但恐怕也正是因为特殊的身份才能够被委以重任,最终有所成就。依靠联姻提升地位、巩固权势,甚至误打误撞为日后西晋统一发掘出两大人才,司马懿的确可谓既高明又幸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