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东城这所头号重点中学有295年历史,怎么论?

 新用户8926AVU2 2024-01-31 发布于北京

2019年4月1日是北京二中建校295周年校庆。

所有听到“295周年”的人第一反应都是:北京二中竟然有这么长历史了?这295周年是从哪儿开始算的呢?

北京二中的前身为左翼宗学,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清实录》记载:“雍正二年……命左右两翼各立宗学一所……宗室子弟愿入学者,分别教习清汉书,读书之暇演习骑射……以隆教育。”

宗学中除了教授满汉文读写,还教授骑射技艺。宗学每月都有考试,成绩优秀者,会被上报给皇帝。

清末教育改革,1905年位于史家胡同的左翼宗学改为左翼第五初等小学堂。5年后,八旗学务处占用左翼第五初等小学堂的校址,创办左翼八旗中学堂,学制4年。这就是北京二中的前身。

据记载,左翼八旗中学堂期间,学生着长袍马褂,留大辫子。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向贵族少爷发口令时,还要称呼:“各位大人——稍息!各位大人——立正!”

辛亥革命后,左翼八旗中学堂改为京师公立第二中学校招生不受阶级、种族限制,废除八旗特权,成为满汉蒙藏回五族皆可入学的公立学校。首届经过考试入学的齐长庆回忆,1912年的入学考试只考了数学和国文。学校的课程有国文、英文、数学、物理、化学、博物、中外史地、音乐、图画、手工、体操等。

北京东城这所头号重点中学有295年历史,怎么论?

1918年,京师公立第二中学校第六级毕业生与教师合影,这是现存最早的一张二中师生合影。

北京二中的校址经过几次变迁。据《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左翼宗学在灯市口。”也就是说,最初校址在东四南大街的街面上。1905年至1936年学校搬到史家胡同,那时期的老建筑现在已经没有了,我们只能从老照片中领略一二。

北京东城这所头号重点中学有295年历史,怎么论?

1936年11月,二中搬迁到新校址时的主楼。

1936年11月,二中迁入内务部街15号现址,即原段祺瑞民国北京政府内务部公署,并在这里度过了80多个春秋。现在,二中的校门是按照原内务部公署大门复建的。校园内,原来的公署建筑已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教学楼和操场。

北京东城这所头号重点中学有295年历史,怎么论?

1937年,二中校门,当时名为“北平市市立第二中学校”。

在这里一代代学子留下了美好的青春记忆。1932年入学的张文昇回忆,同学们都很淳朴,师生亲密无间,甚至不时和老师们善意地开个玩笑,没有任何不敬之意。陈树森校长双目稍洼,同学们给他起个外号“大马猴”。他知道以后,还乐着和同学们说:“我怎么长得像大马猴呢?”

民国时的二中学生佟桂增回忆:“数学老师周筱泉上课往黑板上画两组大小圆圈,出现猫头和老鼠形状,代替a、b符号。同时念叨:'猫加耗子方,等于猫方加二猫耗子,再加耗子方。’把代数公式念成顺口溜,寄幽默形象于代数中,别有风趣。”校友任芷平回忆,周老师讲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时说:“这个定理也叫狗吃包子定理,你喂狗一个包子,狗会从原地直线跑向包子,绝不会绕弧形或三角形跑。几句话,我们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定理。”

北京东城这所头号重点中学有295年历史,怎么论?

图为1938年二中校长陈树森为初级第二十八级学生朱凤绥颁发的毕业证书。1998年,时年75岁的朱凤绥将这张毕业证捐给了母校。毕业证上朱凤绥少年和晚年两张照片,相映成趣,看过让人不胜感慨。

著名表演艺术家雷恪生1950年考入二中。当时二中的课外戏剧活动小有名气,著名电影演员李亚林任剧团团长。雷恪生到剧团报名,李亚林听到他说一口山东话时,说:“不行!刷了!”不久抗美援朝开始,班里戏剧组排演街头剧《走投无路》,雷恪生饰演南朝鲜总统李承晚,碰巧李亚林看到他的表演,立马说:“这小子坏蛋演得不错!”第二天学校戏剧团就通知收他了。

北京东城这所头号重点中学有295年历史,怎么论?

1949年夏,全体团员在学校礼堂召开团支部大会。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4月1日,党和政府接管北京二中,二中迎来了新生。由此,北京二中的校庆日也定在了每年的4月1日。

北京东城这所头号重点中学有295年历史,怎么论?

1949年4月,人民政府接收二中。图为师生庆祝二中新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