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印度核力量

 兰州家长 2024-01-31 发布于甘肃

概况

本期研究印度核武库的状况,其中包括大约160枚弹头的库存。印度继续对其核武库进行现代化改造,目前至少有四种新武器系统正在开发中,以补充或取代现有的核飞机、陆基运载系统和海基系统。其中一些系统已接近完成,很快就会投入战斗。据估计,印度已经生产了足够用于140-210枚核弹头的武器级钚,但实际上可能只生产了160枚。尽管如此,仍需要额外的钚来生产目前正在开发的导弹的弹头,而且据报道,印度正在建设几个新的钚生产设施。印度的核战略传统上主要针对巴基斯坦。

与许多其他核武器国家相比,收集和分析有关印度核力量的准确信息更具挑战性。印度从未透露其核武库的规模,印度官员也不定期评论该国核武库的能力。尽管一些官方信息可以从议会调查、预算文件、政府声明和其他来源获得,但印度总体上对其核武库保持着相对不透明的文化。印度此前拒绝透露某些核武器计划的成本,2016年,印度政府将战略部队司令部(负责运营该国核武库的机构)添加到不受《印度信息权法》约束的安全组织名单中。

在印度政府和军方缺乏官方信息的情况下,当地新闻和媒体往往会粉饰有关该国核武库的细节;例如,一些媒体经常声称某些武器系统具有“核能力”,尽管缺乏任何官方证据证明这一点。为此,我们通常依靠官方来源和图像——以及商业或免费提供的卫星图像——来分析印度的核武库,并尽可能尝试通过多个来源证实任何非官方说法的可信度。特别是开源分析师的研究已被证明在使用卫星图像分析印度军事基地方面非常有价值。

印度继续对其核武器库进行现代化改造,并投入使用其新生的三位一体力量。我们估计,印度目前拥有八种不同的核系统:两型飞机、四种陆基弹道导弹和两种海基弹道导弹。至少还有四个系统正在开发中,其中大多数被认为已接近完成并很快即可投入战斗。北京现在处于印度弹道导弹的射程之内。

据估计,印度生产了约700公斤(正负约150公斤)武器级钚,足以制造138-213枚核弹头;然而,并非所有材料都已转化为核弹头。根据有关其核能力投送力量结构和战略的现有信息,我们估计印度已生产了160枚核弹头(见表格1)。它需要更多的弹头来武装目前正在开发的新型导弹。

表1.核弹头库存

部队

载具

核弹头

战略进攻部队

合计

128具

128个

战斗轰炸机

48架

48个

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64枚

64个

潜基洲际弹道导弹

12枚

12个

舰基洲际弹道导弹

4枚

4个

合计

160个

部署

128个

储量

32个

表2.空中核力量

名称

飞机

服役年份

航程(千米)

弹头*当量(千吨)

弹头数

幻影2000H

32架

1985年

1850

1*12

32个

美洲豹IS

16架

1981年

1600

1*12

16个

阵风

(32架)

2022年

2000

1*12

合计

48架

48个

列出的射程是带有副油箱的未加油战斗射程,仅供说明之用。实际作战范围将根据飞行剖面、有效载荷和其他情况而有所不同。

本表中列出的飞机只是估计在印度空军中发挥核打击作用的飞机。印度空军中队通常每个中队有18架飞机;然而,我们估计并非所有可用飞机都一定能全面投入使用或承担核打击任务。

法国空军使用“阵风”战斗机执行核任务,印度有可能将其改装为在印度空军中发挥类似作用,着眼于未来接管空基核打击角色。然而,截至2022年5月,尚未正式确认阵风战斗机将被印度空军用于核打击任务。

表3.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名称

导弹

服役年份

射程(千米)

弹头*当量(千吨)

弹头数

普里特维Ⅱ

24枚

2003年

250

1*12

24个

烈火Ⅰ

16枚

2007年

700

1*10-40

16个

烈火P

2025年

1000-2000

1*10-40

烈火Ⅱ

16枚

2011年

2000

1*10-40

16个

8枚

2018年

3200

1*10-40

8个

烈火Ⅳ

2023年

3500

1*10-40

烈火Ⅴ

2023年

5000

1*10-40

烈火Ⅵ

2026年

6000

1*10-40

合计

64枚

64个

表3.潜基洲际弹道导弹

名称

导弹

服役年份

射程(千米)

弹头*当量(千吨)

弹头数

K-15

1艘/12枚

2018年

700

1*12

12个

K-4

2025年

3500

1*10-40

合计

12个

表4.舰基洲际弹道导弹

名称

导弹

服役年份

射程(千米)

弹头*当量(千吨)

弹头数

达努什

2艘/4枚

2013年

400

1*12

4个

合计

4个

印度核弹头的当量尚不清楚。1998 年的核试验显示产量高达12千吨。从那时起,有可能推出具有更高当量的助推弹头,也许高达40千吨。没有公开证据表明印度已经研制出两级热核弹头。

印度的武器级钚来源一直是孟买附近巴巴原子研究中心综合体正在运行的Dhruva钚生产反应堆,直到2010年还是同一地点的CIRUS反应堆。印度计划通过再建造至少一座钚生产反应堆来大幅扩大其钚生产能力。此外,位于卡尔帕卡姆附近的英迪拉甘地原子研究中心正在建设的无保障的500兆瓦原型快中子增殖反应堆(PFBR)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印度的钚产能。PFBR原计划于2010年达到临界状态;然而,它的特点是严重延误,目前预计到2022年10月将达到临界状态。研究中心主任还表示,未来15年内将有6座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投入运行。据报道,前两个项目将于2022年10月开始建设,将于2022年10月开始建设,并计划在2030年代初投入运营。

核学说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紧张局势是地球上最令人担忧的核热点之一。就在2020年11月,这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还发生了公开的敌对行动,当时印度和巴基斯坦士兵在控制线上方交火,导致至少22人死亡。这次冲突是在2019年2月发生的另一起事件之后发生的,当时印度武装分子在巴基斯坦巴拉科特镇附近投掷炸弹,以回应巴基斯坦武装组织发动的自杀式爆炸事件。作为报复,巴基斯坦飞机击落并俘虏了一名印度飞行员,一周后将他送回。当巴基斯坦国家指挥机构(负责监督巴基斯坦核武库的机构)召开会议时,这场小冲突升级到了核领域。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一名巴基斯坦高级官员指出:“我希望你知道[国家指挥机构]的含义及其构成。我说过我们会给你惊喜的。等待那个惊喜。……你们选择了一条战争道路,却不知道该地区和平与安全的后果”。

在此背景下,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冲突升级的风险仍然很高。2022年3月,印度意外向巴基斯坦领土124公里处发射了一枚疑似布拉莫斯地面发射的巡航导弹,造成平民财产损失。巴基斯坦官员随后声称,印度没有通过高级军事热线向他们发出警报,印度甚至直到两天后才就这起事故发表公开声明。尽管布拉莫斯导弹是一种常规武器,但这一史无前例的事件——以及印度应对不力——对两国之间的危机稳定产生了严重影响。据报道,在印度没有采取任何降级措施的情况下,巴基斯坦暂停了所有军用和民用飞机近6个小时,并将前线基地和攻击机置于高度戒备状态。如果同样的意外发射发生在紧张局势加剧时期,则该事件可能会升级到非常危险的阶段。

虽然印度的主要威慑关系是与巴基斯坦,但其核现代化表明它越来越重视与中国的未来战略关系。2021年11月,时任印度国防参谋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的安全威胁。此外,几乎所有印度新型烈火导弹的射程都表明中国是其主要目标。在2017年洞朗对峙之后,这种姿态可能得到加强,当时中国和印度军队因不丹边境附近的争端而处于高度戒备状态。随后几年,紧张局势依然高度紧张,特别是在2020年6月发生另一场导致中国和印度士兵死亡的边境冲突之后。据报道,最近2021年1月中印军事冲突造成了更多人员伤亡。

印度针对军事优势(常规力量和核力量)的中国扩大核力量将导致未来十年部署重要的新能力。这一事态发展也可能会影响印度如何看待其核武器对巴基斯坦的作用。一位分析人士表示,“我们可能正在见证我所说的印度核战略在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脱钩’。印度为了可靠地威胁对中国进行报复而需要的武力需求,可能使其能够对巴基斯坦采取更具侵略性的战略——例如升级主导地位或'出色的第一次打击’”。

印度长期以来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政策。然而,这一政策因印度2003年宣布可能使用核武器来应对化学或生物攻击而被削弱。因此,这将构成首先使用核武器,即使是为了报复。此外,在2016年与巴基斯坦的边境冲突中,时任印度国防部长马诺哈尔·帕里卡尔表示,印度不应“束缚”自己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尽管印度政府后来解释说,部长的言论代表了他的个人观点,但这场辩论凸显了印度在什么条件下才会考虑使用核武器。现任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也公开质疑印度未来对其不首先使用政策的承诺,并于2019年8月在推特上表示,“印度严格遵守这一原则。未来会发生什么取决于具体情况”。最近的学术研究进一步对印度对其不首先使用政策的承诺提出质疑,一些分析人士断言,“印度的NFU(不首先使用)政策既不能稳定、也不能可靠地预测印度军事和政治领导层的表现。”实际上可能会使用核武器”。尽管人们对印度 NFU 政策的未来存在疑问,但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印度核时代头二十年核力量的范围和战略。

此外,尽管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印度将其核弹头与已部署的发射器分开存放,但一些分析人士推测,印度可能在过去十年中通过将一些弹头与弹筒中的导弹“预先配对”来提高其核武库的战备状态,以延长其核弹头的使用寿命。弹道导弹发射器的一部分,也可能在空军基地储存一些炸弹。由于仅有的两枚罐装导弹——烈火V 和烈火P——尚未投入作战部署,因此武库的日常准备情况仍存在不确定性。但随着罐式发射器的部署以及印度开发其核三位一体的海基部分,这种趋势可能会加强,至少以美国和俄罗斯操作弹道导弹潜艇的方式,通常涉及将弹头与导弹配合。

飞机

战斗轰炸机是印度第一支也是唯一的核打击力量,直到2003年部署了可携带核弹头的普里特维Ⅱ弹道导弹。尽管自那时以来在建设多样化的陆基和海基弹道导弹武库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飞机作为灵活的打击力量在印度的核态势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估计三个基地的3-4个幻影2000H和美洲虎IS 飞机中队被指派对巴基斯坦和中国进行核打击任务。

幻影2000H Vajr“神雷”战斗轰炸机部署在中央邦北部马哈拉杰布尔(瓜廖尔)空军基地第40联队的第1、第7和可能第9中队。我们估计其中一两个中队执行次要核任务。印度幻影飞机偶尔也会从拉贾斯坦邦西部的纳尔(比卡内尔)空军基地起飞,其他基地也可能充当核扩散基地。

印度幻影2000H最初由法国提供,法国使用其国产版本(幻影2000N)执行核打击任务长达30年,直到2018年夏天退役。印度幻影2000H正在进行升级,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和增强其能力,包括新的雷达、航空电子设备和电子战系统;现代化版本称为 Mirage 2000I。尽管 51 架幻影 2000I 飞机的现代化计划原定于 2021 年底完成,但该计划落后于计划,只有约一半的飞机在预期期限前完成了现代化。印度还打算购买24架此前已从法国空军退役的幻影2000飞机,并将使用这些废弃零件来维持印度空军现有的幻影中队。

印度空军还在三个基地运营着4个美洲豹IS/IB Shamsher“正义之剑”飞机中队(第5中队驾驶海军美洲豹IM版本)。其中包括位于哈里亚纳邦西北部安巴拉空军基地的第7联队第5和第14中队、位于北方邦东北部戈勒克布尔空军基地的第17联队第16和第27中队,以及位于印度北部邦东北部戈勒克布尔空军基地的第7联队第6和第224中队。贾姆讷格尔空军基地位于古吉拉特邦西南部。我们估计,安巴拉和戈勒克布尔的一两个中队(每个基地一个)可能会被分配二次核打击任务。捷豹飞机偶尔也会从拉贾斯坦邦西部的纳尔(比卡内尔)空军基地起飞。美洲虎由法国和英国联合设计,在这些国家部署时具有核能力。

美洲虎正在老化,可能很快就会从核任务中退役——如果这还没有发生的话。自2017年以来,一半的美洲虎飞机已经接受了所谓的DARIN-Ⅲ精确攻击和航空电子设备升级,但下半年库存的升级由于成本过高且时间较长而于2019年8月被取消。据报道,空军将在未来15年内逐步淘汰其“美洲虎”机队。2019年10月,印度空军参谋长宣布,印度空军的6个美洲虎中队(约108架战斗机)将于2020年初开始退役;然而,这一计划可能被推迟到2024年,以便让印度更接近其目标,即在未来十年内维持足够的中队以同时威慑巴基斯坦和中国。

2016年9月23日,印度与法国签署交付36架阵风战机的协议。与最初购买 126 架“阵风”战机的计划相比,该订单大幅减少。阵风战机在法国空军中用于执行核任务,印度有可能将其改装为在印度空军中发挥类似作用,着眼于未来接管空基核打击角色。印度国防部长于2019年10月在法国举行的特别仪式上正式接收了第一架“阵风”战斗机(尾号 RB-001),一个月后又接收了两架“阵风”战斗机。由于Covid-19大流行爆发以及随后法国和印度的封锁而导致最初的延误,这36架飞机的全部发货已于2022年4月按计划完成。所有36架“阵风”战机都配备了13项“印度特有的增强功能”,其中包括新型雷达、寒冷天气发动机启动装置、10小时飞行数据记录器、头盔式显示瞄准器以及电子战和敌我识别系统识别系统。

阵风战机被部署在两个规模相等的中队中,每中队有18架战斗机和4架双座教练机:其中一个中队(第17金箭中队)位于安巴拉空军基地,距离巴基斯坦边境仅220公里,另一个中队(第 101查姆和阿赫诺尔猎鹰中队)驻扎在西孟加拉邦的哈西马拉空军基地。两个基地正在建设容纳这些飞机的新基础设施,印度空军已将这两个中队在几年前退役后恢复现役。

陆基弹道导弹

印度拥有四种似乎已投入使用的陆基核弹头弹道导弹:短程“普里特维Ⅱ”和“烈火Ⅰ”、中程“烈火Ⅱ”和中程“烈火Ⅲ”。至少还有另外三种烈火导弹正在开发中并即将部署:中程烈火P、中程烈火Ⅳ 和近洲际射程烈火Ⅴ。

印度计划在其武库中保留多少此类导弹还有待观察。有些可能作为远程导弹的技术开发项目。尽管印度政府没有就其陆基导弹部队未来的规模或构成发表任何声明,但短程和多余的导弹类型可能会停止,未来只部署中程和远程导弹,以提供针对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多种打击选择。否则,政府似乎正计划部署一支多样化的导弹部队,维护和运营成本高昂。

据印度政府称,PrithviⅠ导弹是印度为“印度核威慑力量”而制定的综合制导导弹发展计划中“开发的第一款导弹”。该导弹可将核弹头或常规弹头发射至350公里的射程。鉴于普里特维导弹的尺寸相对较小(长九米,直径一米),发射器很难在卫星图像中被发现,因此对其部署位置知之甚少。据信印度拥有四个“普里特维”导弹群(222导弹群、333导弹群、444导弹群和555导弹群),约有30个发射器部署在靠近巴基斯坦边境的地方。可能的地点包括旁遮普邦的贾朗达尔以及拉贾斯坦邦的巴纳尔、比卡内尔和焦特布尔。

两级、固体燃料、公路机动烈火Ⅰ导弹于2007年投入使用,即其进入武装部队三年后。这种短程导弹可以将核弹头或常规弹头发射到约700公里的距离。据认为,“烈火Ⅰ”的任务重点是瞄准巴基斯坦;我们估计印度西部部署了多达20个发射装置,其中可能包括第334 导弹群。2020年9月,印度使用烈火Ⅰ助推器对其正在开发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动力高超音速技术演示车。

两级、固体燃料、轨道移动式烈火Ⅱ(烈火Ⅰ的改进版)可以将核弹头或常规弹头发射到超过2000 公里的距离。该导弹可能于2008年进入武装部队,但技术问题将其作战能力推迟到2011年。据信印度北部部署了大约10个发射装置,其中可能包括第335导弹群。目标可能集中在中国西部、中部和南部。尽管烈火-II 似乎遇到了技术问题,并且之前的几次测试发射都失败了,但最近在2018年和2019年的成功测试表明,之前的技术问题本来可以得到解决。

烈火Ⅲ是一种两级、固体燃料、轨道机动中程弹道导弹,可将核弹头发射到超过 3200 公里的距离。印度国防部于2014年宣布烈火Ⅲ已“进入武装部队的武库”和战略部队司令部于2019年11月30日在印度东海岸的阿卜杜勒卡拉姆岛进行了第五次用户试验。烈火Ⅲ 的第一次夜间试验失败了——被认为是“非常关键”的测试——导弹在第一级分离后落入海中。自2019年测试失败以来,尚未公开报道过烈火Ⅲ的试射。

目前烈火Ⅲ部署还处于早期阶段;部署的发射器可能不到10个,全面运行状态尚不确定。更长的射程可能使印度能够将烈火Ⅲ装置部署在距离巴基斯坦和中国边境更远的地方。十多年前,当该导弹仍在研发中时,一位陆军发言人表示,“有了这款导弹,印度甚至可以打击上海”——尽管这需要从印度的东北角发射烈火Ⅲ。从该地区发射的烈火Ⅲ将首次将北京带入印度核武器的射程之内。

印度还在开发烈火Ⅳ导弹——一种两级、固体燃料、公路和铁路移动中程弹道导弹,能够将一枚核弹头发射到超过3500公里的距离,国防部将射程列为4000公里。在2014年进行最终开发测试后,该部宣布AgniⅣ“不久将开始批量生产”。此后,战略部队司令部进行了三次用户发射,最近一次是在2018年12月,但该导弹尚未完全投入使用。

虽然“烈火Ⅳ”能够从印度东北部(包括北京和上海)打击几乎整个中国的目标,但印度也在开发射程更远的“烈火Ⅴ”——一种三级、固体燃料、公路机动车辆,近洲际弹道导弹(ICBM),能够将弹头发射到超过5000公里的距离。额外的射程将使印度军方能够在印度中部和南部建立烈火五号基地,远离中国边境。烈火Ⅴ已总共成功进行了八次飞行测试,最近一次测试发射于2021年10月进行。2021年的测试是烈火Ⅴ的首次用户试验,在导弹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可能还需要进行更多测试。

烈火Ⅴ导弹为印度打击部队带来了重要的新能力。与当前印度陆基弹道导弹不同的是,烈火Ⅴ导弹装在发射器的密封筒中。前两次测试发射使用了轨道发射器,但自2015年以来,所有发射均通过公路移动发射器进行。该发射器被称为运输兼倾斜车辆-5 (TCT-5),是一辆140吨、30米、7轴拖车,由3轴沃尔沃卡车牵引。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前负责人2013年表示,这种罐式设计“将大大缩短反应时间……从'停止到发射’只需几分钟”。在海得拉巴以北的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集成中心以及全国其他地点的商业卫星图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几台烈火Ⅴ运输架起发射器(TEL)(参见图1)。

2023年印度核力量

图1.

左图:导弹试射期间AgniⅤ TCT-5运输架设发射器 (TEL) 的照片。图片:国防研究组织。

右图:印度香皮尔佩特附近DRDO导弹综合体中烈火Ⅴ洲际弹道导弹TEL的卫星图。

2021年6月和12月,印度试射了新型两级固体燃料Agni-P中程弹道导弹,印度政府称之为“新一代”核弹道导弹。烈火P是印度第一款短程弹道导弹(SRBM),它采用了印度较新的远程导弹(如烈火Ⅳ和烈火Ⅴ)中的更先进的火箭发动机、推进剂、航空电子设备和导航系统。重要的是,Agni-P也装在密封罐中,类似于Agni-V。一位DRDO高级官员在 Agni-P开发的早期阶段表示:“随着我们的弹道导弹射程的扩大,我们的技术也变得更加复杂。现在,采用较旧技术的早期短程导弹将被采用更先进技术的导弹所取代。称之为技术的后向整合”。诸如此类的说法,再加上烈火P 相对于早期烈火Ⅰ 和烈火Ⅱ导弹的明显能力升级(后者使用了较旧且不太坚固的推进剂、机身和液压执行器,以及不太精确的制导系统),表明一旦投入使用,烈火P 最终将取代这些旧导弹。

印度还正在开发一种称为 Pralay 的常规短程弹道导弹。Pralay最近于2021年12月进行了测试,据报道旨在接替目前由双能力PrithviⅡ和 AgniⅠ短程弹道导弹所占据的常规角色。将这些核任务和常规短程任务分别分配给新型烈火P导弹和普拉莱导弹,有助于减少冲突期间发生误解(常规核纠缠)的风险。新的烈火P可能由负责印度核武库的战略部队司令部操作,而普拉莱将由印度陆军炮兵部队操作。

据传2021年6月印度 Agni-P导弹的测试携带了两个机动诱饵,以模拟配备多个独立目标再入飞行器 (MIRV) 的有效载荷;不过,这一消息并未得到印度国防部的证实。同样,有关2021年10月烈火V用户试验的新闻报道声称,该导弹可以配备多弹头导弹。然而,有充分的理由怀疑印度是否能够或将很快在其导弹中添加多弹头导弹。目前还没有官方报道表明印度政府已批准分弹头导弹开发计划,而在“烈火V”导弹上装载多弹头将减少其额外射程,而这正是开发该导弹的首要目的。

烈火V估计能够发射1.5吨的有效载荷(与烈火Ⅲ和Ⅳ相同),印度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弹头,即使是修改版,也被认为相对较重。其弹头由部署多弹头导弹的其他核武器国家开发。然而,苏联和美国花了数百次核试验和25年的持续努力才开发出足​够小的再入飞行器,以便为弹道导弹配备多弹头导弹。此外,部署多弹头导弹会引发人们对印度最低威慑理论可信度的质疑;使用多弹头导弹将反映出快速打击多个目标的战略,并且还会冒着引发与对手弹头竞赛的风险。

不过,中国最近决定在其部分洲际弹道导弹上配备多弹头,以及巴基斯坦于2017年1月宣布试射了带有多弹头的新型阿巴贝尔中程弹道导弹,这似乎可能会增强该国的实力。印度军工联合体赞成发展多弹头导弹能力,只是为了避免在多弹头导弹技术发展方面落后。

尽管国防部官员几年前表示,印度的战略导弹力量将“目前以烈火-V 为上限,没有后继者或下一个系列即将出现,甚至没有在绘图板上”,印度显然也开始开发真正的洲际弹道导弹,称为烈火Ⅵ。官方数据很少,但2016年12月在政府新闻信息局网站上发布的一篇文章声称烈火“攻击范围将达到 8000-10000 公里”,并且“能够从潜艇以及陆地”。这些说法是否准确还有待观察,因为烈火V的射程提高了大约50%到近100%,这似乎有些夸张。美国空军国家航空航天情报中心估计射程接近 6000 公里。

印度还将其部分弹道导弹技术转化为反卫星拦截器。2019年3月,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针对自己的一颗卫星成功完成了首次反卫星测试“Shakti任务”。据印度国防部称,该拦截弹是一枚带有两个固体火箭助推器的三级导弹,源自其本土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卫星的毁坏产生了一个由数百块碎片组成的大型碎片场,虽然大多数碎片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但仍有数十块碎片被撞击踢入更高的轨道。身份不明的印度军方消息人士还推测,该拦截弹可能使用与仍在开发中的烈火-V弹道导弹相同的推进系统。

海基弹道导弹

印度拥有舰载弹道导弹和潜射核弹道导弹,并正在开发第二种潜射弹道导弹,最终部署在一支不断发展的小型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舰队上。

舰载弹道导弹是Dhanush,这是一种射程400公里的单级液体燃料短程弹道导弹,设计从两艘特殊配置的Sukanya级巡逻舰(Subhadra号和苏瓦尔纳号);每艘船可携带两枚导弹。Dhanush是PrithviⅡ的舰载变型。“丹努什”自2018年2月以来就没有进行过试射,其作为战略威慑武器的效用因其射程相对较短而受到严重限制;运载它的船只将不得不危险地航行到巴基斯坦或中国海岸附近,以瞄准这些国家的设施,使它们容易受到反击。这两艘苏卡尼亚级舰艇的母港是印度西海岸的卡瓦尔海军基地。我们怀疑,一旦一两艘歼敌者级核潜艇全面投入使用,“丹努什”号就会退役。

印度第一艘国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SSBN)INS Arihant于2016年8月服役,但由于其推进系统因水损坏而瘫痪,2017年大部分时间和2018年上半年都在进行维修。2018年11月,印度总理莫迪宣布“歼敌者”号完成首次威慑巡逻,正式标志着印度核三位一体格局的完成。他还表示,这次部署是“对那些沉迷于核讹诈的人的适当回应”。此次“威慑巡逻”持续了约20天;然而,目前还不清楚这艘船是否真的配备了核武器。歼敌者号似乎与印度海军使用的俄罗斯制造的基洛级攻击潜艇非常相似,除了设计用于容纳印度潜射弹道导弹的独特导弹舱。

尽管“歼敌者”号在2018年8月进行了两次可携带核弹头的K-15导弹的水下部队试验,但消息人士表示,它将主要用作训练船和技术演示器,并且随着更多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到来,它不会被部署用于核威慑巡逻在线。尽管“歼敌者”号是印度海军的一项重大技术成就,但近年来却很少被人看到、拍照或写过,这一事实进一步支持了这些说法。

第二艘弹道导弹核潜艇“阿里哈特”号(INS Arigat),之前打算命名为“阿里达曼”号于2017年11月19日下水,预计将于2020年服役于印度海军;然而,Arigat号在2022年初才开始海试,截至2022年5月还没有确认该船投入使用的公告,这表明它很可能已被推迟。Arigat号之后将有另外两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暂时指定为S4和S4*,计划于2024年之前投入使用;然而,这些船也可能会延误。其中第一艘S4于2021年11月推出,比印度前两艘弹道导弹核潜艇(Biggers)明显更长、更宽。卫星图像显示,S4比前两艘弹道导弹核潜艇长约18米,配备八个导弹发射管,是“歼敌者”号和“阿里哈特”号导弹发射管数量的两倍。

印度似乎也在开发下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S-5级。印度副总统在访问该国海军科学技术实验室期间发布的一系列推文透露了有关这种新型潜艇可能是什么样子的一些细节。照片显示,新型潜艇将比目前的歼敌者级潜艇大得多,并且可能有八个或更多的发射管。分析人士推测,在所有四艘歼敌者级潜艇全部完工后,这种新型潜艇可能会在2020年代末投入使用。一个名为INS Varsha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海军基地目前正在印度东海岸兰比利附近建造,据报道,该基地将位于与巴巴原子研究中心相关的设施附近。巴巴原子研究中心是印度主要的核研究机构,也与印度的核研究有关。武器计划。INS Varsha基地正在进行大规模建设,有许多通往山上的隧道、大型码头和支持设施(参见图2)。

2023年印度核力量

图2.印度兰比利附近正在建设的INS Varsha海军基地

为了武装弹道导弹核潜艇,印度已经开发了一种具有核能力的海射弹道导弹,并且正在开发另一种:当前的K-15(也称为Sagarika或B-05)潜射弹道导弹(SLBM),其射程射程为700 公里,未来的K-4潜射弹道导弹射程约为3500 公里。K-15的射程相对较短,弹道导弹核潜艇无法瞄准伊斯兰堡,只能瞄准巴基斯坦南部,而且这些潜艇根本无法瞄准中国,除非它们驶过新加坡海峡,深入南中国海。因此,尽管K-15于2018年夏季启动,但它主要应被视为一个中间项目,旨在为未来能力更强的导弹开发技术。

据报道,K-4与烈火Ⅲ中程弹道导弹具有相似的特性,已经进行了六次试射——其中两次试射发生在2020年1月,相隔仅五天——据报道,K-4已经“几乎准备好”进行批量生产。K-4潜射弹道导弹的发射视频表明,与大多数潜射弹道导弹通常使用的冷发射系统(导弹通过气体发生器从发射管中弹出)不同,K-4在其前端使用两个小型电机。在主发动机点火之前,导弹将其拉出水面几米。

根据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 的说法,有关K-4的传言称其精度很高,达到“接近零的循环误差概率”,据报道一位官员声称:“我们的圆误差概率比中国导弹复杂得多”。然而,这样的说法或许应该持保留态度。K-4的射程为3500公里,能够从孟加拉湾北部瞄准整个巴基斯坦和中国大部分地区。每个弹道导弹核潜艇发射管将能够携带一枚K-4或三枚K-15。与核计划一样,有传言和猜测称每枚K-4潜射弹道导弹将能够携带超过一枚弹头,但这似乎不太可能。

此外,印度高级国防官员表示,据报道,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正计划开发一种射程为5000公里的潜射弹道导弹,该弹道导弹与陆基烈火V的设计相匹配,将使印度潜艇能够目标是整个亚洲、非洲部分地区、欧洲和印度太平洋地区,包括南中国海。该导弹将带有与目前正在开发的另外两种潜射弹道导弹相同的 K 系列标签,最初预计将于 2022 年某个时候进行测试,尽管截至 2022年5月尚未发生此类发射。

巡航导弹

印度正在开发一种地面发射的巡航导弹——“无畏”导弹。该导弹看起来类似于美国的“战斧”或巴基斯坦的“巴布尔”,也可能用于空基和海基部署。印度国防部将Nirbhay 描述为“印度第一款自主设计和开发的远程亚音速巡航导弹,射程为1000 公里,能够携带重达300公斤的弹头”。在经历了自2013年以来的一系列失败测试后,2017年11月和2019年4月的成功飞行测试表明部分技术挑战已得到解决。

尽管有很多传言称Nirbhay具有双重能力,但印度政府和美国情报界都没有公开表态。配备本土推进系统的Nirbhay巡航导弹计划于2020年4月进行测试;然而,测试被推迟到2021年8月,并取得了部分成功,因为发动机点火正确,但交付平台随后崩溃。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于2020年初证实,Nirbhay巡航导弹的其他变体(包括潜射型和空射型)正处于规划和开发的早期阶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