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下)

 初上旅途 2024-02-01 发布于天津

图片




脾脏图



图片

洽脾用呼,呼为泻,吸为补。脾上宫也,掩大仓上,在脐上三寸,色缟映黄。凡丈夫至七十,脾气虚而皮肤枯瘦也。重二斤二两,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在形为颊,脾脉出干隐白。脾为五脏之枢也。

脾者,肉之本意之处也,谷气通于脾。于液为涎,肾邪入脾则多涎。六腑胃为脾之府,胃与脾合为五谷之府。五官口为脾之官,脾气通则口知五味,脾病则口干,不能食,不知五味也。脾合于肉,其荣历也,夫肌肉消瘦者,脾先死也。为中央,为季夏日,为戊己辰,为辰未戊丑,为土,声宫,色黄,味甘,其臭香,心邪入脾则恶香也。

脾之外应中岳,上通镇星之精,季夏并四季各十八日存镇星在脾中,亦作黄气存之。脾连于胃,上主于口,消谷府也,如磨转之,化其生而入于熟者也。食不消,脾不转也,食坚物者,脾磨不化也,则为食患。故诸脏不调则伤脾,脾脏不调则伤质,质神俱伤,则伤人之速 也。故人不欲食坚物者,全身之道也。人之不欲食者, 脾中有不化之食。人之多惑者,脾不安。人之多食者, 脾实也。人之食不下者,脾虚也。人之无颜色者,脾伤也。人之好食甘味者,脾不足也。人之肌肉鲜白滑者, 脾无疾也。肺邪入脾则多歌。夫脾土宫,故脾之有疾当用呼。呼者,脾之气,其气信,能抽脾之疾,故人中热者,则呼以驱其弊也。

● 修养法

常以季夏之月朔旦,并四季之末十八日之旭旦,正坐中官,禁气五息,呜天鼓十二通,吸坤宫之黄气,入口十二吞之,以补呼之损。

● 相脾脏病法

脾热者,鼻色赤,黄而肉燸。脾病,体上游风肤肤之, 遍体闷疼,身重,喜饥,肉痪,足不能行,喜声,脚下痛。脾虚则腹肚胀呜,成溏痢,食多不化。脾风之状, 多汗恶风,身体息惰,四肢不收,微黄,不嗜饮食,诊在鼻,其色黄。脾恶湿,食苦以燥之。

又曰,脾病欲缓,急食甘即补之,苦即泻之。禁湿,脾恶湿也。脾病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苦逆气,小肠急痛,泄下,足重经寒。脾有病,两胁胀满,饮食不消,时时呕逆,不能下食,背膊沈重,气满冲心,四肢虚肿,宜服诃梨勒丸:

干地黄十分、牡丹皮十分、薯积八分、泽泻八分、狭苓八分、芍穷八分、山茱萸九分、华拨四分、干姜五分、诃梨勒皮七分;右捣筛,蜜和丸如梧桐子,空腹地 黄汤下二十丸。
● 六气法
治脾脏,吐纳用呼法,以鼻渐长引气,以口呼之,脾病,用大呼三十遍,细呼十遍,能去脾家一切玲气壮热。霍乱、宿食不消、偏风麻痺、脾内结块,数数呼之,相次勿绝疾退即止,过度则损。
● 月食林众忌法
六月勿食茱萸,令人患赤白痢。四季勿食脾肝、羊血。脾病宜食粳米、枣、葵,禁酸味。
● 脾脏导引法(六月并四季行之)
可大伸一脚,以两手向后反掣,各三五度。亦可跪坐,以两手拒地,回顾用力,虎视,各三五度,能去脾脏积聚、风邪毒气。



肾脏图



图片

治肾用吹,吹为泻,吸为补。肾,水官也。左肾右命门,前对脐,博着腰脊,色如缟映紫。凡丈夫至六十,肾气衰,发随齿槁;七十,形体皆极;九十肾气焦枯,经脉空虚。人之有肾,如树之有根。重一斤二两,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在形为骨故久立即伤骨损肾。
脉出于涌泉。肾者封脏之本,精之处也。肾经于上脓,荣于中脓,卫于下脓。肾为之呻,亦为欠,两凡一于肾。于液为唾,肾邪自入则多唾。六腑膀胱为肾之府,膀胱与肾合为津液之府。五官耳者,肾之官。故肾气通则耳闻五音,肾病则耳聋骨痿。肾合于骨,其荣髭也,肾之合也。骨痿而不能起床者,肾先死也。为北方,为冬日,为壬癸辰,为亥子,为水,声羽,色黑, 味咸,其臭腐,心邪入肾则恶腐也。肾之外应北岳,上通辰星之精,冬三月存辰星在肾中,亦作黑气存之。肾合于骨,上主于齿,齿之痛者,肾伤也。又主于耳,耳不闻声者,肾亏也。
人之骨疼者,肾虚也。人之齿多龃者,肾虚也。人之齿随者,肾风也。人之耳痛者,肾气壅也。人之多欠者,肾邪也。人之腰不伸者,肾乏也。人之色黑者,肾衰也。人之容色紫光者,肾无苦也。人骨呜者,肾赢也。肺邪入肾则多呻。夫肾主羽,故肾之有疾当用吹。吹者,肾之气,其气智,能抽肾之疾。故人有积气冲臆者,则强吹也。肾气沉滞,重吹则渐通也。
● 修养法
常以冬三月,面北向平坐,呜金梁七,饮玉泉三,北吸玄官之黑气,入口五吞之,以补吹之损。
● 相肾脏病法
肾热者,颐赤。肾病者,色黑而齿槁,腹大体重,喘咳,汗出恶风,肾虚则腰中痛。肾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欲下膈塞不通,腹喜满,失衣则腹胀,食寒则泄,诊在形黑瘦而腹大。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又曰肾病欲坚,急食咸以坚之,用苦以泻之,咸以补之。禁无犯热食温衣,肾恶燥也。肾病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苦腹满,食不消, 体重,骨节疼,嗜外。肾有病,腰胯膀胱玲痛,脚疼或痺,小便余沥,疝痕所缠,宜服肾气丸:
干地黄十分、薯积十分、牡丹皮七分、泽泻八分、山茱萸九分、狭苓六分、桂心六分、附子四分;右捣筛,蜜丸如梧桐子大,空腹酒下三十丸,日再服。
● 六气法
治肾脏,吐纳用吹法,以鼻渐长引气,以口吹之。肾病,用大吹三十褊,细吹十遍,能除肾家一切玲。腰疼膝玲,腰脚沈重久立不得,阳道衰弱,耳中虫呜及口中有疮,是肾家诸疾,诸烦热悉皆去之,数数吹之,相次勿绝,疾差则止,过度则损。
● 月食禁忌法
十月,勿食椒,令人口干,成赤白痢。十一月、十二月,勿食鳞甲之物、并食肾脾。肾病宜食大豆黄卷, 蒮。禁甘物。
● 肾脏导引法(冬三月行之)
可正坐,以两手耸拓石,引胁三五度,亦可手着膝挽 肘,左右同。縯身三五度,亦可以足前后踏,左右各数十度,能去腰肾膀胱问风邪积聚。
右,已上五脏数,加胆名六腑,亦受水气,与坎同道, 不可同例叔之,故别胆府图相次之。



胆腑图



图片

治胆用嘻,嘻为泻,吸为补。胆博着肝,色如缟映青, 重三两三铢。胆合乎膀胱,上主于毛发。故人之发枯 者,胆竭也。人之爪干者,胆亏也。人之发燥毛焦者, 胆有风也。人好食苦味者,胆不足也。人之颜色青光白者,胆无疾也。
● 修养法
常以冬三月,端居争思,北吸玄宫之黑气,入口三吞之,以补嘻之损,用益胆之津。相胆腑病法胆之有病,大息口苦,呕宿汁,心中恐人将补之。胆若实则精神不守,外起无定,若虚则伤寒,寒则恐畏,头眩。虚损则爪发枯燥,目中相出,膀胱连腰小腹俱痛。胆与肝合道,有病与肝脏方。
● 胆腑导引法
可正坐,合两脚掌,昂头,以两手挽脚腕,起摇动,为之三五度。亦可大坐,以两手拓地,举身,努腰脊三五度,能去胆家风毒邪气。
● 治胆腑吐纳用嘻法
以鼻渐长引气,以口嘻之,去胆家病,并除阴脏一切冷。阴汗盗汗,面无颜色,小肠胀满,脐下痛,口干舌涩数嘻之,疾乃愈。
右五脏六腑图,取其要者略之,故文不足寻者数之。
肺咽、心呵、肝嘘、脾呼、肾吹、胆嘻。
右此六字,六腑之气,非神名,人用宜知之,但为除疾,非胎息也。

图片

欢迎点赞转发

传承中医文化  惠及人人健康

让我们一起努力~

图片图片

图片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症状请及时咨询专业医师。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