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聚力助推中新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合作

 慈善国际何新民 2024-02-01 发布于陕西

我国和新加坡在个领域扩大深度合作势在必行。中新合作项目研发中心何新民今天在互联网上考察学习中新广州知识城(以下简称知识城)项目。在这里,龙头企业、科创企业加速集聚,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园区错落铺展,各大实验室、研发平台竞相超赶。从建设以来,这座新城不断以中国—新加坡国际合作的国家级项目作为牵引,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一幅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画卷在这块土地上徐徐展开。

   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我们透过这个缩影,近距离观察国际科创合作中碰撞出的智慧火花,探寻这座新城一路走来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密码。过半产业化项目为中新合作研究院是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依托知识城共同建设。2017年成立以来,两所高校结合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在研究院这个平台开展了多个国际合作产业化项目,并且积极吸引其他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发展,推动多项国际创新成果转化落地。目前,研究院产业化项目近80个,过半为中新合作项目。每一个引进的项目,只要条件成熟都会有自己的实验室,并且通过研究院的平台接触到全国各地的高校、企业资源,针对自身特点形成优势互补。在蓝绿氢制备及应用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就是张兰与华南理工大学申益教授联合成立的。得益于国内设备制造优势、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该项目目前不仅在关键技术实现突破,还申请了2项专利。张兰介绍,接下来他们准备成立合资企业将该联合工艺技术商业化。除了“高大上”的专业实验室,还一个仪器共享实验室。据了解,实验室目前配置多台有机、无机、微区分析类仪器,涵盖XRD扫描、定量分析包裹体组分、物质鉴定等功能。那些科研条件不足的项目,可以通过申请进行研究实验。可以说,每一个科研梦想无论大小,都有被“点燃”的机会。

  从项目成立到产业落地都有保姆式服务从项目成立到产业落地,我们在研究院获得了全流程的保姆式服务。  据了解,由于一些产业化项目来自高校团队,缺乏管理经验,因此,研究院会为项目团队提供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和创业孵化等服务。等项目孵化到一定阶段,还有专业团队提供成立公司、项目融资等全方位的服务。对于引进来的企业项目,研究院则会牵线搭桥,帮助其尽快打开国内市场。例如,来自新加坡的瑆科仪器,从202212月份注册落地不到几个月,这家致力于先进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及高端设备研发制造的企业就拿到了共计几百万元的订单。“这其实是一场实现互利共赢的双向奔赴”研究院负责人表示,“无论是从新加坡引进的项目,还是其他国内外合作项目,用好各方优势资源切实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是我们的目标和动力。未来,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孵化出更多更好的产业化项目,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型产业发展打造引擎;通过不断交流合作提升科研、人才的国际化水平,为世界科技创新做出贡献。”正是靠着筑巢引凤、互利共赢,研究院目前已孵化了近50家初创企业,为企业提供了近百项解决方案,一个个科创的种子正在这个国际化的平台中孕育发芽。

  找准痛点需求 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广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要深度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加强与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城市多层次科技交流合作,深化“一带一路”科技合作。而深化合作,就需要找准双方的痛点和需求。中新联合研究院的探索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中国建立了完善的产业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拥有一支庞大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而新加坡在技术转移、资本市场运作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表现出较强的互补性。正是通过这种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让一个个“黑科技”更好地落地转化。最终,既实现促进双边国家创新发展,也让这场双向奔赴效益最大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