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台宗玉泉寺系,在智者大师(538-597)后的传承世系为灌顶(561-632)、道素(?-?)、宏景(634-712又名弘景)、惠真(673-751)。

 兰若青青 2024-02-01 发布于陕西

1、“至荆府依真公,三年苦行”,即入古荆州玉泉寺惠真学天台宗(法华宗)法三年

守真大师参习天台宗(法华宗),入古属荆州的玉泉寺(现宜昌当阳玉泉寺)从惠真学法华(天台)宗法三年之久。此事迹,《(守真)塔铭》记载为:“后至荆府依真公,三年苦行”。《宋高僧传》卷一四《守直传》记载为:“后抵江陵,依真公,三年练行。”

守真大师为什么入古荆州玉泉寺,并师从惠真苦行三年呢?

上述问题,皎然为守真大师撰写的《唐杭州灵隐山天竺寺故大和尚塔铭》、《宋高僧传》卷一四《守直传》等均无记载。不过,我们可以换个角度,考察玉泉寺的背景、惠真的生平、惠真的门徒(即守真的师兄弟们)来做个探究。

唐荆州玉泉寺,即现宜昌市当阳玉泉寺,位于现湖北省当阳(唐属荆州)城西南12公里玉泉寺村玉泉山东麓,东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普净禅师创建,智者大师(538-597)建为天台祖庭之一,神秀禅师建为禅宗北宗祖庭。东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普净禅师游历天下名山时,见玉泉山山清水秀,使在山麓结茅为庵。南朝时敕建覆船山寺(唐玉泉寺前身)。隋文帝敕建“玉泉寺”,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住持。荆州玉泉寺建筑宏伟,人文荟萃,与浙江天台的国清寺、江苏南京的栖霞寺、山东长清的灵岩寺并称“天下丛林四绝”。在1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文人墨客如李白、孟浩然、元稹等留下赞美玉泉寺的优秀诗篇500余首。当阳玉泉寺,在天台宗(法华宗)、律宗、禅宗北宗、密宗等传播过程中有着

玉泉寺为天台宗(法华宗)祖庭之一。天台宗实际创立人智顗(yǐ,538-597),俗称“智者大师”,俗姓陈,字德安,南朝~隋代荆州华容(今湖北公安县)人,在陈代光大元年(567)至陈都金陵(今南京)瓦宫寺,开讲《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树立新的宗义,判释经教,奠定了天台宗(法华宗)之基础。陈太建七年(575)智顗转入“临海郡始丰县”(现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山“佛陇银地”建庵开山;陈太建十年(578年),陈宣帝为智顗创建之“佛陇银地”庵敕名“修禅寺”,由吏部尚书毛喜题篆匾额送安寺门。智顗此次在天台山传法,历十年,开创了天台宗(法华宗)。陈至德三年(585)三月,智顗再回到金陵传法,为陈少主于太极殿讲《大智度论》、《仁王般若经》经等。陈亡,智顗上庐山隐修;隋开皇十一年(591),受扬州总管晋王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之请到扬州为之授菩萨戒,受封“智者”的称号。隋开皇十二年(592),智者大师回至故乡荆州,并扩建当阳(唐属荆州、现属宜昌)覆船山寺,隋文帝闻知,即为新建寺院敕赐寺额“玉泉寺”。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智者大师于玉泉寺完成《法华玄义》和《摩诃止观》的讲述,它们与此前完成的《法华文句》合称“天台三大部”,并还收了许多弟子。智者大师在荆州的弘法活动,建立了“天台宗玉泉系”,又称“荆南正法”,对天台宗的发展意义重大。

天台宗玉泉寺系,在智者大师(538-597)后的传承世系为灌顶(561-632)、道素(?-?)、宏景(634-712又名弘景)、惠真(673-75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