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道】论袁宏道的插花美学思想(二)

 禅艺会 2020-09-22

二、流连于禅寺之净

在生活中,袁宏道喜欢与佛教人士交往,流连于禅寺之间。他与僧侣交往的频繁,可排在历代文人前列,不论身在何处,问佛参禅一直是他的主要之事。在袁宏道看来,禅本为“迁流不已,变动不常”,没有“定法”,学禅之人得有自由洒脱、随缘认命的修为。

袁宏道认为人的“真性”就是“真悟”,获得这个“真性”,就可以达到“自适之极”的境界,所以他游览了许多禅寺,每一禅寺之周的山泉树木在袁宏道笔下都是险峻而清幽,深邃而灵动。袁宏道在《云峰寺至天池寺记》中写道:“抚松坐石,上碧落而下白云,是亦幽奇变幻之极也。走告山僧,僧曰:‘此恒也,无足道。’”只有感受过这般的“自适之极”的境界,才能在插花创作中演绎出幽奇变幻的意境,一块奇石、一枝枯木,或倒挂、或飞天,都是“抚松坐石”后,才有的:“上碧落而下白云”的“真性”。

万历二十二年(1594),袁宏道进京候选官职,参加了由袁宗道、董其昌等东宫讲官为主的“复为禅悦之会”,其中自然有不少高僧禅师,包括晚明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期间常举禅会于龙华寺,与董其昌、汤显祖、杨庭筠等一批官位尊贵者共同探讨禅学,这样的“禅悦之会”称得上是当时京城文化盛会,代表了其时禅学、诗文、戏剧、书画的最高水平。

袁宏道十分流连于禅寺的清净生活,每至一处,能住寺院寮房是他莫大欢欣。万历二十五年(1597)从二月起,袁宏道取道嘉兴到杭州,在杭州的一个月里,据可查的记录,他在武林昭林寺住了五夜、在三台山南高峰以东的法相寺住了一夜,在天竺山的天竺寺又住了一夜,其余晚上,他都留宿在净慈寺的经房。在与僧侣的交往中,袁宏道留下了一些诗文,也加深了他对于禅学的研究和理解。同年秋冬之际,袁宏道又与弟袁中道、僧无念等同游了南京的栖霞、广陵等地。栖霞寺是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  在《德山麈谭·小引》中,袁宏道云:“甲辰秋,余偕僧寒灰、雪照、冷云,诸生张明教,入桃花源。余暑尚炽,遂憩德山之塔院。”可见,其与僧人一起入住寺院,已成生活中的常态。

1600年8月,袁宏道奉命出都,“三袁”最后一次见面也是安排在寺院中,他们去了归义寺。在出都之前,袁宏道还去拜访了从湖北宜昌来京的高僧无迹和尚,希望可以找到一位禅友同行,一来同行时可以谈禅论学,二来可解途中无聊,三来也是应了万历年间士大夫乐与僧人同行的爱好与“时尚”。无迹和尚当即向袁宏道推荐了僧人圆象,无迹说:“有门人圆象,虽无颖悟,却是分修行僧。”袁宏道十分满意,说:“得此足矣。”

袁宏道学佛问禅,显然受到了“邑人”智者大师的影响,并始终抱有一种特殊的敬意。对智者大师创办的当阳玉泉寺,袁宏道也是情有独钟。万历三十年(1602)正月初七晚上登舟去当阳玉泉山,与当阳玉度寺住持无迹和尚在玉泉寺一起住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玉泉寺曾一度是隋朝的皇家寺院,也因智者大师而成为天台宗祖庭。禅宗传至五祖弘忍时分成南北两派,北派创始人神秀来当阳玉泉寺讲经弘法,名噪一时,神秀圆寂后灵枢运回玉泉寺,安葬在同山的度门寺后山,玉泉寺从此成为禅宗北派的祖庭。在北京时,为玉泉寺修复募捐,袁宏道曾与人一起上过一疏,发动宫廷与朝廷官员出钱出力,袁中道《游玉泉寺》中记有:“其始终营综,中郎极为苦心。今遂焕然,复还旧观。”袁宏道也为修复玉泉寺作诗《示度门·时新修玉泉寺》一首,首句就写到了这段经历:“北平曾记写疏时,黄帕新封下赤墀。”万历三十二年(1604),袁宏道在《公安二圣寺重修天王殿疏》曾亲自考证了智者大师的籍贯。

1609年(万历三十七年),袁宏道在主持陕西的乡试后,路经嵩山,写下了五篇随笔,其中第一篇写游禅宗祖庭少林寺的经过,全文写得回肠荡气,富有深厚的历史沧桑感。其中写道:“从院东西穿,诘曲磴道中,过甘露台,有古树,根如欹石,虚处如梁。”文字不多,却意境突起,想一想,如果用插花的方式来表达“有古树,根如欹石,虚处如梁”,岂不是一件自然天成的禅花作品?何况这是在达摩禅师面壁禅坐的圣地,“虚处如梁”想必是上部一枝横出,下有诺大空虚,恰如禅坐宝地,用插花创作起来一定禅意自现。相信正是袁宏道有了这样的“真悟”,才有了《瓶史》中对于野趣的把握。

当年从陕西回到北京后,袁宏道虽然公务繁忙,但他还是忙里偷闲参加了一些寺院的活动,例如在兴德寺题石刻《金刚经》、在慈因寺、兴德寺、极乐寺讲学等。与高僧大德的往来,帮助他在佛理上钻研很深,他晚年撰写的《西方合论》是晚明时期最重要的净土宗著作之一。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选定的佛教经典《净土十要》中,还对《西方合论》进行了专门的评点,可见袁宏道的佛教造诣不同凡响。

袁宏道去世后下葬于公安县郑公渡法华寺前的一块吉地,之所以选择这里安葬,一方面是袁宏道一生与佛有缘,礼佛时间前后长达二十五年以上,早已成为功成名就的修禅大居士,著有《西方合论》《德山谭麈》《金屑篇》《宗镜摄录》等佛教著作。在袁宏道生前,法华寺也是他常去之寺,这里山清水秀、幽雅宁静,每次来这里都是他最感闲适的开心之时,并为法华寺留诗近十首。在《法华庵看月江老衲移柏树》其五中写道:“眉如霜叶骨如峦,破衲何曾畏早寒。夜坐连云春带雨,如今真作画图看。”能够在景色如画的寺院之地安葬,算是对这位“石公居士”很好的果报吧!(未完待续)

展读

【花道】论袁宏道的插花美学思想(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