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畜为益之三:猪肉(二)

 史仁杰大夫 2024-02-01 发布于江苏

续五畜为益之二:猪肉(一)

五、猪肉对人体的不利之处

  事物均有正反两个方面,历代名医都认为猪肉对人体有补养作用,同时也认为久食、多食猪肉,对人体也是有害的。

  唐代名医孙思邈说:“凡猪肉久食,令人少子精,发宿病。豚肉久食,令人遍体筋肉碎痛乏气”。意思是说,长期吃猪肉会使人生育能力下降,有老毛病的人,吃猪肉有可能导致旧病复发。经常吃肉,会导致筋骨肌肉撕裂样疼痛,气短气急。

  唐代医家孟诜说:“久食杀药,动风发疾。伤寒疟痢痰痼痔漏诸疾,食之必再发。”意思是说,长期吃猪肉,会降低药效;导致中风病发作;导致伤寒、疟疾、痰饮顽疾、痔疮和肛瘘等肛肠疾病等复发。

  魏晋时期的陶弘景在其所撰写的《名医别录》中讲“凡猪肉,味苦,主闭血脉,弱筋骨,虚人肌,不可久食,病患金创者尤甚。”意思是说,猪肉能使血管闭塞、使筋骨和肌肉变弱,对有刀枪等创伤的患者无益。陶弘景还说过“猪为用最多,惟肉不宜多食,令人暴肥,盖虚肌所致也”。意思是说,猪的用处最多,但只有猪肉不可多吃,会使人体重快速增加,他认为这是因为猪肉会导致肌肉虚弱的原因。

  李时珍对猪肉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除了认为猪肉“有小毒”外,还认为:“北猪味薄,煮之汁清;南猪味浓,煮之汁浓,毒尤甚。”从后面这句话来看,李时珍所讲的猪肉的“毒”似乎是指现代所讲的油脂、胆固醇一类。

   李时珍还引用《蜀本草》的主编者韩保升的话说:“肉有补,惟猪肉无补,人习之化也。”李时珍认为,其他动物肉类均有一定的补益作用,只有猪肉对人体无补益作用,但是人们习惯上仍认为猪肉是有补养作用的。

   但是,清代的医学家汪昂认为,猪肉是个好东西。认为对猪肉副作用的认识不能夸大,否则,古代的君王为什么要教育子民要重视养猪呢?难道是他们伤害老百姓的吗?明太祖解释“家”字的意思时,也说无豕不成家。

  汪昂说:“猪肉,其味隽永,食之润肠胃,生精液,丰肌体,泽皮肤,固其所也惟多食则助热生痰,动风作湿,伤风寒及病初愈人为大忌耳。先王教民,畜牧养彘为先,岂故为是以厉民欤?明太祖释家字之义,亦曰无豕不成家。”意思是说,猪肉鲜美好吃,对人的肠胃有滋润作用,能化生精液,使肌体丰满,使皮肤有光泽。总的来看猪肉对人体有强身固本的作用。只是多吃后会助热生痰火、动风化湿,所以在外感风寒及疾病初愈时,是应当忌猪肉的。

  汪昂又说“然今人终日食肉,内滋外腴,子孙蕃衍,未见为害若斯之甚也。”意思是说,现在的人天天吃肉,吃得膘肥体壮,皮肤雪白粉嫩的,子孙繁衍得很多,并没有见到古人所讲的这么多、这么严重的害处。

六、猪肉和猪头肉的忌口

  一般认为,因为猪肉油腻,对于外感热病以后、胃肠道有疾病、消化不良、病后体虚胃口不开的人,原则上是要忌猪肉一类食物的。

  中医有“食复”一说,是说在长期患时间后,或大病初愈,余热清,余邪未尽之时,如果不注意饮食,尤其是吃肥腻肉类,容易导致疾病复发,或导致疾病迁延难愈。所以,在长期患病后,或大病初愈时,要注意忌猪肉等油腻食品所以,《素问·热论》所说:“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清代名医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也说:“乱进食物,便是助热,唯清淡之味,与病不悖”。因此,食复中所禁的肉,并不单指猪肉,而是指所有的油腻、难消化的肉类和食物。

  汪昂认为,对猪肉的忌口不能泛化,很多人讲的忌口并不严谨,于古无据,于今无验,意思是他们随便说说的,因此不足以让后人信服。他说:“诸家(食忌)之说,稽之于古则无征,试之于人则不验,徒令食忌不足取信于后世

  汪昂分析了一些疾病为什么要忌猪肉的道理,并强调忌口要因人因病而异。他说:“伤寒忌之者,以其补肌固表,油腻缠粘,风邪不能解散也。病初愈忌之者;以肠胃久枯,难受肥浓厚味也。又按猪肉生痰,惟风痰、湿痰、寒痰忌之,如老人燥痰干咳,更须肥浓以滋润之,不可执泥于猪肉生痰之说也。”意思是说,伤寒时忌猪肉,是因为猪肉油腻固表,使风邪不能从表而解。疾病初愈时忌之,是因为很多没有油水入肚了,肠胃的消化力弱,吃了油腻厚味的食物会使人的肠胃不能接受。猪肉虽然有生痰之弊,但只对风痰、湿疹、寒痰的情况而言,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老年人燥咳、干咳时,应该吃营养丰富、肥美的饮食来滋养肺脏润泽咽喉,此时不应该拘泥于猪肉生痰一类的说法。

  现代很多中医讲到疾病的忌口时,似乎不管什么病,都讲要忌猪头肉,说猪头肉是发物,会导致过敏和肿瘤、中风等发作。我查找了很多中医文献,却未找到前人有这方面的说法。只查到清代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讲了一例腿痛的患者,在吃猪头肉后腿痛加重,但他并未明言腿痛加重与吃猪头肉有关。

   唐代的医学家都认为猪头肉是个好东西,吃猪头肉好处很多。如《千金·食治》认为:“大猪头肉,平,无毒。”孙思邈认为猪头肉性平,并无毒性。唐代医药学家孟诜在《食疗本草》中也说:“大猪头:主补虚,乏气力,去惊痫、五痔,下丹石”。认为猪头肉有诸多作用,如补虚、增气力、镇静安神,有治疗痔疮、解丹石中毒(多为重金属中毒)的作用。

李时珍认为猪头肉“有毒”,因此他是反对吃猪头肉的,他转引《生生编》一书的内容说:“猪肉毒惟在首,故有病”,即他认为猪肉中猪头肉的对人的害处最大,会导致人生病。并谓:“项肉俗名槽头肉,肥脆,能动风”。认为猪颈项部位的肉,即俗称的槽头肉,过于油腻,能增加人得中风病的风险。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