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世纶教授医案: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案

 德寿堂图书馆 2024-02-02 发布于黑龙江

整理:杨雅阁,喻刚

某女,11岁。

初诊2023年11月28日:支原体肺炎2周,左肺下叶炎。现症:一直咳,咳黄痰,流黄涕,有时塞,汗出不多,口中和,纳可,进食有汗出,大便日一行或二行,肩骨及下肢疼痛,夜尿3;苔白腻,脉弦滑数。

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辨方证为桂枝合半夏厚朴去苏子加桔杏苡汤证。

桂枝10 g 白芍10g 炙甘草6g 姜半夏30g 厚朴10g 茯苓12g 桔梗10g 杏仁10g 生苡仁30g 自加生姜3片、大枣4枚,六剂。

按:患者汗出不多,进食有汗出、鼻塞、咳嗽、肩骨及下肢疼痛,当为太阳表虚;咳黄痰、流黄涕、夜尿3、苔白腻、脉弦滑数,当为里有停饮并郁而化热;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辨方证为桂枝合半夏厚朴去苏子加桔杏苡汤证。

二诊2023年12月19日:咳已(上药服12剂),偶咳,眠差,夜尿0;苔白,脉细弦。

辨六经为太阴病,辨方证为半夏厚朴去姜加远菖术汤证。

半夏15 厚朴10 茯苓15 苏子10 远志10 菖蒲10 生白术15,七剂。

按:患者汗出已、咳已、关节疼已,表证解;仍偶咳、眠差、苔白脉细弦,当为痰饮内停,因痰致眠差,故辨六经为太阴病,辨方证为半夏厚朴去姜加远菖术汤证,治以温中祛痰、安神定志。

体会:

冯世纶老师此案应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经方辨治,充分体现了中医经方应对感染性疾病的简便效廉。近来,面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问题,老师说:“不用抗菌药物,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能否用中医经方治愈呢?可以的。”

2023年入秋以来,因为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流行,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逐日攀升,关于现代医学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有相关指南具体推荐,这里不再赘述,其中包括首选药物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阿奇霉素,耐药的替代方案为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如米诺环素、多西环素,以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难道应对感染性疾病,除了选择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抗支原体等对抗性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案之外,就别无它法吗?应对感染性疾病,有没有抗生素之外的替代方案?

曾有师兄讲,学习“经方医学”要“倒空法器”,所谓“倒空法器”,其实也就是倒空我们内心的执念。律宗弘一法师李叔同说:“一念放下,万般从容。”那么放下的是何物呢?应是执相。所谓“相”,即“住相”,上海复旦王德峰教授说“相就是对万事万物的高低贵贱之分”,相亦执念,即思维意识中对万事万物的分别心。当下的现实世界,总有很多人觉得,不用抗菌药物,感染性疾病怎能痊愈?然而这就是“住相”。

唐代禅宗五祖弘忍为六祖慧能秘传《金刚经》佛法时,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这里的“住”就是“住相”。大智慧度达彼岸的《金刚经》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对我们医者而言,学习经方医学亦是“明心见性”的过程。若要“明心见性”,须不可轻视任何人,也不可因为自己的认知局限而轻视任何事物。

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不是单纯的抗感染那么简单,这里我们既要考虑外因,又要考虑内因,拿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来说,外因为病原微生物肺炎支原体的感染,这其中还可能有混合感染如肺炎支原体、细菌、病毒(流感、新冠)等;内因为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的肺炎,以及痰栓阻塞气道、胃肠功能不良等。

应对感染性疾病,不论西方医学或是东方医学,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即“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感染性疾病中西方医学思维的差别:现代医学针对病原微生物,主要是对抗性思维,使用抗感染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加上过度用药、不合理用药等行为,病原微生物耐药性问题无可回避。中医治感染性疾病的思想与西医是不同的,不是赶尽杀绝,《黄帝内经》把病邪称为“邪客”,主要治疗策略是把这种“不速之客”去除体外,祛邪外出,黄帝曰“治之奈何?”伯高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

《伤寒论》中所讲“汗吐下和”之治法,即是依据正邪交争之病位而定祛邪外出之法,病在表则用汗法,病在里则用吐下之法,病在半表半里则邪无出路而用和法。这其实就是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问题:内因决定外因,一个事物的发展、变化或结果是由其内部因素所决定的。

过度关注病原微生物,其实只是想尽办法解决外因,而忽视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是内因。

六祖惠能初见五祖弘忍曾说:“人有南北之分,佛性本无南北”,那对于我们医学而言,“人有中西之分,医性本无中西”,我们不要把自己禁锢在西医的世界里,也不要把自己禁锢在中医的世界里,应该跳出两界之外,这样我们才能在面对疾苦时,“宜中则中,宜西则西”,才能从容面对,没有困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