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就是一场“悉达多”

 公众号陌上闲云 2024-02-02 发布于湖南

人们常用两句话来形容人生:
第一句,人生是一场戏;
第二句,人生是一次修行。
既然是“一场戏”,就要去演,开端、发展、高潮、落幕,套路相差无几,概莫能外。
既然是“一次修行”,就要去感知、经历、体悟,如何修行、修成什么模样,千人千面,难以言说。
我觉得,黑塞的作品《悉达多》就讲了上面这两句话。
可能我的理解过于简单。但在“简单”的背后,这部作品带来的是震撼。
《悉达多》应该算一本哲学小说或宗教小说,故事情节不复杂,就是主人公悉达多脱胎换骨、觉悟成佛的过程。

读毕,我并未立刻回想《悉达多》中的故事,而是想到了另外两部小说:
《一个人的朝圣》和《复活》。
《悉达多》就像一副硬朗的骨架,另外两部作品就像两个有血有肉的行人。
《一个人的朝圣》中的“哈罗德”、《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更像是丰满化的“悉达多”。
骨架的好处在于:线条简约,清澈明朗,言简意赅,醍醐灌顶。
“悉达多,俊美的婆罗门之子,年轻的鹰隼,在屋舍阴凉处,在河岸船旁的阳光中,在婆罗双林和无花果树的浓荫下,与他的好友,同为婆罗门之子的乔文达一道长大。
他浅亮的臂膀,在河边沐浴时,在神圣的洗礼和祭祀中,被阳光晒黑。芒果林的树影,在孩童嬉戏间,在母亲的歌声里,在智慧父亲的教诲中,在至高无上的牲礼上,潜入他的黑眸。”
悉达多天资聪慧,“早已加入智者的交谈”,父母感到幸福,外人加以赞许。

然而,没人知道他的精神空虚。
他“心中的怅然一日胜过一日。他开始感到,父亲的爱,母亲的爱,他的朋友乔文达的爱,都不会一直带给他幸福、安宁和满足。”
他反思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论、模式或礼仪,比如,真的要向诸神献祭和祈祷吗?到底该如何寻求永恒的自我?
带着众多茫然和困惑,他向世尊佛陀乔达摩求证。
乔达摩的法义令悉达多五体投地。
他认为,乔达摩的理论“清晰无瑕,证据确凿;您将世界以一条充满因果的永恒的链,一条从未有过任何瑕疵的链,展现在世人面前。世界从未如此清晰,从未如此不可辩驳地被呈示出来。”
尽管如此,悉达多并未盲目屈从。他发现,乔达摩只是在引渡众生,而非阐释世界。悉达多真正想做的是要成为佛陀,而非追随佛陀。
悉达多决定离开乔达摩,去体验世事,感知世界。经历一番艰苦的探寻、蹉跎、蜕变,他终于涅槃一般找到了“自我”。

回顾悉达多的“成长”过程,不难发现,他无非是通过“演戏”表现外在的我,通过“修行”找到内在的我。
简言之,人生在世,最最需要的是要认识自我,成为自己。
黑塞曾对青年们大声疾呼,“世界不是为了被改善而存在的,你们也不是为了被改善而生存的。你们的生存,是为了成为你们自己……成为你自己,世界就会变得富足和美好!”
有些人可能会质疑,只是成为自己,世界怎么会变得富足和美好呢?
其实不然,奥义书里有句话说,“你的灵魂就是整个世界”。
我们每个人所感知的,看似是世界的宏大喧嚣,实则源头在内心。
正如阳明心学所讲,天下无心外之物;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精神空虚、灵魂迷失的人,就算是身处天堂,内心也会感觉到凄凉落寞;精神饱满、灵魂有寄托的人,就算是身处地狱,内心也一样和顺温良。
《悉达多》写于1922年,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距今已逾百年。
但在今天来看,这部作品仍然有很多现实意义。
如今,信息传播迅猛,物质极大丰富,新事物层出不穷。
当很多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唾手可得时,理应感到幸福才对,不少人却异常浮躁、空虚、迷茫。
例如,现在看电视剧,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看,看的时候还可以倍放、截图、顺手发个弹幕扯扯淡。可是看完了就看完了,因为还有更多的下一部剧等着消磨时间。
但反观三十年前,一部电视剧,每天只播放一集,还是借用块头大大的、屏幕小小的黑白电视机看,观感比不上现在,人们却眼巴巴的看得津津有味。
还有,近年有不少翻拍的电视剧,按理来说,现在的摄制技术远胜从前,但人们并不领情,还是说旧的好。

想起两个流行词儿:内卷和内耗。
我的理解,内卷比内耗高档一点。内卷有奋斗崛起的含义,但内耗呢,完全就是“耗”,纯粹的负向消磨。
内耗,虽然有个“内”字,但这种“内”宛若攀在一堵危墙上的枝枝蔓蔓,远未达到触及内心深处的“自我”层次,只是表面上的虚空。
内耗,还会引发一个现象,停滞不前,“耗”在那里。
所以,有人说,内耗,是现代人的精神苦役。想得太多,“耗”得太久,难免痛苦焦虑,惴惴不安。
究其缘由,可以从《悉达多》中寻找答案。
悉达多“懂三种高贵又制胜的艺术:斋戒、等待、思考。这是他的宝,他的力,他不变的支撑。”
在快节奏的当下,人们在物欲上不想斋戒,时间上不想等待,行动上不想思考,只想盲目的随波逐流和服从接受。
然而,在过去慢节奏、低获得、少信息的时代,人们习惯了忍耐、等待、沉淀和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反而更容易自我关注、审视和反省。
佛家有句话讲,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说白了,人到佛就是一个觉醒的过程。
在既卷又耗的当下,我们要做好心灵减负,让茫然的多头视角回归锁定自我。“卷”,就要自我提升;“耗”,就要自我抽离。
正如《悉达多》中的一句话:
“大多数人仿佛一片落叶,在空中翻滚、飘摇,最后踉跄着归于尘土。有的人,极少数,如同天际之星,沿着固定的轨迹运行。没有风能动摇他,他内心自有律法和轨道。”
找到自我,信自己;丰富心灵,创心天。真的很重要!

写在最后:

龙年即将来临,这个小小的公众号又走过了一年。
说这个公众号小,确实很小,它的关注人数少、阅读量低,各项指标都跟那些有名望的公众号无法匹敌,不在数量级上。
但不论如何,我都在很认真的经管。
虽然能力有限,但每篇文字我都在用心写。
我想起一件事,过去给某份报纸投稿,每天发下来赶紧通读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名字,顺便看看哪些内容被编辑改了,但其他翻报纸的人呢,多数都是看个标题,一扫而过,鬼才细看。
所以,自己的文字自己看的最多。恰恰是因为给自己看,更得用心。连自己都对不起,怎么能对得起别人呢?

期间,我也做出多次调整,从创立伊始的关注各项指标以及盲目跟风蹭热度蹭流量,到如今的“无为而治”,算是一个很大的改变。
今年的发布数量少了一些,因为我想更多的阅读,沉淀自己,有心情时就写,没心情时就读。
文字是思想的有形载体。正因为有了文字,思想的火花才如烟花一样璀璨绚丽。人跟动物的区别就是,动物只会走走看看,人除了走走看看以外,还有所思有所想,还会有所读有所写。
尽管我才疏学浅,写得不怎么样,但也对付着记了一些流水账,算是我不负我吧,但这又跟“把生活的流水账记成岁月的散文诗”的愿景还相差甚远,还要继续努力。
经营这个小小的公众号,也会偶有一点小惊喜:那就是当沉寂多天时,突然后台提示有一位陌生的朋友开始关注了,那种悄然而至的缘分,着实让人激动。
在此,特别感谢您的关注和阅读。祝新春快乐,愿龙年读好书、写好文、做好事、走好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