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和车的故事

 淮阴语文 2024-02-03 发布于江苏

  

我和车的故事

          ◎李益刚


     我和汽车的故事还得从我八岁说起。

      我八岁那年的夏天,爸妈带着我走亲戚。路过城里逛清江商场,当走到卖玩具汽车的柜台,我就闹着不走,非让父母给买玩具汽车,我记得那个玩具汽车是二元几角。父母亲对我是连哄带吓,反正最终是没买。我和汽车的故事就从玩具汽车开始了。

      那年的冬天,爸妈外出卖粉丝,回家的时候,给我带了一个玩具汽车。这让我如获珍宝,每天爱护加。一起玩的小伙伴也都喜欢不得了,每天围着我要玩玩,这更让我荣耀很。

      上小学三年级的一个秋天的星期天,我和另外两个同学约好了去看汽车,三个小孩骑着自行车穿过张福河大桥,一路骑到高家堰大堤,大堤对面的大堤当时就是205国道,隔着二河隐隐约约看着对岸的汽车川流不息,心里那个激动。于是三个小孩崴着二八大杠,沿着高家堰大堤一直往二河闸骑去。一路上根本顾不得口渴身累,一刻不停骑到二河闸。数着二河闸的三十五个孔,来到对面的马路边,终于近距离看到多种汽车络绎不绝奔跑着。

      上初中以后,家里经常包卡车拉粉丝,我可以到驾驶室里,坐在驾驶员的位置感受一下,手摸着方向盘,那感觉就像是自己开车驰骋一样。

      高中毕业后,没能考上大学,也没当上兵,我做起了生意,经常跟卡车拉货,1999年的冬天还发生了跟车翻进河里事故。算是命大造化,虽然车子和货物损失惨重,但是驾驶室里面四个人都平安无事。接着我拿了驾照,虽然自己还没有车子,但是包车拉货,车主也都是整天在一起的朋友,所以经常可以开着过把瘾。记得第一次开卡车从昆山到南通去拉冬瓜,一路不仅全是乡村道路,还要经过海太汽渡下陡坡爬陡坡。自己又从来没开过卡车跑这么远,心里那个紧张啊!边上的老司机魏师傅叫我不要紧张,速度不要慢,说我开的是汽车,不是拖拉机,要我胆子放大点。等我把车子开到南通收货的地方停下来以后身上的衣服都汗湿了,下车后腿都发软。第一次开卡车跑这么远,虽然是紧张的,但是让我开车胆量和技术提高了一大截。还有一位亦师亦友的兄弟陈松,比我大一岁,开车的技术真的是得心应手,出神入化,一点不是夸张。一次我们去常州拉了10吨货赶回昆山,那时候已经是晚上了,走的是312国道,车子开到无锡段,正常行驶,突然一个女的骑自行车横穿马路,那个紧急啊!急刹肯定来不及,这个女的肯定命丧车下,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陈松一把方向向左猛拉,汽车头从自行车旁擦过,对面又有卡车迎面而来,这突然的把车子开到对方车道,迎面相撞只在豪秒之间,陈松连忙极速向右打方向。车子左后轮离地起码30公分,差一点翻车。还好有惊无险,对方车子跟我们车子擦肩而过。技术差一点,反应慢一点,后果不堪设想。

      2002年我在老家买了自己的第一辆汽车,一辆高栏板车厢5.8米的平头解放卡车。我自己开车上牌,牌照苏HA5116。在菜场做生意要半夜起早去市场批货,所以也聘请一位老乡驾驶员赵师傅。我们一起跑常州杭州上海南通。我开车瘾大很,经常让赵师傅副驾,我握方向盘。

      2003年,为了送货方便,我又买了一辆金杯面包车,牌照苏EM2059。算是自己有小汽车开了,只不过基本上都是用来送货。凌晨起早批货,白天开面包车送货。一次在一个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我开面包车鬼使神差把一个骑摩托撞了。造成对方小手指骨折,心里那个内疚啊!虽然交警判定的是对等责任,但是我还是把所有的费用都付了,又补偿对方五千元。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开车发生交通事故 ,我相信也是最后一次。

      2007年腊月我在和女儿跳绳比赛时,跟腱断裂受伤住院整整躺在病房半个月,在病床上感觉自己想开了许多事情。当中想通一点就是要对自己好点。也是带着这个观念,在2008年3月份我给自己买了第一辆轿车,别克君越高配版,牌照苏EM2E72。第一次开着自己的轿车,车内蓝色氛围灯,听着碟片,音响效果很好。那个喜欢开心现在依然记忆犹新有了轿车带着家人去的地方就多了,我的别克君越也好多次作为婚车。别克车什么都好,可就是费油,一箱油感觉不知不觉就没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型车型不断出现,我的老别克车子越发显得笨重,小毛病也不断出现。2014年我又买了一辆宝马525轿车,一直听说坐奔驰开宝马,宝马车的操控性果然名不虚传真的有一种指哪打哪的感觉,不管提速还是方向准确性都不是老别克所能比的。只是怎么也没有把老别克开回来的当初激动心情。接着2016年三月,我又和妻到天津港买了一辆宝马X5,从天津港开回昆山,走一路玩一路。

      自己拥有轿车以后,有一段时间开车一直开很快,有好多人都说我开车快。我也曾经在路上犯有怒路症,看不惯人家超车,更不能容忍别人别车加塞,也曾经跟人家飙过车。幸运的是现在的自己开车早已心态平和,看人家要超车,心里就会想肯定是人家有急事,会主动慢下来让他超过去,有人加塞,也会一笑而过。          

      公司现在有十几辆送货车辆。每次开会我都不厌其烦对我们的驾驶员强调,开车一定记住安全第一,要对他人和自己负责。我和汽车的故事,也是我成长的经历,开车是一场修行,人生是一场修行。

李益刚

作者简介:李益刚,一个在苏州打拼的淮安人。爱好运动,喜欢看书,胸藏善念,心怀感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