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昵称12722862 2024-02-03 发布于上海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雪山大地


图片01.杨志军《雪山大地》 

作家出版社 2022年12月
《雪山大地》

小说将青藏高原几十年来发生的改天换地的巨大变迁,以及以“父亲母亲”为代表的三代建设者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建设、鞠躬尽瘁的日日夜夜展现在读者面前。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生态与发展的主题贯穿始终,全景式地展现了藏族牧民传统社会形态和生活样貌的变迁。小说既有强烈的面对草原问题的忧患意识,更有在真实反映草原人民解决问题、建设新草原的文字里难掩的激情和乐观。诗性的语言形成独具个性的叙事风格,作品既真实呈现草原生活的严酷,又具盎然的诗意。

图片

作品简介

雪山始终以母性的伟大力量滋养着大地上的生灵。生于斯长于斯的作家杨志军,在这部作品中深情回望父亲母亲与几代草原建设者的艰辛探索足迹,书写着高海拔地区的时代巨变与草原牧人的精神心路。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生态与发展的主题贯穿始终,全景式地展现了藏族牧民传统社会形态和生活样貌的变迁。

小说既有强烈的面对草原问题的忧患意识,更在真实反映草原人民解决问题、建设新草原的文字里拥有难掩的激情和乐观。诗性的语言形成独具个性的叙事风格,作品既真实呈现草原生活的严酷,又具盎然的诗意。

作者简介

杨志军,青岛市第五届作协副主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环湖崩溃》《海昨天退去》《大悲原》《藏獒》《伏藏》《西藏的战争》《海底隧道》《潮退无声》《巴颜喀拉山的孩子》《三江源的扎西德勒》《最后的农民工》《你是我的狂想曲》。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当代》文学奖,入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入选台湾十大畅销书排行榜等。作品多次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青少年推荐的一百本优秀图书”。部分作品被译介到国外。


创作谈

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和认知能力有时比生活本身更重要,因为如果你缺乏钻探的本领,就永远不知道自己坐拥一座水晶矿。一个人的精神富有跟物质条件没有任何关系,甚至相反,迷恋精神的人永远不会把自己的价值判断确定在地位、财产和人际的标杆上。写作需要仅属于你自己的生活,也需要属于全人类的感情和思想。

《雪山大地》就是想通过我和我的父辈们的生活,让人们看到那些恒久不变的高海拔的冻土带上,有着怎样的温度和爱的氧气。我们展示人性的残酷并不是为了认同,而是为了丢弃;我们挖掘人性的美好却是为了让它永驻在“人”的本色里,一路生花,璀璨到底。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宝水

图片

02.乔叶《宝水》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2年11月
《宝水》

“宝水”是小说中一个村庄的名字。它是位于豫北太行山深处,一个正在由传统型乡村转变为以文旅为特色的新型乡村,因为转型而获得了多元力量的参与和支持,重新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主人公是中年女子“地青萍”,她被严重的失眠症所困,提前退休后从城市来到宝水村帮朋友经营民宿。她怀着复杂的情感深度参与村庄的具体事务,以鲜明的主观在场性见证着新时代背景下乡村丰富而深刻的嬗变,自身的沉疴也被逐渐治愈,她也终于在宝水村落地生根。随着事件运行的是,一年四时节序也持续展开。四季自然交替,万物生生不息,它们隐而不显含而不露地成为小说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

图片

作品简介

这部长篇是乡土中国现代化的文学书写力作,生动地呈现了中国乡村正在发生的巨变。冬——春,春——夏,夏——秋,秋——冬,四个章节如同一幅长卷,在四时节序中将当下的乡村生活娓娓道来。

宝水,这个既虚且实的小小村落,是久违了的文学里的中国乡村。它的神经末梢链接着新时代乡村建设的生动图景,链接着当下中国的典型乡村样态,也链接着无数人心里的城乡结合部。村子里那些平朴的人们,发散和衍生出诸多清新鲜活的故事,大量丰饶微妙的隐秘在其中暗潮涌动,如同涓涓细流终成江河。


作者简介

乔叶,本名李巧艳,主要从事小说和散文创作,发表小说和散文共计约五百余万字。著有长篇小说《认罪书》《拆楼记》《藏珠记》等,中短篇小说《最慢的是活着》《打火机》等以及散文集《深夜醒来》《走神》等。小说作品获得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奖、庄重文文学奖、北京文学奖、锦绣文学奖、郁达夫小说奖、杜甫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大奖、百花文学奖以及中国原创小说年度大奖等多个文学奖项,多部小说入选重要的年度排行榜和选本,且有多部作品被翻译为多个语种,推介到英国、西班牙、俄罗斯、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最新力作《宝水》获得第19届十月文学奖长篇小说奖。

创作谈

我最初想要写这个小说,肯定是属于个人的自觉性。后来这种个人的自觉性与宏阔时代的文学命题相邂逅,如同山间溪流汇入了江河,某种意义上就是作品的际遇。对于这种际遇,我从来不追逐。但既已邂逅,也不回避。回避也是一种矫情。

对乡村和乡土文学的理解,在我这里有一个漫长的发酵过程。在河南文学的谱系中,乡土文学是很强大的传统力量。或许是有点叛逆,我年轻时特别不喜欢乡土,写作时极想逃避乡土这个概念,总是试图保持距离,甚至反抗。当有人问我:你内心有没有一个潜在的写作生发地,或是说隐秘的精神原乡?我很决断地回答说,没有。但其实,怎么可能没有呢?只是彼时不自知。不过没关系,时间会让你知。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本巴

                                 图片03.刘亮程《本巴》 

译林出版社 2022年1月

《本巴》


十多年前,刘亮程前往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旅行,这是英雄江格尔的故乡。该地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羊道遍布每一片山谷草原,那是羊走了几千几万年的路,深嵌在大地”,他深受震撼,跑遍草原和山区,认识了许多牧民。自那时起,刘亮程开始读《江格尔》,他念念不忘这片草原。感动于史诗的天真带给部落的希望与力量,感慨于人类的童年时代对时间的绚丽想象,自此他萌发出一个念头,“写一部天真的小说”,十余年来,这个念头由初生渐至扩大,最终成为长篇小说《本巴》。它以《江格尔》为背景展开,另辟蹊径再创现实,以追溯逝去的人类童年。

图片


作品简介

在史诗驻足的地方,《本巴》开始讲述。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最早产生于十三世纪,在游唱中被不断加工创新,使史诗的内容逐渐丰富,承载着古人对自然、人生的理解,是一个民族历史记忆、经验情感、诗性智慧的集大成。作家刘亮程的长篇小说《本巴》,即以英雄史诗《江格尔》为背景展开,追溯逝去的人类童年,探寻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与诗性智慧。

刘亮程在史诗尽头重启时间,在古人想象力停住的地方重整山河,成就了一部充满想象与思辨而又自然浑成、语出天真的小说,塑造了一个没有衰老没有死亡、人人活在二十五岁的本巴国度,波澜壮阔熠熠生辉,在游戏、故事和多重梦境里,带人回到世界原初意义上的本真。《本巴》写的是史诗,更是我们所经历的现实尘世。

作者简介

刘亮程,1962年生,新疆作协副主席,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一片叶子下生活》等,小说《虚土》《凿空》《捎话》。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2001年2月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文学新人奖,2014年8月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2015年6月获“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

创作谈

《本巴》的故事开端,是在人类初年,“居住在草原中心的乌仲汗,首先感到人世的拥挤。他先用搬家家游戏,让人们回到不占多少地方的童年。又用捉迷藏游戏,让地上的一半人藏起来。作为游戏的开启者,乌仲汗并没有按规则去找那些隐藏者,而是在一半人都藏起来后,在空出来的辽阔草原上,建立了本巴国度。那些藏起来的人,开始怕被找见而静悄悄地消失在远处,越藏越深远。后来因为总是没有人去找,便着急了,派使者四处走动,故意暴露自己。”故事从此发生。我重新创造了故事开端。《本巴》是我写给童年的史诗。

写作最重大的事件,是语言进入。语言成为绝对主宰。语言创始时间,泯灭时间。梦中黑暗的时间被语言照亮。旧去的时光又活过来。太阳重新照耀万物。那些未被感知的时间,被梦收拾回来。梦成为时间的故乡。这是语言做的一场梦。《江格尔》史诗给了我巨大的梦空间。它是辽阔大地、无垠天空。我需要穿过江格尔浩瀚茂密的诗句,在史诗之外,创生出一部小说足够的时间。我在这场梦中的时间里飞了起来。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千里江山图

图片

04.孙甘露《千里江山图》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年4月

《千里江山图》

这是孙甘露沉潜多年的新作。作品进入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寻找散落于历史尘埃中的理想主义者,重新聚起他们的精神和血肉。以陈千里等为代表的一批党的地下工作者,面对白色恐怖和生死考验,以忠诚与信仰、勇毅与牺牲,在危机四伏的隐蔽战线上与敌人展开生死较量,成就了惊心动魄、震撼人心的红色传奇。

图片




作品简介

《千里江山图》进入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从中打捞出隐秘而伟大的历史事件,用文学的方式去想象它的曲折过程,放大其中的具体细节,呈现事件得以完成的可能方式。

孙甘露像拿着一张地图,或像拎着一盏夜灯,带领读者走进现场,用他的小说家的笔力,不动声色地复刻了一幅幅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场景,写出一场场曲折迂回、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这群理想主义者用生命照亮了风雨如晦的暗夜,在更深的精神层面上展现了历史进程的沉郁悲壮,凸显了他们的激情信仰和精神丰碑。


作者简介

孙甘露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院长、上海文史馆馆员。代表作《千里江山图》《访问梦境》《呼吸》《我是少年酒坛子》等,作品有英、法、日、俄、意等国译本,单篇作品被收入海内外多种文学选集。

创作谈

这部小说涉及了上海、南京、广州三个城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作一个故事的上卷,遥想如果未来有下部的话,还有一条隐含的复杂线索也许会在武汉这座城市展开。彼时,这幅画卷方才完整地合拢吧。当然,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这个故事发生的时代已经逐渐远去,那些隐姓埋名的烈士,那些以假名或者外号出生入死的烈士已经长眠地下。缅怀他们,记述他们的事迹,使其传之久远,其旨意正是内在于文明的结构之中,江山千里,绵延不息,田野上、城市间劳作的普通人,擦拭汗水时,当会心怀感念。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回响

图片05.东西《回响》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6月

《回响》


《回响》先在《人民文学》2021年第三期全文刊发,之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单行本。在这部小说中,东西试图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同时探究爱情和人性的本质。他采用了“奇数章写刑侦推理,偶数章写爱情心理”的叙事策略,用比较戏剧化、极端性的案例,对当代人隐秘而复杂的情感、心理样貌,作了尽心追溯和探寻。该作品还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由冯小刚执导,宋佳、包贝尔、朱雨辰等主演。

图片



作品简介

《回响》讲述了一名女警察的人生故事。于她而言,案件和婚姻,都是谜一样的存在,让人身心疲惫。东西将小说置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在案情与感情的复杂纠葛中,将人物的命运、性格、身份、心理一一进行了深刻的探寻,直抵心灵的最深处。

借助案件侦破推理小说的模式,小说在对当代人隐秘而复杂心理的追溯和探寻中,对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进行了深入透视和繁复立体的表现,并提供了一个进入现实的独特路径和特别视角,艺术地对现代性社会中的“自我”和“生活”的隐秘真相进行追问、挖掘和呈现。

作者简介

东西(1966—),广西天峨人。著名作家。他的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天上的恋人》获第十五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长篇小说《后悔录》分别获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2005年度小说家奖”和《新京报》“2005年度好书奖”;本人获“第十届庄重文文学奖”;主要作品有:《后悔录》《耳光响亮》《没有语言的生活》《我们的父亲》《不要问我》《猜到尽头》《东西作品集》(四卷)等,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现为广西民族大学作家。



创作谈

从2017年初春到2019年夏末,我都在写这个小说的开头,一边写一边否定,一边否定一边思考,好像患了“五千字梗阻”,即每次开头写到五千字左右,就怀疑这不是好的开头,便习惯性地想要从头再来,以至于怀疑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不是他故意要那样写,而是因为写不下去了才不停地只写开头部分。当然,他有漂亮的借口:“我很想写一部实质上只不过是'引言’的小说,它自始至终保持着作品开始部分所具有的那种潜力,以及始终未能落到实处的那种期待。”可是,我找不到借口,而且我还不能重复别人的借口。

多年前写《后悔录》时,我就有意识地向人物内心开掘,并做过一些努力,但这一次我想做得更彻底。认知别人也许不那么难,而难的是认知自己。小说中的人物在认知自己,作者通过写人物得到自我认知。我们虚构如此多的情节和细节,不就是为了一个崭新的“认知”吗?世界上每天都有奇事发生,和奇事比起来,作家们不仅写得不够快,而且还写得不够稀奇。因此,奇事于我已无太多吸引力,而对心灵的探寻却依然让我着迷。




本届除获奖作品外提名作品如下:

图片

01.葛亮《燕食记》

图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年7月
《燕食记》

这是葛亮继《北鸢》《朱雀》后潜心耕耘的全新长篇小说。小说沿着岭南饮食文化的发展脉络,以荣贻生、陈五举师徒二人的传奇身世及薪火存续为线索,借关于美食的跌宕故事,以细致入微的文笔,生动描摹出中国近百年社会变迁、世态人情的雄浑画卷,堪称呈现粤港澳历史文化版图的精心之制。

图片

02.胡学文《有生》

图片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年1月
《有生》

这部带有家族史诗气质的小说主角,是一位历经苦难风雨而变得睿智坚韧的中国农村女性“祖奶”乔大梅。作为接生婆的她,一生曾接生过一万两千人。她是很多生命的引领者、见证者。这些被祖奶接引到人世的众生,各自生发出自己的故事。他们的生死、情感、欲望,编织了一个壮阔而又浩瀚的文学世界。小说的叙事时间从晚清到当下,时间跨度有一百余年,被浓缩在祖奶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的讲述中。这个祖奶本人,有着极其悲惨的个人经历,从曾经要轻生到变得更智慧坚韧,善良包容,成为周围很多人的精神榜样和倾诉对象。

图片

03.鲁敏《金色河流》 

图片
译林出版社 2022年3月
《金色河流》

小说选取改革开放后民企蓬勃发展背景下的第一代小老板为主人公,以穆有衡(“有总”)最后两年的晚境作为回望与观测点。他早年结交的兄弟何吉祥因帮他而意外死亡,临终前将在南方闯荡挣下的全部身家一手交托,以抚养其尚未出世的骨肉,却被他挪作“第一桶金”就此发迹,也导致缠绕终生的罪与罚。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老儿子穆沧、痴迷昆曲酸腐无为的逆子王桑、身世不幸野蛮生长的干女儿河山,都是有总扶不起又丢不下的铁血柔肠与恩亲离合。小说以近40万字的篇幅,借助一个家族40年的沧海桑田,折射出从传统走向开放和现代的东方财富观与代际心灵史。

图片

04.魏微《烟霞里》 

图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年12月
《烟霞里》

这部小说采用了崭新的编年体形式,把一个女人的成长经历与四十年来我们时代发展的重要步骤编织融合在一起,实现了虚构与非虚构两种文学气质的完美对撞,完成了个人与历史的直接对话,给文学处理记忆提供了新的尝试路径和样本。沿着主角田庄的成长地图,无论是70后、80后还是90后,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共鸣的一个角落。《烟霞里》实现了对三代人成长的编年,小说中藏有每个人的记忆元年。

图片

05.朱秀海《远去的白马》 

图片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1年2月
《远去的白马》

抗日战争胜利后,数万人民战士从胶东地区紧急渡海,参加解放东北的战斗。赵家垴村女共产党员、区支前队长赵秀英大姐和她的支前队也阴差阳错地乘船入海,并在登陆后走散。她独自一人和东北野战军第三十七团一起出生入死,经历了摩天岭、四保临江、抢占通化、塔山阻击等惊心动魄的浴血奋战,为新中国诞生立下了卓越功勋。随同东北野战军入关后,赵秀英践守组织对英雄母亲的承诺,藏起军功,从胶东老家搬进沂蒙深山,甘心做了一位“失去英雄儿子”的母亲的儿媳,任劳任怨,奉其终老。作家朱秀海借助丰厚的历史史实,以清醒客观的文学立场审视和书写了历史的复杂与真实、人性的善良与崇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