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星三恒二十八星宿

 宗诚医药 2024-02-03 发布于辽宁

【中国古代天文简单科普】五星、三垣二十八宿、观象授时

2023年04月10日 21:57571浏览 · 23喜欢 · 9评论

胯胯

粉丝:1945文章:1

关注

日月经天,星拱北辰。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

     北极星叫“勾陈一”、牵牛星叫“河鼓二”、狮子座最亮的星叫“轩辕十四”、还有“羽林军二十六”、“北落师门”、“蒭藁增二”、“五帝座一”……

    五千年前,我们的先祖开始追逐这片神秘的星空,经过大量的记录与思考,留下了丰富的数据和观测经验,现如今大部分古代星名都被保留下来,以这些名字为契机,我开始尝试了解我国古代的星官体系……

五星

    在日复一日的观测之下,人们发现天上的星星其相对位置几乎是不变的,但是有五颗除外——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历代天文机构(太史令、司天监、钦天监)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记录五大行星在恒星间的位置变化。从前汉时代的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五星占》,便详细记录了从秦始皇元年开始,70年间木星、土星、金星的运行位置。

  • 水星,又称辰星。古人把一周天分为十二辰,每辰约30度,她离太阳最近,从地球上看,离开太阳最远不超过30度,因此叫辰星。

  • 金星,又称太白。金星是行星中最亮的一颗,“启明星”指的也是金星。

  • 火星,又称荧惑。其荧荧似火,行踪迷惑不定,又名惑星、赤星、罚星、执法。被认为是战争、死亡的代表(个人认为这与“惑”和“祸”同音有一定关系)。荧惑守心指的是火星逆行,古人对此现象进行了多次观测与记录。值得注意的是,古文中的“大火”指的不是火星,而是同样发出明亮暖黄色光芒的心宿二。

  • 木星,又称岁星。因为木星每十二年在空中绕行一周,每年移动周天的十二分之一,古人把木星所在的位置作为纪年的标准,所以叫岁星。

  • 土星,又称镇星、填星。古人测其约二十八年绕天一周,平均每年行经“二十八宿”之一,好象轮流驻扎于“二十八宿”,即称“岁镇一宿”,所以称“土星”为“镇星”。

行星和心宿二 2018年4月 来源:迷糊大队长

三垣、四象与二十八星宿

    为了便于观测与记录,古人将星空划分成了不同的天区,便是三垣二十八宿。像西方星座一样,中国古代将若干恒星组合称为“星官”,将星空中的1464颗星分为283个星官。分布于三垣二十八宿中。

苏州石刻天文图 正中为紫微垣 来源:百度百科

    “三垣”指北天极周围的三个区域,即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

  • 紫微垣:以北极点为圆心,其到北斗七星的距离为半径画圆,这块天区便是紫微垣,指天上的皇宫。

  • 太微垣:位于紫微垣西南,天官政府办事区域。

  • 天市垣:位于紫微垣东南,天上的市场。

    “二十八宿”是将月亮在天区中运行的地方划分成的28个区域,东南西北四方各七宿,且每个方向设置一名神兽,便是“四象”:

  •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 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

  •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

  •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和三垣一样,天上的星宿对应地上不同的地方,从而就有了十二次分野,在《滕王阁序》中我们读到过“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便是如此,在这不展开细说。

2018年2月13日凌晨 月亮运行到斗宿与牛宿之间 于海平面升起 来源:迷糊大队长

    在不同的季节看到的星空都不尽相同,从北半球上看,二十八宿正好在南方天空上横过,轮流东升西落。

    初春时节,傍晚时分夕阳西沉,而另一头的东方地平,角宿慢慢地升起。

    你可以在天上画出一条“春季大曲线”——从北斗七星勺柄的四颗星出发,沿着这条曲线能够找到一颗亮星,即大角星,再继续向前,便能看到角宿中最亮的一颗星。

    角宿为东方苍龙之首,“二月二,龙抬头。”就是这么来的。

春季大曲线 来源:stellarium

    夏季最引人注目的,是横跨头顶的天河以及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与河中的天津四合称夏季大三角。

    “七月流火”——这也是观测“大火”心宿二最佳季节,流指西移,为古代星象术语,帝尧更是设立“火正”一职专门观测此星。

    “荧惑守心”——两颗不详之星的相遇,当火星在心宿二附近逆行,并在此天区停留时,古人更多的认为是会发生战争的不祥之兆,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16年夏天。

夏季星空 2016年7~8月荧惑将会逆向运行到心宿再离开 来源:迷糊大队长

    秋季,更容易看到王良策马,昴宿七星

    此时,你还会在南方天区发现一颗孤独的亮星——北落师门。其属北宫玄武的室宿,是镇守北方国防前线壁垒的军门。

    再往南些,还有另一个稍暗些的孤星,叫土司空。有时候静下心来就这么看着这两颗星,甚至会幻想像辛弃疾先生一样“梦回吹角连营”。

北落师门 来源:stellarium

    冬季,辨识度最高的参宿三星,被视为福、禄、寿三位天神。

    此时的星空最明亮也最静谧,可以轻松找到冬季大钻石,她由五车二、毕宿五、参宿七、天狼星、南河三、北河三这六颗星连线组合而成。

    天狼星也称狼星,是全天最亮的一颗恒星。有趣的是,其东南方向便是弧矢九星,苏东坡的“西北望,射天狼”以及屈原的“举长矢兮射天狼”,指的应该就是天空中的这副场景。

冬季大钻石 树枝上为参宿三星 来源:迷糊大队长

    季冬之月,星回于天。来年初春,角宿再次缓缓升起。

    在实际观测中,我更倾向于将大家熟知的西方星座与古代星图互相对照来看,这样不会打乱脑海中原有的星图记忆。

    关于起源,早在《周礼》、《吕氏春秋》、《淮南子》中,就有关于二十八宿的明确记载。从战国时期出土的曾侯乙墓漆箱天文图中可以发现,盖上画有篆体“斗”字,周围围绕着二十八宿名,并伴有苍龙和白虎的形象,可见二十八宿在当时已经十分普及。

曾侯乙墓漆箱天文图 来源:百度

观象授时

    观测天象(日月星辰),确定时间。

    《冠子·环流篇》:“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若把观测的时间固定于傍晚,则二月春分时斗柄指东,五月夏至时斗柄指南,八月秋分时斗柄指西,十一月冬至时斗柄指北。

北斗七星 来源:迷糊大队长

    《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可以看到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的中星分别是星宿、大火、虚宿和昴宿。 

    《诗经》:“定之方中,作于楚宫。”当定星(后改为营室,为室宿和壁宿)在傍晚时分处于中天,则是楚国修建皇宫的时候。

历法

    通过观象授时,人们得以制定历法。以下简单介绍四个比较重要的历法。

  • 太初历(西汉)

- 回归年取365又385/1539天。

- 朔望月取29又43/81天。

- 将24节气订入历法。

- 计算出133年里有23次日食、月食。

  • 大明历(南北朝)

- 算出交点月是27.21223日。

- 采用岁差。

- 采用391年置140个闰月代替“19年7闰”。

  • 戊寅元历(唐)

- 废除以前历法中采用的“平均朔”,改用“定朔”。

  • 授时历(元)

- 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天,与国际通用公历一致。

占星学

    占星学在我国古代属于极少几种精密的科学之一,曾极大促进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最初的占星学存在着大量的迷信成分。在原始社会,人们对大自然无法解释的现象产生了原始的宗教迷信思想。进入奴隶社会之后,为了巩固统治地位,而捏造出有意识的“神”,例如君权神授的思想和“天命论”。因此占星学在阶级社会不可避免会和政治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为统治阶级服务。

重要天象的记录

  • 太阳黑子

《汉书·五行志》:汉成帝和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前,居日中天。

  • 流星雨

《春秋》: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天琴座流星雨)

  • 超新星

《殷墟书契后编》:七日己巳夕总,有新大星并火。

《宋会要》:至和六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百,凡见二十三日。(天关客星,现今M1蟹状星云为当时超新星爆炸的遗迹)

  • 彗星

《春秋》: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哈雷彗星)

  • 极光

    《汉书·天文志》:孝成建始元年九月成子,有流星出文昌,色白,光烛地,长可四丈,大一围,动摇如龙蛇形。有顷,长可五六丈,大四围所,诎折委曲,贯紫宫西,在斗西北子亥间。后出如环,北方不合,留一刻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