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型糖尿病分型治疗:肠促胰素分泌不足的解决之道

 金山快乐米米 2024-02-03 发布于福建

上海市同仁医院主任医师、《2型糖尿病缓解中国专家共识》发起人 邹大进教授再三强调:治疗2型糖尿病前一定要进行分型,不分型或者分型没分对,都会造成药不对症,降糖控糖效果都不好。

2型糖尿病的分型治疗:打破一刀切的局限

那么,2型糖尿病有哪些分型呢?

邹教授表示,如果把2型糖尿病分为6个亚型,就更加能够切合实际。

6个亚型具体如下:

图片

1、胰岛素分泌不足型

如何判断胰岛素分泌不足,空腹C肽小于1.0nc/ml以下的这样一个患者,我们就叫做胰岛素分泌不足型。它约占2型糖尿病总数的25%。

诊断了这样一个亚型可能就需要打一点胰岛素,再联合口服药进行治疗,才能很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

2、肠促胰素分泌不足(型)

肠促胰素是由肠道细胞分泌出的,能够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一种物质。一些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在空腹时还算正常,但是由于餐时肠促胰素分泌少,导致餐时胰岛素的分泌远远不够,就会造成餐后血糖高。

50%的2型糖尿病人群都是属于这种亚型。

如何判断肠促胰素分泌不足呢?

就是测空腹C肽在1.1~2.5nc/ml,而餐食的C肽水平分泌是延迟的,这样一种亚型它就是肠促胰素分泌不足(型)。

肠促胰素分泌不足,它分为两种肠促胰素:

一种是葡萄糖依赖性的促胰岛素分泌多肽,一种是胰高糖素样肽-1(GLP-1)。

这两种肠促胰素来维护胰岛的功能正常化,维护患者血糖、餐后血糖的正常。

图片

3、胰岛素抵抗型

这类糖友做C肽检查,会发现空腹C肽水平不会低于2.5ng/ml,他们体内胰岛素很多,但胰岛素对血糖都不敏感,质量很差,真正能降糖的没多少,这种情况要想办法让这些胰岛素敏感起来,比如在给患者治疗的时候,需要使用一些胰岛素增敏剂,来缓解胰岛素抵抗的情况。

常常伴有超重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还有各种血脂的异常,所以这样的患者是需要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来大幅度减轻内脏的脂肪,才能很好的奏效。

4、混合型

它可能是胰岛素分泌缺乏和胰岛素抵抗的混合,也可能是肠促胰素缺乏、不足和胰岛素抵抗的这样一个同时并发的一个混合型。这种混合型可能占1/3。

5、早发型2型糖尿病

这个早发型就是年龄在40岁以下的、年轻发病的2型糖尿病。这样一个2型糖尿病,它的发展快,胰岛功能下降得比较快,预后比较差,容易发生并发症。特别是年龄小于19岁的青少年的2型糖尿病,并发症就更加严重。

所以,对于这样一个早发型,我们要更积极的治疗手段。因为在中国,批准在青少年2型糖尿病(中使用)的药物还相对比较少,我们要更积极地对他们进行强化生活方式的管理,让他们的血糖尽可能正常化。

图片

6、严重肥胖型

严重肥胖型就是体重指数大于32.5,或者欧美人群是大于35以上的,这个人群就叫严重肥胖型。(对于)严重肥胖型,如果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不奏效,可以进行胃肠道的代谢手术治疗。

所以,糖友在做逆转治疗前,一定要知道自己是哪种类型再分型治疗,找准高血糖源头,才能稳准狠精准治疗。

肠促胰素分泌不足:50%患者的共同难题

今天,我们重点说一下肠促胰素分泌不足(型)2型糖尿病,因为50%的2型糖尿病人群都是属于这种亚型。

肠促胰素是什么?

邹教授解释到,它对于胰岛功能的保护至关重要:作为我们肠道自然分泌的一种激素,它使新生的胰岛细胞源源不断的变成成熟的胰岛细胞,同时抑制胰岛β细胞的凋亡。有了足够的胰岛β细胞,糖尿病就控制住了。

图片

肠促胰素是肠道与胰岛间的 “ 联络官 ”。


肠促胰素是食物在通过肠道变成血糖的瞬间,刺激小肠上皮的L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与降糖生物效应有关的肽类激素的统称。现已发现的肠促胰素主要有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和胰高糖素样肽-1(GLP-1)。

研究显示,在口服葡萄糖后,50%~70%的胰岛素分泌都是肠促胰素发挥作用的结果。

图片

肠促胰素的作用与治疗价值

GLP-1作为一类重要的肠促胰素,其在进食刺激下迅速分泌。

对于健康个体,GLP-1的24小时分泌水平与胰岛素分泌浓度显著相关,充分说明了GLP-1刺激胰岛素分泌的重要作用。而且,GLP-1的分泌与胰岛素的分泌都呈双相性,1相分泌为进食后15~30分钟,2相分泌则在其后持续30~60 分钟,分别由神经内分泌因素及营养物与小肠的接触而引起。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GLP-1对胰岛素分泌的刺激与进食密切相关,即在进食后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而静脉给予葡萄糖后,胰岛素水平并未明显升高。这种独特的作用被称为肠促胰素效应。

所以,在控制餐后血糖方面,肠促胰素是胰岛素的有力助手,是名副其实的降糖功臣 。

图片

肠促胰素是集多重效应于一身的“多能手”

研究显示,GLP⁃1受体广泛分布于全身多种器官,除胰腺外,还有胃肠道、肺、脑、肾脏、下丘脑、垂体、心血管内皮、肝脏、脂肪细胞和骨骼肌以及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可通过多种机制作用于多个器官,具有多种生物学的作用。

  1. 最主要的是作用于胰腺胰岛,以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而且这些效应仅在葡萄糖水平升高时发挥,从而有效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2. GLP-1可以促进胰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其凋亡,促进胰岛B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改善B细胞的功能;

  3. GLP-1延缓胃排空,延缓食物在肠道生成葡萄糖的速度,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

  4. GLP-1受体在下丘脑进食调节中枢有表达,因而GLP-1可作用于中枢调节食欲。减少饥饿感增加饱食感,降低食欲,有助于减轻体重;

  5. 此外GLP-1还可以增加肌肉和脂肪组织葡萄糖摄取,增强肝脏合成糖原,抑制肝脏葡萄糖的生成等,实现多途径血糖控制作用;

  6. GLP-1具有心血管保护效应,大鼠研究显示,GLP-1可以降低血压,保护缺血状态下的心肌;体外研究提示GLP-1可以扩张动脉;人体研究证实GLP-1具有改善心肌功能和内皮功能的作用。
           
GLP-1是集多重效应于一身的“多能手”,除了降糖之外,还可减轻体重(尤其是内脏脂肪)、减轻炎症、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血压、改善血脂紊乱、减轻脂肪肝,尤其是对心脏和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可以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极大补充胰岛素的不足之处。

GLP-1受体的主要部位及相应的生物效应如下图:

图片

胃肠道是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肠道内分泌细胞在代谢调节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这也应了中医几千年来的至理名言-只要肠道好,疾病不来找。
图片
END

如果你想逆转高血糖和糖尿病

延缓并发症病程,缓解并发症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