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革命火种如何燎原?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背后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铁血老枪 2024-02-06 发布于上海

背景

1930年底到1931年初的第一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迅速调集二十万兵力,并换上军政部长何应钦担任“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从西起赣江,东至福建建宁,二十万军,连营七百里向中央革命根据地推进。敌人在以富田为中心的一路,自东固至富田之间部署了公秉藩、王金钰、郭华宗三个师,分别从富田、泰和、吉水出发,向东固方向齐头并进。敌另一路由陈铭枢指挥的十九路军进至兴国、崇贤一线。

国民党军调集20万兵力“围剿”,红军进行反“围剿”准备

1931年2月,国民党政府主席、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介石,派其军政部长何应钦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组织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大规模“围剿”。蒋介石确定:这次“围剿”,“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首先在苏区周围集结兵力,并实行经济封锁,断绝一切物资输入苏区,然后采取“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的方针,以主力分路推进,互相策应,以期消灭红一方面军,摧毁中央苏区。3月下旬,蒋介石增调的第5、第26路军以及第52师、第5师4个团到达江西省,连同第一次“围剿”失败后留在中央苏区周围的第6、第19路军等部,共18个师、3个旅、3个航空队约20万人,分别在雩都(今于都)、赣州、兴国、万安、泰和、吉安、吉水、永丰、乐安、宜黄、南城、黎川、南丰、康都、建宁等地集结完毕。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一方面军3 万余人分别进至永丰、乐安、宜黄、南丰以南,广昌、康都、宁都、石城、兴国以西和以东等地区,开展群众工作,打击地主豪绅武装,巩固与扩大了苏区。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和红一方面军总部发现国民党军即将发动第二次“围剿”的情况后,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毛泽东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中共苏区中央局于3月17~26日,先后发出进行反“围剿”准备的指示。

红一方面军各级领导机关研究和部署了作战指挥、军事训练、政治动员、给养补给等方面的工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决定建立东、南、西、北、中路5个指挥部,将中央苏区划分为10个游击区,并规定各游击区以独立团、警卫营等地方武装为骨干,领导赤卫军、少先队,运用游击战术,执行扰敌、堵敌、截敌、袭敌、诱敌、毒敌、捉敌、侦敌、饿敌、盲敌10项任务。苏区各级共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组织、动员人民群众进行坚壁清野和支援红军作战。3月下旬,红一方面军以一部兵力在苏区北部边缘配合地方武装监视国民党军,主力南移至宁都、石城、瑞金地区,继续进行反“围剿”的准备和作战训练。

革命火种如何燎原?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背后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应对

第二次大围剿规模很大,总兵力约二十余万人,集结起来的敌人兵分数路,筑堡慢慢推进,端的是“结硬寨,打呆仗”。红军没有重火力,强攻坚固工事要付出极大的伤亡。不出意外,红军一定要被锁死了。

中央苏区主力红军只有四万人,面对来势汹汹又稳扎稳打的敌人,就连当时一贯冒进、天天喊着攻打大城市的左倾错误执行者们都被吓破了胆,不主张打,要求把部队拉出江西创建新的根据地。也有人建议打一、两仗看看情况后再撤。总之,虽然有第一次反围剿的大胜利,但是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人们对胜利的信心是普遍不足的。

如果不是毛泽东的力挽狂澜,可能不用等到第五次反围剿,第二次反围剿时红军就要长征了。

毛泽东坚决主张留在中央根据地打,为此开了几次师以上干部列席参加的中央苏区中央局扩大会议,但都定不下来。这时,毛泽东早已成竹在胸。他采取了这样的办法,开一次会,定不下来,就把部队向东固方向推进一步,再开一次会,又定不下来,就再把部队向东固方向推进一步,最后终于大家同意打了,部队也完成了战略展开。

先打弱敌,后打强敌,不和敌人拼消耗,是毛泽东根据中央苏区和红军部队装备、人员实际制定的战略战术。这次敌人采取的是一字长蛇阵,敌人右翼是中央军蒋鼎文和十九路军蔡廷锴,左翼是蒋介石的四大金刚,陈诚、罗卓英、赵观涛、卫立煌。左面不好打,右面也不好打,就只好打中间了。中间是上官云相、孔繁祥等北方杂牌部队。

毛泽东同志很形象的说,现在敌人的阵势是只螃蟹,两边两只大钳子,中间一个软肚皮,打软肚皮当然好打,但搞得不好,两只大钳子就夹过来了。最后决定还是从软肚皮开刀,因为是软肚皮是杂牌部队,先打他们,嫡系部队不会积极来增援。

国民党军开始进攻,红军主力退却,待机反攻

4月1日,国民党军分四路开始进攻。第19路军之第60、第61师主力由兴国向龙冈、宁都方向前进;第5路军之第28师、第47师1个旅、第43、第54师,分由泰和、吉安、吉水、永丰向东固、潭头、沙溪方向前进;第26路军之第27、第25师,由乐安、宜黄向大金竹、洛口方向前进;第6路军之第8、第24师、第5师4个团,由南丰、康都地区向广昌方向前进。各路国民党军在红军一部协同地方武装和赤卫军、少先队的阻击、袭扰下,行动缓慢,至23日,始进到江背洞、龙冈头、富田、水南、严坊、招携、界上、横石、广昌一线。

国民党军在进攻中,采取军事、政治、经济、特务相结合的手段。按照“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方针,每日只前进2.5~10千米,每占一地,即构筑工事和进行“驻剿”;召回地主豪绅,组织“善后委员会”和“守望队”,实行恐怖统治和欺骗宣传;大肆抢劫、烧杀,并毁坏禾苗,屠杀牲畜,制造苏区经济困难;派遣特务进入苏区,刺探情报,制造谣言,挑拨人民群众与红军的关系,扰乱红军的后方。

中央苏区党政军民针对国民党军的进攻和破坏手段,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红军一部配合地方武装和赤卫军、少先队,广泛开展游击战,破袭国民党军的后方交通线,袭击其兵站,打击“守望队”和“善后委员会”,迟滞国民党军的行动,保证了红军主力进行反“围剿”作战的准备。与此同时,中共苏区中央局对反“围剿”的方针和红军作战方向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有的主张红军应分散到苏区外,进行游击战,把国民党军引出苏区;有的主张红军退出中央苏区,转移到云南、贵州、四川建立新苏区。

毛泽东则坚决主张继续采取诱敌深入方针,把敌人引到苏区内,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粉碎敌之“围剿”;并提出先打较弱的第5路军,然后向东横扫,在闽赣交界之建宁、黎川、泰宁地区扩大苏区,征集资财,便于打破敌人下一次“围剿”。最后,中共苏区中央局肯定了诱敌深入的方针。4月20日,红一方面军主力由宁都、石城、瑞金地区出发,于23日转到退却终点龙冈、东固地区隐蔽集结,进行临战训练。

革命火种如何燎原?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背后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战果

等到五月中旬,公秉藩的28师和王金钰的47师脱离富田坚固阵地的向东固前进,为红军歼灭两师造成有利时机。红一总司令部抓住战机,于5月14日晚八时下达首歼两师的军事训令,各参战部队迅速进入攻击阵地待敌。28师、47师行进至半路,被早已埋伏在此的红一方面军主力,趁敌在运动中,突然发猛攻,公秉藩28师四个团全部被红三军团歼灭,王金钰47师被红一军团歼灭大部。郭华宗43师见势不妙,掉头便走,被黄克诚第三师迂回200余华里,赶到富田,兜住郭师一个尾部,歼灭其一个旅。

部队从富田、东固之间打起,横扫七百里,一直打到福建的建宁,蒋介石的四大金刚,并未与红军交锋;蒋鼎文,蔡廷锴的部队也在原地观望。

红军转入反攻,粉碎国民党军“围剿”

5月10日,国民党军继续向中央苏区中心区域推进。第5路军之右翼第28师和第47师1个旅,于13日由富田地区分两路向东固前进,15日进到桥头江、择龙坑一线;中路第43师由水南进到大源坑、潭头;左翼第54师由严坊进占百富、沙溪。与此同时,第19路军之第60、第61师各一部经崇贤、方太向城冈圩前进;第26路军之第27师经大金竹向南团前进,第25师进占肖田、东韶、洛口;第6路军之第5师一部和第8师进占头陂、白水(今赤水)后,即在这一带“清剿”,第24师进驻广昌,第56师进至福建省安远汛(今安远)后,以一部兵力进入江西省“协剿”。

红一方面军主力在东固山区持重待机20余日,终于等到了第5路军右翼部队脱离其富田阵地的极好时机。5月14~15日,朱德、毛泽东决定集中兵力,歼灭由富田出动之第28师和第47师1个旅于运动中。部署是:红3军团并指挥红35军为左路军,经江树头、固陂圩迂回到富田侧后进行攻击;红3军(欠第7师)为中路军,沿东固至中洞大道向桥头江一线攻击前进;红4军(并指挥红64师)、红12军(欠第35师)为右路军,分两路抢占九寸岭、观音崖两隘口,尔后向富田攻击前进,红3军第7师和红12军第35师一部位于枫边、城冈及方太、崇贤附近地区,阻击第19路军;红12军第35师一部位于潭头一带,协同地方武装一部,阻击第5路军之第43、第54师;对第6、第26路军,则以地方武装和赤卫军予以牵制。

15日拂晓,红军各部按照上述部署开始行动。16日,中路军红3军主力和右路军之红4军、红64师,向正在沿中洞至东固大道东进的第5路军之第28师和第47师1个旅展开攻击,经激战,将其大部歼灭于富田、东固之间地区,残部逃向水南。担任迂回任务的左路军红3军团、红35军,攻占固陂圩,歼灭第28师兵站,当夜进占富田。红12军主力转向大源坑、潭头方向进攻,第43师逃向水南。5月17日,红一方面军主力向水南追击。逃向水南之国民党军,因在潇龙河上架设的便桥已被赤卫军拆除,河水深不能徒涉,便转向白沙。红3、红4军跟踪猛追,红3军团亦直插白沙河附近,于19日在白沙截歼第47师1个旅的残部和第43师一部,余部逃向永丰。与此同时,红12军攻占沙溪,第54师逃向永丰;第19路军也由城冈撤回兴国,随后又撤到赣州。

两仗获胜后,红一方面军按预定计划,继续向东扩张战果。5月21日,红一方面军前锋部队进到中村附近,即与由南团向沙溪增援的第26路军之第27师第81旅的先头部队接触。据此,朱德、毛泽东决定歼灭进到中村之敌,乘势攻击南团。22日,红4军和红3军团向第81旅发起攻击,攻占中村,歼该旅大部,余部窜回乐安。当晚,红军追至南团,第25师仓皇撤回宜黄。

红一方面军进到南团地区后,中共苏区中央局即留驻龙冈,另组成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红军第一方面军临时总前敌委员会,负责指挥红军作战和领导战区地方工作。此后,红一方面军日夜兼程,向东急进。这时,第6路军慌忙由白水、头陂向广昌收缩兵力,并自5月23日开始,按第8、第24、第5师的顺序,由广昌地区向南丰撤退。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决定,乘第5师4个团未及撤离广昌之机,攻歼该敌。部署是:以红3军经甘竹向南丰方向急进,追击北撤之第8、第24师;以红4、红12军攻击广昌城;红3军团为攻城总预备队。27日晨,红军直逼广昌城下。守军凭坚顽抗,红军激战终日,于21时攻克广昌城,歼第5师一部,余部逃向南丰。

红军攻占广昌城后,归第6路军指挥的第56师约7000人,自闽赣边界之中沙仓皇撤回建宁县城。28日,毛泽东、朱德令红4军第10师北进,配合红3军继续追击第24、第8师和第5师余部;令红4军主力留广昌城开展工作;红一方面军总部率红3军团和红12军主力继续向建宁城前进,求歼第56师。30日,红军进到建宁城以西地区,31日突然向建宁城发起攻击,于18时攻占该城,歼第56师3个多团。至此,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

此役,红一方面军继续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在苏区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和地方武装、赤卫军、少先队的紧密配合下,集中兵力,在半个月内连续取得了5次战斗的胜利,共歼国民党军3万余人,缴获各种枪2万余支(挺),炮30门,电台2部,并占领赣东、闽西北广大地区,巩固和扩大了中央苏区,进一步取得了反“围剿”的经验。

革命火种如何燎原?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背后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评价

很多年后,粟裕总结说,

“过了八年,二战时,希特勒就用这个战法,从荷兰,比利时那个薄弱部位打了进去,突破了法国的马奇诺防线。这就教育我们线式防御在现代战场上是没有用的,现在有的同志强调环形防御,那是战术性的。从战役上,现代战争没有多层次的纵深防御是不行的”。

打弱敌难在选择判断敌军之强弱,需要对敌人的各种情况,去做全面、周密的调查研究,例如部队沿革、兵员籍贯、装备给养、内外关系、上下关系、军政素质、生活习惯,战术技术及其特点以及占据的地形、工事条件等。

同时,粟裕还说,强弱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不是一成不变,例如强敌而未展开,虽强犹弱;弱敌作困兽之斗,虽弱亦强,需要结合实际做具体的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