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球独子”从唯一到30000株,它是如何获救的?

 我的漫画世界 2024-02-06 发布于广东

在地球生命的长河中,许多动植物因为种种原因,永远地离我们而去,只能在历史的典籍中寻觅它们的影子。而今,仍有很多珍贵的生物徘徊在灭绝的边缘,它们正用微弱的力量与命运抗争。要想扭转这一局面,可谓难如登天,但人类从未放弃过努力。比如,那个曾被称为“地球独生子”的普陀鹅耳枥,就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逐渐走出了濒危的阴影。

普陀鹅耳枥的故事,始于1930年的一次意外发现。当时,植物学家钟观光先生在普陀山的密林中探险,寻找那些鲜为人知的植物珍宝。在众多奇花异草中,他敏锐地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树木。这株树的树干成对生长,没有旁枝斜出,更奇特的是,它竟然是雌雄异花同株!这意味着,雌花和雄花在同一棵树上和谐共生,只在细微的颜色上略有区别。


钟先生的这一发现引起了植物学界的轰动。两年后,另一位植物学家张万钧先生踏上了普陀山,对这株神奇的树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仔细的观察和鉴定,他最终将其命名为“普陀鹅耳枥”。

然而,命运对这株独特的植物并不宽容。在战乱和人为破坏的双重打击下,普陀鹅耳枥的数量急剧减少。到了某个无法确定的时刻,普陀山上竟然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一株普陀鹅耳枥!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地球独子”。


为了拯救这个濒危的物种,我国的科研人员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他们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普陀鹅耳枥的踪迹,但遗憾的是一无所获。于是,保护这最后一株普陀鹅耳枥,成为了当务之急。


但繁殖普陀鹅耳枥的难度超乎想象。作为一种雌雄异花同株植物,它的授粉过程本应顺理成章,但事实并非如此。雄花和雌花的开花时间相差无几,导致它们的相遇时间极短,仅有短短的9天。更糟糕的是,由于雌花位于树冠顶部,而雄花则生长在树冠底部,花粉难以自然传播到雌花上。

即便在机缘巧合之下完成了授粉,普陀鹅耳枥的果实也极易被风吹落。即使结出了果实,由于种子壳厚且坚硬,发芽率也极低。自从这种植物被发现以来,人们从未见过它在自然环境中成功繁殖后代。


面对重重困难,植物学家们并没有放弃。他们通过人工授粉、种子培育等方式,努力提高普陀鹅耳枥的繁殖成功率。经过多年的努力,截至2016年,普陀鹅耳枥的数量终于恢复到了30000株!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成就,也是对科研人员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由于这3万株普陀鹅耳枥全部来自于同一个母体,它们的遗传多样性极其匮乏。这意味着整个种群非常脆弱,一旦遭遇不利的环境变化或疾病侵袭,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增强普陀鹅耳枥的抗逆性和适应性,科研人员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将它们的种子送入太空!利用太空中的特殊环境,如微重力、高辐射等,加速种子的基因变异,以期获得更加优质的植株。

在天宫一号升空时,它就携带了四颗珍贵的种子,其中就包括普陀鹅耳枥的种子。这一举措不仅为普陀鹅耳枥的保护开辟了新的途径,也为其他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