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勇敢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们站在胜利的土地上,内心充满了激动与期待。他们一心想着回到故土,回到那片他们深爱的热土。然而,随着战争的结束,战场的烟尘散去,他们面临的是一个新的挑战——支援朝鲜的重建。 当接到留在朝鲜帮助重建的命令时,战士们心中的热情仿佛被冰水浇灭。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好几年没见家人,对家的思念愈发强烈。营地里响起了低沉的议论声。 “我们已经打了这么久的仗,为什么还不能回家?”一位年轻的战士低声抱怨。 队长站了起来,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理解和坚定,“我知道大家都想家。但我们是军人,我们的使命不仅仅是战斗。现在朝鲜需要我们,需要我们的力量和技能来重建他们的家园。这也是我们对和平的承诺。” 夜深了,营地里的战士们聚在一起,分享着自己的故事和对家的思念。他们谈论着自己的家乡,谈论着战后的梦想和希望。尽管命令让他们心中充满了矛盾和不安,但他们仍旧坚持着军人的本分,准备为朝鲜的重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就这样,一支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队伍,带着对家的无限思念,开始了在朝鲜的新使命。他们帮助修建道路,重建学校,治愈伤病,带去了希望和温暖。虽然远离家乡,但他们的心始终与故土相连。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面临着一个艰难的决定。虽然美国军队名义上已撤离朝鲜半岛,但他们的影响力仍然存在。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决定不能完全撤离志愿军,以防美国再次发动侵略。 在一次秘密的军事会议上,高级将领们聚集在一起,讨论着未来的战略。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沉重。一位老将军坚定地说:“我们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不能让美国有机可乘,我们必须继续留在朝鲜,保卫这片土地。” 在会议室的角落,一位翻译官低声与一名朝鲜军官交谈。他的声音充满了关切:“我们不仅是战士,还是建设者。我们将帮助朝鲜重建家园。” 当消息传到前线士兵时,他们的情绪复杂。一个年轻的士兵坐在营地的角落,凝视着远方的山脉,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思念。但他也理解自己的责任,他知道自己不仅是一名战士,也是一名建设者。 夜幕降临,营地里点起了篝火。士兵们围坐在火堆旁,分享着对家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望。他们讨论着如何帮助朝鲜重建,如何在战后的世界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随着时间的推移,士兵们逐渐适应了新的角色。他们帮助修建道路,重建学校,支援农业。他们不仅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朝鲜重建的重要力量。 直到1957年,留在朝鲜的志愿军从130万减少到了25万。那些回到故土的士兵,带回了战争的记忆和对和平的希望。而那些留下来的士兵,继续在朝鲜大地上留下他们的足迹,共同见证了一个国家的重生。 1958年,金日成坐在朝鲜领导层的会议室里,他的心情沉重而矛盾。朝鲜已经建设了差不多十年,依靠了中国的帮助,但现在,他感到时机已经成熟,朝鲜需要独立发展,不再依赖外部支持。与此同时,朝鲜的志愿军们在异国他乡已经生活了很长时间,他们对家乡的思念无法抑制,这也是金日成考虑的一点。 突然,一个念头闪过金日成的脑海:他可以向毛主席提出一个计划,一个既有助于朝鲜独立发展,又能让志愿军们回国的计划。他知道,毛主席也有类似的考虑,两位领袖心有灵犀,决定合力行动。金日成决定亲自出面,公开提出要求志愿军回国的请求,以此来牵制住美国。 然而,尽管此时只有25万志愿军滞留在朝鲜,这个数字虽不算小,却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担忧。金日成已经站出来请求支援军队撤离朝鲜,但未来美国是否会趁机行动,这是一个充满变数的未知数。整个局势瞬间回到了五年前的那个紧张时刻,国内外都在经受着不小的压力。 在这个紧急关头,杨勇提出了一项独到的计策:“我们可以分批有序地回国,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撤离地点。首批和第二批志愿军可以先行撤至离朝鲜相对较近的东三省地区,而第三批及以后则逐渐撤回国内。”毛主席立刻采纳了这个计策,并发话表示:“就按杨勇说的。” 他们并非只是战士,更是建设者和保卫者。当他们撤退到东北时,这片土地正急需人力和经验来重建。志愿军的士兵曾在朝鲜建设工程中付出了五年的辛勤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东北的建设无疑是一份宝贵的礼物。 然而,志愿军并不仅仅停留在建设领域。他们在东北地区也充当着机动力量的角色,随时准备前往朝鲜援建,或者抵御任何可能的美国侵略。他们的存在为祖国带来了安全感和信心,就像一支坚不可摧的护卫队。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 中国人民志愿军撤离朝鲜回国中国人民志愿军积极支持中朝两国政府关于推动朝鲜问题和平解决和进一步缓和远东紧张局势的主张,全部撤出朝鲜回国的行动。
朝鲜停战以后,为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和进一步缓和远东紧张局势,中国人民志愿军自1954年9月~1955年10月,即先后分三批公开主动从朝鲜撤出6个军共19个师部队,并还先后秘密撤出6个军(18个师)以及炮兵、高射炮兵、铁道兵等技术兵种部队20个师。第3、第9兵团领导机关也于1955年撤出朝鲜。仍在朝鲜的尚有5个军和一些技术兵种部队。 1958年2月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就撤退一切外国军队与和平统一朝鲜问题发表声明,建议美军和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内的一切外国军队应当同时撤出南北朝鲜。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表声明,完全赞同并且全力支持朝鲜政府这一重大和平倡议,郑重表示:中国政府准备就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朝鲜撤出问题同朝鲜政府进行磋商。2月中旬,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同朝鲜政府代表团就中国人民志愿军撤出朝鲜问题达成一致意见。19日,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在1958年年底以前分批全部撤出朝鲜。 中共志愿军委员会和志愿军总部对志愿军撤出朝鲜回国作了指示和部署,号召志愿军“不骄不懈,善始善终;军队撤出,友谊长存”,要求部队“交好、走好、到好”:除了武器装备和个人随身携带的物品以外,其余东西一律移交给朝鲜人民军;圆满安全地撤出朝鲜;回到祖国后不居功,不骄傲,服从祖国需要。 志愿军各部队突击完成一切未完成的工事,对防区内的坑道、堑壕、掩体等各种工事和各种道路,进行了彻底修整、清扫和加固,移交给朝鲜人民军;将营房、营具和大量物资器材、各种弹药以及成套的医院设备,无偿地移交给朝鲜人民军。据不完全统计,从3月15日开始至10月25日为止,志愿军移交朝鲜人民军的各种物资,折合人民币为1.57亿元。志愿军部队还广泛开展了签名向朝鲜人民告别的活动,感谢朝鲜人民8年中对志愿军部队的关怀与支持。 从3月中旬开始,志愿军各部队按计划分三批全部撤出朝鲜。第20兵团领导机关于3月12日撤出朝鲜。随后,第一批第19兵团领导机关、工程兵指挥所、陆军2个军(计6个师)、部分技术兵种部队共8万人,于3月15日~4月25日撤出朝鲜;第二批陆军2个军(计6个师)、装甲兵指挥所、部分技术兵种部队共10万人,于7月11日~8月14日撤出朝鲜;第三批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炮兵指挥所和陆军1个军(3个师)、后勤保障部队等共7万人,于9月25日~10月26日撤出朝鲜。 中国人民志愿军撤离朝鲜期间,中朝人民的团结友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月2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作出《关于永远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业绩和欢送他们从共和国北半部撤出的决定》,高度评价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行动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业绩,指出:“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在激烈的祖国解放战争中和战后在我国所建树的不朽功勋和光辉业绩,将永远铭刻在朝鲜人民心中,与我国的繁荣发展共放光辉。”“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用鲜血凝成的朝中两国人民之间兄弟般的友好团结将永世长存”。朝鲜政府决定:在平壤市建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友谊塔”;整修各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墓;向参加朝鲜战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官兵授予“祖国解放战争纪念章”;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八周年的1958年10月定为“朝中友好月”。金日成首相和朝鲜党政其他领导人到撤军部队驻地看望、慰问和欢送志愿军,出席欢送大会和欢送宴会。朝鲜人民展开了全民签名感谢中国人民和志愿军的活动。6月11日,朝鲜第二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三次会议,一致通过《朝鲜人民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的感谢信》,以全体朝鲜人民、朝鲜劳动党和共和国政府的名义感谢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反侵略战争中所建立的功勋。10月,志愿军总部派出10个代表团分赴朝鲜各地向当地军民告别。17日,志愿军总部在驻地桧仓隆重举行向朝鲜人民告别大会,随后在志愿军烈士陵园举行庄重的祭奠仪式,向长眠在朝鲜土地上的战友告别。2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杨勇、政治委员王平在平壤市举行盛大告别宴会,向朝鲜党政军领导人和朝鲜军民告别。杨勇代表志愿军全体官兵,向8年来给予志愿军亲切关怀的朝鲜劳动党、朝鲜政府、金日成首相和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崔庸健在宴会上致词,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表示感谢。10月24日,平壤市各界人民在国立艺术剧场隆重集会,欢送即将离朝回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官兵,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朴正爱把《朝鲜人民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和中国人民的感谢信》和朝鲜人民签名簿,交给了中国人民代表团团长郭沫若和志愿军司令员杨勇。志愿军政治委员王平将《中国人民志愿军向朝鲜人民告别信》和志愿军全体官兵的签名册,交给了崔庸健委员长。 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官兵乘坐最后一列撤军列车离开平壤。金日成首相等朝鲜党和国家领导人到车站送行,朝鲜人民在车站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热烈欢送志愿军回国。26日,志愿军总部官兵满载着朝鲜人民的深厚情谊,越过鸭绿江大桥,回到祖国的怀抱。至此,中国人民志愿军除留在朝鲜停战委员会内的代表外,全部撤出朝鲜。 志愿军分批撤出朝鲜回到祖国后,受到祖国人民热烈而隆重的欢迎。10月26日中午,志愿军总部官兵乘坐的最后一列列车到达安东(今丹东);10月28日,以司令员杨勇、政治委员王平为首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到达北京时,人民群众专门在两地车站组织了迎接。10月28日下午,首都各界人民1万多人在北京体育馆举行盛大集会,热烈欢迎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归来。10月29日下午,毛泽东主席以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了以杨勇、王平为首的志愿军代表团和志愿军文工团的全体人员。 10月30日下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扩大的联席会议,听取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杨勇作《中国人民志愿军八年来抗美援朝工作报告》,通过了《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八年来抗美援朝工作报告的决议》。决议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卓越地完成了祖国人民所赋予的光荣使命。他们同英勇的朝鲜人民军一道,经过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战斗,打退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在朝鲜停战以后,他们又对巩固朝鲜停战和支援朝鲜人民的和平建设,作出了贡献。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和拯救和平的崇高事业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将永远与日月同辉。” 中国人民志愿军各部队分批撤出朝鲜回国后,按照中央军委的部署开赴祖国各地,积极投身到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行列。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