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学·美玉】当孔子遇见玉 | 王清

 灯下悦读 2024-02-07 发布于广东

◆ 王清作品《孔子》

孔子说:“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作为儒家创始人,其对玉是格外的推崇,并且把玉石之美延伸到社会美、精神美的范畴。

◆ 王清作品《孔子》

最终落实于“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以玉德约束君子之所行所为。至此,玉具有了人格化的美喻。

◆ 王清作品《孔子》

王侯将相以之来标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文人骚客以玉来彰显其风流倜傥,贩夫走卒以玉祈求平安。玉与孔子,缘分匪浅。

◆ 王清作品《孔子》

匠人王清的《孔子》,便是重塑了孔子与玉之缘。借沁色料的浑厚庄重,将孔子的形象描绘得形神兼备,让人心生敬畏。

◆ 王清作品《孔子》

原料是新疆和田玉籽料沁色料,料子老熟,玉质油润,皮色古朴有韵。此乃不可多得的良玉,遂循玉意,以“锦灰堆”之法,邀孔子入玉,抒写一段神奇。

◆ 王清作品《孔子》

玉料的主体雕琢孔子,孔子手持竹简,上刻“礼”字。左右侧俏色为书籍残稿,背面有房屋古柏,又有一卷尚书,一支毫笔横于之下……线条所到之处,皆舒展流畅,极其讲究。

◆ 王清作品《孔子》

于是乎,方寸沁料之上。孔子正襟危坐,手持礼书。书籍残稿,篆书楷书,接踵而来,一应俱全。一孔圣,一支笔,一卷书,整体雕琢细腻,造型严谨,庄重古雅,浑然天成。

◆ 王清作品《孔子》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孔子在玉,谦逊有礼,型神俱佳。整件作品布局合理,线条舒畅,有创新又不失传统,令人见之不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