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平人文:年的味道——燃烛起案,燃香烧纸,这是传统,不是陋习

 浔州鑫森淼焱垚 2024-02-08 发布于广西

都腊月廿九了,不管现在对于过年有什么样的想法,什么年味少,过年没意思之类,但日子总是一天天的前进,年,是没办法阻止的如约到来。

什么是年的味道?就蕴藏在那些只有在过年时才会进行的活动之中,如放假回家一家老小聚一起,筹备年货,烹饪那些只有过年才有的特色美食,制作各种只在此时才会使用的物品,以及遵循各种年俗。

各种年俗当中,就有一项,祭祖!比如,在桂平就有这个传统的习俗。

在桂平,春节祭祖是家家户户的重要习俗,和传统的三大祭日:清明,七月十四,冬至进行的祭祖方式,都大同小异。发展到今天,春节祭祖只是在进行仪式上的次数比较多。

在以前,一般春节祭祖是家族式的活动,更为庄重的仪式,如在宗祠祖庙里进行。而如今,则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在家里进行。

春节祭祖通常会进行三次,除夕一次,子时一次,到初二又一次。

除夕的祭祖算是辞旧岁,在中午进行,简单通俗的说,就是一年过去了,新一年即将到来,总结一下过去一年自家的情况,也告慰一下祖先,又是一年将过去,迎接新年的到来。

子时的祭祖是新旧两年的交替,叫迎新年,当然,现在计时不是“子丑寅卯”一类了,是二十四小时制,所以一般是在除夕夜里12点,初一的0点的时候进行,在桂平,这又有另外的说法,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叫“迎财神”,意指新的一年里,自家财运有向好变化。

初二的祭祖,一般叫开年,简单通俗的说,就是这一天开始,日常生活正式进入到新的一年了,今年该干嘛就干嘛了。

三次祭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基本上都是按照现在人的生活习惯来改变了,这种改变并非全然的抛弃传统,而是顺应时代,使祭祀活动更加贴近人们的实际需求。

主要也是小三牲祭,案桌上主要是杀只鸡,煎条鱼,加一刀肉。燃烛起案,燃香烧纸,仪式就开始了。

有人说,这是封建迷信,像在早几十年,这些习俗被破坏得一无是处,但摆设祭案,烧纸钱,其实是人们不仅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激,也寄托了对新年的美好愿望和期待。

对于这些年俗,不应只是看到表面形式,更应体会当中蕴含的传统的情感寄托。这不光是一种形式,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传承了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也维系了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史话八桂!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