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仅存的8座五代木构,各领风骚逾千年

 新用户27853117 2024-02-09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图片

- 将乐观人文“设为星标” 🌟

微信公众号改规则了,星标我们,推送时就能第一时间与你相见。感谢你的陪伴。首图/乐观人文摄


图片



五代十国,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始于907年、终于979年,相比三国、南北朝有过之无不及,上有争权夺利、至亲相残,下则兵过如篦、民不聊生。

在这乱世风云中,原本就脆弱不堪的木构,仅留下8座留存至今。其上承晚唐,下启辽宋,成为稀世珍贵的无声记录,见证历史关键节点上的建筑演变。
图片
8座五代木构分布图 图源/乐观人文

时隔千年,在五代遗构上仍能感受到浓烈的唐代遗风:平缓深远的出檐、硕大的斗拱、粗壮的柱列与简朴的门窗装饰。

而这8座五代木构,6座集中在山西,1座在河北;仅有1座在南方的福建。你已经打卡几座了呢?

图片

图片

华林寺大殿,南方仅存的五代木构 图源/乐观人文

O1.

平顺龙门寺配殿

山西长治市平顺县后唐同光三年(925)

1996年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五代木构中仅存的悬山式殿宇,现存最早的四梁八柱结构,创新栌斗替木及平梁出头

平顺县的龙门寺,始于北齐天保年间,北宋乾德年间改名并沿用至今。其最有特色的乃是前院西配殿,是五代木构中仅存的悬山式殿宇,也是现存最早的四梁八柱结构实例。
图片

西配殿悬山顶侧面结构 图源/平顺旅游导航

悬山顶的桁檩并不封在两端的山墙面中,而是直接伸到山墙以外,以支托悬挑于外的屋面部分,其两山部分悬空,故名,反之则为硬山顶。悬山顶利于排水和保护檐下构件,大大延长建筑寿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四种殿顶示意图 图源/关帝祖庙

该殿通规模不大,面阔9.87米、进深6.8米,为三开间无柱结构,梁架简洁,颇具前朝遗风。平梁交栌斗出头,斗栱四铺作出单抄,栌斗直接座于柱头之上承小拱,即所谓“斗口跳”之状;无补间铺作,仅设隐栱,无普拍枋;殿顶举折平缓,檐头仅施圆椽,无飞椽。

图片
西配殿内部梁架结构 图源/山西省文物局
图片

西配殿正面外观 图源/ 乐观人文

龙门寺的另一特色,在于集五代、宋、金、元、明、清建筑于一处,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被赞誉为中国古建的博物馆。

O2.

平顺天台庵大殿

山西长治市平顺县后唐长兴四年(933)

1988年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本体结构上明确标记五代纪年,创新驼峰蜀柱结构

天台庵大殿曾一度被认为是晚唐遗构,直至2014年落架维修时发现了脊槫上的长兴四年(933年)与椽子上的天成四年(929年)字样,最终确定其为五代后唐遗构。天台庵也是本体结构上明确标记有五代纪年的唯一木构。

图片

天台庵大殿的题记独特,其它五代建筑或依靠结构断代,或题记位置不在本体结构上 图源/参考文献②

位于北耽车乡王曲村的大殿坐落在土台之上,坐北朝南,面向浊漳河谷,其规模不大,为单檐厦两头屋盖,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通檐四椽栿用二柱。
图片
大殿外观 图源/乐观人文
图片
大殿构件断代示意图 图源/参考文献②

历代翻新时,大殿构件多有添置、替换,颇有“忒休斯船”之意味,仍为五代原貌的有:大鱼梁斜置、翼角起翘平缓;梁栿设蜀柱置栌斗顶承,形成梁栿蜀柱的结构手法 ,四角施角栿;内外遍刷朱白彩画,正面版门、窗额表面有花形铁鏂;檐口施莲花纹或兽面纹勾头;等等。

O3.

平顺大云院弥陀殿

山西长治市平顺县后晋天福五年(940)

1988年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单层建筑中最早使用普拍枋的实例,五代壁画,五代石塔

大云院位于县城西北的龙耳山中、北耽车乡实会村,初名仙岩院,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奉敕改寺名为大云禅院。

图片

图片

大云院弥陀殿斗拱 图源/生笑

弥陀殿为五代建筑,坐落于青石台基,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满覆琉璃圆柱方额,斗拱五铺作;檐柱侧脚升起明显,栏额加施普拍枋;梁架为“六架椽屋,四椽柎对乳柎用三柱”,其上诸多承重构件中,大云院的驼峰除了常见的梯形、还有内凹分瓣型,浊漳河系卷草型等等,可谓集早期驼峰之大成
图片

大云院五代壁画 图源/乐观人文

殿内斗、枋、替木等处还残存五代彩绘,在古建中较为罕见。更珍贵的是,殿内东壁和扇面墙上保存五代壁画22平方米,是中国现存寺观中惟一拥有明确纪年的五代壁画遗作。

O4.

平遥镇国寺万佛殿

山西晋中市平遥县北汉天会七年(963)

1988年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开梁栿间杪跳铺作及枋系组合结构之先河,斗拱硕大,五代彩塑

镇国寺原名京城寺,明嘉靖年间改为今名。寺内万佛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六椽,面阔11.57米,进深10.77米,近似方形。其殿堂结构独特,以12根檐柱支撑,无内柱。其开梁栿间杪跳铺作及枋系组合结构之先河,七辅作斗拱极为庞大,全高约柱高的三分之二。
图片

万佛殿外观 图源/乐观人文

梁架为六椽栿通檐用二柱,设六椽栿两道;两六椽栿之间设顺栿串,顺栿串上隐刻栱与乳栿尾出跳栱相较形成铺作;各栿之间设驼峰及杪跳铺作隔承,华栱尾与托脚斜切,托脚斜撑栿头;平梁之上置驼峰立蜀柱设栌斗、捧节令栱及替木承脊槫,叉手捧戗捧节令栱两侧;无普拍枋。

殿内佛坛还存有塑像,佛陀、弟子、菩萨、供养人等塑像面目丰满、身形高大,具有盛唐遗风。历史上,千佛题材的创作早先多出现在石窟中,随着石窟衰落而没落,因此万佛殿中的佛教艺术造型同样是稀世罕见的瑰宝。

图片
图片

图源/乐观人文

O5.

正定文庙大成殿

河北石家庄市正定县推断为五代

1996年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现存最早的文庙大成殿

育才街上的该建筑本为佛寺殿堂,明代改为文庙殿堂。其并无确切年代题记,1933年,建筑学家梁思成在《正定调查纪略》中,将其外观与敦煌莫高窟壁画对比,断定其为唐末五代遗物。该殿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庙大成殿。
图片

文庙大成殿外观,虽然主要架构可能源自五代,但诸多配件为经后世翻修而添加或替换。图源/乐观人文

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面积650平方米,进深明间宽度比两次间小,在中国古建筑中较为罕见。单檐歇山顶,瓦顶平缓舒展。斗拱简洁奇大,柱有明显的卷刹和侧脚,只用阑额,不施普拍枋,斗拱直接安放于柱顶,梁架由驼峰及斜柱构成,具有五代建筑特点。
图片
大成殿内部构造 图源/乐观人文


O6.

布村玉皇庙中殿

山西长治市长子县推断为五代,亦有唐、宋之说

2013年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兼有唐末五代至北宋的时代特征

该玉皇庙位于慈林镇布村村内十字街北端,坐北朝南,依台而建。

图片

布村玉皇庙 图源/乐观人文

其中,中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架,为庙内唯一的单檐歇山顶。其殿内柱与前檐檐柱同高,五铺作身内单槽,柱头五铺作双杪;斗栱形制复杂,各处不相同;阑额不用普拍枋,至角不出头。

图片

图片


另外,中殿前檐转角铺作第一跳斜出长两跳的足材实拍栱,柱头铺作耍头和衬方头后尾上挑承平梁,以通檐素枋代替令栱;梁栿作斗口跳;构件上残存历代彩画;用料上部分接近《营造法式》,部分又迥异。这些兼有唐末五代至北宋的时代特征。正因此,其断代有不同时期之说。
图片
图片

中殿前檐及其柱头铺作 图源/参考文献⑤

O7.

小张村碧云寺正殿

山西长治市长子县推断为五代,亦有宋之说

2013年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构件上承唐下启辽

位于丹朱镇小张村的碧云寺坐北朝南,上院有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灰脊灰瓦覆顶。出檐深远,角柱升起,檐部微微翘起。栌枓直接坐于柱头,檐下枓栱布局疏朗。柱头枓栱单昂一跳四铺作。
图片

碧云寺主殿 图源/乐观人文

主殿柱头无普拍枋、阑额不出头以及斜搭于撩风槫与下平槫结点上的大角梁,如唐制。其“枋栱式”扶壁栱,梁栿与铺作、角椽布置,华头子先型和“栱昂并出一跳”,昂尾压于劄牵,形近其它五代木构。十字出跳枓栱隔架,则类似独乐寺山门等辽构。
图片
铺作与鸟嘴昂 图源/乐观人文
图片

十字出跳斗拱承托隔架 图源/乐观人文

O8.

福州华林寺大殿

福建福州市鼓楼区北宋乾德二年(964)

1982年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长江以南最古老木构,构件充满南方特色,超规用材

不同于前述七座北方木构,华林寺大殿位于南方、且明确采用了北宋纪年。但由于该殿建造于吴越国,当时中原地区尚未完成统一,此情形与天会七年(963年,北宋已开创于960年)的镇国寺万佛殿相同,故而仍可算作五代十国遗构。该殿也是现存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

图片华林寺大殿 图源/乐观人文

闽国灭亡时,吴越国据其故地,拆除闽王宫,以其材料兴建该寺,初名越山吉祥禅院。明代改今名。留存至今的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八架椽,单檐九脊顶,大殿为抬梁式构架,高15.5米,面积574平方米。其构件硕大,用材超规,其三开间用量实际相当于九开间。
图片
大殿敞廊 图源/福州市博物馆
图片

大殿南檐铺作 图源/乐观人文

前檐补间铺作,当心间两朵,两次间各一朵。斗拱为七铺作双抄双下昂,一、三跳头偷心。耍头做法与下昂一致。无普拍枋,栌斗底部用皿板,山面斗拱后尾连续五跳偷心华拱及下昂;多用驼峰而少用蜀柱,各槫外端顶部用生头木等。

此外,大殿在结构上充满南方特色,如中间宽上下窄,梭柱上饰有肥硕月梁,柱子的上下卷杀做法,云形驼峰,昂面的双枭双混曲线,圆形断面的月梁,柱头枋、罗汉枋和撩檐枋上镌刻团窠等。
图片
图片

扶壁拱 图源/乐观人文

结语

五代十国木构上承晚唐,下启辽宋,兼具历代特色,且其中既有北方建筑,也有南方建筑,形式较为多样,充满地域特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天台庵大殿(左上)、龙门寺西配殿(右上)、大云院弥陀殿(左下)、镇国寺万佛殿(右下)横断面 图源/参考文献⑧

其在几何构型上,多有创新,在继承唐代梁栿、托脚等腰梯形结构同时,创新采用脊部蜀柱、柱头普拍枋、平梁交襻间栱出头、梁架局部枋系构造和梁栿重叠造、梁栿间设杪跳铺作及驼峰隔承、栌斗设小替木承梁栿斗口跳等,以直角三角形与等腰梯形套矩形组合。

五代十国虽为乱世,但后唐、后晋、北汉、吴越等势力或割据一方、或偏安一隅,仍然能够维持局部地区的稳定,为木构建设与保存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其诸多地域特色或创新设计也因而得以彰显或应用,从而为九州大地的建筑宝库增添独一无二的多样珍宝。

图片

全国现存唯一的五代壁画——平顺大云院壁画 

🚶‍♀️

元旦,我们将前往闽北,打卡南方仅存的1座五代木构——华林寺大殿,寻找被低估的、活着的闽北古建筑。

图片


本文撰稿/编辑/排版
栎树

参考文献
①马晓 张晓明.平顺龙门寺 深山里的古建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2010(02)
②李音扬.山西平顺天台庵佛殿的修缮改易与旧貌管窥.建筑遗产,2021(03)
③贾珺 廖慧农.山西平顺大云院营建历史纪略.建筑史,32
④张晓晶.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千佛壁画艺术探析.山西大学,2017,62
⑤徐怡涛  苏林.山西长子慈林镇布村玉皇庙.文物,2009
⑥王卫滨 叶若琛 乔慧芳 周海宾.长治长子小张碧云寺主殿若干问题探讨.木材科学与技术,2022,36(03)
⑦闽都古厝|越城宝刹 福州华林寺.福州市博物馆,2022-08-11
⑧李会智.山西唐至清宗教木构建筑梁架结构演化及图解(上中下).文物世界,2016(01-03)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