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杭区文广旅体局丨京杭大运河余杭段历史渊源

 grandy3hz 2024-02-09 发布于浙江

其实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历史上最辉煌、史迹遗存最丰富、最有文化价值的河段在余杭区境内,可称历史悠远,人文荟萃。今天的京杭大运河余杭段(史书称下塘河,学术界也称杭州塘)、上塘河、余杭塘河都是古代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条河的大部分河道是远古时期天然形成的湖泊水体,经过历代人民开凿疏浚形成了今天的大运河。所以学术上这三条河都应称为京杭大运河。遗憾的是当年申遗时没有把余杭塘河列入遗产申报,造成了重大缺憾。另在官方文本及出版的书籍中,也将余杭塘河定位为“支线运河”,可谓误导世人,以致今天学界和民间都感到无所适从。

为厘清讹误,正本清源,以利对大运河的宣传,本文僅以史书记载为依据,疏理了上塘河、余杭塘河、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渊源,互相之关系。目的是为京杭大运河余杭段文化带的保护和建设,并为有关决策提供历史依据。

1.上塘河的历史沿革

上塘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古航道,流经余杭区境内有14.54千米。始凿于公元前秦始皇南巡时开竣的运河,故称“秦河”,又称“陵水道”。《越绝书·吴地传》记载:“寿春东凫陵亢者,古诸侯王所葬也。……秦始皇造道陵南,可通陵道到由拳塞,同起马塘,湛以为陂,治陵水道到钱唐越地,通浙江。”这段话的意思是:寿春县(今安徽寿县)东面的凫陵亢,是古代诸侯埋葬的地方。秦始皇在凫陵南边修筑了一条河道,可以与凫陵陵道相通,又向南连通到由拳(今浙江嘉兴南),是用修起马塘一样的方法加深塘水,修了这条从凫陵到钱唐越地的水道,连通浙江(钱塘江)。这条水道便称为“陵水道”。又因是秦朝始皇帝下令修凿的故又称为“秦河”。秦始皇南巡会稽,自丹阳(安徽省当涂县西北),经临平到钱塘,走的就是这条水路。《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

后来隋炀帝开凿江南运河时期,上塘河也进行了拓宽和疏浚,终点在钱塘江边的柳浦。柳浦故址在今天杭州市上城区闸口的钱塘江畔,是京杭运河连接钱塘江水系与萧甬运河的枢纽之地。

唐贞观八年(635年)于海宁筑长安坝,而成上河。航运船只经崇德崇长港到海宁长安镇,越过长安坝进入上塘河。当时叫长河,又叫夹塘河。船过长安后向西经许村、临平再进入杭州,因是漕运的主要航道,又被称为运河。

宋代改称为浙西运河,走上塘,经临平、长安入运河。南宋定都杭州后,上塘河中“公家漕粮,源源北运,私行商旅,往来不绝”。在今余杭星桥的上塘河边建有班荆馆,为朝廷官驿,金国等北方使者入临安京城前,必先歇此听诏。

直至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吴王张士诚为运送财赋和军队,发民伕20万开阔浚深塘栖武林头至杭州江涨桥的下塘运河(又称江南运河、新开运河,今称京杭大运河)后,大运河舍弃海宁长安至临平、杭州的上塘河旧道,改从崇德经塘栖而达杭州的运道。自此始,南北往来之舟船行旅,官舫漕运取道更加便捷的塘栖下塘水道。也自此时开始,上塘河完成了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主航道的历史使命,成为了江南运河的支流。

▲上塘河

2.余杭塘河及其源流

余杭塘河古称“运粮河”,又叫“官塘河”,流经余杭区境内约17.2千米。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载:余杭塘河在县东南三里。阔三十步,深一丈许。连南渠河,自安乐桥四十五里,至杭州之运河,通舟楫,水盈可胜三百斛以上之舟,遇旱水涸,亦可胜百斛舟。其河自(杭州)府北武林门外卖鱼桥以西至县而止。

《读史方舆纪要》亦载:其上流为南渠,流经县东四里之安乐桥,而为余杭塘河,东流至府北江涨桥,入于运河。

《续县志》:南渠河在县治南一里,自在城隅葫芦桥起,连余杭塘河,至钱塘长桥东止,计长二十里。盖由江南京口闸以通水道,抵此而止。考隋大业六年,诏峻江南河,至于余杭。

又《纲目》载,自丹阳运河至余杭八百里,广十余丈,其源当由外水西注,而苕溪南上、下湖,每当暴涨,湖水出滚坝,一由方家坝经舒桥,转至青石桥以入;一由蒋家潭至螺蛳泾,以入溪水;一从乌龙瀽,由部伍桥入;一从西函陡门,经寡山港,由横渎桥入。

以上志书一是说明了余杭街道上这条南渠河是从在城镇(余杭街道的旧称)葫芦桥起,出镇东连接余杭塘河,至钱塘县的长桥村(长桥在今天西湖区三墩塘河社区)东止,共长二十华里。因自镇江京口闸通来的水道到这里为止。据考证隋大业六年(611年),隋炀帝诏令疏通江南河,正是修到了余杭长桥。二是说明了余杭塘河、大运河之水的来源,其源头就是余杭的母亲河苕溪。共有5支水注入南渠河、余杭塘河,故余杭街道的南渠河是真正的大运河源头。

此外县志还记载:余杭塘河,东南与钱塘县之西溪合流。《大清一统志》:钱塘县西溪,自松木场水口,沿山十八里,汇余杭塘河,合新开运河。此是说明西溪之水也是从松木场水口流入余杭塘河,汇入新开运河(即今天京杭大运河)。

还有《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对南渠河径流也有如下记载:南渠河(始凿于东汉熹平二年)自汤公瀽首受南湖之水。自登云桥东稍北流至此二里,有小螺蛳港自南来注之。东北流一里五分,有大螺蛳港自南来注之。灵源桥东稍北流过仓前镇,有闲林港自东会之,“经流长桥,南渠河自余杭县流入此入(钱塘县)境”。又东至见渡桥东,有西溪水自南来会之。三元桥、保安桥、庆隆桥、观音桥,自庆隆桥东流至此三里二分,有西湖下三闸水及西溪水合流于八字桥,经上下宁桥自南来会之。归锦桥,即卖鱼桥,自观音桥东流至此一里一分,与下塘河汇。据此可知汛期分泄于余杭南湖中的天目山系洪水,主要是通过南渠河融入余杭塘河,汇入京杭大运河的。加上从苕溪、西溪、西湖汇入的水源成为了大运河的主要源流。

隋大业六年元月,隋炀帝下令“敕穿江南河,由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京口在镇江丹徒县西北,而余杭指的就是当时杭州城西面的余杭县。所以隋代大运河的终点并不是杭州拱墅桥、北新桥,而是在北新桥西连通余杭塘河,终点在今天仓前街道与五常街道交界的长桥村。从长桥往西五里就是建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的临安便民仓,再沿着南渠河往西十里路便是余杭古文昌阁。所以余杭区在余杭街道南渠河葫芦桥西侧,建立“京杭大运河南端”的太湖石题刻碑,是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的。再往西,就是东汉末年余杭县令陈浑所挖的木竹河。木竹河南面是东汉“橐输四万金,兼人工以十万计”挖成的南湖。

▲南渠河

▲京杭古运河南段刻石(位于今余杭街道)

3.下塘运河历史悠久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就是今天从桐乡市大麻镇经博陆、五杭、塘栖镇至杭州北新关的大运河杭州段,古称下塘运河、新开运河,亦称杭州塘。流经余杭区境内运河、东湖、塘栖、仁和、崇贤、良诸6个镇街,长约27.35千米。

史书记载,古代的塘栖,很早就有运河穿境而过,这条运河即是志书上称之为“栖水”“栖溪”的可往来于苏杭嘉湖间的下塘运河。历史上位于杭州城东北面的塘栖一带僻处下塘腹里,河网密布,故陆路无法通行,而水路又因河道宽窄不等,每遇枯水季节,有些河段难以行舟。故在所见历代学人考证文章中,都认为南宋以前往来杭州的商旅、官舫均不走塘栖水道,而宁愿劳工费力,拔船越坝走上塘运河。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古代塘栖所处的杭嘉湖平原南缘是河流冲积平原,其河网水道又是自古形成的天然河流,地势低洼的原生态河港,历代均未有过大规模人工疏浚,故河床宽窄不等,蜿蜒流淌的河道,两岸没有堤塘遮护。河湖荡漾,野水茫茫。岁月悠远,天荒地老。

《历代名臣奏议·水利》记载:(北宋)政和二年七月,兵部尚书张阁上言曰:“臣昨守杭州,闻钱塘江自元丰六年泛溢之后,潮汛往来,率无宁岁……”“运河正出临平、下塘、西入苏秀,若失障御,恐他日数十里膏腴平陆皆溃于江,下塘田庐莫能自保,运河中绝,有害漕运,诏亟修筑之。”

“政和”是北宋徽宗的年号(1111年—1117年)。此文中“运河正出临平、下塘,西入苏秀”一句,说明了宋代以前,当时的上塘河、下塘河都是漕运的重要通道。文中二处提及“下塘、下塘田庐”。可知,对应于从皋亭坝,经由临平至长安坝的上塘运河,此条古运河就是从杭州北新关经塘栖至大麻村的下塘运河,故在历史上,塘栖地名还曾有下塘、下塘寨等别称。

南宋严光大《行程记》,也有关于下塘运河的记载:“缘其时自五林港而上至北新桥,数十里中有三里漾、十二里漾(俗名柏树头)风波之险而浅狭处几不通舟楫,则水路阻矣。大河之旁,溇港歧出,既无沿河之堤岸,又无支渡之桥梁,则陆路阻矣。水陆交阻,盗贼出没,商贾畏焉,谁复由此问途哉!”

康熙《仁和县志》也引前朝志书曰:下塘河“初未有塘,而后始筑者。其地有三里洋、十二里洋之险,水波宏阔,丛芦大苇更为盗贼渊薮,商民往来多被劫掠。”

以上文中说明了南宋时期塘栖镇西那条从伍林港至杭州北新桥的,长达三十多华里的南北向古河道,有三里漾、十二里漾等河面宽阔的河段,河宽流急。每遇阴晴晦明,往往风波险恶。而又有些河段,河道浅狭,水枯季节几乎舟船不通。此外,在大河之旁,又溇港旁出。此处“溇港”是指那些自然冲刷成的河沟与人工开挖相结合而形成的河网水道。所以这条长约三十多华里的河道两岸既没有河堤遮护,也没有可以供人通行的桥梁,陆路也是无法通行的。正是水陆交阻,路途难通。加上又有盗贼出没,故被行旅商人视为畏途,没有人会有胆量由此水道经行往来杭州。

而明代万历年间李日华所撰《紫桃轩又辍》卷二中则载有:“唐以前自杭至嘉皆悬流,其南则水草沮洳,以达于海,故水则设闸以启闭,陆则设栈以通行。古胥山碑谓'石栈自钱塘北抵御儿口’,乃其证也。至今有石门、陡门之名,而其迹则湮于阡陌久矣。”

又卷三云:“唐宋时,嘉湖地皆悬流,重重设堰埭,用牛挽舡过堰而征其税,置官领之,唐人诗所谓'牛屎堆边识张祐’者,以祐曾为冬瓜堰官也。”

据此可知,古代塘栖地形四周高,中间低。平原之上,水网密布,不利于排水。其地形,西部有天目山等山麓丘陵。北、东、南三面则受长江口及杭州湾、钱塘江泥沙淤积的影响,形成沿江及沿海高地,所以整个地形像一盘碟状。

上文中“悬流”是指如瀑布一样从高处下注的水流。而“沮洳”则是指江海边水草丛生的低湿之地。据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唐、宋以前自杭州至嘉兴或湖州至嘉兴的由西向东的河流都是悬流,而往南则是水草茂盛的江海滩涂湿地,所以,古代下塘一带地势低洼,是杭嘉湖平原海平面最低之处。所以,南北往来的船只大多走崇福至长安,越过长安坝经上塘河往来杭州。文中的“御儿口”是今天桐乡市崇福镇的古称。而“钱塘北抵御儿口”应是指今天从獐山奉口往东,经塘栖至崇福镇的水路。

但杭嘉湖平原开发很早,从南北朝时期便是皇家和军队用粮的主要来源地,是中国古代的商品粮基地。历朝历代都要依靠运河运送钱粮财赋,所以,自古便重视河运水利工程。

据以上史籍记载,在张士诚开凿新运河(塘栖至江涨桥段)前,上塘河是大运河进入杭州城的主要通道。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为便于财赋、军队输送,当时尚称诚王、后来改称吴王的张士诚役使二十万军民,开挖武林港至江涨桥运河河道,历时九载方成,名新开运河。自此始,南北往来之舟船行旅,官舫漕船舍弃上塘河,取道更加便捷的塘栖下塘水道。直到六百年后的今天,下塘运河依然承担着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主航道的历史使命。更因这一使命,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个世界文化遗产和第46处世界遗产的组成部分。

▲京杭大运河(塘栖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