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光耀:我庆幸是英国殖民新加坡,对于他们的离开,我心怀感恩

 天下小粮仓 2024-02-10 发布于福建

新加坡的独立离不开一个人的付出——国父李光耀

作为新加坡的开国元老之一,李光耀是一个充满独立意识和自由思想的人,但是,在谈及英国当年对新加坡的殖民侵略时,李光耀却说道:

“我庆幸是英国殖民新加坡,对于他们的离害,我心怀感恩。”

为什么解放了新加坡人民的李光耀会这样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想的。

被殖民的新加坡

新加坡这个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被其他国家占领或统治,这也是新加坡成为现在这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国家的原因之一。

由于新加坡的历史资料自1613年后出现过两个世纪的断代,所以当专家们对新加坡的历史进行考察时,就发现新加坡的近代史居然要从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代表英国东印度公司登陆新加坡开始说起。

史丹福·莱佛士登陆新加坡是为了与当时生活在新加坡地区的柔佛王国签订条约,原因是东印度公司打算在此设立贸易站。

虽然一开始只是设立工厂,但英国的“胃口”可不止这么小,他们的目标是为了拓展自己的殖民地。

可当时的柔佛苏丹已经与荷兰政权签订了条约,将柔佛王国的治理权、管辖权拱手相让。

也就是说,在英国垂涎新加坡的时候,新加坡表面上处于柔佛王国时期,实际却已经属于荷兰了。

不过,正巧当年的柔佛王国内部政权纷争也很大,所以英国还是顺利拿到了在新加坡地区设立贸易站的授权——在荷兰不承认的情况下。

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荷兰和英国就两国殖民地的划分做了新的谈判和规划。

1824年的时候,英国与荷兰签订了《英荷条约》

《英荷条约》中对英国与荷兰的殖民地进行了新的规划,荷兰不仅同意英国占领马来半岛和新加坡,还将自己在马来半岛和印度的所有殖民地让给英国人。

而英国则将自己在苏门答腊的明古连“换”给荷兰。

就这样,英国和荷兰分别盘踞马六甲海峡的南北两端,互不干涉也互不打扰。

同年8月,柔佛新苏丹东姑胡申和天勐公也签订了一份条约,达成共识将自己对马来半岛的管辖权“卖”给了英国。

总之,在这种情况之下,新加坡彻底属于了英国。

一般来说,被殖民的地区都过得很惨,因为要受到他国的管辖,本国居民大多被迫从事更种危险的、劳累的工作。

虽然生活在自己国家的国土上,但权益并不能得到保障,比起英国等西方列强,生活在殖民地上的人们往往“低人一等”。

那么,李光耀为何还“感谢英国”呢?

英国与众不同的殖民

其实,李光耀会这么说的原因是,相比起其他几个国家,英国对新加坡的殖民管理,非常“与众不同”了。

作为一个老牌的工业强国,英国对新加坡的殖民为这个政权混乱的国家带来了先进的思想和工业技术,因此新加坡的国家建设确实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我们顺着史丹福·莱佛士来到新加坡的时间线来顺一下。

当时,东印度公司在建立了贸易站,贸易就代表着经济,在东印度公司和英国的经营下,新加坡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到了非常巧妙的开发,重申展现出了其在国际航海贸易上的重要性,新加坡当地的经济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国内市场也因为海上贸易的繁荣更丰富了。

在这个过程中,许许多多与英式教育、英国思想有关的话题和内容在新加坡传播开来。

就像当年的新中国人民也因为国内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落差而以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一样,当年的新加坡民众对于英国也产生了一股向往之情。

当然,英国的教育水平在世界上也确实一直位于前列,所以很多新加坡领导人都曾有前往英国留学的背景。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也一样,甚至于说很多助力他步入政界的群众基础和人脉都是在英国留学时积累的。

加上英国人虽然也有自私自利的一面,但他们相比起其他动不动就杀人的殖民者,以及“温和”很多了,英国人虽然也会在新加坡的地区上“抓壮丁”,但大多是催促他们将新加坡按照英国的交通布局、建筑规划进行修整。

这样折腾了一段时间之后,一个崭新的新加坡就诞生了。

说句夸张点的话,对于新加坡人民来说,或许被殖民后的日子反而更好过一点。

反正,在英国人的眼里,新加坡从历史背景和军事发展上都不足为惧,相反英国人总是标榜自己的“绅士文化”,殖民地的发展情况在他们眼中是一个殖民者的“颜面”,所以新加坡在英国的殖民下反而越来越光鲜。

而在西方学到了先进思想和技术的李光耀就是因此,才说出了“我庆幸是英国殖民新加坡,对于他们的离开,我心怀感恩。”这样的话。

当然,你说这个“感谢”真的是那种十分感动的致谢之意吗?那肯定不是,李光耀的这句“感谢”更是突出了一种政治智慧——从历史事件的教训中总结前行的经验。

英国对新加坡的殖民一方面促进了新加坡的工业文明发展,另一方面也激发了新加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因为当地人民对于一个独立且强大的未来有所期待,所以才有了李光耀这样的敢做敢为之人在后来致力于拯救新加坡。

在李光耀的努力下,新加坡取得了自治权,随后逐渐发展为了几天的新加坡共和国。

那么,在英国走了之后,新加坡都经历了什么,现在的发展又如何呢?

欣欣向荣的新加坡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英国军队因为不敌日军所以不得不撤出新加坡,这下,新加坡又被日本占领了。

日本这个国家真的是有点变态的,它不论占领哪个国家都一定要搞一些欺男霸女的事情,比如在当年占领新加坡后,日本人就规定所有的新加坡人见到日本士兵都要鞠躬问好——彼时从英国中断学业回到日本的李光耀,就因为不知道这条规定被踹了好几脚。

在日本这里受到的侮辱坚定了李光耀带领新加坡走向独立自主的决心。

后来,李光耀从剑桥大学毕业后,凭借着律师的工作在英国的民间和政界游走,慢慢地开始涉足新加坡的民间活动。

最终凭借强大的群众基础当选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地立法议院议员,与新加坡方面的马来西亚共产党负责人林清祥等合作,为新加坡争取自治地位。

在争取到新加坡的自治权之后,李光耀的余生都在追求发展新加坡经济、完善教育体制、增强国家实力,这也是为什么1967年彻底独立时还满目疮痍的新加坡,能够在后面短短几十年间就成长为赫赫有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原因。

现在已经成为知名旅游国家的新加坡,已经位列发达国家很长时间了。

可以说,新加坡的发展与英国的殖民和李光耀的推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对于当年的新加坡人民来说,或许他们宁愿自己国家发展得慢一点,也不愿意经历着颠簸无靠的殖民生活吧!

对于李光耀的话,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