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世:苟且下的诗和远方!

 李雨航的图书馆 2024-02-10 发布于新疆

民不入史,我们无法得知大唐盛世下,百姓真实的生存现状,但历史记忆了那段辉煌时代名人的生存状况。

李白、杜甫、高适三位大唐诗人身逢盛世,他们的生存现状便是,苟且下的诗和远方。

何谓盛世?对百姓来说,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老有所依,少有所教,官不扰民便是盛世;对商人来说,买卖公平,诚信友善,市场林立,有利可图,路无劫匪便是盛世;对官员来说,政治清明,进取有望,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民无怨言便是盛世;对帝王来说,臣忠民顺,歌舞升平,四边安定,国库充盈,万邦来贺便是盛世。

个体对盛世的需求不一,但是,任何盛世都会带来危机,盛世的负面影响便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多,因失望而去苛求,自上而下,层层传递,于是,阶层的固化、利益化,市场、官场垄断化成为矛盾的焦点,平衡一旦被打破,乱世将至。

这种危机是时代清醒者的痛苦与无奈。

李白人生的前半段,生于盛世,豪放不羁,后半段,活于乱世,颠沛流离,还进了大狱,流放夜郎,虽遇大赦,寄人篱下,客死他乡。

年少时,李白曾做《大鹏赋》,自喻为大鹏,壮志凌云,人到中年,依旧豪情万丈,写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晚年,临终前,回望旧事,给身边唯一的亲人当涂县令李阳冰交待后事,留下绝笔:“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生于安乐,死与忧患,这便是伟大诗人的悲剧。李白的身世并不明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郭沫若先生考证李白出生于碎叶。之后,极多的专家找各种论据论述李白生于碎叶。总而言之,唐代人都说李白出生于蜀地,当代人都说李白出生于西域。李白的死也有多种说法,唐代人说年老,正常病故,当代人说喝多了,下水捞月淹死了。

李白临终前,将他生平的诗稿交给了当涂县令李阳冰,这位县令是李白的远房亲戚,他把李白埋于城南龙山东麓,并收集整理了李白的诗作,为之作序。在《草堂集序》中,李阳冰记录,李白生于绵州昌隆县青莲乡(今四川省江油县)。

写诗不是李白的职业,仗剑行天下才是李白年少时的理想,但是后来,李白觉得以一己之力,常常会陷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困境。于是,李白想当官,手握剑柄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只有掌握权柄才可能改变现状。

唐朝已开科取仕,李白为什么不通过参加科考改变命运?因为李白没资格。

科考有很严格的要求。必须要具备“生徒”和“乡贡”的身份,“生徒”是朝廷的官办学校学生,这些学校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学科,称为“六学”。国子学是朝廷的最高学府,入学条件是至少是三品官员的孩子,太学和四门学入学条件是至少是五品官员的孩子,这些是培养王朝高级官员的学府。“乡贡”是州、县的官办学校。只有取得官办学校毕业认证的乡试、会试的学子才可以参加进士科的考试。

《旧唐书》中只记载了李白的父亲叫李客,当过任城尉。或许在任上犯事外逃做生意,或者被发配碎叶戍边就不得而知。李白的父亲可能是罪人或者商人,所以他没有参加官员考试的资格。李白从不与旁人谈及他的家世,只说远祖是陇西成纪布衣。还有一种说法,李白可能是唐初太子李建成的后裔。甚至有人论证,李白是汉化的碎叶突厥人。

公元724年,唐开元十三年,在江陵,李白偶遇道教上清派宗师司马承祯,当朝的宰相张九龄、张说都是此人的弟子。司马承祯给李白看了相,说李白有仙风道骨,于是,李白激动不已,写下《大鹏赋》。自此,24岁的李白开始了“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求官之路。

科考没有资格的李白唯一能走的官路就是举荐,云游天下的目的是结交有识之士,有机会可以举荐为官。李白云游到安陆时,结识了同样志存高远的孟浩然。两人一见如故,当时孟浩然39岁,李白27岁。孟家书香门第,家有田产,见李白尚未娶妻。孟浩然便将邻家小妹许氏介绍给李白,于是,李白成了上家女婿,与许氏生有一儿一女。许家是当地大户,许氏的爷爷曾是贞观年间的左丞相、谯国公许圉师。李白定居在安陆许府。这位许氏在文学作品中被称为许紫烟。

在安陆生活期间,李白也曾多次拜见当地的官员,想谋得一官半职,但屡屡遭拒。并被当地官员视为浪荡公子,游手好闲。谯国公许圉师虽离世多年,还有一些门生故旧在长安为官,李白30岁那年,告别妻儿前往帝都长安。

因为有了许家的关系,李白拜见了时任宰相张说。当年,张说64岁,卧病在床,对于李白的文采张说极为赞赏,安排儿子张垍向皇帝举荐。张垍是皇帝李隆基的女婿,官拜驸马都尉,非常受皇帝宠信,按理说他完全有能力推荐李白,但是皇室无亲情,张垍肯定不敢开口。也可能李白个性张扬且持才傲物,不屑于“摧眉折腰事权贵”,张垍便把李白安顿在终南山玉真公主的别馆里住了下来,就算是对李白的最好帮助。

玉真公主是皇帝李隆基的同胞妹妹,早年出家为道姑,之前,玉真公主因王维琵琶弹的好,还会写诗,推荐王维入仕为官。在张垍看来,通过玉真公主推荐李白,把握大。但是,李白并没有见到玉真公主,因为玉真公主去太华峰修炼去了。李白在长安等了很久也没机会见到玉真公主,于是,便在长安周边游荡。身上的钱也用尽了,开始与长安市井百姓饮酒聊天。这期间,李白不断的拜访王公大臣,但是,盛世的官场是靠钱财维系的,李白的文才在他们眼中一文不值。

这一时期,李白心灰意冷,得知皇帝去了东都洛阳,李白也去了开封、宋城、洛阳一代寻求机会,在外游荡两年的李白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元演、崔成甫。这两位都是当时的小官,仰慕李白的文才,对李白很好,李白用诗记忆了在洛阳与元演的相逢的快乐日子。在洛阳城的天津桥南头的酒楼,元演出手阔绰,两人海吃豪饮,那一次的酣醉曾让李白失落的心情极好,很长时间都视王侯将相为粪土、功名利禄为酒糟,因为酒,李白与元演成为莫逆之交,分别时,依依不舍。

与元演分别后,李白去了嵩山,到道士朋友元丹秋修道的山中谈经论道,有了隐居的打算。再回到家时,李白已33岁了,于是,在安陆白兆山的桃花岩掏了个石室,开了块山田,以耕种读书为生。这一年,大唐达到了盛世的高峰,大唐用了百年时间,在财力、人口上才超过了隋皇杨广时的经济总量的人口总量。

原本想就此隐居乡间的李白,还没完全收心,元演从洛阳到安陆来了,两人又一同出发云游。去了随州的仙城山,那里水溪环绕,鲜花盛开,万树耸立。见到了紫阳真人,后来他们一起骑马来到汉东,太守亲自相迎。在苦竹院的餐霞楼,太守、紫阳真人、元演、李白等人一起吹笙作乐。在凤鸣的仙曲中,又是一场豪饮,喝得太守手舞足蹈。喝得李白枕着太守腿上扯呼,而太守将锦袍盖在李白身上。没有不散的筵席。“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李白、元演各自回家了。

两人相约,来年五月一起太原游,元演的父亲时任太原府尹,元演后来在谯郡当参军,也就是军队的参谋之类的岗位。在李白的记录中大唐盛世无法掩映。

元姓是北魏皇族拓跋鲜卑的后裔,历时数百年,早融入了中原,李白与元演穿越太行山,看着羊肠小道边上的花花草草令人提神。在太原,宴席是青玉盘上的美食佳肴与琼浆玉液,这让李白既醉且饱忘了家乡。五月的晋祠,杨树上的絮如雪花般纷纷落下,水波荡漾,有很多美丽的姑娘换唱新曲罗衣舞动,一片歌舞升平之象。李白写下《长杨赋》献给朝廷。当然,这篇赋与之前写的《明堂赋》,之后写的《大猎赋》一同石沉大海。这之后,李白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去心中的远方云游,让人很难理解李白云游的费用从哪里来。

也就是与元演同游并州时,李白遇见了一个叫郭子仪的低级军官,当时,郭子仪因部下犯罪,失火烧了粮仓,承担连带责任,有性命之忧,关在囚车中,从李白眼前经过。在李白看来,这个沮丧但不低头的下级军官有将帅之相。于是,通过元演的父亲太原府尹为郭子仪开脱,出重金,救下了这位年轻的低级军官。对古道热肠,想当侠客的李白来说,这原本就是游历途中的小插曲,他并没想到,多年之后,这位成为大唐名将的中兴之臣,在李白落难时,出手相救。这便有了《翰林学士李公墓碑》中所言的“其报也”。这一次出游留给历史的答案是,李白救下一位中兴名将,间接延续大唐百年国运,而郭子仪救下李白一命,意外为盛唐谱写了千年传奇。

李白不停的写赋,当然是为了求官,用华丽的诗词来赞扬一个盛世的盛况。夸耀大唐之盛远胜两汉,每每结尾提出道家的玄机,以迎合皇帝李隆基崇尚道教的心理。

机关算尽,没人不行。与元谋分手后,李白云游的终点还是回家耕读,后来妻子许氏去世,李白继续云游。李白是上门女婿,孩子不跟他姓,不归他管。李白再次来到长安已是42岁了。托人给玉真公主献《玉真仙人词》,这诗写的飘逸狂放,将行迹飘忽的玉真公主描绘成九天玄女。在等待期间,李白去紫极宫,巧遇贺知章,那时,贺知章已84岁的耄耋老者,这位武则天时代的状元,时任光禄大夫、秘书监,四朝元老。李白得知眼前的这位老人是大唐文化名人时,立刻上前拜见,呈上了《蜀道难》。贺知章看过李白的诗后大惊,脱口而出:公非人世之人,可是太白星精耶?也许,贺知章在李白的诗中看到了少年轻狂时的自己。

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极力推荐下,皇帝李隆基看了李白的诗赋,大加赞赏,这说明之前李白所写的赋根本没有机会递达皇帝手中,让下级官吏当废纸扔了。

李白的命运就此改变!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皇帝召李白入宫。

李白进宫朝圣那天,皇帝步迎,并赐食,还请手给李白舀汤。这是皇帝对大臣的最高礼节。

皇帝李隆基问了李白相关政务,李白按自己的思路对答。

一个亲手创造盛世、阅官无数的皇帝对话一个云游江湖数年,从未做过官的诗人李白。策论的答案绝对是否定。在时年58岁的皇帝看来,此人仅文采出众而已,所思所想不可为朝臣和地方官。后来,也证明了李白确实不合适为官。作官要讲规矩,李白欠缺的正是规矩。

这次会见后,皇帝对李白的外貌、气质、文采很满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工作是给皇室贵族写诗填曲。皇室每有宴请、郊游,必命李白侍从,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可传世,以太平盛况向后人展现盛世王朝。

李白绝对没跟权贵结仇,不然李白可能走不出长安就会发生意外。这说明李白还是识时务者。至于李白醉酒后“力士脱靴”“国忠磨研”这类事件,出自唐代的志怪小说,属于文学作品,数百年后《新唐书·李白传》采用其中的说法也只为塑造李白豪放不羁、才华横溢的形象,强调他对权贵的不屑和对自由的追求而已。

如果,李白在宫中敢如此放肆,早拉出去砍头了。李白所担任的翰林供奉,其实属于低级官职。主要负责草拟诏书、应和诗文,是一种文学侍从的角色。对李白来说翰林供奉也是一种荣誉和认可,这让他的名气大增。在老皇帝眼中,李白写写“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类诗句还行,公文诏书,可不是写诗,有严谨的规范、格式,还必须具备政务能力方可胜任,这东西估计李白的风格写不了。

一位有才无权的人,稍稍低调点都不会招人记恨。可是李白自由、散漫惯了,他想要的是想走就走的远行,他想与“酒中八仙”(注:当时长安称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天天饮酒作乐,朝官条条框框的约束受不了。结果,他持才傲物的性格也让皇帝身边人也受不了。自认为有经天纬地之才的李白,却懵然不知官场的诡谲和宫庭斗争的险恶,在长安屡遭诽谤和谗言,后来,听多了,连皇帝也烦了,泱泱大唐,盛世王朝,人才辈出,哪里找不到个既能作赋歌颂“圣朝”国威,又会曲意逢迎不惹麻烦的文化人。于是,皇帝李隆基给了李白一笔安家费,让李白自谋生路去了。

皇帝的“赐金放还”,用百姓的话就是“拿钱走人”。

李白并不想离开长安,也不想回家,追求半辈子的官职,只干了不到两年就结束了。他想去找那位当年说他仙风道骨的大师司马承祯聊聊,以解心中的迷惑。

李白是伟大的诗人,不是政治家,政治家的能力体现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就得隐瞒问题。李白也不是军事家,军事家的能力体现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一旦面临绝境也要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魄。李白是理想主义者,盛世造就了他,也将毁灭他。从长安灰溜溜的出来,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的理想,随风而去。

公元744年秋的那场约会,注定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大事件,唐代著名的三位诗人相遇于宋州(注: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梁园。他们是理想主义者李白、批判现实主义者杜甫和现实主义者高适。先是这年夏,从庙堂之高走向江湖之远且壮志难酬的李白到达洛阳,在这里,他遇到了怀才不遇的杜甫,那时候,李白的名声已如日中天,而杜甫还名不见经传。他们相约秋日到宋州梁园相见,再一起访道求仙。

这次梁园之约,杜甫带来了一个朋友高适。五年前,杜甫去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而高适参加“应制举”考试,(注:这是指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特殊科举考试。在唐代,制举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与常规的科举考试不同,它通常是为了满足特定的需求而举行的专门考试。),结果两人都落榜,两个垂头丧气的人在汶上的小酒馆偶遇且一见如故成为朋友。

三人到梁园的这一年是天宝三年,李白44岁,杜甫33岁,高适41岁。

杜甫介绍了高适,高适介绍了自己。(注:对高适争论最大的不是出身问题,而是出生时间问题,从公元699年到706年,争议不断,因为高适后来任高官,所以官员的年龄一直以来都是隐晦之事,我们折中取公元704年做为时间标准叙述。)

一声长叹,风流好记,风骨难写。高适出生于将门之后,祖上辉煌过,爷爷高侃曾破突厥、征高丽,是战功卓著的名将,但是到了他这辈,家道中落,20岁之前,高适的主业是习武攻文,极为刻苦。20岁后,高适开始了求职之路,仗义去长安、无奈困长安、失意离长安,然后就到了宋州梁园附近,耕读自养,写诗自慰。在长安,高适看到长安的公子哥们奢华的生活,有钱、有马、有美女相伴,享受着荣华富贵。那些一夜暴富的人,用金钱换富贵,娶美妻娇妾,挥金如土。高适曾用诗发出感叹,这些人哪里会知道那些面容憔悴、埋头苦读,为了报国漂在长安的游子,居无所处,每天晚上独自在灵台叹息的伤感。这是第一次进帝都,盛世留给高适的记忆。

高适27岁那年,也就是开元十八年,五月,东北的契丹部发生政变,权臣可突干杀了契丹王李邵固,胁迫奚部落反唐投向突厥。奚王李鲁苏携东华公主、东光公主逃奔大唐,帝国东部爆发了战争。作为军人之后的高适热血沸腾,于是北上投军。过魏州至钜鹿进入幽州、蓟州一带的前线。那时候,小小契丹根本不是大唐的对手,叛乱很快平定。高适本想在边关的将军幕府谋个职位,写了很多边塞诗请求引荐,但也如李白的赋一样,有去无回。在边塞,高适遇到了王之涣、郭密之,但这两位都是小官,与高适相遇时还都辞官赋闲在家。

茫茫风雪之中,高适没有见到王公大臣,只见到白发苍苍的戍边老卒,燕赵之地,高适除了憋了一肚子愤懑之气,别无所获。就这样原本豪情万丈的高适游荡了三年,在军队干过些杂事,也写了很多边塞诗,没谋得一官半职,可惜这位文武全才的高适,在文人眼中是武人,在武人眼中是文人,没能遇到伯乐。

盛世的文武高官都一样,哪会有写首诗就给个官做的可能。这之后,高适与李白一样开始了漫游的模式,拜高官访故友,也参加科考,依旧写诗送人,混口饭吃,最艰难时沿路乞讨。认识了一些同病相怜的朋友,比如王昌龄、杜甫、张旭等,高适的诗已开始有人传唱。

后来,听到边将隐瞒败绩,一味的歌功颂德,高适想到在边塞的日子里,军中的腐败,愤然写下《燕歌行》,在这首诗中,高适说:当边关的烽火燃起,勇士告别家乡出征塞外,胡人的骑兵如狂风般卷向关内,大唐的勇士在前线殊死搏杀。深秋里,大漠的草木早已枯黄,孤城落日之下,善战的士兵越来越少,寒冷的夜晚传来兵器的相撞声,三更时军营中又腾起阵阵杀气,勇士们相互看着战刀上斑斑血迹,随时准备冲锋陷阵,闲谈中至今怀念用兵如神 的飞将军李广,而身受皇恩的高官们不知兵法,节度使的营帐内依旧美人环绕歌舞升平。身披铁甲的征夫远在边关,在蓟北原野回首家乡,故乡的妻儿在城北望眼欲穿、伤心断肠,为国捐躯岂是个人的功勋?

在高适与李白述说往事时,杜甫也在回顾自己的经历,虽然这个时间段他的年龄最少。

杜甫出生于世家大户,自小家庭优越,过着安宁富足的生活。小时候,也是个调皮孩子,按他自己的说法:15岁时,心智还像个小娃,身体壮的像小牛,能跑能跳,秋天梨枣熟的季节,他一天可以爬树千次,也不觉得累。

杜甫的理想是能成为君王的辅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也就是协助君王成为尧舜这样的明主,让盛世王朝的民风变得敦厚淳朴。由于优越的家祖环境,杜甫自小就得到当时的高官、名流的赏识和鼓励。夸奖他的文章有班固、扬雄之风。那个时代,可能是受“破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潮影响,文人墨客都习惯于漫游于名山大川,成为盛世的一景。

杜甫是19那年开始了出游。这可能更多的是源于一个盛世王朝的富贵和平安。他去了郇瑕(今山西临猗)、吴越等地,在外四年后,回家参加“乡贡”,取得了参加进士科的会试资格,来年去京城参科考,结果落榜了。这一年是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

落榜的杜甫似乎没当回事,去了兖州探亲,当时,他的父亲是兖州司马,在兖州跟着苏源明(注:盛唐诗人)一起到齐赵平原漫游,而且在这一带过了四、五年的“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豪迈之后再次参加科考,又落榜了。唐代中了进士也没官做,要排队在家等,还得参加吏部“关试”的选拔考试。就是过了“关试”也得从九品的小官起步,对杜甫来说,一展抱负走捷径的办法也是走权贵推荐为官这条路。但是,这个词代表转折时,也就意味着一声叹息,事与愿违。

在宋州梁园一处道观,三位盛唐的大诗人对酒当歌,从他们的诗中可以看到每个人不同的思绪和志向。梁园是西汉时期梁孝王刘武营造的大型园林,规模宏大,景色优美,在司马迁的笔下这里“宫观相连,奇果佳树,瑰禽异兽,靡不毕至”。再向前推,这里曾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国都大梁城,不知道梁孝王是否按大梁城的风格建梁园。为什么三人会到这里相会,这里曾是西汉梁园文学的发源地,文人雅士的聚散地。到了三位诗人聚会时,历经近九百年,梁园早已废弃,但有辉煌的遗迹,这正是文人墨客流连、怀古、抒情的好地方。

高适的诗叫《古大梁行》,在这首长诗中,高适讲的是战国时代大梁的人与事。高适写到:我骑马来到曾经的大梁古城,这里长满了杂草和荆棘,一片苍茫的暮气,目睹其景,愁思满怀,令人感慨。曾经魏王的宫室、宗庙早已坍塌,信陵君与他的宾客们化做风尘。想当年,都城的早市上,华美的车骑、高雅的音乐。三十万精锐的军队营寨连绵,疆域相接千里。盛世的光阴转瞬即失,难以言传,连当年那些高台曲池都不复存在。只剩下断壁残垣中狐狸的足迹和土地上草木的枯根。夕阳西下,草木凋零,此情此景,令人伤感,手按剑柄,悲极而歌。侠客朱亥的美名至今为人传颂,路人还能辨别夷门的道路。那些身佩白玉,腰缠锦带,食邑万户的公侯们,以及手持宝刀,身跨良马的名将们,均已填塞在山丘之中。当年,发生在大梁城的凄凉旧事,随着时间淹没在时空,谁还在乎其中的恩怨。匆匆而过的路人只看见那流水从容东去,也许,这就是过往的见证。

怎么评价?高适说的是战国时魏国国都大梁城的兴盛与衰败,深沉悲凉的兴亡之叹,其感慨深沉,其意味悠长。

唏嘘感叹之后,应该当杜甫赋诗,杜甫写了哪首?不知道,有人说是《遣怀》,但这首长诗明显是多年之后杜甫怀念两位先逝的朋友李白、高适所做的诗。

李白当时写的诗叫《梁园吟》,据说李白当即挥墨写在了一处影壁的白墙上。在诗中,李白说:我乘舟渡过黄河去京城,扬帆起航时,水波相连,远及山边,天长水远,让人厌倦了远行,这次出游是为了寻访古迹。在这里,对酒高歌,愁思不断,想起了阮籍在蓬池上的吟咏,于是吟诵起绿水扬洪波”,写下这首“梁园歌”。感慨长安与梁园隔着迢迢之路,山高水远,想再重返长安希望渺茫。人生在世,天道难违,何必忧愁烦恼,品酒登高赏美景更是一种人生快意,仆人摇着大扇,可以让炎热如同秋风般清爽。桌上放着盛满杨梅的玉盘,还有花皎如雪的吴盐。沾白盐饮美酒,别学周时的夷齐,自谓高洁。从前,这里有个潇洒豪勇的名士信陵君,如今,他的坟却成为耕地,权力风流转头空。你看这曾经华美的梁园,月光虚照,院墙颓败,远山暮暮,只有古木参天,飘挂流云。当年的宫阙寻不见,那风流倜傥的枚乘、司马相如又去了哪里?曾经的舞影歌声消散于池中绿水,只有水东流空入海。吟诵到这里,我已泪洒衣襟,不能回京都,只能用皇帝赐的黄金买醉。来,一连干了五杯酒,再用六博棋分曹,以遣时日。且歌且谣,意在远方,如同当年谢安高卧,时机到东山再起,大济苍生,为时不晚

这两首千古名句,虽然意境相似,但高适探索的是国运,而李白思索的是命运,这可能是两种思絮下的境与界。这也形成事后两人命运的背道而驰。

这便是现实与浪漫的差距,不分高低。而浪漫的畅想总让人觉得技高一筹。

在传说中,三人大醉而归。之后,一女子游园看到墙壁上泼墨的情绪,花千金买下这壁墙。有了“千金买壁”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的女主角叫宗煜,是已故宰相宗楚客的孙女,此女秀外慧中,读诗书、工书法、知音律、善抚琴,当地有名的才女。

宗煜来到梁园,看到了墙上的《梁园吟》,反复吟诵,托人寻找作者。找到了高适,在高适的撮合下,成为李白的妻子,李白又成了上门女婿。

这之后,李白、杜甫、高适三人又一起北渡黄河,登琴台,纵猎孟渚泽,又一起去了王屋山寻找道家宗师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在王屋山中岩台建紫微宫、阳台宫修炼。号中岩道士。是道家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武则天时期,听闻其名,召至东都洛阳讲道,亲降手敕,赞美他道行德行 。睿宗时期,召入宫中,睿宗询问阴阳术数与治国的关系,司马承祯则认为阴阳术数是“异端”,治国理政应以“无为”为本。玄宗时期两次入长安,为皇帝李隆基受法篆。

在王屋山的阳台宫,三人看到了天坛峰的巍峨俊秀,见识了太行山的大气磅礴,远眺黄河波涛一线。可是遗憾的是一代宗师司马承祯旱已驾鹤西去,化羽成仙。小道士得知李白的到来,拿出司马承祯的一幅画。于是,李白提笔在小道士铺好的纸上提了几个字:“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大意是说,高山耸立,流水绵长,世间万物形态万千。如果没有老练的笔法,怎么能清晰、有力地描绘出这无穷的清丽和壮观呢?

李白不会想到,这几个字是他留世的唯一墨迹。(注:《上阳台贴》现珍藏于故宫博院)

同游的日子里,三人提到一个共同的朋友,这个人就是李邕,于是,相约来年齐鲁再见。王屋山分别时,已到了秋冬之际,李白去了齐州(山东济南一带)紫极宫学习道簏(道教的秘文),搞了个入道仪式,成了道士。然后又去了德州安陵,拜访善写符篆的盖寮,此次的求仙访道,李白收获满满。

当时,比李白名声更大的是李邕,时任北海太守。此人博览群书,才华横溢,文采斐然,盛唐时最牛的书法家。起步时,被宰相举荐为谏官。也许,此三人想从李邕的身上淘点经验。

《太平广记》中记载了李邕在海州做官时的一件事,当时倭国有个使团乘船到达海州,使者带有国书,载着朝贡的珍奇货物。李邕很热情,将使团安顿在驿馆,命人热情周到的接待,禁止使团人员走出驿馆。深里,李邕安排人手把船上的货物全部运走,再把船沉入海底。第二天,他让人放话:“昨夜大潮水,倭国的船只全部被海浪卷走了。”遣唐使去了长安,穷得只能献大幅布为礼物。后来,朝廷令李邕派船,选拔善水船工,送日本使者回国。倭国使者即将出发时,李邕对前来告辞的船长说:“倭国路途遥远,海中风高浪急,你们怎么安全返回呢?路上你们看着办吧。”船长听后,心中明白,船行数日,夜里把日本使者全部扔进海里,于是驾船回到海洲复命。李邕为什么这样做?不知道。当时倭国的遣唐使大量生活于长安、洛阳学习儒家文化,这件事不可能不泄露。可见,李邕绝不是什么善茬。

但是这位不是善茬的李邕却是李白、杜甫、高适共同的忘年交,在济南郡热情的接待了三人。于是有了历史上记录的另一次盛世文人的聚会,史称“历下盛会”。当时多日暴雨,黄河泛滥,雨季结束,洪水退去,众人相聚济南的古历下亭,在座还有当时与王维齐名的济南郡司马:卢象,还有几个蹇处士(注:指名声大,但没做官的文化人),历下亭宴饮后,又一起游鹊山湖畔的新亭。杜甫受李白影响,对道家产生了兴趣,这段时间,两人还去蒙山寻隐问道。在饮酒赋诗之外,讨论炼丹求仙之术,还一起拜访了兖州城北的隐士范野人。那段时光,李白与杜甫过着“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日子。

济南一别,李白与杜甫、高适再未相见。临别时,李白举杯道: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这一年是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秋。之后,三人开启了不同的“诗和远方”之路。

济南分别后,李白从任城乘船南下吴越,去会稽凭吊有知遇之恩的贺知章,见道长元丹丘。不久,辞官归隐的孔巢文回到会稽。李白和元丹丘、孔巢文畅游禹穴、兰亭等遗迹,泛舟静湖,往来剡溪,徜徉山水之中。在金陵,李白遇见了被贬官的崔成甫。此时,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共享的话题更投机,泛舟秦淮河,通宵达旦地吟诗、作赋、高歌,引得两岸人家拍手助兴。就这样,李白在吴越漂泊了几年。当时,徜徉于社会底层的李白发现了盛世下的危机,且一年比一年严重,于是,他去了幽燕一带,亲眼看到安禄山秣马厉兵,形势危急,但他却无能为力,依旧“拔剑四顾心茫然”。在杜甫、高适开始坐小官的那些年,李白又漫游于宣城、当涂、南陵、秋浦一带,仍然衣食依人,赋诗投赠地方官,以求帮助。李白一面求仙问道,一面渴望有力报国,对于王朝安危,颇多关注,同是漫游,与年少时已大不相同。

李白访名山、寻名师,自有了道长的身份,就有着广阔的天地,李白已成为盛世的文化符号,喝最豪放的酒,赏最寂寞的月,写最忧愁的诗,只为摆脱“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无奈。他的诗写的再好,名声再大,对兼济天下的理想而言,终归只是一块敲门砖而已,在李白的内心深处,从不因写出盛唐最好的诗而知足,他渴望着东山再起。可是,在一个现实的社会里,谁会冒着风险启用一个被皇帝辞退的翰林,随着时光的流逝,李白也只能在“高堂明镜悲白发”中,愁绪越来越多,越来越乱。

李白对大唐盛世的记忆是: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对杜甫来说,他在重走李白的路,想用“干谒”(注:这个词的意思是用献诗赋文展示才华,求得到引荐或赏识。)的办法谋求一官半职,盛唐除了科考、蒙荫之外,这是最快捷的作官之路,这也是开放的盛唐以才纳官的方式。但这个过程,也就给了阿谀奉承、虚假浮夸的钻营者一个机会。杜甫还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只要愿意跪下,愿意低头,以他的才华就会有很多路可走。天宝六年,公元747年,皇帝李隆基下诏“凡有一技之长者,可到长安应试”。杜甫去了长安参加考试,但是这却是一场“乌龙”,全国的才子们不远万里,会聚长安。但是,时任宰相的李林甫为了讨好皇帝,让参考的士子全部落榜。然后告诉皇帝,因陛下的英明,现在“野无遗贤”,有用的人才都在官府就职。

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频频投递“干谒”,但终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用杜甫的诗来表达就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在这种贫苦的日子里,奋斗了十年的杜甫终于谋得一个职位:“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这个长长官名,说简单点就是兵器库的管理员。杜甫高兴的跑回租住在奉先(陕西蒲城)的家中报喜,还没进门就听到屋中的哭声,急忙进屋,这才得知自己的小儿子饿死了。这一年,杜甫43岁。

杜甫对大唐盛世的记忆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冷死骨。

天宝六年那场考试,高适也参加了,落榜回家继续耕读。后来,高适认识了宋州刺史张九皋,由地方官举荐参加了专为隐士开设的“有道科”考试,榜上有名,被任命为一个小官:封丘尉(河南新乡)。这是一个从九品的小官。得到任命,高适立即给当时的宰相写了一首诗,在这首诗中,高适把李林甫夸成萧何在世,满篇的溢美之辞和感激之情。但是,进入官场后,高适发现李林甫不是那种人,而且在繁杂的权争中极有可能出现问题,李林甫年龄大、心机重、害人多,不会有好报。高适有了官场耳闻后,毅然辞职,逃离是非之地,这一次,高适去河西当了哥舒翰幕府的掌书记,结果第二年,李林甫就死了,死后让杨国忠定了个谋反罪,被抄家。高适躲过一劫,哥舒翰是当时河西名将,正受宠信,杨国忠自然也没兴趣招惹他。高适也就平稳的做着个小官,等侯机会,这机会尽然很快的到了。

济南分别的十年中,杜甫只看到了盛世下的危机,而高适则掌握了在黑暗的庙堂中的生存之道。对官场的敏锐性和方向性把握终将成就他。

高适对大唐盛世的记忆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盛世荣光之下,每个人都想像李白一样浪漫,但却活得跟杜甫一般痛苦,最终不得不像高适那样面对现实。

大唐的弦线被拉到了最高点,大动乱即将开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