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镇江往事--镇江私立瓜镇义渡局

 西津旅程 2024-02-10 发布于江苏

       镇江北临大江,群山环绕,便于物资运转,又利于控制守卫。自大运河贯通之后,更成为运河、长江的十字交汇点,是古典时代长江上极为重要的人员、物资渡口及周转港口。

       不同时期镇江存在过:瓜洲渡、西津渡(即蒜山渡)、扬子桥渡、甘露港渡(即京口渡)、焦山渡、镇江附近还有高资东西渡等多处渡口,其中西津渡最为知名和重要。

      当时的镇江江面远非今日南淤后的状况可比,镇江地方志书记载,唐代以前的镇江江面,最宽时接近40里,自唐代后也有18里。加上镇江段水流凶险,古代的渡江活动便是一项实实在在的“高危旅行”。

      古书对镇江江面有这样一段描述:“春秋之间,上流泛涨,山水相搏,触漩而为涡,激而成湍。虽恬风云景,尤惧变生不测” ,故有“京口之渡为天下最险”之称。

 (镇江江面历代变化简图)

         明代正统之后,镇江主要渡口(西津渡)开始出现民间救生船(红船)。例如崇祯时期,兴化县李长科在超岸寺附近建避风馆,募造救生船。以上多属民间个人行为,规模、持续性都非常有限。

         到了康熙中期,出于护卫漕船过江的需要,清政府官方开始设置漕运救生船,但这些船并不服务于民间,民间渡江依旧缺乏安全保障。

        康熙41年, 京口蒋元鼐、朱用载、蒋尚忠、张迈先、林崧等十五人成立“京口救生会”,并坚持运转了一百多年,镇江江上慈善救生事业由此兴起。

       道光年间,镇江又出现了焦山救生总局,同治时期其规模达到顶点。焦山救生总局租赁焦山印心屋为局所,订立章程,上自运河大口门外龙窝起,下至江都界三江营江口止,共设救生红船16艘,分段巡救又于龙窝地方,与京口救生会设公所一处,互相稽查。

       太平天国覆灭后,参战的湘军、淮军等团练武装大量裁撤,失业的军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渐渐演变为“船民”,亦匪亦民,过江的商旅苦不堪言。

     这一大背景下,1871年,在镇江经商的浙江余姚县人魏寿昌主动邀请同乡铭、严宗延等 5 人集议研究,成立镇江瓜镇义渡局,共同集资建造大型渡江红帆船,专门免费载渡瓜洲与镇江的旅客,使南来北往的人平安渡江,以免惨剧发生。 由于是免费项目,小商贩、普通阶层均获益匪浅。

(镇江瓜镇义渡局抗战时期1938-1946年收支报告)

      镇江义渡局在运转正常后,由镇江钱庄、杂货、洋货等 5 个行业轮流值管。后又由五业一起公推钱庄业于小川为专职董事,前后建造大木船20 只左右。至抗战胜利时,私立瓜镇义渡局的法人为何宇池。

      (瓜镇义渡局抗战后统计救生船只情况)

瓜镇义渡局抗战后持有房屋及租赁况)

      以上三家义渡救生机构,为了维持长久运转,都持有一定数量的义田和房产,共计占有土地 10671 亩。其中最多的瓜镇义渡局有土地 9530 亩,其次的京口救生会 618 亩,焦山救生局 522 亩。三慈善团体占有的土地全部用于出租,种土地者绝大部分都是无地少地的贫雇农,这些田和丹阳“练湖”的湖田关系甚密,那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到了后期,即便有义田,经费依然时有亏空,民国初年,又经地方政府转上级批准,向江北仪征十二圩的盐业提取“盐厘”,向七濠口米行提取“米厘”,经费不足的问题才有所好转。

     1923 年,镇江又成立了普济轮渡局,购买了大吨位的铁壳“普济号”轮 船,使渡江条件和安全性大为改观。  

民国末期镇江江边码头分布(局部)

      由于抗战的巨大破坏和小火轮的兴起,救生会和义渡局的红船逐渐退役,各机构在时局的打击下也逐渐衰落,最终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消失在历史洪流之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