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的这几种关系里的奥秘

 金之桥 2024-02-11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关系,每个人也都需要活生生的关系。

一切幸福感的来源都是关系,但同时,一切烦恼的来源也同样是来自于关系。

对于懂关系的人来说,如何去和人构建起和谐的相处方式,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很难做到,常常会被关系间的问题,弄得焦头烂额。

很想把关系处理好,但经常是用力过猛,要不是委屈自己,要不就是对方根本不领情。

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双在关系中的心灵之眼,可以看透一些关系中的本质,也许就能让自己活的轻松些。

下面就为你分享几种关系里的奥秘,让我们都能在社交中变得游刃有余。

01
过度关注别人,其实是内耗自己

知乎上一则问答“为何说共情能力太强,是一种内耗?”

我在里面回答到:

因为你共情了别人,是会忽视自己的感受,你要全身心的投入在别人身上。
如,你为了共情对方的感受,就会压抑自己的感受。
一件事情你不想这么做,但要共情对方,你就只能去做。
过度的共情其实就是一种讨好,长此以往会自我内耗。
因为你习惯了以他人为首位,可你也是有需求,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当你自己的能量无法很好地释放出来时,就会在身体里乱窜,最终成为情绪内耗。
而共情能力太强,其实也就是在过度关注别人。
你想去管别人的事,帮忙决定别人的事情,但每个人都会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立意志,也就是说你是你,别人是别人。
而你想要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影响帮助某人时,这其中一定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如,对方不听你的,跟你唱反调;
又或者听了,办的时候心不甘情不愿,办起来拖泥带水总是出错,这都会给你带来巨大的焦虑感。
所以,我们要明白关系再好,也都不要有“拯救者情结”,而是要懂得尊重彼此的边界,守住自己的边界。
当我们能够专注在自己时,就会发现可控感变高了。
因为你唯有能掌控的人只有自己,此刻也就不会感到内耗与焦虑了。
古希腊的四大哲学学派之一的斯多葛学派中,对事物有一个二分法:分清你能控制的和你不能控制的。
简单来说就是,认清楚你能控制的事情,并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它做到最好。

同时,还要认清楚那些是你无法控制的事情,不要瞎较劲,怨天尤人。

只有当一个人能够分清楚着二者的真正含义,才能真正地做到清醒且优雅的活着。

图片

02
从不发脾气的人,要适当远离

在你的关系中是否会有这样一类人,脾气特别好,甚至给人的感觉是TA一点脾气都没有。

如:TA从来没给跟人红过脸,永远都是笑脸相迎,即便是利益受损了,处于被剥削的地步,换做别人早就翻脸,可TA还能像没事人一样,以关系间的和谐为主。

但真的会有人没有脾气吗?一定不是。

先从进化的角度来说,我们的大脑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原始进化的遗留「爬行脑」。

在神经科学中,有一个经典的三脑模型,我们的大脑基本分为三层结构。

它们分别是:

「爬行脑」,负责心跳、呼吸等生存功能。

哺乳脑又称「情绪脑」,位于大脑内的边缘系统,负责情绪、记忆和安全反应。

以及大脑最外层的「新皮层」,负责注意力和思考。

人类的爬行脑形成至今已经有3.6亿年,情绪脑也有2亿年之久,而大脑最外层的新皮层,又称理智脑仅仅只有250万年。

所以说,情绪是人的本能,它是身体不可分割的一个部位。

每个人都有脾气,只是有的人会把它隐藏的很好,但很多正常的应激反应,还是会存在。

所以,看起来没脾气的人,即便是将它隐藏的很好,在面对不公平对待时,坏情绪还是会跳出来,想去捍卫一下自己的权益,只是被伪装的很好而已。

最常见的就是“被动攻击”。

如:有的人表面伪装的很好,从不表现出不开心,但会通过拖延,迟到等方式表达愤怒。

也有些人表面和善,对于别人提出的请求,答应的信誓旦旦,但会通过搞砸事情来释放自己的攻击。

所以如果在关系里,不会直接表达愤怒和不满,是很容易形成“积怒”。

最终以各种被动攻击的方式出现,让彼此都难受。

图片


03
你越好,别人越想攻击你

当你在关系很容易就做出让步时,其实就是在暗示对方你很好说话。

而在关系里当彼此的边界变得模糊不清时,也就很容易变得守不住自己的边界,会被他人不断地索取。

在任何关系中都会存在博弈的心理,你弱,他就强,你强了,对方就会弱。

而如果你不懂得这种关系中的隐喻,也就会失去自己人生的话语权。

这时谁都能进入你的领域,随意的使用和索取。

所以,人要懂得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心理边界,在某些关乎自己利益的事情上,要懂得据理力争,这也是守住你的边界的最好方式。

这样别人才不会看轻你,才会知道你也有脾气,也有底线,在超出这个范围时你会变得不好惹。

然后才会尊重你,把你放在一个不可以随便惹的位置上。

记得,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在关系中守住边界。


作者:晓萍,90后女生,一个励志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女孩,想陪你去看更大的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