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泽东的思维特点

 草堂书屋libray 2024-02-11 发布于云南

作者 书院主人

内容图片

一、毛泽东思维的基本原则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他常说一句俗话,“不到火候不揭锅”。遵义会议为什么只反左倾军事教条主义,不反整个左倾路线?就是因为“不到火候”,是为了争取大多数人,比如张闻天、王稼祥等人。张国焘长征路上分裂中央,为什么不开除他的党籍?就是因为“不到火候”,是为了争取广大四方面军指战员。

有时“硬”,因为综合考量了各方面的形势;有时“软”,也是综合考量了各方面的形势和战略目的。变通,是高明政治家的基本素质。毛泽东思维的最高明之处就是根据客观情况对政策和策略加以变通。如,抗战时期,可以取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称号,中国工农红军可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没收地主土地可以变通为“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这在当时都是很大的难以想象的让步,是“软”。但是,为了大局,为了达成战略目标,这种让步就是“灵活性”。但是,原则性是不让步的,那就是无论红军还是八路军新四军,都必须由共产党来绝对领导。“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是毛泽东思维中基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的一个显著特征。

二、富于超前性、理想化、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毛泽东晚年思维的一大特征。

近代中国一百多年,内忧外患,受尽屈辱,就源于一个落后。如何尽快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是毛泽东内心最迫切思考的一个问题。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给了毛泽东及中国人民极大地鼓舞。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工业快速发展,激发了毛泽东加快中国工业化的豪情。在这种情况下,不是依靠经济规律办事,而是采取了“强力推进”的办法。于是有了人民公社,大跃进。中国经济发展遭受了严重挫折。当时,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中共一大代表、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的李达,是毛泽东挚友,毛泽东称之为“鹤鸣兄”——鹤鸣是李达的字。在毛泽东书房里二人谈哲学,谈大跃进,发生了激烈争论。李达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口号有问题,是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错误的。毛泽东说,我们万里长征不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吗?不是胜利了吗?李达说,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个限度,不能无限扩大,无限夸大就是唯心主义。李达并对毛泽东直言,“你发烧快九十度了”。毛泽东说,我看你也差不多。二人争得面红耳赤。

李达告别后,毛泽东自我反思:“孔子言'六十而耳顺’,我和鹤鸣兄都七十多岁的人了,还争得面红耳赤,唉!……”

历史已经证明,大跃进时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也是反辩证法的。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有着超人的政治智慧。同时,他又是一位有血有肉的人,和挚友李达争论时“认真真真”而不失友谊,事情过后又能冷静地反思。后来,大跃进的狂热逐渐冷却下来了……

内容图片

——书院主人,研究历史,文章原创,以文会友。

霞满天书院,是书斋名,作者自号“书院主人”,常有三五好友前来聚谈,此诚人生乐事也!欢迎文明讨论交流。

文章图片,取自网络。特此。

内容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