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名地:喀什

 zqbxi 2024-02-12 发布于江西

喀什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5个地区之一,驻地喀什市。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带,境内四季分明,光照长;总面积16.2万平方千米,辖1个市和11个县;2017年总人口464.97万人。

喀什地区古称“疏勒”“任汝”“疏附”,包括古代的疏勒(今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伽师县一带)、蒲犁(今塔什库尔干)、莎车、依耐(今英吉沙和阿克陶境内)、乌禾宅(今塔什库尔干南部)、西夜(今叶城)等地。喀什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还是新疆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体现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建筑风格及传统经济的特色和精华。2010年,喀什经济开发区被批准为经济特区。

历史沿革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2000多年。

喀什地区境域,秦汉之际,有西域三十六国的疏勒、莎车、尉头、子合、西夜、蒲犁、依耐、乌禾乇、捐毒、休循等诸国,其中疏勒、莎车较大,张骞出使西域时曾至这里。[2]

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汉朝在乌垒(今轮台县东野云沟南)设置西域都护府后,疏勒、莎车等国属其管辖,标志着境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东汉初年,莎车一度称霸西域,时五十五国咸听其号令。永平十七年(74年)起,班超驻守疏勒长达17年,使封闭65年之久的丝路南道再度开放。

三国至西晋时期,疏勒先后兼并了周围的莎车、竭石、西夜、蒲犁等国成为西域一个比较大的地方政权。

南北朝至隋代,今喀什地区境内主要有疏勒、朱俱波、渴盘陀等国,多次遣使至中原朝贡。

唐显庆三年(658年),唐朝在平定西突厥阿史那贺鲁之乱后,在疏勒设置去沙都督府,后改为疏勒都督府,府下设15个州,范围囊括今喀什地区全境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地域辽阔,为当时有名的“安西四镇”之一。它曾有力地维护了西域与内陆在政治上的统一,保障了盛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畅通。唐开成五年(840年),居于漠北的回鹘汗国为黠戛斯所败,大规模西迁,其中一支迁至疏勒境内。后来喀喇汗王朝建立,这里又成为其东部重镇和陪都,“喀什噶尔”一名从此显见于史籍。至北宋庆历元年(1041年)前后,喀喇汗王朝分裂为东、西两部,东喀喇汗王朝建都于喀什噶尔,今地区辖境属汗国近畿之地。

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后,今喀什地区境内成为蒙古汗国的辖地。淳口十二年(1252年),蒙古设立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喀什噶尔等城受其管辖。

元代,境域虽属察合台汗国、东察合台汗国辖地,但受蒙古朵豁剌惕部直接管理。

明代,境内先有大小“地面”,互不统属,后有号称“喀什噶尔王国”的阿巴拜克热政权。正德九年(1514年),叶尔羌汗国建立,今喀什地区为其核心区域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清初,准噶尔部兴起,在灭亡叶尔羌汗国之后,扶植依达也提拉(阿帕克和卓)等傀儡统治南疆。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后,南疆地区纳入清朝版图。乾隆二十四年(1758年),清朝在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在喀什噶尔设“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管理南疆八城(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阿克苏、乌什、库车、喀喇沙尔)事务,同时“因俗设制”,在各地保留了以阿奇木伯克为首的伯克制度。至光绪三年(1877年),清政府在驱逐阿古柏侵略势力收复新疆后,于光绪九年(1883年)废除伯克制和“军府制”,设置喀什噶尔道,下辖有疏勒府、莎车府、英吉沙尔直隶厅、蒲犁分防厅、和阗直隶州和疏附、伽师、叶城、皮山、洛浦、于阗6县。

民国初年,沿袭清末旧制。民国二年(1913年),府、厅、州均改为县后,喀什噶尔道管辖疏附、伽师、叶城、皮山、于阗、洛浦、疏勒、莎车、英吉沙、蒲犁、巴楚、和阗12县,以及陆续成立的麦盖提、乌恰、泽普、阿图什、岳普湖、墨玉6县。民国九年(1920年),原隶属喀什的叶城、皮山、于阗、洛浦、和阗、墨玉6县析出,划归新成立的和阗道管辖。民国十九年(1930年)废道改行政区,设喀什行政区,列为新疆第三行政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析出莎车、泽普、麦盖提3县与和阗区的叶城县合并,设立新疆第十行政区(莎车区),管辖莎车、泽普、麦盖提、叶城4县。至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第三区(喀什区)、第十区(莎车区)分别改为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5月25日,喀什市成立。1954年8月21日,南疆行署成立,喀什专署撤销,其所辖喀什市及疏勒、疏附、英吉沙、岳普湖、伽师、巴楚、蒲犁7县归南疆行署直接领导;莎车、和田、阿克苏3个专区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亦由南疆行署领导。

1956年6月30日,南疆行署和莎车专署撤销,南疆行署所属阿克苏、和田2个专区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领导,原南疆行署直属县(市)及原莎车专区各县由新成立的喀什专区管辖。喀什专区管辖喀什市及疏勒、疏附、英吉沙、伽师、岳普湖、巴楚、麦盖提、莎车、泽普、叶城、塔什库尔干11个县。1971年1月11日,喀什专区更称为喀什地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12月,喀什地区共辖12个县级行政区,包括1个县级市、10个县、1个自治县,分别是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英吉沙县、岳普湖县、伽师县、莎车县、泽普县、叶城县、麦盖提县、巴楚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喀什地区行政公署驻喀什市解放北路46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喀什地区地处欧亚大陆中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部,新疆西南部。地处在东经71.39′~79.52′、北纬35.28′~40.16′之间。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北与柯坪县、阿瓦提县相连,西北与阿图什市、乌恰县和阿克陶县相连,东南与皮山县相连,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连,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周边邻近国家还有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3个国家。全区总面积16.2万平方千米,东西宽约750千米,南北长535千米。

地形地貌

喀什地区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喀喇昆仑山,东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诸山和沙漠环绕的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冲积平原犹如绿色的宝石镶嵌其中。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轮廓是由稳定的塔里木盆地、天山、昆仑山地槽褶皱带为主的构造单元组成。印度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北冰洋的寒冷气流也较难穿透,造成喀什地区干旱炎热的暖温带的荒漠景观。而山区的冰雪融水给绿洲的开发创造了条件,形成较集中的喀什噶尔和叶尔羌河两大著名绿洲。境内最高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最低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海拔1100米,喀什市城区的平均海拔高度1289米。

【喀什/阿图什市】由于这两座城市距离较近,城区相距只有30公里不到。喀什和阿图什市坐落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边缘,市区再往西北就是天山和昆仑山,以及帕米尔高原,气势十分壮观。

天山 

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于地球上最大的一块陆地欧亚大陆腹地,天山东西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全长2500公里,南北平均宽250-350公里,最宽处达800公里以上。天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天山同时也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区最大的山系。

天山呈东西走向,绵延中国境内1700千米,占地57万多平方公里,占新疆全区面积约1/3。中国境内的天山山脉把新疆大致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托木尔峰是天山山脉的最高峰,海拔7435.3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天山。

2013年6月21日12:10,中国境内天山的托木尔峰、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博格达4个片区以"新疆天山"名称成功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

昆仑山 - 亚洲中部山脉

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古代神话认为昆仑山中居住着一位神仙"西王母",人头豹身,由两只青鸟侍奉。是道教正神,与东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

公格尔峰,即公格尔山,地处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是昆仑山脉的最高峰,海拔7649米(也常说海拔7719米)。山顶常年积雪,山间悬挂着条条银光闪闪的冰川,极为壮观。

公格尔峰与公格尔九别峰并肩而立,犹如一对亲密的姐妹。公格尔九别峰海拔7530米。公格尔九别峰,海拔7530米,位于东经75.2度,北纬38.6度;公格尔峰与公格尔九别峰同在西昆仑山脉西端的山脊线上,两者直线距离仅15公里。 它们的山体相连,是一对联抉而立的姊妹峰,坐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境内。它们与其南面的慕士塔格峰同居西昆仑山脉,并称为东帕米尔高原的三座著名高峰。公格尔峰是西昆仑山脉上的第一高峰。山峰呈金字塔形,峰体陡峭,平均坡度约45度,山峰主要以4条主山脊为骨架:北山脊、西山脊、南山脊、东山脊。山坡浮雪深厚,有高差达300米左右的雪崩区。

帕米尔高原 

帕米尔高原(Pamirs,亦作Pamir),中国古代称葱岭,古丝绸之路在此经过。地处中亚东南部、中国的最西端,横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是亚洲多个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平均海拔4000米-7700米"帕米尔"是塔吉克语"世界屋脊"的意思,高原海拔4000米~7700米,拥有许多高峰。该高原是地球上两条巨大山带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带和帕米尔-楚科奇山带)的山结,也是亚洲大陆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兴都库什山脉五大山脉,它群山起伏,连绵逶迤,雪峰群立,耸入云天,号称亚洲大陆地区的屋脊。帕米尔高原的最高峰是乔戈里峰,位于中国和巴基斯坦交界处,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

塔克拉玛干沙漠 - 中国最大的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维语:تەكلىماكان قۇملۇقى)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这里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于平原以上300米。狂风能将沙墙吹起,高度可达其3倍。沙漠里沙丘绵延,受风的影响,沙丘时常移动。沙漠里亦有少量的植物,其根系异常发达,超过地上部分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汲取地下的水分,那里的动物有夏眠的现象。2022年6月2日,中国首条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等级公路—塔里木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正式投入运行。

气候环境

喀什地区处在中亚腹部,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带。境内四季分明,光照长,气温年和日变化大,降水很少,蒸发旺盛。夏季炎热,但酷暑期短;冬无严寒,但低温期长;春夏多大风、沙暴、浮尘天气。因地形复杂、气候差异较大,大体可分为5个区:喀什平原气候区、沙漠荒漠气候区、山地丘陵气候区、帕米尔高原气候区、昆仑山气候区。

水文环境

喀什地区水系受地形地貌、地域降水影响,各河系的源头都位于冰川、山区积雪带,随着山区水分的融冻而使各河的年内枯洪变化明显。喀什地区地下水的动储量约在50亿~60亿立方米(包括上层滞水)。地下水主要补给区是在洪积扇、冲积扇。各大河流在出山口后的砾质洪积物上大量渗漏,其渗漏量约占河水的30%以上,是平原区地下水径流形成的主要来源。地下水运动规模在上游扇形地上主要为补给形成区,至下游则为蒸发消耗区。

喀什地区各河系的源头位于冰川、山区积雪带,随着山区不同季节水分的融化而使各河的年内枯洪变化明显。全地区有叶尔羌河流域和喀什噶尔河流域,大小河流10条,其中较大河流有叶尔羌、提孜那甫、克孜勒、盖孜、库山5条。全地区河水年径流量120亿立方米,还有地下回归水10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760万千瓦,易开发120万千瓦。河流的来水特点是枯、洪期差异较大。6~9月洪水期的径流量为年径流量的60%~80%。喀什地区已建地方水库58座(不含兵团),总库容17.26亿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13.98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56亿立方米,死库容1.72亿立方米。按照水库规模分:大(2)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17座,小(1)型水库35座,小(2)型水库3座。

提孜那甫

克孜勒河发源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特拉普齐亚峰,河长778千米,中国境内流长900千米,流域面积1.51万平方千米。克孜勒河进入平原及疏附县苏乎鲁克处分为南北两支,南支喀什噶尔河,北支克孜尔保依河。库山河源于慕士塔格、公格尔冰峰,以融冰补给为主。河长200余千米,流域面积 0.892万平方千米,由卡拉塔什和且木干两条支流汇合而成,另有皮河克和罕铁列克小溪注入。灌溉区包括疏勒、英吉沙及东风农场,并消失于疏勒和英吉沙两县。年径流量为6.3亿立方米,库山河流域易春旱。

盖孜河地处于喀什地区中部,发源于撒里科勒斯山北麓,由木吉河、雅玛亚河于布仑口汇合而成,全长374公里,流经疏附、疏勒、岳普湖三县和农三师41、42团场,灌溉耕地约100万亩。

沙湖

湿地

矿产资源

喀什地区已发现矿产67种,矿产地224处。其中大型矿床12处。矿产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油页岩、铁、铬、钛、锰、钒、金、银、铂、铜、铅、镁、钻、钨、美矿、白云岩、萤石、熔剂灰岩、硫铁矿、自然硫、岩盐、蛇纹岩、重晶石、皂石、方纳磷、膨润土、水泥石灰岩、饰面大理石、石英岩、砂岩、黏土、宝石、玉石、东陵石、黄玉、石榴石、电气石、水晶、金刚石、玛瑙等。其中石膏储量居全国前列,蛇纹岩储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水泥石灰岩、熔剂灰岩、饰面大理石、花岗岩、磁铁矿、硫铁矿、玉石储量丰富。

生物资源

喀什地区境内植物资源有高山植被、平原绿洲植被、荒漠植被、沼泽植被等。全地区林地面积3553万公顷,其中天然林229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75%。树种有杨树、柳树、桑树、沙棘、槐树、梧桐、松树、杉树、柏树、红柳、胡杨、沙棘等。果树有桃、杏、梨、苹果、巴旦木、葡萄、无花果、石榴、樱桃、阿月浑子、核桃等。甜瓜和西瓜质地优良、含糖量高。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还有水稻、大麦、高粱、油菜、胡麻、葵花、花生、芝麻、小茴香等。药用植物有甘草、党参、麻黄、雪莲等10多种。动物家畜有羊、牛、马、驴、驼、骡、猪、兔等。野生动物有狐狸、野猪、黄羊、雪豹、雪鸡、野兔、松鼠等。还有种类繁多的飞禽。

区域人口

截至2017年底,喀什地区人口总户数119.08万户,总人口464.97万人,比上年增加13.5万人,城镇人口106.5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22.90%。汉族人口28.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2%;维吾尔族人口429.5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92.4%;塔吉克族人口4.3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0.94%;其他民族人口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0.43%。全年出生率12.83‰,死亡率4.82‰,人口自然增长率8.01‰。喀什地区主体民族为维吾尔族,次为汉、塔吉克、回、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哈萨克、满、锡伯、蒙古、藏、俄罗斯等民族。

名优特产

莎车巴旦姆

指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及周边地区的巴旦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称巴旦木、扁桃、巴旦杏、莎车巴旦姆产品以其味美、质优而远近闻名。巴旦姆是世界四大著名干果之一,属于第三纪孑遗植物,被誉为"活化石"。是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的重要原料。有"人间圣果"美誉。巴旦姆别名甚多,古时称偏桃、偏核桃、婆淡树,许多国家称"扁桃"。新疆巴旦姆是从古波斯(伊朗)传入。新疆巴旦姆品种繁多,约有四十多个,分为五个大家族,分别是软壳甜巴旦姆品系、甜巴旦姆品系、厚壳甜巴旦姆品系、苦巴旦姆品系、桃巴旦姆品系。前两个家族的最佳品种是:纸皮巴旦、软壳巴旦、薄壳巴旦、双仁巴旦等,维语称"皮斯特卡卡孜巴旦姆"、"卡卡孜巴旦姆"、"雀克巴旦姆。

除在哈萨克斯坦和美国有少量分布以外,大面积野生巴旦姆主要集中在中国新疆。因为巴旦姆喜高温和日照长,特别适宜在新疆南疆栽培,巴旦姆的营养价值相当于等重量牛肉的六倍,并能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皮肤过敏、气管炎、小儿佝偻病等疾病。巴旦姆主要产在天山以南喀什绿洲的疏附、英吉沙、莎车、叶城等县。

按植物分类学,巴旦杏不是杏,而是桃属中扁桃亚属的植物,巴旦杏果小,扁圆,果肉干涩无汁不能食,主要吃巴旦的仁。仁味超过核桃和杏仁,有特殊的甜香风味。

伽师瓜

伽师自古以来就以生产甜瓜而著称。据载,南北朝时期伽师瓜就因色、香、味俱全,品质优异、肉厚质细、甘甜清脆、含糖量适口而闻名关内,被誉为“中国瓜王”和“西域珍品”。

伽师县属典型的暖温带内陆干燥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7℃。全年日照时数为2923.7小时,无霜期平均在233天左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伽师瓜积存糖分,正是这种独特的光热条件,成就了伽师瓜独有的品质。

“肉厚香甜玛瑙红,汁浓鲜美祖母绿”,著名书法家李铎盛赞伽师瓜的诗句,不仅道出了伽师瓜瓤玛瑙红的鲜艳、瓜皮祖母绿的色质,还将它的口感和品质和盘托出,令人垂涎欲滴、回味无穷。

伽师瓜作为甜瓜中的珍品,于2005年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它与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并列成为新疆具有地理标志的四大品牌瓜果。

伽师瓜呈椭圆形,单瓜重4公斤左右为标准,维吾尔语称“卡拉库赛”,意为黑皮瓜。说是黑皮瓜,其实底色通体为墨绿色,连着瓜蒂的那端缔结着微微凸起的乳白色网纹,仿佛把瓜蔓的血脉遗传给瓜宝宝,而另一端则是溜光的。伽师瓜已有1500余年的种植历史。1959年,在伽师瓜产品地域内出土的南北朝时期(公元四、五世纪)的古墓中发现了甜瓜籽壳,经专家鉴定,确定那甜瓜籽壳的瓜种与现代伽师瓜瓜种十分近似。享有“天下第一瓜”和“西域珍品”的伽师瓜,被历朝列为贡品。古时候,浩浩荡荡的护送贡品队伍,也只能满足少数人的愿望,而如今每年20万亩以上的伽师瓜种植面积,让普通百姓也能品尝到它的清香与甘甜。千古诗人频盛赞,万里官宦贡皇庭,如今伽师多种植,庶民朵颐享尊荣。

伽师甜瓜有26个品种之多,独领风骚的“卡拉库赛”因为独特倍受伽师人的钟爱,在长期的选育、栽培过程中,品性得到优化,为区别于哈密瓜,自1985年起,伽师人干脆把“卡拉库赛”称作“伽师瓜”,这种既定之中的缘纷,无不体现着伽师人对故土的热爱。

也就在那一年冬天,伽师在北京举行伽师瓜鉴评会,轰动了京城。“西域珍品”、“珍品飘香”,“天下第一瓜”,不少名人墨客品尝过后,现场挥毫泼墨赞赏伽师瓜。“奇甘都市尝新味,盛世儒林说异瓜”,著名书法家启功也为伽师瓜留下了墨宝。自此,伽师瓜声名鹊起,销往全国55个城市和香港。

无花果


无花果

  喀什盛产无花果,它可与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齐名。无花果果形扁圆,果肉细软,果味甘甜,营养丰富并有药用价值,含糖量高达24% 。无花果除鲜食外,还可以制成果脯和果酱。另外,由于无花果叶片硕大,枝干光洁,树冠整齐,姿态美观等特点,人们往往把它栽在庭院、花圃或培育成盆景放在室内,美化环境。

英吉沙色买提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英吉沙色买提杏历史悠久,据汉书记载远在汉朝时期西域就有杏树栽培,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为选择,不断地进行优胜劣汰,形成了适合新疆本地自然条件的多个不同栽培品种。英吉沙色买提杏色泽亮丽,果面光滑无毛,表面橙黄略带红晕,果肉桔黄色,香味浓,酸甜适口,离核、甜仁。

英吉沙县栽培杏树的历史可追溯到有文字记载以前,几千年来,从未间断,在农家长期的栽培过程中,不断进行存优汰劣,形成不少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优良杏品种。色买提杏是英吉沙县特产之一,"色买提杏"以育杏人色买提而取名,传说从西亚引进,在英吉沙县种植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杏是人们喜爱的果品之一,杏为中国原产,是中国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远在周朝时代,已有杏的记载。《夏小正》载:"正月,梅杏枇则花,四月,囿有见杏"。《山海经》(公元前400-250年)载"山有灵木,多桃、李、梅、杏";《汉书》中有"教民煮杏酪";《五烛宝典》中有"研杏仁为酪"的记载。

据汉书记载远在汉朝时期西域就有杏树栽培,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为选择,不断地进行优胜劣汰,形成了适合新疆本地自然条件的多个不同栽培品种。新疆是杏子的起源地之一。据文献记载,从公元三世纪的民丰县尼雅遗址中,科考人员发现了成堆的杏核和枯死的杏树,证明1700年前在塔里木盆地南缘已有杏树栽培。

相传400多年前(清顺治年间),英吉沙县艾古斯乡一个名叫色买提的农民,在其庭院栽植的杏树中发现了一个自然杂交变异的优良单株,经过多年的繁育观察后,受到其亲友和周围老乡的认同,自发请会嫁接技术的能人,采集上述优良单株的枝条嫁接到自己的杏树上,并将其称作"色买提杏",随着历史的变迁,清朝时期设立英吉沙尔厅,民国初设英吉沙县,世人以地域名将此杏称为"英吉沙色买提杏"。

叶城核桃

根据历史记载,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已有2000多年的核桃种植历史。叶城核桃与内陆产区核桃相比,果实较大、整齐,平均单果重12-14g,果面光滑、整洁,壳薄,缝合线紧密,果仁饱满,仁色浅黄白色,易取全仁,风味好,涩味淡等显著地域特点。

新疆叶城县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部,是目前新疆县域中核桃种植面积最大的县,被称为中国的“核桃之乡”。叶城是目前新疆县域中核桃种植面积最大的县。为了保护叶城核桃这一具有民族区域特色和极强地域性产品的声誉和地位,维护叶城核桃原产地域少数民族果农的合法权益和叶城核桃产品质量和特色,进一步提高叶城核桃市场知名度,叶城县在2006年就着手叶城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工作,2008年叶城核桃正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叶城核桃地域范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境内,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所辖恰尔巴格镇、乌吉热克乡、巴仁乡、萨依巴格乡、依提木孔乡、加依提勒克乡、江格勒乡、吐古其乡、恰萨美其特乡、洛克乡、伯西热克乡、铁提乡、夏合甫乡、依力克其乡、宗朗乡、乌夏巴什镇、柯克亚乡、棋盘乡共计18个乡(镇)308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76°48′49″~77°43′42″,北纬37°00′57″~38°12′29″。总区域面积为9642平方公里。叶城核桃总生产规模38771.4公顷,年总产量12万吨。

叶城万亩核桃林鸟瞰

喀什噶尔石榴

新疆特产,产地主要在疏附县、喀什市、疏勒县、岳普湖县、伽师县等地区,地处中亚腹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带,四季分明、光照长、年气温和日气温均变化大,降水稀少、蒸发快,夏季炎热但酷暑期短,冬无严寒且低温期长,是著名的瓜果之乡,有200多年的石榴种植历史。其中疏附县曾获国家农业部特产办颁发的"中国喀什噶尔石榴之乡"称号。

中国栽培石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新疆南部的喀什与和田地区,很可能是中国石榴的原生或次生起源中心。据《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榴种以归。"喀什与和田各绿洲地带百年以上的古石榴树随处可见。石榴主产地有喀什地区的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叶城县;和田地区的皮山县、策勒县等。其中疏附县的伯什克然木乡、皮山县的皮亚曼(皮亚勒玛)乡、叶城县的伯西热克乡3个地区的石榴品质最佳,种植历史也最长。1996年,疏附县和皮山县分别获得了国家农业部特产办颁发的"中国喀什噶尔石榴之乡"和"中国皮亚曼石榴之乡"的称号。

石榴在维吾尔语中被称为"阿娜尔"。"阿娜"是母亲的意思,在文学作品中,用"阿娜尔"形容女性的窈窕美丽和比喻人的心灵纯美。许多维吾尔族姑娘取名为"阿娜尔汗"或"阿娜尔古丽"。传说,美丽的姑娘千千万,最美的还是阿娜尔汗,疯狂的追求者将她奉为人间女神,能闻一闻她身上的石榴花香,尝一尝她手中石榴汁的甘甜,即使死也心甘情愿。在维吾尔族传统艾迪莱斯绸的图案中,绝大部分都有石榴或石榴枝条,因此维吾尔族姑娘穿的艾迪莱斯绸裙是名副其实的"石榴裙"。

风景名胜

截至2017年底,喀什地区共创建成A级景区50处,其中,5A级2处,4A级7处,3A级25处,2A级16处。

金胡杨国家森林公园

泽普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座落在泽普县西南40公里处的亚斯墩林场境内,为国家5A级旅游景点。风景区内天然胡杨林面积广达1.8万亩。公园原始胡杨林保护完好,叶尔羌河与其分支环绕公园,具有两河加一岛的特色。2003年11月,被国家林业部正式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

喀什泽普金湖杨

景区占地面积有4万亩,区内天然胡杨林面积广达3万亩,春天百鸟欢歌,生机盎然;夏季浓荫蔽日,杂花生树;入秋黄叶如染,如诗如画;冬日银装素裹,满目苍劲。这里“胡杨、水、绿洲、戈壁”四位一体的独特自然风貌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塞外边疆的独特画卷,堪称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不可多得的一处旅游圣地。

喀什泽普金湖杨

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景点有胡杨王、沙枣长廊、金锁桥、百鸟园、野外拓展训练基地、金湖杨德瑞度假酒店等。

石头城

新疆石头城,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北侧,海拔3100米,是新疆境内古道上一个著名的古城遗址。城堡建在高丘上,形势极为险峻。城外建有多层或断或续的城垣,隔墙之之间石丘重叠,乱石成堆,构成独特的石头城风光。

新疆石头城是古代丝绸之路中道和南道的交汇点,喀什、莎车、英吉沙及叶城通往帕米尔高原的数条通道都在此地汇合。城堡建在高丘上,形势极为险峻。城外建有多层或断或续的城垣,隔墙之间石丘重叠,乱石成堆,构成独特的石头城风光。

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北侧,海拔3100米,是新疆境内古道上一个著名的古城遗址。城堡建在高丘上,形势极为险峻。城外建有多层或断或续的城垣,隔墙之之间石丘重叠,乱石成堆,构成独特的石头城风光。汉代时,这一里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蒲犁国的王城。唐朝统一西域后,这里设有葱岭守捉所。元朝初期,大兴土木扩建城廓,旧的石头城换了新颜。光绪28年,清庭在此建立薄犁厅,对旧城保进行了维修和增补。1954年这里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成为首府。

石头城所在地地理环境优越:城下即一片草原,周围还有数片草原,古代,自喀什、英吉沙、叶城、莎车至帕米尔高原的几条山路均汇集于此,西去中亚的几座主要大山:红其拉甫达扳,明铁盖达坂,瓦赫基里达板等,自此也都有天然谷道可通达,该城为古代"丝绸之路"上一个极有战略地位的城堡,已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头城虽只剩下残垣断壁,但周围有雪峰,下有草滩、河流,又有浓郁的塔吉克民族风情,颇具粗犷豪放之美。

 香妃墓

香妃墓坐落在喀什东郊5公里的浩罕村,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古建筑群,也是伊斯兰教圣裔的陵墓,占地2公顷。 传说埋葬在这里的有一个叫伊帕尔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爱妃,由于她身上有一股常有的沙枣花香,人们便称她为“香妃”。香妃死后其尸体护送回喀什,并葬于阿帕霍加墓内,因而人们又将这座陵墓称做香妃墓。不过据考证,香妃并没有葬在这里,她确切的葬地是在河北清东陵的裕妃园寝。在乾隆皇帝的40多个后妃中,有一位维吾尔族女子,她就是闻名遐迩的香妃。其实香妃是否遍体生香,根本无从考证。但乾隆有一个维吾尔族妃子却是史实,她就是容妃。在乾隆帝的妃子中,有一名维吾尔族妃子本不奇怪,但在容妃死后一批文人墨客在容妃身上大做文章,甚至编造出一个“香妃”的故事。从野史、诗词到舞台,绘声绘影大肆渲染,竟达到了真假难辨的程度。然而传说再引人入胜,也与历史事实相去甚远。

 卡拉库里湖 

卡拉库里湖位于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的山脚下,距离喀什191公里,中巴公路从湖畔经过,这里离攀登慕士塔格峰的大本营不远(徙步走或骑骆驼,5小时到达)。"卡拉库里"意为"黑海",是一座高山冰蚀冰碛湖。水面映衬着巍峨又神秘的慕士塔格峰,白雪皑皑,山水同色,景色十分迷人。千百年来,卡拉库里湖平静地躺在雪峰之下,似妩媚少女倚偎在英雄的怀抱,湖水深邃莫测,一派原始风光。平时,一派原始风光。洁净清碧,下雨的时候,湖水立刻变得像灌了铅似的黑亮。当地人都说海拔3600米的卡拉库里湖是两大高峰梳妆的镜子,湖边的骆驼、骏马、毡房,清晰地倒映在湖水之中,诉说着帕米尔高原上的故事。据说啊,到了晚上,美丽的柯尔克孜姑娘和剽悍的柯尔克孜小伙子开始在湖畔燃起篝火,与游客边歌边舞。篝火倒映在湖水中,歌声在两峰间回荡,周遭是烤羊肉串的香味。令人神往啊。

喀拉库勒湖位于“冰川之父”幕士塔格峰脚下,因湖水深邃幽黯,故名“喀拉库勒”,柯尔克孜语意为黑湖。

湖前是一片广阔的草原,春夏季节,草原上牛羊成群,湖面水鸟、野鸭游弋,偶尔还有天鹅在此觅食。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流光溢彩,倒映着雄伟的幕士塔格峰,绚丽异常。有传说此湖中有水怪出没,当然真假不得而知,因为毕竟谁也没看到过。

湖水在一天当中会随着阳光的照耀而变幻不同的色彩。平时,湖水洁净碧清,洁如明镜;当乌云密布之时,湖水则会像灌进了墨水一样,变得乌黑,成为名副其实的“黑湖”。每当清晨日出时,这浮光潋滟的湖水,又像舞台上的天幕一样,不断变幻着:时而湛蓝,时而淡黄,时而桔红,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

艾提尕尔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著名清真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的艾提尕尔广场西侧,始建于1442年,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总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分为“正殿”“外殿”“教经堂”“院落”“拱拜孜”“宣礼塔”和“大门”等七部分,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艾提尕尔清真寺是一个有着浓郁民族风格和宗教色彩的古建筑群,是维吾尔族古建筑艺术的典范,成为喀什古城的地方象征而名扬中外。明正统(1436-1449年)年间喀什噶尔统治者沙克色孜·米尔扎后葬于此,其后裔建造了一座小清真寺,即艾提尕尔清真寺之前身。该清真寺在古代还是传播伊斯兰文化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学府,培养许多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和学者,其他还包括一些有影响的诗人、文学家、史学家和翻译家,在国内外宗教界均具有一定影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叶城

在昆仑山脚下,有一块神奇的地方——锡提亚谜城,千年的遗址、斑驳的城关、风干的古尸、摇曳的残枝……留给我们太多的迷惑。踏上寻梦之旅,燃起时空穿越的狼烟,回到那铿锵的时代,寻找千年遗失的情景,纵然无法追回远去的岁月,但透过风雨侵蚀的遗迹依稀可见古城昔日的辉煌。

锡提亚谜城景区位于叶城县洛克乡政府驻地西北1公里处,属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分布面积为东西1公里,南北1.5—2公里。古城城垣均颓,城内随处可见陶片、瓷片、灰土、红烧土以及人骨等遗存,遗址内黄土台子或为墙或为墓群。近年在遗址周边,农民开垦挖掘出不少陶罐、钱币、铜制品和装饰品。县文体局现存一件约高18公分的铜尊就出土于此地,造型十分精美。

宗朗灵泉景区是叶城县乃至南疆地区少有的以自然湿地景观为主的旅游观光休闲区。这一带土质温润,有着上万亩的自然草场,绿草如茵、马兰竞放、古柳繁茂奇特,这里也是泉水溢出带,泉涌四季不断,景色秀美。宗朗灵泉景区是叶城县乃至南疆地区少有的以自然湿地景观为主的旅游观光休闲区。这一带土质温润,有着上万亩的自然草场,绿草如茵、马兰竞放、古柳繁茂奇特,这里也是泉水溢出带,泉涌四季不断,景色秀美。

    红旗拉普口岸

红旗拉普口岸,位于帕米尔高原上的中国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这是中国与巴基斯坦边界的通商口岸,也是新疆唯一的一个对第三国开放的公路口岸,是中国西部通往中东、南亚次大陆乃至欧洲的重要门户。该口岸自1978年重新开放边境贸易以来,截至1986年向第三国开放,进出口总额达到4.4亿元人民币,外贸交易日趋活跃。1993年,红旗拉甫口岸正式迁至海拔3200米的塔什库尔干县城。

红旗拉甫口岸位于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这是中国与巴基斯坦边界的通商口岸,也是新疆唯一的一个对第三国开放的公路口岸,是中国西部通往中东、南亚次大陆乃至欧洲的重要门户。 口岸原来设在塔什库尔干的皮拉力,距中、巴边境34公里,海拔高度4700米,高寒缺氧。1993年,红旗拉甫口岸正式迁至海拔3200米的塔什库尔干县城。新址距中、巴边境131公里,离喀什290公里。

这里曾是古丝路的重要通道。中国的古代文明,伴着驼铃马帮,由这里走向西方;西方的古代文明,亦由这里来到中国。唐玄奘取经回国;途径这里,逗留数日,对当时我国西域在这里建立的城帮国“朅(qie)盘陀国”进行了考察,于《大唐西域记》中,以《朅盘陀国》为题,记录了当时塔什库尔干县的文明。 今天,314国道直通口岸,沥青大道飞旋于千山万壑之间。往来人员,不必在担峭壁之陷,却有峰回路转之趣。这里已成为中国经济、文化交往的桥梁,成为连接友好邻邦的纽带。

 达瓦昆沙漠

达瓦昆沙漠旅游风景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是从2000年开始开发建设的国家级4A旅游度假景区。这是一个特别的景区,景区内有约3000亩天然流动的湖泊,周边被5万亩沙漠环绕,就像藏在了沙漠里的一片大海,沙水相连。这片沙漠中的蓝色湖泊,最初并不是由人工创造的,而是自然形成的。

达瓦昆公主广场:是一个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民族广场。相传三世纪末,一位名叫达瓦昆公主在一次部落迁徒中突遇沙尘暴,公主看到一小男孩被强风卷入沙尘中,她奋力营救并将系在自己身上的安全绳索系在了男孩身上,自己却被风暴吞噬。男孩长大后,成了一方首领,他为纪念那位公主,特将此处的湖名为达瓦昆湖,预示以水镇沙,留住永恒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此修建广场塑像,称其达瓦昆公主。

达瓦昆湖泊沙漠风景旅游区,是一个荟萃自然湖泊、沙漠景观、文化古迹、维吾尔族风情和原始胡杨林等旅游资源的好去处。胡杨是新疆最古老的树种之一,胡杨树被维吾尔人称之为“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由于它能任凭沙暴肆虐,任凭干旱和盐碱的侵蚀,以及严寒和酷暑的打击而顽强地生存,又被人们称为“沙漠英雄树”。人们这样赞美胡杨:活着昂首一千年,死后挺立一千年,倒下不朽一千年,铮铮铁骨千年铸,不屈品质万年颂。胡杨有顽强的性格,也有独特的美丽。胡杨永远都给人以顽强不屈的气质!

疏勒

疏勒城坐落在新疆奇台县城南64公里处的半截沟镇麻沟河村的丘陵上,扼守着天山北坡向南出口,是东汉时期中原王朝控制西域的要隘。2000多年前,著名的“疏勒城保卫战”就发生于此。140多年前,左宗棠率大军收复新疆时,曾经过这里,其后留将士在此屯田。

疏勒城坐落在层峦起伏的高点上,遗址东侧为断崖,崖下有一道深涧,涧水从古城边激荡流过,阵阵松涛声回荡在幽深的山谷中。据称,这条深涧曾是一条古道,直通吐鲁番。《汉书》记载,疏勒城边有涧水,城中有井,四周宜农耕,依山通交河古城。古城坐南向北,背负天山,正对北塔山,沿天山分布的丝绸古道则从城下经过。因发现时城内多石,故又被称为“石城子”。由于内城早前为耕地,地下遗迹破坏严重,当年建筑相对集中的处所已难辨别。特别是近年来,因为旅游热、文物收藏热等因素,地表已难见遗物。

疏勒城南北长约380米,东西长约280米。南侧有近百米城墙遗址,西北角有内城。南北长约100米,东西长约200米,呈北高南低状,北城墙残高1米多。西南有一直径约6米的圆形凹地,据称是人工挖掘的类似于“井”的工程。两汉时期,疏勒城处在贯通天山南北、衔接古道东西的特殊位置,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疏勒古城是西域丝绸之路的地理标志。疏勒城是西域36国之一的车师后国属地,归西域都护府管辖,历史上有他地道、乌骨道、移摩道、萨罕道、花骨道等多条道路沟通天山以南。通过2014、2016两个年度的发掘,对丝绸之路北道沿线的军事防御体系和框架有了初步了解。高昌古城、柳中古城位于疏勒城的正南和正北,从耿恭移兵疏勒城来看,(疏勒城至柳中)山间应该有一条通道。

这里曾发生了一场著名战役——疏勒城保卫战,这场战役与一位名叫耿恭的将军有关。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冬,戊己校尉耿恭随军出塞,作为一支威慑匈奴入侵的力量,率所部屯戍在车师后部的金蒲城。永平十八年,受命出征西域的将军耿恭在部下与当地居民(车师后部)协助下,历经长达九个月的艰苦奋战,舍生忘死守卫疏勒城,使匈奴切断丝绸之路的企图成为泡影,这在中国正史(《后汉书》)卷十九中有翔实记载。

公主堡

公主堡位于塔士库尔干县城以南约70公里,古丝绸之路咽喉地段卡拉其峡谷的一座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是我国目前所知的最高的古代城堡之一。

1000多年前的中国高僧玄奘在其《大唐西域记》里记载了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汉族的公主远嫁波斯王子。当送亲的队伍途经某个地方时,突然遇到匪乱,使者和卫队为了保护公主,就近找了一个陡峭的山岗,把公主安顿在上面,四周严密把守以保万无一失,每天的饮食专门用一根绳子吊上去。过了不久,匪乱渐渐平息,护亲使者恭请公主重新启程,这时却发生了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公主居然已怀有身孕!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件事连公主自己也说不清楚。后来公主身边的侍女说,公主困在山顶的时候,每天都会有一个骑着金马的王子,从太阳中来到山上和公主幽会,公主肚子里的孩子就是"汉日天种"。这个解释肯定是波斯王子不能接受的,可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公主也不能这样回娘家。忠心的使者只有一个选择,就地安营扎寨,在山顶上"筑宫起馆",把公主正式安顿下来,并拥立为王。使者和卫兵们则在山岗附近的帕米尔高原上就地开荒种粮。第二年,公主生下一个相貌伟岸的男孩,自此以后繁衍生息,成为玄奘途经时"朅盘陀国"的祖先。当年这位公主避乱的地方,就被称为"公主堡"。

高台民居

高台民居是新疆喀什市老城东北端一处建于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的维吾尔民族聚居区,距今已有600年历史,是喀什展示维吾尔古代民居建筑和民俗风情的一大景观。

2009年,喀什市对老城区进行集中改造,投入8.39亿元,对喀什老城景区9722户维吾尔族传统民居进行加固改造;2014年喀什市投入了1.5亿元提升喀什老城景区景观质量、老城景区的市场辐射力,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高管理和运营水平;2014年11月,喀什老城高分通过了国家旅游局组织的申报5A级旅游景区景观资源评审。

2015年7月20日,国家旅游局向喀什老城景区正式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作为一处具有典型古西域特色的传统历史街区,老城民居多以土木、砖木构成,是研究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和建筑特色的重要物证。

 莫尔佛塔

莫尔佛塔位于喀什市东北约30公里古玛塔格山中段的一座沙丘上。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莫尔,维吾尔语意为烟道、烟囱。该塔由一座卵圆形土塔和一座覆斗形高台构成,当年是专门用来供佛的。早些时期,当地居民一直误认为此塔为古代烽火台,故名莫尔。

佛塔背靠古玛塔格山,面向恰克玛克河,塔高13米,气势雄伟壮观,塔身正面和两侧面有佛龛痕迹,系当年塑佛画像之遗存。塔下方有殿堂的残迹,毁于战火。塔体中空,上部可见攀登的踏脚坑。顶上有圆孔。大塔旁边有一座巨大高台,如倒置的大斗,底大顶小,是佛塔的中心建筑,专门用来供佛用的。塔内的佛像虽已荡然无存,但佛龛的痕迹仍依稀可辨。莫尔佛塔东南部有一组僧房遗址,坡下的沙地上有一排古代坎儿井,约1公里长,是当年寺僧的水源。10世纪初伊斯兰教正式传入喀什噶尔后,莫尔佛塔衰败并在战火中消失。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

墓主是11世纪中期的维吾尔族诗、学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陵墓坐北朝南,呈长方形,正门宽4.2米,高8米,正门两侧各有一座高达8.7米的圆柱形塔楼,陵墓由墓葬群、门楼和主墓室组成。主墓室外方内圆,上覆穹窿顶,顶正中有一个小塔楼。陵布局独特、宏伟、装修古朴、肃穆,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生于1019年,卒于1080年左右。公元1070年前后,他用古回鹘文写成了一部长达13000余行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这部长诗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学,历史,地理,数学和医学等,是一部大型历史文献,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受到国内外史学界的重视。

 乔戈里峰

乔戈里峰主要有6条山脊,西北一东南山脊为喀喇昆仑山脉主脊线,同时也是中国、巴基斯坦的国境线。其它还有北山脊、西山脊、西北山脊、西南山脊。峰额呈金字塔形,冰崖壁立,山势险峻。在陡峭的坡壁上布满了雪崩的溜槽痕迹。

山峰顶部是一个由北向南微微升起的冰坡,面积较大。北侧如同刀削斧劈,平均坡度达45°以上。从北侧大本营到顶处,垂直高差达4700米。北侧的冰川叫乔戈里冰川,地形复杂多变。冰川表面破碎,明暗冰裂缝纵横交错。冰川西侧山谷为陡峭岩壁,滚石、冰崩、雪崩频繁。乔戈里峰两侧,就是长达44公里的音苏盖提冰川。

乔戈里峰地区不仅地形险恶,而且气候也十分恶劣。每年5月至9月,西南季风送来暖湿的气流,化雨而降,是本地区的雨季。9月中旬以后至翌年4月中旬,强劲的西风凛冽而至,带来严酷的寒冬。峰顶的低气温可达-50℃,风速可达25米/秒以上,是登山的气候禁区。

 张骞公园

张骞公园位于新疆喀什疏勒县疏勒镇,为纪念张骞出使和凿通西域而建。张骞公园分四个功能景区,分别为历史文化区、民俗风情区、休闲娱乐区和儿童娱乐区。公园内建有博望侯张骞塑像、博望亭,张骞纪念馆、科技文化馆、博望宾馆等建筑;沿公园外墙有张骞出使西域事件的雕塑。

喀什博物馆

喀什博物馆位于喀什市天山西路,新馆筹建于2007年,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15100平方米,主体建筑分四层,展览面6500平方米,藏品5300余件(套),珍贵文物63(件)套,藏品收藏范围上至旧器时代晚期、下至近现代,重要文物有:疏附县乌帕尔乡采集的细石器、巴楚县托库孜萨来遗址采集的唐代佛教雕塑、喀什地区征集到的古籍、档案文书等。最出名的文物是:南北朝三耳压花陶罐。

喀什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1992年建馆至2020年新馆建成前,喀什地区博物馆位于喀什市塔吾古孜路19号,以喀什历史文物展和喀什民俗展为基本陈列。现有4个基本陈列,分别为:昆仑流域、古道遗珍——喀什历史文物陈列,中国新疆历史民族宗教文化专题陈列,喀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陈就展、喀什地区规划展。


自1992年建馆以来,喀什博物馆以满足公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主要任务,把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功能有机相结合,举办了多种形式的陈列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形成了基本陈列、临时展览、流动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互为补充的展览教育体系,从多个角度向广大观众展示了喀什历史文化的内涵。在这里你不仅可以领略喀什悠久的历史文化,还能感受到喀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 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


喀什噶尔老城

喀什老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记载见于我国西汉时张骞所记载的古疏勒。古疏勒城位于今天喀什市内南边盘橐城所在地,也叫艾斯克赛尔古城;唐朝时曾设疏勒镇,但是,故址在今天的喀什市东20多公里处的汗偌依古城,有莫尔佛塔为证。恰萨和亚瓦格所在地的喀什古城应是喀喇汗王朝王都的遗址,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走进老街巷,在约2平方公里左右的范围里,2.3万居民聚居叠住,两三百条巷道交错密织。

新疆喀什葛尔老城土色

新疆喀什葛尔老城葫芦乐器

新疆喀什葛尔老城馕

新疆喀什葛尔老城街灯

新疆喀什葛尔老城古镇

新疆喀什噶尔老城景区位于喀什市中心,面积约为4平方公里,有着12万人左右居住于此。城区内街巷纵横交错,布局灵活多变,曲径通幽,民居大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不少传统民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城市街区。

奇特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街区土石路面的巷道,宽一点的能走驴车,窄的两人并肩难行;街巷长者600多米,短的50米就到尽头。街巷东转西折,南弯北错,迂回曲折,看似路尽,却柳暗花明又见一巷,恰似《水浒传》里祝家庄的盘陀路。巷道两边是一户户维吾尔民居。民居屋舍很有特点,一般人家都在有限的平面上,盖起两到三层土木结构的小楼,有的向下延伸,建成地下室。客厅、居室皆由木质扶梯、楼梯连结。家家都有晾台,位于平面屋顶。每户都有不大的庭院,用于养花或置放盆景。盆景、鲜花与建筑物廊柱、木雕、挑檐上的各色花饰交相辉映,错落有致,幽静清新。有时在两条巷道的相接处,会遇到跨街架起的一间小楼,似成门廊,使小巷增添丁几分古朴与幽深。

喀什老城位于新疆,拥有几百年历史,是喀什乃至新疆有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老城内的建筑大多充满了特色风情,街道内纵横交错,风格统一,非常适合拍照。游客漫步其中,仿佛走进了中亚的异域,感觉十分壮观。另外,喀什老城还是电影《追风筝的人》的重要取景地,来此可以寻找电影中熟悉的场景。

喀什老城大致以艾提尕尔寺为主,是一片不规则形状的城区,城区的长、宽大约都有近2公里。老城内有众多街巷,可以随意漫步,沿途观光拍照,大约半天时间即可。推荐的路线是首先参观艾提尕尔寺,然后沿着恰萨路向东游览,一直到达东侧的高台民居和喀什东巴扎结束游玩。另外,很多游客来到喀什也都会住在老城内,用几天时间慢慢品味这里的历史韵味。

游玩喀什老城,便是品味这里特色风情的建筑和街道。目前的老城建筑大多经过改造,房屋相对崭新完好,不过在改造时也保留了丰富的当地风情。在这里可以看到带有颜色的土墙和砖墙,有圆拱、彩色门窗等特色的装饰,十分漂亮,可以沿途拍摄。另外,如果想要体会更加原始的特色风情建筑,也可以将老城东侧河边的高台民居一并游玩。

除了品味建筑外,老城街道上很多特色的店铺也是很多游客会参观的内容。老城内几乎每一条街道都有自己的主题,名叫一个个巴扎(“巴扎”指集市,维语)。其中有坎土曼巴扎(铁匠街)、朵帕巴扎(花帽街)、花盆巴扎、手工艺品巴扎、陶器巴扎等,各有特色,可以沿途观看。街上还有特色风情的茶馆,卖葡萄、馕、羊奶冰淇淋等特色小吃的摊贩,逛街时也可以吃吃逛逛,非常惬意。

另外,城区内也有一些民居可以进入家访,一般这类的民居都在门口挂有说明,进入后可以参观典型的当地民居内部,不过一般也需要购买一点家里的商品。在老城的街道上,还可以看到悠闲晒太阳的大爷,嬉闹的小孩,生活气息浓厚。


游玩老城时,还有几处重要的景点。如老城的艾提尕尔寺,是全国规模较大的寺庙之一。寺内建筑恢宏,每天五次礼拜的场面更是规模盛大,可以见证浓厚的宗教氛围。老城东侧的高台民居是保留下来的古老的城区,泥土房子、跨街楼等都非常独特。而东侧河对面的喀什东巴扎(即喀什中西亚国际贸易市场)则是喀什有名的商场,这里汇集了干果、丝绸制品、精油、英吉沙小刀等众多的新疆特产和手工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