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上的守时,或许和你想的不一样

 天府小小爸 2024-02-13 发布于新疆

王哥是我职场上的师傅,也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他工作能力强,业绩十分突出,时刻激情满满。他最大的特点,是极其重视时间,上班、开会、见人,向来只有提前、从未迟到。

上个季度他被提升为部门经理,内部会议回回卡点到;第一次见供应商,居然迟到半小时。

我以为他是因为新身份而变得张狂,但又不愿相信,便在一次闲聊中提及。

没想到他的回答,让我再度刮目相看。

一、提前,是为抓住机会

王哥以前参加会议,总是提前十分钟到,他也是这样教我的。

他说,开会前的时间,一方面可用于交流,特别是平时互动不多的同事,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在领导之后到而产生尴尬。

如果是去见客户,则至少提前半小时到。一是避免路上堵车而迟到,再则可以再熟悉一下客户情况和合作内容。

绝对不迟到,是王哥最重要的一条工作原则。他说,守时,可以看出你对待别人的态度,一个不守时的人,不只是在浪费别人的时间,更是在消磨别人对你的耐心和信任感。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一位小友的诉苦,说她好不容易认真准备的一次面试,却因为迟到了几分钟就被HR拒绝。

可我却认为,她被拒绝合情合理。面试都会迟到,说明求职者根本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任何原因都不能成为迟到的理由,因为她没有预留应对突发情况的时间。这样的人,公司自然很难给予信任。

拿破仑说:“我的军队之所以打胜仗,是因为我总是比敌人早到5分钟。”

在战场上,早到5分钟可以抢占有利的地形,获得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筹码。在职场上,提前准备能够让你更加从容,有更大机会抓住成功。

二、准时,是以表达尊重

王哥说,普通员工参加会议要早到,但领导则最好不要提前。

一是领导到了往往就是会议开始的信号,提前会让别人措手不及;二是没有人愿意比领导还晚到,这样容易让其他人今后更早到,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催生无用的形式主义。

领导的提前,可能会在无意间给下属带来很多麻烦。

所以王哥参加部门内的会议,都会卡着点去。哪怕是在办公室发呆,也不愿给别人添麻烦。如果有更高职务者参加,他则会略为提前几分钟。

作家刘墉也曾讲过类似的经历:

他刚到美国时,参加同事的家庭派对,每次都会提前到。但是慢慢地发现,其他同事宁愿坐在车里等,也一定会到时间才去按门铃,很少有提前到的。

后来他才明白,如果提早太多,说不定别人还在铺桌布、扫地或洗澡。早到会使对方手足无措,比迟到还失礼。

所以赴别人的约,最好按约定时间准点到。甚至宁可晚一点,也不能因为提早到就径自过去。

不添麻烦,是对别人最大的尊重。

三、迟到,是要获取主动

王哥说,那次见供应商迟到,其实是他刻意为之。

那家供应商本是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但因内部管理问题,影响了产品质量。鉴于长期合作建立的关系,公司准备给他们一次机会,同时也开始寻找新的供应商。

在见面之前,王哥已经知道对方不愿失去我们这个大客户。所以他刻意迟到,还表现得非常强势,再三强调再出现问题就中止合作,让对方感受到“不行就会被换”的压力。

西方有句俗话:迟到是国王的礼节。

迟到一会儿,让所有人都等自己,是一些人体现自身地位的常见伎俩。在商务活动中,经常出现甲方迟到却毫无歉意的情况,不少就是刻意凸显自己的主导地位。

迟到,在某些场合是一种斗争策略,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

只不过,这种策略的应用前提,是自身确有不可撼动的优势,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否则极有可能被视为缺乏教养、缺少尊重,进而失去信任。

四、写在最后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做一个守时的人。

因为守时代表着自律、责任心强,守时的人会让别人感觉踏实、靠谱、可信任。

但是在充斥着利益斗争、人情世故的职场,守时不仅仅是一种习惯,同时也可以是做人的艺术、做事的工具。

只不过,无论怎样运用它,希望在你的内心深处,能够始终秉持真诚待人的信念,做一个守时守信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