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辅张居正为什么可以“搞掉”自己的上司高拱?

 石榴红 2024-02-13 发布于江苏

明穆宗病危时还曾握着高拱的手说:“以天下累先生”,而高拱却在仅仅做了七天的托孤大臣后,就被幕后的张居正联合贵妃和太妃等人下旨贬为庶人,反转之迅速,令人好奇。所以张居正到底为什么能“搞掉”自己的上司高拱呢?

高拱被张居正斗下台,还要从徐阶说起。


最初,高拱和郭朴都由徐阶举荐,事后二人合伙与徐阶作对。高拱入阁后,自诩为隆庆皇帝的老臣,而徐阶此时身为首辅,两人自然少不了摩擦。据记载:“阶旁睨拱,见拱方怒,勉从之。”,讲的就是徐阶不太听从高拱的意见,为避免极度争端,也会勉强照顾高拱的想法。这也很能说明徐阶不赶尽杀绝的习惯,若徐阶性格不是如此,日后也不会有高拱的卷土重来,一番风云涌动。大抵就是在嘉靖皇帝起草遗诏之时,徐阶将自己的门生张居正叫至御前,而同为内阁大学士的高拱却是事后才知,加之师傅的影响,张居正与高拱就此结怨。

接替徐阶担任内阁首辅的是李春芳,此人循规蹈矩,做事踏实,为人宽厚,却缺乏气魄。偏高拱此人恃才傲物,仗着自己是隆庆的老师,内阁的很多事务都要由高学士做主。在高拱把李春芳等人赶走后,内阁就只剩下了他和张居正。


张居正此人是有大抱负的,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那就必然需要手握大权,那就得坐到内阁首辅的位置,于是张居正开始计划除掉自己政治道路上的“绊脚石”高拱。而张居正早早就找到了盟友,那便是大伴冯保。

原来在嘉靖时期,冯保他就已经是秉笔太监之一。隆庆时期,他被派去掌管东厂。东厂是管理锦衣卫的特务机构,乃是皇帝的耳目,根据过去的成例,管厂者必升司礼太监。而由于他与大学士高拱不睦,没有能够升任这个太监中的最高职位。对于年幼的万历皇帝而言,张、冯二人都不可或缺,但在他冲龄之际,自然想不到二人联手的厉害,可高拱绝对深有体会。


所谓祸从口出,隆庆皇帝去世后,“首揆”高拱自诩先帝重臣,竟说出“十岁幼童何能尽理天下事?”此等大逆不道的话。这话经由大伴冯保传到太后与小皇帝的耳中,“天子不过是小孩子,太后不过是妇道人家”,这种狂妄跋扈是和人臣的身份决不能相容的。忠臣张居正立即献上妙计,建议采取断然措施解决高拱。明隆庆六年夏(1572),黄纸文书一经宣读完毕,跪在前列的高拱不禁大惊失色。他已然堕入深渊——他已经被褫去官衔职位,并被勒令即日出京,遣返原籍。张居正在如此艰危之际保障了皇室的安全,建立了如此的功勋,其取高拱而代之自属理所当然,冯保也自然在高拱下台之后得愿成为司礼太监。


张居正与高拱都是心怀理想的政治家,他们面对的事实就是:政治并非惩恶扬善,真正的政治实践囊括有违本心,并不高尚的抉择。作为政治家必然要懂得忍辱负重,举重若轻,私以为这也是张居正打败高拱的根本原因——高拱此人过于“直”,他的狂妄清高让他被淘汰出局,而张居正尽管骄傲,却也能屈能伸。单就做政治家这一方面而言,张居正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