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十四年有多绝望?绝望到钱穆为亡国做准备,写下《国史大纲》

 逍遥_书斋 2024-02-13 发布于河南

四年抗战到底有多艰难?听过最好的一个回答,绝望到钱穆写出了国史大纲。

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候,人们一度以为是亡国之战,这种绝望的情绪弥漫在各行各业。

史学家钱穆出于民族责任感,废寝忘食地完成了一部中国通史国史大纲,为的是亡国后国民记住自己的母语,为复国做准备。

抗战十四年有多绝望?绝望到钱穆为亡国做准备,写下《国史大纲》

然而今日,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与这位史学大师的故事,似乎已被新生代遗忘。

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全面侵华,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民族存亡岌岌可危。

就在民族危难之际,一位史学大师挺身而出,为民族点燃了希望。他,就是江苏无锡人钱穆。

抗战十四年有多绝望?绝望到钱穆为亡国做准备,写下《国史大纲》

说起钱穆,他是大名鼎鼎的吴越钱氏后裔,这个家族子孙代代有名人,比如钱正英、钱学森、钱钟书等等军事所属领域顶尖的存在,家族世代显赫,军事政治界多有大儒。

但钱穆不同,他倾心史学,熟稔中华文化。又受聘于多所名校讲学,开风气之先,让人刮目相看。

抗战十四年有多绝望?绝望到钱穆为亡国做准备,写下《国史大纲》

钱穆少年时期就显示出惊人的学识和勤奋,20岁便撰就了开创性的《论语文解》,让他一举成名,被誉为“国学大师”。

在抗战爆发前,他就已是一代宗师,燕京大学聘为教授,受到学生们景仰。然而真正彰显钱穆魄力与情怀的,是在那动荡绝望的年代。

抗战十四年有多绝望?绝望到钱穆为亡国做准备,写下《国史大纲》

1937年,日军席卷华北,钱穆随校南迁。

在昆明与清华北大合组西南联大任教,目睹民族危在旦夕。他心中燃起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与使命感。

“我要撰写一部中国通史,讲述中华文明的沧桑与伟大,让子孙后代不忘先人创业,永著民族精神。”抗战如火如荼之时,钱穆如此立誓。

必须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部中华通史,以激励抗战,永远燃烧民族精神的火种。

留存复国的火种从1938年5月起笔,于194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终于完成了这部50余万字的中国通史大作。

抗战十四年有多绝望?绝望到钱穆为亡国做准备,写下《国史大纲》

这部著作点燃了民族的复兴希望,成为一代人抗战的精神寄托。

书中那句著名的话“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更是代代相传,警示华夏子孙切勿忘记民族屈辱。

可以说,没有钱穆和他的《国史大纲》,中国人的抗战意志难以支撑。正如一位学者所言,这部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抗战烈士的胆识与热血。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可我们终究不能忘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曾经孕育出无数钱穆这样的民族脊梁。

抗战十四年有多绝望?绝望到钱穆为亡国做准备,写下《国史大纲》

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只为点燃民族希望的火种。正是他们,守护了中华民族不至于在战火中灭亡。 

看到这里,你是否也跟我一样,为钱先生的大担当,为那个不屈的年代感到震撼和骄傲?你是否也跟我一样,重新燃起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热爱与敬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