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办理网络谣言案件相关法律规定及取证要点

 徐云良民商法务 2024-02-14 发布于浙江

一、

什么是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论坛等网络介质,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并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信息和言论。

网络谣言因其低成本、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征,导致网络谣言的监管难度大,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二、

网络谣言的常见类型

01

热点事件的伴生谣言:

热点事件发生后,往往带有巨大网络流量,一些人员借机编造发布涉事网络谣言,以达到蹭流量、博取关注的目的。

02

网络犯罪类谣言:

捏造骇人听闻犯罪事件,不仅影响当事人的声誉,扰乱其正常生活秩序,还借机引导公众对政府、公职人员等特定群体的不满。

03

涉自然灾害类谣言:

编造某种自然灾害即将发生,或捏造、夸大已发生灾害的危害性,引发群众恐慌情绪,给当地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影响。

04

涉校园安全类谣言:

当前,学生安全和校园安全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为博取眼球、吸粉引流故意编造发生校园安全事件,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05

食品及产品安全谣言:

捏造或夸大某类食品或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引起公众抵制,导致该类食品或产品生产者、销售者的利益受损。

三、

网络谣言的相关法律

对于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根据行为的情节严重程度可能会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责任和刑事责任,需要根据案件事实具体判断。

(一)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第一千零二十五条   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   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行政违法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3

第二十五条第(一)项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三)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1

(注:《刑法修正案十二》通过,2024.3.1起施行,以下条款仍适用)

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侮辱罪、诽谤罪】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21号)

第五条   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四、

网络谣言案件的取证要点

(一)及时对网络涉案信息进行固定

电子证据具有脆弱性、易失性等特点,需及时、规范、全面地对互联网上谣言内容通过截屏、照相等方式进行固定;为了能够准确反映网络谣言的影响,还需对网民转发、评论情况、点击量及其他造成的后果进行收集、固定,为案件量刑提供依据。

(二)明确网络谣言的内容真实性

目前,不法分子为规避打击,会采用多种方式散布网络谣言,如利用技术手段合成照片、拼接视频、伪造录音,或篡改官方报告的关键信息、夸大事情严重性。侦查人员应使用专业技术手段鉴别谣言内容,或寻求相关单位、个人帮助,核实真伪

(三)追根溯源,确定网络谣言源头

网络谣言一般会经过多层转发,需要找到原始发布信息的人和最初的转发人,因为这两类人往往是主要行为人及相关人员。再通过查询发布信息的IP地址及账户实名注册信息等方式,综合研判确定主要行为人的所在地及身份。

(四)收集、固定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证据

执法人员对行为人使用的电脑、手机等原始储存设备中的电子数据及上网记录进行固定,分析其网上行为轨迹及思想状况,并对行为人及其亲属、同事等关系人广泛调查取证,综合判断案件性质。

来源:效率源

分割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