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奇特的岛(九)--文莱,千年往事,江湖故旧

 金色年华554 2024-02-15 发布于江西

有这么一个岛,它是世界第三大岛,这个岛上自然资源丰富,并且跟中国的关联绵延1500多年前,这是怎样的一个岛呢,岛上又有哪些有特点的地方。

这个世界第三大岛就是婆罗洲(小知识点,第一大岛格陵兰岛,第二大岛新几内亚岛),位居南海南端,这里有著名的旅游景点沙巴、沙劳越等,也有一个著名的小国,文莱。婆罗洲的历史和地理丰富多彩,一篇文章是远远介绍不完的,今天咱们就选择岛上最著名的小国之一文莱简单聊一下。
文莱也是个历史源远流长和地理丰富多彩的国家,跟中国有着解不开的联系,甚至皇室在建立之初就与中国有些渊源。

01

地理

文莱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是由文莱苏丹统治的绝对君主制国家。它位于婆罗洲岛的北部海岸,婆罗洲的其余部分被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瓜分。领土完全被马来西亚的沙劳越包围,大部分地区位于婆罗洲低地雨林生态区内。其领土被沙劳越一分为二,总面积为5765平方公里,比上海市的面积略小一点。

文莱的气候是热带赤道气候,常见的热带雨林、海岸景色,奇诡的山川瀑布,这里也是应有尽有。

帝国酒店-世界上少数七星级酒店

淡布隆树冠步道

淡布隆树冠步道

卡朋阿亚-世界最大水村

热带雨林

塔赛克公园

塔赛克拉玛瀑布

安达卢西亚风格-阿尔沙利欣清真寺

苏丹奥马尔清真寺

苏丹哈吉大桥

首都斯里巴加湾市景

文莱也具有丰富的水肺潜水资源

沙滩海岸

斯里凯南沙滩

02

文莱的历史

文莱由阿旺·阿拉克·贝塔塔尔(后来称为苏丹穆罕默德沙阿)大约在公元1400年左右建立。
苏丹博尔基亚(1485-1528)统治期间文莱帝国的鼎盛时期,据称该州控制了婆罗洲的大部分地区,包括现代沙劳越和沙巴,以及苏禄群岛和婆罗洲西北端的岛屿。1521年,麦哲伦远征队幸存的船员曾访问了文莱。

1888年,文莱帝国开始衰落,在英国的胁迫下签订了一系列的保护条约,其中将砂拉越(古晋)割让给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布鲁克,将沙巴割让给英属北婆罗洲特许公司,并且规定了苏丹“未经英国同意,不得将任何领土割让或出租给外国势力”。这一系列的条约使得英国能够有效控制文莱的对外事务,使其沦为英国的保护国
1929年,一个影响文莱国家命运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石油在文莱近海被发现。这个发现在今后一直影响着文莱这个国家。

1941年,日本袭击珍珠港八天后,入侵了文莱,这其中当然也有石油相关的考量。
1945年,日军在文莱驻军正式投降,英国军事管理局重新接管了日本人在当地殖民接力棒。
1959年,文莱新宪法颁布,宣布文莱为自治国家,而其外交、安全和国防仍由英国负责。
1984年,文莱才正式从英国获得完全的独立
因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文莱受益于此,跟大部分石油国家一样成为了一个十分富裕的国家。1956年至1999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008%,文莱的人类发展指数在东南亚国家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新加坡。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文莱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五

夕阳下的文莱油田的油管

03

华人交往的历史

中国与文莱这片地区的交往历史久远,早在1500多年前在中国的史书上就有与现在的文莱地区的国家-婆利/勃泥国的交往记录(现在的文莱的英文的简称也是Burnei,大家自己读一下,是不是音译就是婆利或勃泥)。

南北朝的刘宋时期,据记录南朝刘宋历史的《宋书》中记载,元徽元年正月初三(473年5月2日),一位来自婆利国(即勃泥)的使者前来贡献他们的土产。

南北朝的梁朝时期,准确地说是梁武帝萧衍天监年间,婆利国遣使来到中国,献上了一份特制的地毯,作为国礼,献给了皇帝。
唐朝时期,刘旭在《旧唐史》中写道,贞观四年(630年),婆利国王派使者到中国,据使者描述,国王的名字是沙利耶加。他戴着一顶装饰着珍珠和玉石的王冠,坐在一个黄金制作的宝座上,国王的穿戴的描述可见当时的文莱地区还是比较富庶的。
宋朝时期,勃泥国于977年(宋太平兴国二年)和 1082年(宋元丰五年)两次遣使访华。福建路市舶司的赵汝适,在《诸蕃志》第二部一书中记载过1225年一次宋朝船只出访勃泥的记录。勃泥有100艘战船保护它的贸易交易,王国拥有巨大的财富,中国船只抵达后,勃泥国王还带领家人和高级官员上船,迎接宋朝的海员和商人。

在西方的记录里,格雷厄姆·桑德斯(Graham Saunders)在他的《文莱史》一书中也描述过1330年文莱一位名叫王达元的中国商人的故事。

明朝时期,郑和在15世纪初访问文莱时,他建立了一个主要的贸易港口,当时在当地就生活了一批从事海上贸易的中国人。
明朝中期以后,中原王朝的力量逐渐从南洋退出,渤泥也不再向中原王朝进贡,但是当地的华人群体一直存在并延续着。
1929年发现石油之后,由于就业机会的增加,移民人数持续增加,华人大量移居文莱。1931年至1947年间,华人人口增加了200%以上,主要来自福建人厦门、金门等地,也有少量的客家人和广东人。
1960年以来,由于文莱的一系列的限制政策,文莱的华人比例大幅下降,1960年华人占文莱人口的四分之一多一点,26%左右,而到现在这个比例仅仅略高于10%.

始建于1918年的华人寺庙腾云寺

文莱华人

文莱华人

关于华人与文莱王室的关系,有很多的传说,这都得从一个人物说起。
根据甘肃人民出版社《中国与南海周边关系史》记载,这位传奇的人物叫黄森屏(Ong Sum Ping,1339年—1408年),明代渤泥华人领袖,出生于福建泉州熙春铺市曹巷黄宅。还有一种记载是黄森屏初名元寿,因为在南海森屏滩(即如今南海银滩)剿寇功勋卓著,被明洪武帝朱元璋赐名为森屏。
关于黄森屏来到文莱的原因,也有多种记载,一种是《中国与南海周边关系史》记载黄森屏后来因押运粮秣逾期未抵,乃畏罪与其妹及士兵逃往南洋。另一种是据《婆罗渤泥史》载:在公元14世纪初元朝末叶从军云南楚雄府鹤庆时作为一位不得志的元朝泉州编民从戎官员黄森屏(ong Chun Ping)1381年受命征调云南腾冲卫,后来奉命出使婆罗洲。

他们一行人在婆罗洲东部的一条大河河口登陆,后来迁至的土著因此称此河为“基纳巴唐岸河”,Kinabatangan,Kina就是对中国的称呼,batangan就是长河的意思。如今基纳巴塘县内的仍然有Mumiang、Sukau和Bilit三个村庄名称源自中文。

黄森屏和士卒在此开发建设,由东部的基纳巴唐岸河流域向北部沿海发展,相继建立了中国城、中国镇等城镇,即今天的哥打基纳巴卢基纳鲁特等马来西亚著名城市。黄森屏的声望日隆,华人则按中国的习惯仍然称之为“总兵”。当时,渤泥国受到苏禄国骚扰,由于此前的1370年,明太祖曾经派使臣辗转从印尼到达渤泥,渤泥见识过明朝的强大国力,所以苏丹马合谟沙向明朝人黄森屏请求援助,并把女儿嫁给了黄森屏,自己的弟弟艾哈迈德也娶了黄森屏的妹妹(一说女儿),他还赠予黄森屏“Maharaja Lela”(相当于并肩王,印尼语里Maharaja是国王的意思,Lela是优雅的意思)的称号。最终,黄森屏率领华人军队打败了苏禄,拯救了渤泥国。
1402年,马合谟沙去世,儿子阿布杜·马吉德·哈桑(中国记录为麻那惹加那)即位,由黄森屏和马合谟沙的哥哥特曼贡亲王监国摄政。

文莱国王马合谟沙的儿子麻那惹加那即位后,对中国非常恭顺。这位国王在永乐六年率领大规模的使团,亲自带队前往南京,拜见永乐大帝。但是他几个月内即染病在南京去世。永乐皇帝诏赐了“恭顺王”的谥号,还下令建造“勃泥国恭顺王墓”,这个坟墓至今仍在南京,矗立在雨花台区乌龟山南麓,大家路过的话有兴趣的可以去寻访一下。

渤泥国王墓

1406年,阿布杜·马吉德·哈桑去世后,黄森屏的妹夫艾哈迈德即位,文莱苏丹都是艾哈迈德的后代。黄森屏在渤泥的地位进一步巩固,黄森屏后代这一支脉对内尽力辅助苏丹,对华人则称以渤泥国王,直到万历年间
欧洲殖民者东来以后,渤泥与中国的关系完全阻断,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国号也改为文莱。黄氏一族逐渐回教化、马来化,退出了文莱政坛。
华人如今在文莱的私营和商业部门中占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在政界也有一些名人,如:东盟前秘书长杨殷发、东盟秘书长林玉辉、前外交和贸易部部长林玉成、财政和经济部长兼总理办公室部长刘光明、文莱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张惠安等。另外也有一些娱乐界的名人前往港台发展,如出名的演员歌手吴尊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