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藿香正气散与理中丸/常按印堂穴百病不侵(全文)

 金仓jnidg05k2w 2024-02-15 发布于宁夏

藿香正气散与理中丸

文/郑阳

一乡人素体虚寒,秋冬多犯“胃病”,笔者屡为其治。一年夏暑打来电话,饮食不慎致吐泻并作。电话中嘱服藿香正气水,自忖吐泻可止。半日后又来电话,吐泻依旧,嘱服附子理中丸。一丸入腹,吐泻即止。此后每遇吐泻,辄服附子理中丸,神效。

藿香正气散方用于寒湿吐泻多效。倘虚寒较甚之体,又发寒湿吐泻,则藿香正气散方往往不效,需理中丸方或附子理中丸方。

《谢映庐医案》中载一案:“陈丹林之子,十岁,病痢发热呕恶。医以藿香正气散,二日绝粒不进,所下血多白少。诸医见血为热,又称胃火之呕,进左金、二陈之属,腹胀胸高,指尖时冷。余视其血,先下者凝黑成片,后下者点滴晦淡。知为脾胃虚冷,致阳气浮越而发热,阴气不守而下奔,中焦困乏而不纳。与干姜甘草汤,一剂呕止,再剂胃胀已消,以早米汤亦受。更方与理中汤,发热下痢顿止。盖脾胃得权,阳气得运,使气血各守其乡耳。”

疏理本案治疗过程,用藿香正气散、用理中汤,该是多数医生易于想到的。倒是用藿香正气散不效后改用左金丸似乎显得太过荒诞,而在用理中丸之前先用干姜甘草汤,又实在是高明。

阳气浮越,阴气不守,急用干姜甘草汤,治疗着眼点全在“阴阳”二字上。更方理中汤,则治疗着眼点即在脾胃上。当然,治疗阴阳也是治疗中焦的阴阳,治疗脾胃也是治疗脾胃的阴阳。但缓急先后,自也有别。

至于明为阴寒,藿香正气散不效而考虑火热改投左金丸类方,这种低级错误似乎在临床上不应见到。但笔者曾见一患者病泻(抑或痢),同一上午依次就诊于两位成名中医,竟然一医开出芍药汤合白头翁汤,一医开出附子理中汤。笔者至今不解,都是辨证论治,辨证水平可以有高下,辨证结果可以有正误,但能辨出这种水火不相容的证却也难得。

常按印堂穴百病不侵

文/王春

印堂穴,位于脸部正面,左右眉间正中央就是印堂穴。想达到百病不侵的目的,要常按摩印堂穴。

据《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篇》中所述,印堂发黑,说明人体心脏功能不佳,脑部供血不足,心脑缺血缺氧,甚至有心肌坏死的情况;印堂过红代表血脂异常,血压高,脾气大,易中风;印堂发黄说明人体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等。当这些症状出现时,均可以通过按摩印堂来改善。

在中医看来,疲劳就是一种虚弱的病症。长期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会损伤脏腑,造成机体麻木而疲劳不堪。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时,只要按摩一下印堂穴,疲劳症状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

刺激印堂还有醒脑通窍明目的功效。每天用拇指和食指捏起两眉间的皮肤稍向上拉100次,就能感觉到一种胀胀的感觉向两侧放散,那是阳气在冲击,之后您就能感觉到脑子特别清醒,眼睛也特别明亮。经常按摩这个印堂穴位,还可以使头脑反应敏锐,增强记忆力,改善视力减退。此穴对慢性鼻炎引起的鼻塞与伴随而来的头昏、头痛、嗅觉功能减退等也具有明显的调理和改善作用。

自我取穴按摩法:1.右手的中指伸直,其他手指弯曲;2.将中指的指腹放眉中心处,用指腹揉按穴位,用力适度;3.每天早晚各揉按一次,每次大约2~3分钟;4.也可采用右手拇指、食指捏起两眉间的皮肤稍向上拉的方法,每日早晚各提拉50~100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