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哥校注译评《醉花窗医案》.05红痧危症,昏不知人

 西安Water 2024-02-15 发布于陕西

  甲寅春,同乡寻管香太史(1),在文昌馆作团拜(2),申未之交忽患身疼,众以为坐久而倦也。嘱之少息,晚餐初上,竟命驾(3)归矣,次早张太常(4)炳堂,专车迎余,问何为?曰:管香病笃,危在倾刻。其纪纲乃多年旧人,涕泣长跪,求余救主人之命。余曰:昨在会中尚同席,何至如是?因系心腹交(5),不暇栉沐(6),而往视之。四肢椎(7)床,昏不知人,提腕诊脉,无一丝可见;按太谿(8),则沸如涌泉,心头突突乱动。余曰:此红痧也,症虽危,却无碍。乃刺其委中、尺泽,出黑血半盏,神气稍定。急进柴葛解肌汤灌之,因嘱众人勿动,后半日当有红紫点发於肢体,晚再进一剂,明早当再来也。越日往视,炳堂太常迎门云,君言果验,此时紫斑夹痧而发,遍身如涂,而心地清明,约无害也,已进粥矣。余惊曰,谁使食粥!痧最恶粥,恐增剧也。炳堂又惶恐自怨。逮余入,又手足乱动,烦闷颠倒矣。急取麦芽汤灌之,始少安。晚以犀角地黄汤解其热,又以小陷胸汤解其烦,越五日而病安。惟余热未清,身如束缚。余曰:血热伤阴,固应尔尔。命服滋补之剂,半月而后,安然如常矣。

注释:

1)太史:清朝没有太史这个职位。旧称翰林为太史。蔡元培在清代末年曾任翰林院编修,作者按旧习惯称他为“太史”,也表示自己是遗民,不忘前清制度。

2)团拜:清代官府在春节时、集体佐贺时的聚会。

3)驾:驾车。

4)太常:官名,管宗庙礼仪。

5)心腹交:即心腹之交,知己可靠的朋友。

6)栉沐zhì mù,梳发与沐浴。

7)椎chuí,敲打。

8)太谿:即太溪穴,其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肾脉气为太谿。

直译:

  甲寅年(1854年)春季,作者的同乡寻管香(姓寻,名或字为管香)翰林在文昌馆参与官府的集体聚会,下午34点钟的时候忽然身体疼痛,大家都以为是坐太久累了,让他稍作休息,到了晚上刚要吃饭的时候,管香竟然让人驾车回去了。第二天早上,太常张炳堂专门驱车来迎接我,我问他有什么事?答复说管香病情严重,危在顷刻。与管香相处多年的老仆人长跪在地上哭泣,求我救管香的命。我说,昨天在聚会中管香还和我一起,怎么突然就这样了?因为管香和我是知心可靠的朋友,我来不及梳头洗脸,就去帮他诊病。他四肢敲打着床,昏迷不省人事。我提起他的手腕为他诊脉,完全没有脉,然后我按他的天溪穴,心脏突突跳动,就像沸腾涌出的泉水。我说,这是红痧,病情虽然很重,却没有危险。于是针刺委中、尺泽穴,流出了半盏黑色的血,神情安静了一些。紧急购买柴葛解肌汤给他灌下,接着嘱咐大家不要挪动他,后半天皮肤上应该会出现红紫色的斑点,到了晚上,再给喝一幅,明天早上我应该会再来。到了第二天,我去探视,炳堂太常在门口迎接,说到:“您说的果然应验了,现在紫色的斑块夹杂痧疹而发,就像涂抹在了全身一样,但是内心清爽,应该没有害处了,已经喝粥了。”我惊讶地说,谁让他喝粥的?痧证忌讳喝粥,恐怕病情将会加重。炳堂又担心又自责。到我进去看的时候,管香又手足乱动,烦闷躁动、意识错乱。紧急用麦芽煎汤灌服,稍微安定了。晚上以犀角地黄汤解热,又以小陷胸汤解烦,大概过了5天病才稳定下来。只剩下余热还没有清除,身体就像被东西紧绑着一样。我说,血热伤阴,一定会出现这样的症状。我让我他喝滋补的药,半个月以后,安静地像往常一样。

水哥点评:

  本来好好的参加聚会,管香因身痛提前离席,说明身体有严重的不适。一夜之间,病情严重,作者见到管香的时候,他四肢乱动,不省人事。把脉,无脉(脉伏)。但是心脏突突跳动,频率和幅度都很剧烈。作者依此判断为红痧。实际上,这里隐含了一个条件,就是管香的皮肤上应该有如同麻疹一样的红点,若非如此,是无法判断为“红”痧的。我们在读书的时候,需要去推测实际情况,灵活思考。

  痧证在当代医案中记录比较少。白璧臣在《临证新悟》中言“痧症一名痧气、痧胀,多发于夏秋之间,因受风寒暑湿之气,或因接触疫气、秽浊之邪,阻塞于内,出现腹痛闷乱的一种病症。因痧气胀塞胃肠,壅阻经络,故又名痧胀。”痧证有红痧和乌痧之分,“痧在皮肤气分的,皮肤隐现红点,有如麻疹,称为“红痧”。若痧毒蕴于肌肉血分的,全身胀痛,且有黑斑,称为“乌痧”。若证情深重,发寒发热,头、胸、腹或胀或痛,或神昏喉痛,或上吐下泻,或腰如束带,或指甲青黑,或手足麻木等,脉象沉伏。”清代郭志邃撰的《痧胀玉衡》对痧证言之甚详,但是见解当已超出了痧证的范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进一步探索。痧证“脉象沉伏”,指的是“伏脉”,“伏”字,既有趴下的意思,又有隐藏的意思。一般来说,沉取才能找到的脉是沉脉,而不是伏脉。伏脉,应该以无脉或者脉小、脉弱不可见为准。伏脉主“邪闭,厥证,痛极”,个人认为,气血不足、运行不顺畅或者人体注意力集中在其它部位,都有可能造成寸口无脉。寸口无脉的时候,直接按心脏位置识别心跳的强弱快慢。

  “太谿”的“谿”字现在一般作“溪”。关于原文按太溪穴的感觉,我试着按了多人的太溪穴,正常人太溪穴处的脉管跳动并不明显,靠近骨头的位置稍微能摸出一些。而后文言“心头突突乱动”,这里我不大能理解,因为太溪穴在脚腕的位置,这里是无法感觉出“心头”是什么状况的,我想,也不大可能会感觉到“沸如泉涌”。所以个人认为,这里的太溪穴,可能是天溪穴的讹误。作者是晚清时期的人,由作者的手稿原文到古代印刷,再到现在重新排版,免不了存在一些文字方面的错谬。天溪穴位于心脏部位,只有按到这里,才能感觉到心脏“突突跳动”,像水一样“沸如泉涌”。所以我们在这里直接改过来,以天溪穴为准。

  管香的病,作者一开始用柴葛解肌汤,柴葛解肌汤由柴胡、黄芩、半夏、葛根、白芍组成,以解肌表之热,说明当时病在气分。管香进粥造成病势加重,原因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吃饭加重了脾胃的负担,另一种是饮食为邪气提供了营养。我经手的多个案例中也发现有些疾病刚刚痊愈之时,只要稍有进食就会加重,可惜我学力有限还不能明白其中的确切原因。进粥以后,紧急用麦芽煎服,是为了以麦芽消食之效化解粥的谷气,之后转为犀角地黄汤证和小陷胸汤证。犀角地黄汤由犀角、生地、丹皮、芍药组成,凉血泻热,说明病已经由气分进入血分。小陷胸汤由黄连、半夏、栝楼实组成,清热化痰、宽胸散结,解除胸部郁热。关于这个“身如束缚”,身体就像被什么东西紧裹一样,原因是血热伤阴,这个问题我没有经验。猜测原因有3,一个是阴液损失,类似“脱水”;一个是痧证因血热伤阴发斑之后留下的特有症状,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痧证在四肢气血循环不畅的情况下血热伤阴,产生的特有症状。

  从人情世故而言,太常张炳堂可能是翰林管香的下属或者好友。第一次找作者看病的时候,应该是张炳堂和管香的老仆人一起去的,老仆“涕泣长跪”,说明管香平时对待老仆人不错。管香误进粥以后,张炳堂惶恐自怨,说明张炳堂也很关心管香。看来管香人缘不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