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末文学(撒喜糖)

 煮書人 2024-02-15 发布于安徽

20234.2.15 

       今天最小的堂妹回老家办结婚喜宴,按着村里头的习惯,要挨家挨户地给每一家发上一份喜糖,说明这姑娘是我们村上嫁出去的姑娘。

       早七点钟,我被小叔叔喊起,安排着去撒喜糖。我们村现在大概有八十户人家,挨着家转着撒喜糖一圈估计要两小时。小时候我们就喜欢跟着撒喜糖的人后面串,因为可以捞到不少喜糖,那可是难得的机会!我也喊起来我12岁的儿子,让他陪着我一起去撒喜糖,我的想法一来是让他帮把手,二来是期望他借此认认村邻家门,认认长辈,体会这种淳朴的人情家理的纽带… 

       儿子一听是和糖有关,而且还是撒糖,兴志倒是极高,一股溜地就跑起来随我去了。我带着儿子,每推开一扇门,都如同打开一段儿时美好童年的记忆,只是那个时候没有围墙,没有院门。每听到一次自己的小名用地道的乡音被唤起时,不论是长辈认出,还是当时同龄小伙伴一个点头或拍肩,递烟招呼,都是一种奇特的欣慰。我走进他们的厅堂,走进他们的厨房,撒喜给他们,看见他们有把全屋子的灯都亮着,自己一个人端碗面坐在锅灶边吃,看见有老人一个人坐在厅堂的火桶里,身旁桌子正中间,放着一个点心盒,里面整整齐齐地装满了点心。我礼貌客气的撒喜糖给他,然后走出院门,鼻子一酸,忍不住掉头又回到那老人家的堂屋里,像小孩样调皮起来找着老人家讨点心盒子里的糖吃,我的儿子看傻了这一幕,但看见老人家满心而出的笑容时,我儿子也要起了糖… 

       两个小时我们把喜糖散在每家每户里。每家都要走到,有些人家在村子边上,就算看上去没人在家,我们也要去看一眼,确定家里有人住没有。按着小叔叔的意思,如果家里门锁着没回来过年不在家的就不撒喜糖了。好在过年大多家里都有人,偶有出门不在家,但我们村里不出远门是不锁门的,所以把糖放着这些暂时家里没人的家门口,小时候是轻推门,开了门缝,从门缝里把喜撒进去,现在是袋装的,直接放进去。小时候是套着一篮子的糖,抓一把糖把手进门缝,把喜糖撒进屋里一地的。

       村里挨家转过来,有六七家没人,我看着糖够数,我没按着小叔叔说的去做,反而是我也在这些家门口放着一袋糖,将喜撒在这些家里。其中有些门板破损,没有新春对联,屋漏窗花凋零,这些喜红盈盈的糖放在门口,我看着心里满满,想着或许有一天这家里的人回来,推开门,看见这满地的喜糖,能感受到,这村里每家每户都还记着他,认他们是这村里的人,是大山里的儿女… 

 记:小堂妹回家办结婚酒宴 

 致:淳朴乡情

 ——煮書人 写于丫山老家 

 (载入 半末文学·煮書墨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