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功效作用
钩藤入肝、心包经,可息风定惊、清热平肝,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感冒夹惊,小儿惊啼,妊娠子痫,头痛眩晕。在秋、冬二季采收,去叶,切段,晒干。 现代研究表明钩藤主要含钩藤碱、异钩藤碱等吲哚类生物碱,黄酮类物质及鞣质等有效成分。 钩藤具有明显的降低血压,减慢心率的作用。具有明显的镇静、抗惊厥作用。能够兴奋子宫平滑肌,可以明显地抑制血小板积聚,并有抗组胺作用。 02用法用量煎服:适宜用量为6-30g,不宜久煎,或入散剂。 03适宜搭配钩藤适合和天麻,薄荷,牛膝,全蝎,菊花,紫草搭配 ![]() ![]() 搭配效果:治肝风内动,风炎上扰之头晕目眩,头重脚轻,走路不稳,手足麻木。 ![]() ![]() 搭配效果:祛风热,利咽喉,平肝风,对小儿初起风热有预防抽搐之效。也可治疗风阳上扰之头胀头痛,头晕目眩。 ![]() ![]() 搭配效果:一清一补,清上补下,平肝熄风,可治头晕目眩,头胀头痛,半身麻木,膝软乏力。 ![]() ![]() 搭配效果:清热熄风,通经止痛,可治肝风内动,头晕,口眼歪斜,四肢抽搐,烦燥不安等症。 ![]() ![]() 搭配效果:一疏一清,平降肝阳,清热祛风,对外感风热或内伤肝阳上亢引起之头晕目眩,均可应用。 04注意事项1.《本草新编》中记载,最能盗气,虚者勿投。 2.《本草从新》中记载,无火者勿服。 来源[1] 中华本草[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1999. [2] 中医临床必备知识表解手册[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严冬,2011. [3] 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中药大辞典》[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 (梁)陶弘景集,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