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偏偏是大年初七,长辈口中的“人日子”究竟是怎么来的

 茂林之家 2024-02-16 发布于湖南

如果问“大年初七是什么日子”,很多年轻人会说“大年初七是周五”,又或者“大年初七是上班前一天”之类的。可在老一辈人眼里,大年初七也被称作“人日子”。古有俗语道“人日阴雨天,遍地起坟头”,这充满神秘感的人日究竟从何而来,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人日的故事。

为什么偏偏是大年初七,长辈口中的“人日子”究竟是怎么来的

人日的历史还得追溯到我国西汉时期,当时著名的文学家东方朔曾写过一本书,名曰《占书》,顾名思义是用来观测风水星月、卜算吉丰灾凶的占卜书籍。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 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这便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有关于人日的记载,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由“女娲造人”演变而来的美丽传说。

为什么偏偏是大年初七,长辈口中的“人日子”究竟是怎么来的

据书中所言,这世界原本是一片混沌,全因盘古将清浊二气分开,才形成了如今的天和地。盘古死后其身体化作世间万物,身体和头颅化作山峦、双眼化作日月、血液化作江河、毛发化作草木等,而女娲便出现于这天地初分之时。关于女娲的身世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女娲乃是天帝和地母之女,另一种说法是女娲是华胥氏之女,与伏羲是兄妹。女娲人面蛇身,每日游历世间的她,一边感叹着天地间的壮美景色,一边又遗憾这景色虽美却毫无生气。

为什么偏偏是大年初七,长辈口中的“人日子”究竟是怎么来的

年末岁尾的一天,女娲来到水塘边,低头看见水面上倒映着的自己的身影,突然灵机一动,用地上的黄色泥土捏了一个娃娃状的东西,放在地上后便有了生命,能跑能跳,能沟通有喜恶,女娲高兴地称其为“人”。随后女娲折下一条藤蔓抽打着地上的泥土,飞溅起的点点黄泥都变成了一个个人,就这样大地上的人越来越多,人类社会慢慢建立起来。之后女娲还帮助人们补苍天、杀恶兽、习音律、种五谷,教会人们如何繁衍子嗣,正是因为女娲开世造物的功劳,她又被称为“大地之母”,成为被后世崇拜敬仰的创世之神。

为什么偏偏是大年初七,长辈口中的“人日子”究竟是怎么来的

《占书》中另有记载,女娲除了创造人类以外,还创造了许多其他生物,包括花鸟鱼虫、猪马牛羊,按照其顺序,从农历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八分别是鸡、狗、猪、羊、牛、马、人、谷。故后世百姓将正月初七称为“人的生日”,也就是所谓的人日。

为什么偏偏是大年初七,长辈口中的“人日子”究竟是怎么来的

或许有人会好奇,女娲造人为什么是初七呢?为什么不是初一或者其他日子呢?大家有所不知,数字七在古代是一个特别吉利的数字。我们现代人不喜欢数字七,大多是因为它与“气”同音,且为单数,但在我国佛教文化中“七”代表东、南、西、北、上、中、下,预示着圆满,体现吉祥之意。同样的在风水文化中,七同样代表着圆满吉祥、富贵好运。 因此小编猜测,民间传说中之所以把女娲造人的时间定为大年初七,也是取数字七的圆满之意,承载了百姓对人丁兴旺、阖家团圆的生活的向往。

为什么偏偏是大年初七,长辈口中的“人日子”究竟是怎么来的

我们再说回人日,古人素来相信天神星象,再加之神话故事的加持,汉朝的人日被视作一种占卜活动,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魏晋时期。魏晋以后人们便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占卜,人日的内容开始丰富起来,逐渐衍变成为一个集祈福、庆祝、祭祀于一体的民俗节日。其节日习俗也基本固定,包括食俗(食七菜羮)、礼俗(戴人胜、赠花胜)、庆祝活动(登山、作诗)等。正如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学者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写道“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

为什么偏偏是大年初七,长辈口中的“人日子”究竟是怎么来的

到了隋朝,根据地域的不同,人日的习俗被进一步地改进和划分,历经三十几年的传承,形成了类似南方吃菜羹,北方吃煎饼的差异性节日习俗。随着盛唐时期的到来,人日也发展成为一个“配有法定假日的全国性节日”,在唐玄宗颁布的《开元七年令》中有“人日假一日”的记载,意思是人日这一天,百姓不用工作、商铺歇业一天,大家团圆在家,欢聚一堂。足见其重要性。就连皇帝也会在人日这天宴请群臣,宴席间吹竹弹丝、歌舞升平,皇帝与群臣赋诗唱和,一方面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另一方面也可彰显出“天子与民同乐”的政治风气。

为什么偏偏是大年初七,长辈口中的“人日子”究竟是怎么来的

到了元明时期,受政治倾向的影响,人日的热度断崖式降低,逐渐由全国性节日转变为地方性节日,地域性差异进一步扩大。清朝以后,虽然大部分地区依然保留着人日的习俗,但仍有小部分地区的人们已经对人日不再问津了。直至今日,我国南方依然保留着人日吃七菜羮、捞鱼生的习俗,江南地区的女孩子还会用丝帛、鲜花制作成人胜、花胜,用来相互赠送、佩戴;黄河流域则有吃春饼、摊煎饼的习俗,山东部分地区还有送火把的习俗;到了华北、东北等地,人们习惯在人日这一天吃面条,取其长寿之意,祈愿老人康健、孩子平安。其实无论什么地方、什么习俗,不同的只是形式,相同的是“人”,是对家族兴旺、子孙富饶的向往与期盼。

为什么偏偏是大年初七,长辈口中的“人日子”究竟是怎么来的

人日作为我国春节期间重要的民俗节日,虽不像除夕那样团圆,也不如破五那般富有,但它依然有着近两千多年的沧桑历史,它如同一位年迈的智者、又如同一位慈祥的长辈时刻提醒我们,无论是掌权者还是普通人都需“以人为本,深知生命可贵”,生活不易才更需要我们尊重生命、敬畏自然、乐观生活。那么问题来了,今年的人日你打算怎么过呢?

我是一心一意只做一件事的小意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