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弃疾一生六百多首诗词,又力主抗金,为何却一字不提岳飞

 吕剑藏书 2024-02-16 发布于山东

#文章首发挑战赛#

内容图片

前言

说起对抗金军,相信大家脑海中第一出现的就是精忠报国的岳飞了。之后就是伟大的词人辛弃疾。英雄之间常常会有惺惺相惜之情。

但在辛弃疾留存在世的六百多首词中却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岳飞,这是怎么回事呢?

内容图片

一、精忠报国

岳飞是南宋时期出了名的爱国将领对于他的名字相信也是无人不知,即使是到了现在岳飞依旧还是拥有较高的地位的。这也是与他的功绩有关,后代与他相关的作品也是很多。

年幼的岳飞就在母亲的教导之下,将“尽忠报国”作为自己人生的准则。之后的岳飞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后世的学者中许多人都曾经说过岳飞出生在了一个不适合于他的年代。

内容图片

此话怎讲,众所周知在赵匡胤的影响之下,宋朝可以说是第一个将重文轻武做的如此的极致的王朝了。古往今来都没有像宋朝这样的,所以这也就为之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也正是因为宋朝的这个政策,所以就导致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对抗金兵,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岳飞是一个奇迹,是一个对抗金兵最好的人选。

内容图片

但是就是因为他的优秀让朝中有人对他不满。常常都说“功高盖主”所以朝中对于岳飞心存不满之人,难保不在这个上面下功夫。

怀璧其罪,即使是岳飞什么都不做,他的军功在那就让中许多人都记恨于他。仅仅八年的时间,岳飞就做到了武官的最高层。前文说了宋朝重文轻武所以就导致武将基本上是没有几位身居高位的,但是岳飞在八年的时间内就得到了节度使的位置,让朝中的一众大臣都眼红不已。

内容图片

其实有的时候朝堂之上的斗争才是更加的激烈的,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君心。君心难测,无论在什么时候帝王都不希望出现影响自己地位的人。在当时岳飞在民间的声望可以说是史无前例。

岳家军的名声也是响彻整个大宋,就在他人生最巅峰的时候,岳飞被诬陷谋反,最后含冤而亡……

内容图片

壮志未酬已身死,有心杀敌无力回天!其实岳飞出色的也不仅仅是他的军事才能,在诗词上也是如此一首《满江红》时至今日依旧让人热血沸腾。

在政治方面他也有着自己的见解,今天再看依旧是一声叹息。在岳飞被处死之后,他的家人与下属也受到了牵连。在当时几乎没有人敢为岳飞求情。

内容图片

虽然后来为岳飞平反了,但是岳飞却也再也回不来了,并且在有心之人的作用之下,岳飞的功绩也被涂抹。

二、心怀壮志

在岳飞之后又出了另一位抗金名将,并且也是伟大的词人辛弃疾。可能是因为辛弃疾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更为出色,所以在提起他的时候人们第一想到的就是他是一位伟大的词人。

内容图片

但实际上,在抗金中辛弃疾也是一位出名的将领,要是辛弃疾知道后人对于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词人,相信他应该会不开心。

年轻的辛弃疾就心怀雄心壮志,一心想的都是应该怎样抗金,怎么实现抱负、建功伟业。辛弃疾这一辈子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上战场杀敌并不是吟诗作赋。

内容图片

对于辛弃疾的想法可能大家现在看了很是不理解,但在当时的宋朝来说,什么都没有抗金重要,更不用说辛弃疾也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在他的心中有一个伟大的志向,虽然直到死都没有实现。

内容图片

辛弃疾之所以如此的努力就是为了完成他心中的期盼——振兴中原。将金朝赶出去,振兴中原是他唯一的愿望。他毕生所愿就是能够将金朝占有宋朝的领土给打回来,他的一生也都在为之努力着。

但是许多事情却是辛弃疾没有办法改变的,要是问辛弃疾这一生最遗憾的事情莫过于报国无门。心怀雄心壮志但是却没有地方施展……

内容图片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这是辛弃疾词中的一句,说的是让辛弃疾一生都引以为傲的事情,那就是活捉张安国。

当年还没有而立之年的辛弃疾一介书生,带领着只有几十人的军队,冲进敌军的大营将叛徒张安国活捉,并且将他带给了宋高宗。可以说这一件事就已经足够他说上一辈子的了。

内容图片

当看到张安国的时候就是宋高宗也感到十分的惊讶,毕竟辛弃疾看来只是一介白衣书生,他能有这么大的能力,但事实就是如此。在那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轻视辛弃疾了,他成为了一名正在的将军。

按照道理来说这个时候的辛弃疾应该是在宋高宗面前活跃起来的,但是对于宋高宗前文也说了他将岳飞给杀了,其实宋高宗的内心是不想和金朝开仗的,在这样的君主下,辛弃疾注定得不到重用。

内容图片

这让辛弃疾很是忧愁,随后宋孝宗上位,宋孝宗年轻气盛,他也是想要与金朝对抗到底的,但这与辛弃疾却没有多大的关系,因为两人话不投机半句多,宋孝宗不待见辛弃疾。

简单来说就是即使是换了一位君主,辛弃疾依旧是不得重用。并且在辛弃疾最应该上战场的那二十年间由于被弹劾,只能呆在家中。

内容图片

三、局势影响

在辛弃疾投靠的宋高宗的麾下时,岳飞已经含冤而亡。对于这一位前辈,辛弃疾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即使是知道了他能做的也有限。

并且当时的朝堂上也已经是由秦桧把持着,秦桧在朝堂上的地位根本就不是辛弃疾可以撼动的,并且还有可能会搭上自己。

内容图片

当时的辛弃疾一心都是想要报效祖国,报效祖国还是要依靠宋高宗,说到底这件事宋高宗也是有很大的责任的,在他的心中他也容不下岳飞。不然他也不会默许秦桧的行为。

所以这也是帝王之过,才导致了当前的局面,要是辛弃疾公开为岳飞说话,说岳飞是冤枉的,就是在说皇上错了。

内容图片

但在古代封建王朝中帝王怎么会有错?即使是错了也不能说出来,所以辛弃疾要是公开写诗提及岳飞抗金有功就是在打皇上的脸。可以说没有一个帝王可以容忍这种现象,更不用说这个时候的辛弃疾就是一个根基不稳的小官。

内容图片

这个时候的辛弃疾想的都是应该怎么让皇帝重用自己,岳飞在当时的宋朝是一个没有人敢提起的忌讳,所以但凡是说到岳飞就一定会被宋高宗所不喜。

结语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精忠报国,不看重名利但是却被莫须有的罪名残害,只能含冤而亡。

内容图片

辛弃疾心怀雄心壮志,但是却没有地方可以报效,最后只能带着遗憾逝世。在当时的那个朝代他们的抱负注定是实现不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