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级战斗英雄于泮宫,若不是弹药不足,他能把阻击战打成歼灭战

 陈正兴 2024-02-16 发布于湖北

“要不是因为弹药不足,这些美军恐怕都得被他包了饺子。

”如此言论,绝非空口白话、无稽之谈,乃是我志愿军实打实的战绩。

小小一排长,率领志愿军战士阻击,凭借过硬能力硬刚美军攻击,抗下30个小时,仅余45枚子弹,实现惊天大反转,打出歼灭战一般的传奇战绩。

一级战斗英雄于泮宫,若不是弹药不足,他能把阻击战打成歼灭战

于泮宫

谁得知如此辉煌战绩不得称一句“用兵奇才”?

这场堪称“步兵巅峰对决”之战究竟是出自谁人之手?

一介排长有多大的本事,能硬生生把阻击战打成歼灭战,差点把敌人团灭呢?

一、地雷战术、获首轮胜利

1950年,随着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作战的结束,中朝军队有意向“三八线”方向撤退,可联合国军怎会让我们如意?

穷追不舍,拼命反扑,试图撕下中国这块“肥肉”。

彼时,华川地区成为阻击美军的关键防御点。

一级战斗英雄于泮宫,若不是弹药不足,他能把阻击战打成歼灭战

当天,身为3连1排排长的于泮宫接到任务,奉命驻守313高地,务必要坚持15个小时以上。

面对数十倍的敌军和毫无可比性的武器装备,此项任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别说骄傲自大的美军,饶是我方军队也是忧心忡忡。

殊不知,于泮宫即将展现自己超强的指挥能力和军事头脑,用一波神操作给美军狠狠的“上一课”。

313高地位于华川以北,处在整个防御阵地之前,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为了合理安排布局,将兵力应用到最大化,于绊宫将手下士兵分成了三列纵队。

战斗力最强的几人正面迎敌,负责挡住敌人的大部分火力攻击,吸引敌方主力。

第二支队伍则伏击在左侧,负责接应,最后一支队伍支援两列纵队。而他自己,则处在机枪位置。

一级战斗英雄于泮宫,若不是弹药不足,他能把阻击战打成歼灭战

黎明时分,不过刚刚破晓,就听前方阵营出现了几道炸雷声,随即一片哀嚎声响起。

闭目养神的于泮宫瞬间清醒,起身查看将对方情况尽收眼底:联合国军队伍被于泮宫等人埋下的40枚地雷炸了个正着,尸块乱飞、鲜血四溅,场面一度混乱无比。

金发碧眼的士兵大声叫骂,大脑被痛感所侵占,全然忘记了不要暴露位置。

第一轮战斗,我军未浪费一兵一卒便轻易损伤敌军,于泮宫此举实在是高明。

不过,地雷战只能应用一次,并不是长久之计。

在第二轮袭击时,联合国军队就长了心眼,派出了他们的排雷士兵,拿着武器在前方阵营小心翼翼地进行排查。

在确认安全之后,敌方士兵重重地舒了一口气,殊不知,这一切都在于泮宫的掌握之中。

一级战斗英雄于泮宫,若不是弹药不足,他能把阻击战打成歼灭战

看到敌方放松警惕之后,于泮宫瞅准时机,带着几个手下,拿上武器在左侧大搞偷袭。

将注意力都放在地雷上的联合国士兵,全然没有想到我军会突然出现,措手不及中完全陷入了被动的地步,被于泮宫几人追着打。

情急之下,慌了神的敌军一不留神就溜进了另一个雷区。轰隆隆地雷声响起,又是一片人仰马翻,死伤大片。

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士兵怎么也没有想到,短短几个小时,会被志愿军战士以同样的招数埋伏两次,可谓是颜面尽失。

反观于泮宫这边,倒是越打越起劲了。

一级战斗英雄于泮宫,若不是弹药不足,他能把阻击战打成歼灭战

二、拼死作战、多次击退敌军

太阳刚刚出来,气急败坏的敌军想必已经重新规整队伍,想要再次发动进攻。

与此同时,于泮宫也没有闲着,招呼着手下几人收拾东西,准备迎击敌军。

这一次,于泮宫没有在阵前做手脚,让美军的一支小分队成功趟了过来。

由于武器限制,于泮宫并不着急,只是单单下令“等他们靠近之后,30米之内再打。”得令后的志愿军战士们丝毫不敢放松警惕,一动不动地看着美军的行动轨迹。

听到脚步声明显靠近时,于泮宫率先打响了第一枪。

为首的美国士兵倒地不起,紧接着,战士们齐齐开火,如此近距离,在一声声尖锐的爆鸣之后,慌乱不已的美军果断放弃了受伤的队员,留下几具冰冷的尸体之后,便匆忙逃回了自己的阵营。

于泮宫见到如此情景,不免笑出了声说道:“没想到,这群美国佬这么不经打啊!”

一级战斗英雄于泮宫,若不是弹药不足,他能把阻击战打成歼灭战

话虽如此,于泮宫并没有放松警惕,他深知敌我差距,自己要想完成任务,必须小心小心再小心。两个小时过后,于泮宫叫上班长潘景文,准备给敌军来个“连环大礼包”。

心领神会的潘景文叫上一名战士,拿上了整整一捆的手榴弹,跟着于泮宫就往山下跑,一溜烟的工夫就到了敌军阵地之上。

于泮宫猜的没错,这时候,对方士兵都在忙着休息,想要尽快恢复精力、补充体力。

但于泮宫并没有打算给他们这个机会。

在他的示意下,潘景文和另外一名战士无比精准地将手榴弹投射到了敌军头上。

片刻的功夫,几十顶帐篷就被一片火光包围,等对方回过神来,拿起武器想要反击的时候,于泮宫三人早已不着踪迹地从小路上偷偷地溜了回去。

一级战斗英雄于泮宫,若不是弹药不足,他能把阻击战打成歼灭战

虽说于泮宫利用各类战术取得了不错的胜利,使得对方连夜把营地撤退了500米,但我方战士也并没有喘息的机会。

头顶上空,美国派来的数架战斗机、轰炸机一刻不停地盘旋着,企图对我方战士进行定位。

借着月色,还能在掩体之下躲藏一番,可眼下天光大亮,战士们也将避无可避。

果不其然,敌方空援开始行动。

顷刻间,数不清的燃烧弹从高处被投放下来,313高地飞速燃烧了起来,好好的战场化作了一片火海。

在地面作战的战士们根本躲避不及,被滚滚浓烟呛的睁不开眼睛。更有甚者,直接被燃烧弹击中。

潮水般的敌军全都一股脑儿涌了上来,从不同的方向往山头进发。

一级战斗英雄于泮宫,若不是弹药不足,他能把阻击战打成歼灭战

看着乌泱泱的敌军,于泮宫只能顶着压力,命令手下战士们竭尽全力抵御,咬牙扛住了敌方的一次次攻击。

在这过程中,没有一名战士退缩,也没有一名战士畏惧,整整一天没合眼的于泮宫也仍旧精神抖擞,不断给身边兄弟们打气喊道:

“加油啊,大家,我们只要坚持住15个小时就可以了,胜利在望,绝对不能轻言放弃。我们的家人、朋友都还在等着我们回家呢,我一定会把你们平安地带回去。”

五月底,天气尚冷,可战士们早已汗流浃背,感觉不到丝毫的寒意。就这样一直熬到了天黑,敌军的攻势才渐渐减弱,暂时停了下来。

于泮宫与几十名战士放下了手中紧握着的枪杆,趴在战壕上大口地喘着粗气。

一级战斗英雄于泮宫,若不是弹药不足,他能把阻击战打成歼灭战

再回头,身后的场景全然变了模样,被敌军轰炸得不成样子,俨然变成了一个马蜂窝。

狂轰滥炸之下,于泮宫等人的补给都不见了踪迹,仔细寻找还能看到食物的影子,可水源却是彻底被切断了。

难道一个排的战士就要牺牲在朝鲜边境?首长下达的任务就这样前功尽弃?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三、突围成功、大获表彰

不到最后一刻,是断然不能够说放弃的。于泮宫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天亮之后,首战吃亏的敌军肯定会进行报复式攻击。

于是,他只好派出一名通信员想办法绕过敌军,尽可能去联络周边的志愿军,自己同其他战士们继续寻找防御点作战。

一级战斗英雄于泮宫,若不是弹药不足,他能把阻击战打成歼灭战

5月30日,天一亮,敌军便有所动作。

各类重甲武器出场,对着我方阵营进行轰炸,步兵紧随其后,尝试进行突击。

两天的战斗,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13高地周边阵地,各个方向,都成了敌军的囊中之物。于泮宫几人注定要搭上性命拼杀出一条血路了。

持久战极为消耗体力,眼看着敌军只多不少,自己却迟迟等不来增援,于泮宫便意识到通信兵肯定是牺牲了。

眼下,他们彻底成为被包围的孤军,美军要想北上,必须除掉于泮宫等人,拿下咽喉之地。

美军深知敌我差距,将火力点集中在机枪手位置精准打击。

被频繁针对的机枪手黄玉俊不幸牺牲,身侧的战士急忙补上又被射杀。就连于泮宫也因为躲避不及,左腿被飞起来的弹片炸伤。

并肩作战的战友一个接一个的牺牲,于泮宫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与压力。

他顾不得流血的身体,趴在战友的尸体上扶着机枪扫射。

一级战斗英雄于泮宫,若不是弹药不足,他能把阻击战打成歼灭战

幸存的战友姚学明,用手榴弹在其身侧掩护,炸死了7个美军,艰难打退了一波攻击。

而这时,一个排的兵力只剩下了15人,子弹也都消耗殆尽只余下45枚,手榴弹仅剩10个。显然,于泮宫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艰难境地。

幸运的是,攻势迅猛的美军在经过几次轮番轰炸之后,竟然停下了动作踌躇不前。

可能是被于泮宫一天连续4次的偷袭战术搞怕了,最后阶段,敌方选择了大规模、高密度的轰炸战术。

天上、地上火光连成了一片,足足持续了三个多小时。

在这个时间段里,于泮宫竭尽全力寻找逃生的机会,经过一番心里挣扎之后,决定竭尽全力突围。

沿着一条小山沟,于泮宫等15人拿着手榴弹为自己炸出了一条生路。

一级战斗英雄于泮宫,若不是弹药不足,他能把阻击战打成歼灭战

胜券在握的美军只留下了一个班的兵力,权当志愿军战士们死路一条,坐等收尸了。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我军竟能有如此大的毅力,毫不畏惧死亡,直接射死了为首的两名士兵,将手榴弹全部投了出来,硬生生拼杀出了一条向生之路,成功突围后返回了连队。

经此一战,于泮宫的名声响彻中朝两方。

30多个小时的坚守、16次打退敌军、歼灭159人,如此成绩任凭是谁听到不说一句“英勇之士”?

凭借着辉煌的战绩,组织上授予于泮宫特等功,嘉奖其为“一级英雄”,位列众多志愿军战士英雄代表。就连于泮宫带领的这一排,也被命名为“特等功臣排”。

一级战斗英雄于泮宫,若不是弹药不足,他能把阻击战打成歼灭战

1951年底,国庆观礼之际,于泮宫受到了毛主席的邀请,被毛主席亲自接见。

天安门城楼下,当于泮宫握上毛主席大手的那一刻,他分外激动,热泪盈眶。

多年的戎马生涯在于泮宫的脑海中一一闪现,死去战友的悲惨模样依旧历历在目,但这一切,在看到毛主席的一瞬间都通通释怀。

他深深地感到:为新中国建设而不顾生死的拼杀都是值得的。

年轻的于泮宫带着人民的期许与主席的欣赏走了下去,在对越反击战中表现依旧出色,凭借着过人能力回国后升任为副司令员。

1983年方才退居二线,结束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退休后,于泮宫也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积极学习党内的重要思想,不断提高自己。

一级战斗英雄于泮宫,若不是弹药不足,他能把阻击战打成歼灭战

2009年,89岁高龄的于泮宫离开了人世。

令人敬佩的是,他在临终之际,反复叮嘱自己的家人“死后不要为我举办追悼会,让我简简单单地走就好,也不要对政府提任何要求。”

纵观于泮宫的一生,辉煌坎坷、极具波折。

无论是面对强大如斯、装备优良的美军,还是面对反复叫嚣、自我认知不清晰的越军,他都能灵活应对、毫不畏惧,沉着冷静、以近乎完美的形式完成任务,获得一片好评之声。

在于泮宫死后,他的家人于一捧骨灰之中发现了未被取出的弹片。

忠诚老将,一心为国,临死之际,心系政府。

于泮宫真正做到了置生死于事外,不愧为“志愿军战神”的称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