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确的预习法

 袁占舵 2024-02-17 发布于河北

正确的预习法

学习往往是“计划——预习——上课——作业——复习——考试——总结”几个环节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各个环节都能达到高效,是学习成绩优秀的保证,后面环节的高效基本上是由前面环节的高效做基础,其中预习环节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用在学习上,明确地告诉我们上课前要做好预习。预习和不预习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的优劣。

每一节新课前都要预习。不同的课型预习的要求不一样,最高境界的新课预习是:“把知识都看会了,练习题作业题都会做了,会提出问题,在课上能给其他学生当小老师。”一般预习要求是:“明确自己将面临的问题,寻找一种方向感,制定出学习目标,带着问题上课,以免无所适从。”

预习的能力本质上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把学不明白的内容标出来,这样上课时就有期待同学和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由衷地提高学习热情和注意力。

新课前的预习,是具体内容的准备,更是心理的准备。

课前预习的基本要求是:认真阅读课本,明确新知内容,分析内容重点,找到学习难点,做好上课准备。

预习一般具体的要求是:先短时间内整体浏览要学习的新知识,给自己怎样攻克新知识有一个大体的思路,然后认真探究分析要学习的新资料,预习时间要适度把握也不需要过长,预习中个别的难点最好及时请教予以解决,有不认识和不懂的字词必须查工具书;数理化等理科中的定义、定理、规律和例题,需要重点思考;语英史地等文科课程中的基本基本知识要看能否读懂。百思不得其解的内容用铅笔划出来,准备课堂上当堂请教。对于重点的知识,最好准备一个预习本把重点和难点都记下来。

   预习是新课前的自主学习,是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最重要的环节,同时是提高学习质量的最重要的环节。预习新知识切记不动脑子、流于形式,这样达不到预习应有的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