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光记|何以博物馆

 渐华 2024-02-17 发布于山东

文/董光强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01/在博物馆遇见你

感知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观察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这三者不可或缺。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康有为认为博物馆能“启发国人之聪明,感动国人之心志”,在蔡元培先生看来,博物馆可“增进普通人之智德”。

博物馆是什么?它是一座跨越的“桥”,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它是一本厚重的“书”,能够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值得细细品咂、慢慢寻味;它是一所“大学校”,是文物有效利用的重要平台,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渠道。

追光记|何以博物馆

(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典籍博物馆日前启用,首展“抟虚之境——孔孚文献展”同时开展。图源: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典籍博物馆正式启用,这是山东省建成的首家典籍博物馆;潍坊青州博物馆新馆于5月15日开放,通过大量图片、文字以及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让游客深入了解展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内涵,值得一提的是,东汉“宜子孙”玉璧原品首次展出……

视频加载中...

今年年初,山东便提出实施博物馆优化提升工程,可谓在推动山东博物馆事业持续繁荣方面“立下了Flag”。比如,今年要高质量完成山东博物馆通史展改陈项目;山东博物馆、孔子博物馆等要争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加快山东考古博物馆建设,支持济南黄河文化博物馆、青岛市博物馆、泰安市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等新馆建设。开展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运行评估,实施博物馆跨界发展计划、中小博物馆质量提升行动,高质量开展馆藏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

博物馆是历史的见证者、时光的守护者。相信在若干年后,当“现在”变为“历史”,在“时光博物馆”里穿越时空,你我定会再相逢……

02/走吧!去博物馆

说起山东的博物馆,类型之多元、馆藏文物之丰富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这并不是一名山东人的自夸。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山东已注册各级各类各所有制博物馆从352家增长至603家,山东省博物馆总量和一级、二级、三级博物馆数量,非国有博物馆数量、新晋级革命类博物馆数量等6个指标均居全国首位。在2022年公布的《山东省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5年内全省登记备案博物馆总数不少于1000家,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总数达到150个。

(东营盐文化博物馆以工业游特色景点的模式,成为集盐知识普及、盐文化传承、盐项目体验等于一体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全面展示黄河三角洲盐文化特色和盐业发展历程。

位于济南的华夏书信文化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座以书信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感受见字如面、笺短情长;在青岛,贝壳博物馆、啤酒博物馆、发饰博物馆,颇具地方特色;到威海,一定要去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敬缅爱国将士,汲取精神力量。

览黄河文化之壮阔,泰安东平戴村坝博物馆是个不错的选择;悟运河文化之绚丽,中国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中国运河招幌博物馆都必须“安排”。除了传统概念理解上的博物馆,还有不少特色博物馆堪称“宝藏”,值得去看看。中国课本博物馆、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诸城恐龙博物馆、淄博周村烧饼博物馆、台儿庄药典博物馆、北极星钟表文化博物馆等等都能满足你的想象……

山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文化大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努力在“强富高优美”上下功夫、求实效,即经济实力强、人民群众富、文明程度高、治理效能优、生态环境美。文明程度高就是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优势,深入推进文化“两创”,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世界。

齐鲁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以博物馆等为载体,汲古润今,让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虽任重道远,山东蹄疾步稳,蓬勃向前。

03/博物馆的N种“打开方式”

博物馆集精结粹,走进它,我们思接千载、神交古人;爱上它,需要多管齐下、久久为功。

笔者看来,要在基础工作、陈列展陈、服务能力、宣传教育等方面做好特色、活化、传播“三篇文章”,在打造、塑造、创造上谋篇布局、深耕厚积。

做好特色文章,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博物馆的发展,重在统筹、要在提升、贵在特色。要对专业博物馆、专题博物馆、产业博物馆、特殊博物馆等进行系统梳理,把鲜明特色变成独特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家在什刹海、根在什刹海,恭王府博物馆作出“社区博物馆”的全新定位,引起了不少网友热议。诚然,博物馆建设不能“千馆一面”,要避免同质化。每家都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有的处于赛道“第一阵营”,有的处于爬坡期,有的处于瓶颈期,我们需要进一步厘清思路,对症“下药”,科学精准发力。

譬如,可通过发展博物馆旅游深化文旅融合,将各级博物馆全面纳入旅游线路,合理配置馆内餐饮区、游客休息区、文创产品展卖区等,提升游客体验;在技术赋能方面,应积极拥抱前沿技术,不断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沉浸感。

(游客在遇见你博物馆观参观“遇见梵高”沉浸式光影展。该展览从4月2日持续到7月9日,让观众沉浸式体验荷兰著名画家梵高的生活。

做好活化文章,塑造网红“打卡地”。对城市发展而言,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还远远不够。人民群众愿不愿意去、周边配套如何、能不能吸引更多游客主动分享“晒”感悟,这些综合因素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破解之道的关键在于创新手段,优化服务,进一步探索可看、可玩、可参与、可带走的体验,让博物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文创热”不断升温,各种“爆款”屡屡“出圈”。手机壳、冰箱贴、U盘、创意日历、数字盲盒……逛完博物馆,总有一个文创店让你不禁驻足。难怪文创商店被网友亲切称为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

前几年,故宫口红文创一经上架便迅速售罄。现如今,全国各地博物馆开展了花式线上线下活动,比如,广东韶关开展逛馆寻宝、文创大展、集章换憨憨雪糕等项目,江苏博物馆举办“博览、博学、博雅”三大系列百项特色活动等,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于5月17—19日在福建博物院举行,当地推出“福航天下——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印记”展览,举办“有福之州博物馆之夜”主题活动。做这些的目的很简单——不断满足群众的个性化追求和多元化消费需求,让越来越多人享受到高品质文化服务。

传承,既要有保护,也要有发展,既要有守正,也要有创新。以前我们讲“老字号”,更多的是文化瑰宝的经典传承,而现在,大家谈论更多的是“新国潮”。博物馆也是如此,如果一成不变,只能在固步自封中与受众渐行渐远。

追光记|何以博物馆

(大型黄河文化溯源节目《馆长来了》。图源:山东广播电视台文旅频道)

做好传播文章,创造爆款“宝藏IP”。要通过全媒体传播和数字化转化等方式,推动博物馆文化走向世界、走向全球,让沉睡千年的博物馆文化通过超级IP进一步提升生命力。

可喜的是,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了不少关于博物馆、文物主题的优秀节目和网络视听作品。

考古时挖出一双蓝色的手是什么体验?世界第一碗面条长什么样?近日,大型黄河文化溯源节目《馆长来了》火热播出。

节目由山东广播电视台发起,联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沿黄各省(区)文旅部门、电视台联合制作,并在沿黄九省(区)电视台共同播出。沿黄九省(区)27家博物馆联席坐镇,馆长们携“镇馆之宝”集结山东,依托文物故事解读黄河文化。

党的报告二十大指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除了做好线上传播,山东还注重加强国际交流。日前,“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文化和旅游推广活动先后走进意大利罗马和西班牙马德里。山东博物馆作为承办单位之一参加推介,与意大利西波拉宫博物馆、西班牙拉萨罗·加尔迪亚诺博物馆和“巴特罗之家”博物馆等当地文博机构交流洽谈,签署了友好合作备忘录。

5月16日,山东博物馆推出的重磅展览“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陈列”启幕,一展看全“十大镇馆之宝”。视频:闪电新闻记者 李静怡 刘晨

“博”览数年,“馆”藏天下。不妨带着一份敬仰和好奇,带着无垠的想象,去领略灿烂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思考和回答如何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

何以博物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