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三上】2023—2024上学期名校高三期末考试试题精编古代诗歌阅读(四)

 阅读美丽星空 2024-02-17 发布于山东


(原卷版)

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舟人吹笛
杨万里
长江无风水平绿,也无靴文也无觳。
东西一望光浮空,莹然千顷无瑕玉。
船上儿郎不耐闲,醉拈横笛吹云烟。
一声清长响彻天,山猿啼月涧落泉。
更打羊皮小腰鼓,头如青峰手如雨。
中流忽有一大鱼,跳破琉璃丈来许。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描写浩淼大江水波不兴,缥碧平静,境界旷远,为舟人出场作了铺垫。
B.“不耐闲”写出了舟人自在悠闲的情态,“醉”字写活了他怡然自乐的情趣。
C.“山猿啼月涧落泉”与“间关莺语花底滑”这两句描写音乐的效果异曲同工。
D.“更打”两句描绘形态动作,声形俱备,画面鲜明,写出了演奏者高超技巧。
16.有人评论这首诗的最后两句:“突兀而起,妙处尽出。”请结合诗的有关内容简述最后两句在诗中结构的妙处。(6分)
 
 
江西省新余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6题。
赠郭将军      李白
将军少年出或成,入掌银台护荣微。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注]①此诗当是天宝三年(744)唐玄宗赐金放还,李白被迫出翰林后在长安所作。②银台:官
门名,分左银台门、右银台门。唐时的翰林院在右银台门内。③紫微:紫微屋,古人认为其为帝星,此处比喻皇帝。④朝天:朝见天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颂扬口吻,赞美郭将军功勋卓著且位高权重,深受皇帝的信任和宠爱。
B.颔联描述郭将军潇洒的政治生活,天刚亮时佩剑上朝,太阳落山时醉酒回家。
C.颈联通过“爱子”“美人”的行为,展现出一个家庭美满、生活惬意的将军形象。
D.与《将进酒》借题发挥借酒浇愁不同,本诗单纯是诗人饮酒取乐的酬赠之作。
16.尾联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如何理解它与前三联的关系?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夜坐
杨万里
背壁青灯劝读书,窥窗素月唤看渠。
向来诸老①端何似?未必千年便不如。
春后春前双雪鬓,江南江北一茅庐。
只愁夜饮无供给,小雨新肥半圃蔬。
【注】①向来诸老:指所读书中记叙的古人或书的作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在夜坐读书之时,对书中人物或作者有所感慨,并产生了要超越古人的想法。
B.颈联回忆,诗人鬓发已经花白,从江南到江北奔波多年后,终于回到了这间茅庐。
C.尾联抒情,抒发了诗人老年生活颇为贫困,只守着几亩田园艰难度日的悲愤感情。
D.本诗既有情景描写,也写出了诗人的人生感悟,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句更显灵动。
16.钱锺书评价说杨万里写诗善于捕捉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瞬间,这一特征在本诗的首联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
 
 
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点绛唇·醉漾轻舟①
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②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注】①此词为秦观于谪徙途中所作。②尘缘:佛教名词。佛经中把色、声、香、味、触、法称作“六尘”。以心攀缘六尘,遂被六尘牵累,故名。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到花深处”一句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忽逢桃花林”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B.上片三、四句写词人被“尘缘”牵累,不能解脱,只好在这如花的仙境中住下去。
C.下片一、二句勾勒出一幅烟水迷蒙、日暮途远的画面,体现出词人被贬后的凄冷之情。
D.“不记”二字虽轻描淡写,却耐人寻味,暗含词人备受压抑而无法自解的深深悲愁。
16.本词下片的景物描写具有暗示性,请简要分析。(6分)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组唱和诗,完成15~16题。
种菜       苏辙
久种春蔬旱①不生,园中汲水乱瓶罂②。
菘葵经火未出土,僮仆何朝饱食羹。
强有人功趋节令,怅无甘雨困耘耕。
家居闲暇厌长日,欲看年华上菜茎。
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    苏轼
新春阶下笋芽生,厨里霜虀③倒旧罂。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园无雨润何须叹,身与时违合退耕。
欲看年华自有处,鬓间秋色两三茎。
【注】①旱:一作“早”。②罂:盛酒、水的陶器或木器。③霜虀:秋日腌制的菜。
下列对这组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苏轼诗题中的“次韵”既点明了这首诗是和苏辙诗所作,又指出了押韵的特点。
苏辙诗沉郁顿挫,风格堪比“诗圣”;而苏轼诗闲散冲淡,气韵神似“诗仙”。
苏辙诗中“乱”写出了汲水的忙乱,苏轼颔联中的“时”则写出面对久旱的焦灼。
D.苏轼诗中的“鬓间秋色”,手法与《念奴娇·过洞庭》中的“肝肺皆冰雪”相同。
16.唱和诗中,“和诗”的内容和情感既要与原诗有联系,又要有新的阐发。这一特点在苏轼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两首诗进行分析。(6分)
 
江西省鹰潭贵溪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模拟检测五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陆胜宅秋暮雨中探韵同作
张南史
同人①永日自相将,深竹闲园偶辟疆②。
已被秋风教忆鲙③,更闻寒雨劝飞觞。
归心莫问三江水,旅服徒沾九日霜。
醉里欲寻骑马路,萧条几处有垂杨。
[注]①同人:志同道合之人。②辟疆:“辟疆园”的略称。晋人顾辟疆的名园,内多竹树。③忆鲙:晋人张翰洛阳为官时,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而弃官回乡。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秋日与志同道合之人相伴于陆胜宅院内,此地竹树幽深,与辟疆园相似。
B.首联本有感伤之心,颔联又转人思归之情,上下内容转换自然,情感生成合理。
C.“归心”和“旅服”两句上承“秋风”“寒雨”的景象,下启诗人的情感表达。
D.此诗前四句主写宴聚的缘由,后四句宕开一笔主写个人情愿,融合了叙事抒情等表达方式。
16.该诗颔联情感表达极为精妙,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2023—2024上学期名校高三期末考试试题精编
古代诗歌阅读(四)
(解析版)
 
 
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舟人吹笛
杨万里
长江无风水平绿,也无靴文也无觳。
东西一望光浮空,莹然千顷无瑕玉。
船上儿郎不耐闲,醉拈横笛吹云烟。
一声清长响彻天,山猿啼月涧落泉。
更打羊皮小腰鼓,头如青峰手如雨。
中流忽有一大鱼,跳破琉璃丈来许。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描写浩淼大江水波不兴,缥碧平静,境界旷远,为舟人出场作了铺垫。
B.“不耐闲”写出了舟人自在悠闲的情态,“醉”字写活了他怡然自乐的情趣。
C.“山猿啼月涧落泉”与“间关莺语花底滑”这两句描写音乐的效果异曲同工。
D.“更打”两句描绘形态动作,声形俱备,画面鲜明,写出了演奏者高超技巧。
16.有人评论这首诗的最后两句:“突兀而起,妙处尽出。”请结合诗的有关内容简述最后两句在诗中结构的妙处。(6分)
 
答案
15.D(“声形俱备”不准确,没有“声”)
16.①以跳破琉璃呼应开头的“水平绿”与“无瑕玉”,始以静态,终以动态,前后呼应,结构紧凑。②鱼的动跟前面诗句吹笛、打鼓相呼应,这种热闹前后相承,并与开头的静形成结构上的对比,浑然一体。(若从前后结构上动静对比作答,给3分。每点3分,共6分)
 
江西省新余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6题。
赠郭将军      李白
将军少年出或成,入掌银台护荣微。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注]①此诗当是天宝三年(744)唐玄宗赐金放还,李白被迫出翰林后在长安所作。②银台:官
门名,分左银台门、右银台门。唐时的翰林院在右银台门内。③紫微:紫微屋,古人认为其为帝星,此处比喻皇帝。④朝天:朝见天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颂扬口吻,赞美郭将军功勋卓著且位高权重,深受皇帝的信任和宠爱。
B.颔联描述郭将军潇洒的政治生活,天刚亮时佩剑上朝,太阳落山时醉酒回家。
C.颈联通过“爱子”“美人”的行为,展现出一个家庭美满、生活惬意的将军形象。
D.与《将进酒》借题发挥借酒浇愁不同,本诗单纯是诗人饮酒取乐的酬赠之作。
16.尾联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如何理解它与前三联的关系?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D(“本诗单纯是诗人饮酒取乐的酬赠之作”错误,从尾联的描述中可看出郭将军如今失意,诗人也是从奉诏翰林跌至赐金放还的境地,其中也寄寓着诗人怀才不遇的失落感,故而此诗也有饮酒以消愁的意味。
16.①尾联主要是说郭将军昔日疆场的雄姿豪气都宛如梦中,如今相逢姑且与君趁这大好春光醉饮一场,表达了怀才不遇的失落感。
②内容上,前三联极言郭将军得意之事,尾联笔锋陡转,从得意转为失意,前三联的铺垫都是为最后的落差作准备。
③手法上,运用反衬手法,以前面的得意反衬如今的失意,使失意之情更为悲凉,失落之感更加强烈。(每点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夜坐
杨万里
背壁青灯劝读书,窥窗素月唤看渠。
向来诸老①端何似?未必千年便不如。
春后春前双雪鬓,江南江北一茅庐。
只愁夜饮无供给,小雨新肥半圃蔬。
【注】①向来诸老:指所读书中记叙的古人或书的作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在夜坐读书之时,对书中人物或作者有所感慨,并产生了要超越古人的想法。
B.颈联回忆,诗人鬓发已经花白,从江南到江北奔波多年后,终于回到了这间茅庐。
C.尾联抒情,抒发了诗人老年生活颇为贫困,只守着几亩田园艰难度日的悲愤感情。
D.本诗既有情景描写,也写出了诗人的人生感悟,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句更显灵动。
16.钱锺书评价说杨万里写诗善于捕捉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瞬间,这一特征在本诗的首联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及解析
_15.C【解析】“抒发……悲愤感情”错,尾联抒发的是诗人的老年生活虽颇为贫困,但守着几亩田园也能自给自足,表达的是乐观的思想。
16.①首联写的是:靠墙的青灯光焰摇曳,像是在殷勤地劝人读书;调皮的月光穿窗而入,也像是在诱惑人去看他。②诗人抓住灯焰的摇曳之姿、月光穿窗而入的瞬间情态,联系自己夜坐读书的情景,赋予灯焰、月光以人格,认为它们一个在劝他读书,一个在诱惑他赏月,因而颇具情趣。(首联句意阐释2分,内涵分析4分)
【诗歌赏析】
全诗围绕“夜读”,记述了自己的读书生活。首联写诗人背着墙壁的青灯光焰摇曳,好像在殷勤地劝人读书一样,隔窗窥看的素月调皮地唤人看他。短短两句,就生动地抒写了诗人月夜读书的场景,颇有情趣。颔联大意是说,那些古代先贤和作者素来的所思所想究竟像什么,千年后的读者未必不如。诗人认为,读书既要传承和吸收古代的优秀传统,也要注意剔除糟粕。这是写夜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书中诗人或前代先贤水平的质疑,“未必千年便不如”,表达了立志勤奋读书、与古圣先贤一比高下、超越前人的决心。颈联回忆自己多年来的经历,诗人通过春后春前,写出时间的流转;又由江南江北,表达出空间的转换,情感含蓄蕴藉。他立志要赶超前人,但要如此,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春后春前”二句正是写他勤学不倦,刻苦攻读,力践前言。尾联写夜读之乐。读书到三更半夜,十分辛苦,也感觉到肚子饿了,正愁“夜饮无供给”时,小雨却恰好下起来了,可以滋肥园子里的蔬菜,可以到菜园子里摘些新鲜的蔬果当作夜宵。可以想见深夜苦读之后的惬意满足。
纵览杨万里的这首七律,语言朴实浅易,抒写生动活泼,更充满幽情逸趣。首联技法高超,描摹了一幅夜坐读书的图画,青灯劝读、明月相伴,显得多么温馨和闲适。颔联表达了诗人的治学理念,他勤奋学习,又并不盲从,才让自己的作品独具一格。颈联更是形象地彰显出诗人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即使身处茅屋也可安然读书,非常值得人们敬佩。最后诗人依然不失他一贯的诙谐诗风,半夜里还去菜园子摘菜,也令人赞不绝口!
 
 
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点绛唇·醉漾轻舟①
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②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注】①此词为秦观于谪徙途中所作。②尘缘:佛教名词。佛经中把色、声、香、味、触、法称作“六尘”。以心攀缘六尘,遂被六尘牵累,故名。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到花深处”一句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忽逢桃花林”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B.上片三、四句写词人被“尘缘”牵累,不能解脱,只好在这如花的仙境中住下去。
C.下片一、二句勾勒出一幅烟水迷蒙、日暮途远的画面,体现出词人被贬后的凄冷之情。
D.“不记”二字虽轻描淡写,却耐人寻味,暗含词人备受压抑而无法自解的深深悲愁。
16.本词下片的景物描写具有暗示性,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B
【解析】词中“无计花间住”意为“没有办法在这如花的仙境中住下去”。
16.①“烟水茫茫”,写江面烟波浩渺之景、暗示词人政治前途渺茫;②“千里斜阳落”、写夕阳西下之景、暗示词人的处境将每况愈下;③“山无数”,写重层峦叠嶂之景,暗示词人阻力重重、难回朝廷。④“乱红如雨”,词人以花落如雨的残春之景,暗示美好的事物遭受罹残。自己无端遭受打击。(每点2分,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合理的理解,亦可酌情给分)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组唱和诗,完成15~16题。
种菜       苏辙
久种春蔬旱①不生,园中汲水乱瓶罂②。
菘葵经火未出土,僮仆何朝饱食羹。
强有人功趋节令,怅无甘雨困耘耕。
家居闲暇厌长日,欲看年华上菜茎。
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    苏轼
新春阶下笋芽生,厨里霜虀③倒旧罂。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园无雨润何须叹,身与时违合退耕。
欲看年华自有处,鬓间秋色两三茎。
【注】①旱:一作“早”。②罂:盛酒、水的陶器或木器。③霜虀:秋日腌制的菜。
15.下列对这组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诗题中的“次韵”既点明了这首诗是和苏辙诗所作,又指出了押韵的特点。
B.苏辙诗沉郁顿挫,风格堪比“诗圣”;而苏轼诗闲散冲淡,气韵神似“诗仙”。
C.苏辙诗中“乱”写出了汲水的忙乱,苏轼颔联中的“时”则写出面对久旱的焦灼。
D.苏轼诗中的“鬓间秋色”,手法与《念奴娇·过洞庭》中的“肝肺皆冰雪”相同。
16.唱和诗中,“和诗”的内容和情感既要与原诗有联系,又要有新的阐发。这一特点在苏轼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两首诗进行分析。(6分)
 
答案及解析
15.B (B项,“苏轼诗闲散冲淡”错误,苏轼诗旷达)
16.①苏轼诗写春饥的艰辛,呼应苏辙诗中因春早而吃不饱饭,两诗都因早情生发感慨内容相呼应。②苏轼诗针对苏辙诗中因春早而惆怅、因闲居而厌烦的情绪,劝慰他面对窘境无须慨叹既然不合时宜,不妨安心退耕。③苏轼诗针对苏辙诗中年华虚掷的感慨,以坦然的心态、幽默的自嘲来宽解,境界更加旷达。
诗歌赏析:
苏辙诗歌:“久种春蔬早不生”,写因为春早,早就种下的菜蔬并未发芽生长;“园中汲水乱瓶罂”,写只好让人汲水浇灌菜蔬,汲水的瓶子东倒西歪,园中一片忙乱。一个“乱”字透露出作者的隐隐担忧。“菘葵经火未出土,僮仆何朝饱食羹”,菘葵在干旱的天气里像被火烤坏了,不能生长出来: 这样下去恐怕僮仆也要挨饿了,什么时候才能饱餐一顿呢?此句写出作者的忧心惆怅。而“怅无甘雨困耘耕”的“怅”字则直接抒发了春早带来的惆怅。这三联写因为春早而陷入生活的困顿,流露出心酸和无奈。尾联“家居闲暇厌长日”,“闲暇”“长日”写出无聊、无奈,日子显得无比漫长;“厌”字直抒胸臆,表达了赋闲时内心的压抑。此句写因赋闲而抑郁不得志。“欲看年华上菜茎”,借助菜茎的变化表现时光的流逝,也写出作者终日无聊,只能默默看着眼前蔬菜一点一点变化,写出年华虚掷的感慨。
苏轼诗歌:初春时节,台阶下刚长出笋芽的时候,厨房里去年腌渍的咸菜就已经吃完,瓦罐也底朝天了。这样不好的年景,迫使许多人都绕着麦田寻找野菜,连僧舍中的和尚也是勉强者野菜汤吃,菜园没有春雨滋润,又何须悲叹,自身与时势相违背,就应该(不如) 退回来躬耕田园。想要看年华自然有合适的地方,我的两鬓之间已经有了两三根白发。
 
 
江西省鹰潭贵溪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模拟检测五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陆胜宅秋暮雨中探韵同作
张南史
同人①永日自相将,深竹闲园偶辟疆②。
已被秋风教忆鲙③,更闻寒雨劝飞觞。
归心莫问三江水,旅服徒沾九日霜。
醉里欲寻骑马路,萧条几处有垂杨。
[注]①同人:志同道合之人。②辟疆:“辟疆园”的略称。晋人顾辟疆的名园,内多竹树。③忆鲙:晋人张翰洛阳为官时,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而弃官回乡。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秋日与志同道合之人相伴于陆胜宅院内,此地竹树幽深,与辟疆园相似。
B.首联本有感伤之心,颔联又转人思归之情,上下内容转换自然,情感生成合理。
C.“归心”和“旅服”两句上承“秋风”“寒雨”的景象,下启诗人的情感表达。
D.此诗前四句主写宴聚的缘由,后四句宕开一笔主写个人情愿,融合了叙事抒情等表达方式。
16.该诗颔联情感表达极为精妙,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B(“首联本有感伤之心"错误,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种满竹子的园子里,以诗唱和,此时的心情是闲适、惬意的。)
16.①用典抒情。颔联借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思归愿望。②借景抒情。颔联借“秋风”“寒雨”营造凄清的氛围,含蓄蕴藉地写出诗人内心的凄凉。③拟人。颔联中“教”和“劝”字运用拟人,不说自己想家想饮酒.而是“被风教”“被雨劝”,以含蓄深沉的方式表达诗人不得归的无奈。(每点2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