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行合一”解读(下)

 A松毛岭634高地 2024-02-17 发布于山东

(五)

很多人问,自信到底是什么,自信其实从不迷茫,自信是掌握了高效的成长路径。

自信的人在人生的成长路上,也会遇到迷茫,无论一个人多么优秀,他都会在成长路上遇到属于自己的课题,自信的人之所以能够穿越迷惘,本质上是掌握了成长的路径,在这个路径的指引下,才会走出来,直到拥有属于自己的天地。

01自信的人也会迷茫

我们可能需要打破一个误区,那就是自信的人不会迷茫。事实上,你或许需要明白,自信的人也会迷茫。

迷茫是我们成长阶段的必然产物。在这个发展的阶段,由于对社会缺乏足够的了解,自我的成长没有足够的积淀,都会导致我们迷茫。

迷茫是一种成长的礼物,告诉我们,你需要持续成长,才能把我们身上的迷雾掀开。好的成长是深刻懂得每个现象背后的礼物,而非因为迷茫就放弃自己。

迷茫的背后意味着我们需要持续成长,更意味着我们需要持续实践。 "我"从来不是头脑的产物,认识我自己也是需要把自己融入到社会环境的潮流中去。

自信的人深刻理解,我们之所以会迷茫,是对社会缺乏足够的了解,同时自我积淀不够深厚。

当我们得知自己迷茫的时候,某些时候,我们需要了解是自己的见识太少了,对社会的了解也太少了。

此时你懂得回归到自我身上,学会向内求的时候,往往我们就懂得找到生命的破解之道,自然我们也会变得更加笃定起来。

更多关于自我成长与自我精进的文章,可以关注我的专栏,从心态,思维,习惯,人际关系,认知等多个维度助力你在复杂的丛林世界中重建内心强大的自我。

02自信是在实践中获取

生命从本质上来说,是需要回归到众生去。自信是一种对社会全局的洞察。每个人需要明白,真正的自信从不是狭隘的,自信不是活在自我想象的世界中,自信是活在社会的通透中去。

自信是一种激昂,是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到滚滚潮流中去寻找到自己的位置,更是懂得在实践中去迭代自己。

山本耀司曾说,我是看不到的 ,往往是经历过一些撞击才能看到我到底如何。自信也是如此, 当我们懂得融入到世界的潮流中的时候,个人的自信才会逐步丰满。

真的自信是一种在实践中去逐步成长自己的过程,更是一种逐步迭代自我的过程。 每个人都需要明白,好的自信从不是活在自我感觉中,而是懂得在环境中思考自己应该做的。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人是渺小的,而非宏大的。而一个人如果想要拥有自信,一定是洞悉了时代的走向,并紧紧抓住这个时代浪潮中,在博弈的过程中才会变得更有底气。

03真正的自信是一种知行合一‍

好的自信一定知行合一的过程,是知道并做到的过程。如果我们无法做到,我们往往是无法拥有自信的。

所以最高级的自信一定是懂得知行合一,而这源于对我们对生命的洞察。如果我们想要变得自信,最重要从根本去塑造自己的行动力。

自信是摆脱情绪对我们的困扰,从环境中到环境中去,懂得现场有神灵,专注现场和心灵的合一,唯有如此,自信的根基才会扎实。

在生活中你也会发现,一个人内在最有自信的时候,往往是他的生命全身心地融入到所属的环境中,往往此时我们也会体验到内在心流的启动。

此时我们内在能量才会开启,我们全身心都会充满能量,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犹如神助。

真正的自信是一种切实的知行合一,是把自己生命的信念和现实充分融入进来,唯有如此,我们的生命能量才会调动起来。

每个人都需要明白,真正的自信从不是表面那么简单,而是调动了内心深处的力量,是一种内在生命的激情和现实的融合。

正如乔布斯经常说自己的使命是改变世界,他的这种超强的自信才会深切地感染他人,更让他创造非凡的人生。

真正的自信是掌握了生命的格局和实质是什么,更让我们懂得自信是一种把自己的信念融入到生活和现实中去,活出自己的光辉来,我们的自信才会点亮自己的生命,更会影响他人。

(六)

在《大学》的“三纲领”中,“止于至善”居于最后,它是对“明明德”“亲民”的最高要求,是道德修为的至高境界。什么是“至善”?什么又是“止于至善”呢?倘若把“至善”直接说成是“最高的善”,有些空洞玄虚,让人无法把握。朱熹曾解释,“事事物物皆有定理”,每一件事儿、每一个东西都有确定的客观的法则或道理,“至善”就是这事事物物的定理。

【01】

做事把握分寸,追求恰到好处

有了“至善”,“明明德”“亲民”并非高悬于九天之外,而是蕴含在我们的言行举止当中。也就是说,“至善”就是我们做任何一件事儿都有的那个恰到好处的点,而“止于至善”就是能够在每个具体实践中做到“恰到好处”。做个比喻,我们做事儿就好比射箭,箭有箭靶,“至善”就是靶心,“止于至善”就是射中靶心。既然凡事要以射中“靶心”为佳,那我们就需要把握好分寸,做事追求恰到好处,否则就会过犹不及。

比如,做子女的对待父母要做到孝,孝就是子女的至善。这个孝并不是抽象的一个字,它包括很多具体的行为和方式,做子女的要努力知道哪些行为是恰当的合乎孝的行为。父母生病不为父母求医问药就是不孝,但如果相信某些迷信的说法,割掉大腿上的肉给父母当药吃,就是愚孝,就是过犹不及。又如,黄香是古代孝子的典范,他在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在炎热的夏季为父母搭蚊帐、扇扇子,冬天则用自己的身体温暖父母的被窝,让父母睡得更好。“黄香温席”的故事常被拿来教育世人对父母要贴心,但如果今天听了黄香的故事就完全照搬,则是泥古,不懂得时代的变换。只有把握孝道的精神实质,结合今天具体的生活情境,才能说在这件事儿上做到了“至善”。

由此可知,“至善”追求的是知行合一,而非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也就是说,在实践中只有我们知道了至善所在,我们的心志才会有定向;心定了,做事才会保持内心的平静;只有内心平静,才能做事做到心安;而只有心安才能够处事精详;处事精详才能在实践中切实做到“恰到好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做到实事求是,心平气和,踏踏实实地做自己应该做好的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至善”。

【02】

坚定信念,笃实行动

“至善”还要求我们一方面坚定信念、立下志向,另一方面笃实去做、保持力度、善作善成,这些内容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坚韧的耐力才能做到。《论语》中也曾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冉求跟孔子讲:“我不是不欣赏老师您讲的道理,只是我的力量做不到。”孔子听后回答道:“力量不够的人,努力做到一半暂时停下休息,而你现在是自己给自己划下界限不再前进。”

孔子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一旦人们知道了什么是“至善之道”,就不要在主观上自我“画地为牢”,而应该努力地朝着目标去做。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像冉求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有一些人知道什么是好的事儿,知道怎么做有益于自己的道德修养、有益于集体的利益,但他们就是出于一己私利,给自己找各种理由不去做,这样的人永远也达不到“至善”。

冉求在孔子的弟子中属于聪明人,最后却没有继承孔子的事业,真正继承孔子衣钵的反而是弟子当中一个著名的“笨人”——曾参。《论语》当中言“参也鲁”,意思是说曾参反应迟钝、先天资质不太好,但正是这样一个人,却被宋代的一些理学家公认为《大学》的作者、传承了孔子的学问。曾子的成就就是靠着“坚定信念”“笃实行动”。《论语》中记载曾子每日三省其身,按照老师教导的道理认真反省自己一天的行为,始终“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做事力求“忠恕”贯之,一生朝着儒家所讲求的“至善”努力实践。

历史上像曾子这样的“笨人”最终取得大成就的不在少数。曾国藩资质绝非上佳,但自从30岁立下“学作圣人”之志后,便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自我砥砺。正如他在给弟弟们的家信中写下的:“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道子孙为可羞可恨。”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他始终强调“有恒”,每日认真书写日记,细细对照检查一天的言行,发现其中哪一点不符合要求的,就甄别出来,深刻反省。在有关曾国藩的史料文件中,我们没有发现任何一笔营求私利的记载,反而有较多因为生活困窘为利心所扰,导致曾国藩不断的自我批评。以至于梁启超称赞曾国藩,言其一生“制之有节,行之有恒,实为人生第一大事”。

历史上有聪慧资质而最终无所成就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不是不知道什么是至善,不是没有立过志,但却很少能坚持下来。而另一些人资质上佳,却不肯像曾子、曾国藩那样“恒久实行”,终其一生毫无作为。

《荀子·劝学》言:“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千里马跨越一次也超不过十步,劣马拉车坚持走十天也能走很远,究其原因就在于锲而不舍。我们不能因底子好就沾沾自喜,也不必因资质平庸就自暴自弃。“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没有恒久的品德,终究达不到至善的境界,反而可能受到羞辱。只有用心专一、笃行不倦,才能知至善之所在,积善成德,最终达到道德修为的最高境界。

1968年大学毕业,束景南被派往大别山下的解放军军垦农场劳动锻炼。两年后,束景南被分配到一家农村民办中学,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束景南拿出随身的《阳明全书》天天捧读。

那时他身边只有一部给教师查字用的《康熙字典》,接下来的8年,束景南就用这部《康熙字典》,逐渐读懂了《阳明全书》。也渐渐发现,明代思想家钱德洪,虽是王阳明的门人学生,但他修的《阳明先生年谱》,其实错误很多,生平还留下那么多空白,一些离奇的神话故事根本不足为信。

(图为《阳明大传:“心”的救赎之路》束景南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王阳明的一生都没搞清楚,怎么搞得清楚王阳明的思想呢?”束景南冒出了为王阳明写大传、为他正名的念头。可身在农村,哪有做学术的条件?束景南退而求其次,搞起了文学创作,写了不少跟农村生活有关的小说诗歌。

上世纪70年代,束景南走出了乡村教师的小天地,来到上海,成为复旦大学的研究生。重返大学读书,束景南第一次听说,系里的朱东润先生在1949年写过一部《王阳明大传》,后来亡失不传,束景南为王阳明写大传的念头又苏醒了。束景南的导师蒋天枢,是陈寅恪最器重的弟子。束景南近水楼台,最早读到了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他被陈寅恪写传记的独特理念方法震撼到了,心中那个为阳明作大传的信念更强烈了。但他一开始并未直接研究王阳明,而是先去研究了朱子学,并撰写过《朱子大传》。

这个愿望,在心里想了20多年,一直没实现。1995年,天缘凑巧,束景南被调到浙江大学工作。浙江是王阳明的老家,束景南和王阳明就这么“相遇”了。从此,束景南默默耕耘20年,近距离研究阳明其人。2020年,这部《阳明大传》终于写出来了,他也仿佛放下了心头一生挥之不去的精神重负。

写出历史人物的“心态世界”

束景南始终坚持的研究方法就是一切凭史料说话,据事实立论。

在写这部皇皇巨作前,他花了十余年时间,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王阳明的资料,爬梳的史料多达二万余种。他至今仍保持着“查阅苏州大学图书馆全部古籍藏书唯一人”的纪录。

阳明学长期以来面临着缺少新资料的尴尬局面。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曾说:“由于资料缺乏,五百年来关于王阳明的一生及其思想发展历程的研究,错误很多,空白也很多。国内外学界早期待有一部详密完备、真实可信的王阳明思想传记著作问世,以打破国内外阳明学研究长期的沉滞局面,推动21世纪阳明学研究的发展。”束教授为了搜集到更多新资料,把浩如烟海的大型古籍丛刊丛书全都查阅了一遍。除了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室,束教授还常到中文系图书馆查资料,那里有很多老先生留下来的线装书。为了查找王阳明的诗画作品,束教授在浙大艺术学系资料室翻阅了大量的书法和绘画资料,通过细致地研究书画上的题诗、批注、跋文等内容,找到了一些从未被发现的王阳明佚诗、佚文。

束景南秉持写人的“心态世界”的传记理念。“要把历史人物,还原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生命的、有意识的自我,而不是把它抽象为某个哲学原理与思想信条的空洞的象征符号。”所以,束景南一方面细读《柳如是别传》,一方面又选读了西方大家写的思想传记,比如蒙克的《维特根斯坦传》与《罗素传》,库恩的《康德传》,艾尔曼的《奥斯卡·王尔德传》,梅列日可夫斯基的《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理查德森的《毕加索传》等,他甚至还重读了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学习他们的历史叙事方式,束景南就是这样写出了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真实的王阳明来。

【访谈】>>>

人人心中有良知,老百姓天天在用这个道理

读+:历来人们喜欢谈王阳明的“龙场之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束景南:王阳明一生对良知心学的漫长探索上,在心学认识的进程中,发生过大大小小的“心悟”,所谓的“龙场之悟”,名声很大,但不代表只有它一个。王阳明的“心悟”是一个又一个的,但历来人们喜欢把他的“心悟”搞得很神秘,越说越玄。

其实“心悟”,不过就是人在经过长期思考,刹那间生发领悟到的一种新认识、新感知,它是新认识对旧认识的顿悟、超越,新感知对旧感知的顿悟、超越。这是人的认识过程中,经常发生的认知飞跃现象,并不神秘。

一直以来,人们把“龙场之悟”说成是心的一种神秘的“开悟”“悟道”状态,甚至认为,“龙场之悟”就等同于“良知之悟”。我挖掘考察了所有阳明在龙场的资料,证明阳明的龙场之悟,是对易简直截的心学本体工夫论之悟,既不是神秘的心的开悟、悟道状态,也不是良知之悟。

要是从学术角度讲,阳明一生心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上,龙场之悟算得上是四大心悟之一,其他的,还有乙丑之悟(心学之悟)、良知之悟、天泉之悟。

王阳明的良知心学,实际是个哲学思想,没必要说得那么神秘,也没必要把阳明心学看成是万能万用的“神学”,以为阳明心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阳明说良知即心,所谓良知,就是能知善知恶、为善去恶。实际上,人人心中有良知,人人都会在日常生活中知善知恶、为善去恶,老百姓其实天天在用这个道理,但“日用而不知”。阳明只是把它从生活中总结出来,上升到了哲学自觉认识的高度。

王阳明就是肉胎凡身,必须先打破神化

读+:为何那么想为王阳明和他的学说正名?

束景南:社会上流传了很多王阳明的故事,染上了宗教的色彩,显得王阳明和他的“心学”特别玄虚。有个故事叫“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说王阳明50岁那年去金山寺玩,看到一间和尚闭关修炼的房间紧锁,就想开门看看。知事和尚阻拦,说是50年前圆寂老僧的肉身舍利,不能看。王阳明坚持开门,看到了一圆寂老僧,发现原来是50年前的自己。还有的人疑问,王阳明一身浩然正气,可能不是肉胎凡身,还有的说他是“圣人”,这些是在神化王阳明。

不光是王阳明,首先说“圣人”就不对,古代有很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等,需要实事求是加以研究,给予恰当的评价,但不必把他们拔高到虚无缥缈的“圣人”。“圣人”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宗教学的理念,是同现代理性的哲学语境相悖反的宗教信仰话语。

还有的是把阳明的心学思想破碎化,不是从总体上把握阳明心学体系的精粹及其人文精神,而是从阳明文集中找出一两句话,或抓出一两个故事,随意解说,乱加发挥,越说越玄。有的干脆瞎说一番,现在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诠释”“阐释”,千奇百怪,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王阳明。

现在有些传播很广的文章,类似于“掌握了阳明的'四个字’'一句话’,就可终身享用、战无不胜”之类的文章,这种就是把阳明心学给庸俗化了,把阳明心学当成了成功学去营销,还把阳明当偶像去崇拜,大搞祭祀大典。

王阳明就是肉胎凡身,必须先打破神化。

读+:阳明学历经500年,被一代代人各色包装,到今天还能看清原貌吗?

束景南:我遵从一点——实事求是。

从开拓新资料入手,实事求是地考证,揭开事情的真相和思想的真义。王阳明早年思想的演变十分曲折隐晦,我整整用了一卷篇幅,讲清他从沉溺佛老到回归孔孟儒学、又从孔孟儒学向心学思想转型的全过程。

五百年来,一直流传阳明被贬龙场驿、刘瑾派两个特务追杀、阳明投海遇神救起、逃入武夷山遇虎不食的“神话”。我从考证史实入手证明,这些全都不是真的。这些其实是阳明在《游海诗》中的虚构。还有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中的阳明神迹与神化故事,都是假的,没有任何依据。

像阳明的平定宸濠叛乱,历来误说、诬说很多,一团迷雾,我尽可能挖掘了他平定叛乱的所有资料,全面考察了平叛的全过程,破除了各种误说、诬说,揭明了事件真相。

再如,历来人们都是根据“阳明四句教”来认识阳明的良知心学,我详细考察了阳明晚年的思想状态与动向,指出阳明的心学教法从“王门四句教”走向了“王门八句教”,扬弃了“王门四句教”。

我在《王阳明年谱长编》中提出了十大新说新考,并在《阳明大传》中又作了进一步的考论,自信都是有理有据的,有助于今人对王阳明及其思想作进一步的反省与思考。

西方哲学讲“主客二分”,中国哲学讲“知行合一”

读+:研习中国哲学的人都绕不开王阳明。王阳明蕴含怎样的中国哲学思维特质,如何作现代性转化?

束景南:现在阳明学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研究热点,民众中也形成了学用阳明学的热潮,从思想界渗透到民间,不少城市还打起阳明文化的名片,从当年阳明的过化之邦与传播之地,深度挖掘阳明学形成的渊源,塑造文化地标,更多城市兴起的国学学校都把阳明学列为国学的重头与根本,《传习录》成为全民学习国学经学儒学的基本教科书。

我认为这是件大好事,从文化传播学视角看,一种文化与思想只有传播到民众与民间底层,被人民大众所掌握,才获得现实的存在,发挥真实的文化实践功用。

当代以来,受西方哲学逻辑演绎之路径及主客二分之思维的影响,中国哲学的研究愈发重视概念分析、逻辑证明等方法的运用,渐染“拿来主义”之嫌。正视中国传统文化之深厚历史背景的前提下,冷静、理智地揭明中国哲学演进的历史经过和逻辑必然。

阳明的心学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代价值,需要我们好好开拓发掘。但对阳明心学我们尤要实行创造性的转化发展,返本不能忘了开新。为了实现心学的现代化的转化创新,对阳明心学的现代转型我认为还应当从如下几方面入手努力:一是要在全面整理收集资料文献、考明史实和心学源流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吸收阳明心学思想的精华,去其糟粕,正确把握阳明心学的人文价值;二是要对阳明心学重要思想、概念、范畴、命题、观念一一加以梳理,进行创化性的诠释,为我所用,实现古代心学向现代心学的转型发展;三是重点对阳明心学的重大思想命题如心本论、良知论、主体论、人本论、民本论、知行合一论、事上磨炼论、致良知论等,展开创新性的研究提升,从实践主体论与实践工夫论两个维度理性建构我们时代的心学本体工夫论的思想体系与哲学话语系统;四是展开文明对话,实现文明互鉴,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有机整合我们中国的现代心学体系。

作为一种文化,阳明心学具有很大的现代价值,能同现代世界文化展开交流、对话。过去就有学者提出,海德格尔在西方哲学史上起了打破旧形而上学本体论的传统的作用,王阳明在中国哲学史上也有着打破形而上学的观点,他们二人是有相通之处的。

当下我们要做的是,进一步加强对阳明心学的研究,充分彰显阳明心学的人文精神与现代价值,阳明学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进而推向世界,让世界人民更好地来认识理解接受我们中国人的哲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