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文学家(五)》邮票原地解读

 QIANSHI 2024-02-18 发布于浙江

《中国古代文学家(五)》邮票原地解读

卢  云

中国邮政定于2023年11月8日发行《中国古代文学家(五)》纪念邮票一套5枚,邮票图案名称为欧阳修、苏轼、李清照、陆游、辛弃疾5位宋代文学家。

邮票由我国著名国画家马振声设计,采用中国水墨写意人物画的表现方式,以线造型,传神写心,笔墨酣畅而神形兼备,气格豪迈且不失精微,刻画出文学家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世界。邮票采用影写版工艺印制,紫光灯下可欣赏与画面人物刻画场景所对应的诗词散文名句。

男人的脸被修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1

马振声(图1),1939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蒋兆和艺术研究会会长,李可染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其作品入选多次美展等全国美术展览,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大展。2009年创作国家财政部,文化部组织历史重大题材作品《川西三月》,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16年创作中华史诗重大题材作品《忽必烈建元大都》,已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作为专门研习水墨人物国画的画家,耄耋之年的马振声先生画龄已有69年,这套邮票中的5位宋代文学家,除了欧阳修,其他4位他都曾画过。他特别喜欢的苏轼、辛弃疾、陆游等豪放派诗词作家。马老认为,画人物不能似是而非,而是要写心传神,先研究人物个性形成的历史背景,挖掘人物的精神世界,这样创造的人物形象才能神形兼备。

此套邮票每枚的主图都塑造了一位文学家形象,并根据这位文学家的一首(篇)代表作设计人物的神情动态和环境背景。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平生好奖掖后进,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其诗雄健清丽,其词婉约有致。

卡通人物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2、图3

邮票表现了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及其《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意境(图2)。《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时所作,文章描写了滁州秀美的自然景色和他与民宴饮、政通人和的故事。

醉翁亭,位于安徽滁州琅琊山麓,宋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与僧人智仙结为知音,智仙特建了一座小亭,欧阳修常来此亭饮酒作诗,为亭取名“醉翁亭”。现亭为清代重建。平面正方形,歇山顶,挑枋出檐,亭柱十分纤细,侧脚明显。

中国邮政曾多次发行过“醉翁亭”邮政票品。2004年11月6日发行2004-27(4-4)《中国名亭》 “醉翁亭”(图3);2002年4月20日发行FP.12(10-2)《安徽风光》风光邮资片“醉翁亭”(图4);2007年8月6日发行JP.141《古代文学家欧阳修诞生1000周年》纪念邮资明信片片图(图5)。

一棵大树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4,FP.12-2片背

文本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5

邮票中塑造了“饮少辄醉”的欧阳修端着酒杯,眼睛看向青山绿水,面含笑意,一副其乐融融的形象,体现了欧阳修虽遭贬谪却仍心系百姓、心怀天下的胸襟。这枚邮票与《醉翁亭记》一样,都突出了一个“乐”字。

信件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6

图示, 文本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7

图6为欧阳修出生地四川绵阳警钟街寄发封;图7为安徽省滁州市丰乐路寄发封。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作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苏轼在诗、词、文、书、画诸领域均有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墙上贴着一些海报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8-11

邮票主图取自马振声《苏子行吟图》画作(图8)。表现了宋代文学家苏轼,并展现了其《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词作意境(图9)。该词是苏轼被贬后与友春日出游遇雨抒怀之作,风雨忽至,苏轼却泰然处之。邮票描绘了苏轼手执竹杖坦然信步而行的神态,把他虽处逆境却不颓丧的豁达胸怀和倔强性格充分表现出来。

苏轼是宋朝词人上过邮票最多的一位。

2009年11月15日发行2009-27(4-4)《古代书院(二)》特种邮票“东坡书院”(图10)。

2015年11月12日发行2015-27(4-2)《诗词歌赋》特种邮票“东坡填词”,展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图11)

图示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12

1988年12月25日发行T.129(4-1)《中国兰花》邮票“龙字”,左面配苏轼的诗《题杨次公春兰》中的上阙:“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图12)”

电脑萤幕画面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12

1989年11月25日发行T144《杭州西湖》特种邮票,全套4枚,分别描绘了“西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曲院风荷”“三潭印月”“断桥残雪”和小型张为“杭州西湖”(图12)。

“苏堤春晓”邮票中的苏堤,是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指挥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草和淤泥堆积而成的堤岸。后人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其命名为“苏堤”。“苏堤春晓”位居“西湖十景”之首。

“三潭印月”邮票中的三潭印月,是苏东坡疏浚西湖后,为及时了解湖泥再度淤积情况,令人在堤外湖水三个最深处立下的三座瓶形石塔作为标记,形成了“湖中有深潭,明月印水渊。石塔来相照,一十八月圆”的奇异景致,名为“三潭印月”。

小型张“杭州西湖”的深蓝色边纸上,嵌入六首唐宋西湖古诗名句,其中一首即是苏轼描写西湖美景的著名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图片包含 图示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14

2010年5月15日发行2010-11(6-3、6-4)《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黄州寒食诗帖”(图14)。

手机屏幕截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15 、 图16

2012年8月31日发行2012-23(6-2)《宋词》特种邮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图15)。

2002年9月20日发行PF52《三苏祠》(图16)、2003年12月20日发行PF102《苏东坡塑像》和2007年8月17日发行PF198《东坡赤壁》。

文本

低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17

图片包含 信件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18

图17为PF198《东坡赤壁》邮资封加贴,湖北省黄冈东坡路寄发封;图18为出生地四川省眉山市大南街寄发封。

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誉。李清照之词,早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则感叹身世,情调颇伤感。她在艺术上独辟蹊径,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崇尚典雅。作品《易安居士文集》等已散佚。

图片包含 地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19-21

邮票表现了这组邮票中唯一的女性文学家、宋词婉约派领军人物李清照和其《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意境。这首词中抒发了词人思念丈夫而衷肠难解、欲语还休的思愁(图19)。

邮票图案图取自马振声纸本设色《李清照》原作(图20)。马老认为把女性画美很容易,但把女性的内心世界和气质准确地表现出来却不容易,而李清照性格中不仅有女性婉约的一面,还有成熟大气、刚强的一面。这枚邮票图案是马老在其原来画作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票图描绘了在残荷的背景下,李清照低头蹙眉的形象,清秀的面容中透着一丝硬朗。

这次发行与2012年8月31日发行2012-23(6-4)《宋词》特种邮票“李清照《一剪梅》”,取自是同一首(图21)。

文本, 信件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22

图片包含 信件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23

图22为纪念馆山东省济南市趵突泉寄发封;图23为出生地山东省青州范公亭寄发封。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陆游笔耕不辍,诗、词、文均有极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严谨,既富李白之雄奇奔放又有杜甫之沉郁悲凉,特别是饱含爱国热情之作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

电子设备的屏幕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24

邮票表现了南宋诗人陆游及其临终绝笔《示儿》的意境:“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毕生从事抗金事业,85岁病危时仍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示儿》则是他对儿子的遗嘱(图24)。

雪地上的文字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25

票图描绘了陆游双手紧紧攥拳的动作和坚定渴望的眼神,细腻地表达了诗人深挚强烈的爱国情感,感人肺腑。

邮票取自马振声1986年2月创作《爱国诗人陆游》,该画于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图25)。

图示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26

2012年8月31日发行2012-23(6-5)《宋词》特种邮票“陆游《卜算子·咏梅》”(图26)。

信件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27

图示, 示意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28

图27为出生地浙江省绍兴市东浦寄发封;图28为事迹地陕西省勉县定军山寄发封。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今山东历城)人,南宋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并称“苏辛”,和李清照合称“济南二安”。他毕生以恢复中原为志却命运多舛,只好将满腔激情寄寓于词,抒发对国家统一的向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卡通人物

低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29

图示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30、图31

邮票取自马振声《爱国词人辛弃疾》原作(图29)。表现了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及其词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意境(图30)。辛弃疾创作该词时,因长期得不到任用而备感失意,词中描写了他醉后挑灯看剑,追忆早年抗金军队的阵容气概以及自己的沙场生涯,表达了杀敌报国的理想和英雄迟暮的悲愤。票图画了微醉的词人在一盏灯火前凝神看剑的场景,塑造了文武双全、披肝沥胆、壮志难酬的一代抗金名将形象,展现了其豪放风格。

中国邮政2012年8月31日发行2012-23《宋词》特种邮票,其中(6-6)是“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用也是同一首词(图31)。

文本, 信件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32

图片包含 信件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33

图32为出生地山东省济南市遥墙寄发;图33为江西省铅山稼轩寄发。

原载《春申邮刊》2024年第1期总第149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