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读书随笔之53  和

 山东刘福新 2024-02-18 发布于山东

读书随笔之53 <wbr> <wbr>和

 

和,可以是名词(两数相加之和),可以是动词(和解),可以是形容词(音声相和),可以是介词(和别人旅游),可以是连词(糖和盐),可以是量词(衣服洗了三和)……,因此,《辞源》在第502页“和”之解释中,便详详细细地列举了13种。这13种解释中,最主要的一种是和顺,调和。

而“和”作为一种古文化,则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出于生活的启迪,和就是一种“调和剂”:将多样的、有差别的东西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得出新的东西,达到新的境界。这就是“和”。

读书随笔之53 <wbr> <wbr>和照片说明“和文化”图解。来源:《我图网》。下载图片编号:10441571

翻开先秦古书,“和”之描述,赫然在目,《左传·昭公二十年》云:“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用相反的水、火,以及不同的调料(醋、盐等),才能煮出一碗美味的羹;治理国家亦然,“治大国若烹小鲜”,君臣虽持各见,但和衷共济,则天下一统。

所以,五味(酸、甜、苦、辣、咸)成佳肴,五音(宫、商、角、徾、羽)变美乐,君臣和天下,这就是相反相成“和”出的新境界。

这种生活中的现象,这种“和文化”的出现与变化,经过古代两大先贤老子与孔子的不断思考与提炼,又有了各自精邃的表述: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和光同尘。

读书随笔之53 <wbr> <wbr>和
上图为老子立像。

孔子在《论语》中,则认为“和而不同”。

读书随笔之53 <wbr> <wbr>和
上图为孔子立像。

先说和光同尘。和光同尘是“和其光,同其尘”的缩写。在《辞源》在第504页,和光同尘】之解释为:

把光荣和尘浊同样看待。《老子》:“和其光,同其尘。”《王弼·注》:“无所特显,则物无所偏争也。无所特贱,则物无所偏耻也。”《太平御览》八二八司马彪《续汉书》:“ 平原王君公以明道深晓阴阳,怀德灭行,和光同尘,不为皎皎之操。”

吴澄注:和,犹平也,掩抑之意;同,谓齐等而与之不异也。镜受尘者不光,凡光者终必暗,故先自掩其光以同乎彼之尘,不欲其光也,则亦终无暗之时矣。”后以“和光同尘”指随俗而处,不露锋芒。

从上述解释中可知,和光同尘的字面意思是说用不争、不露、不偏的平和方法去处世待物。如果再想深一层,《老子》核心之相反相成,无为而治便跃然纸上。

后来,到了三国后期的正始九年(公元248年),司马懿受大将军曹爽排挤,只好诈病退官。但实际上却是韬光养晦,暗中部署,终于等到嘉平元年(公元249年),司马懿以“谋反”之罪,诛曹爽,灭三族,于是,三分归晋。

对于司马懿的这番造作,《晋书·宣帝纪论》形容为“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晋书·宣帝纪论》在“和光同尘”之后,加了“与时舒卷”、“戢鳞潜翼(鱼儿收敛鳞甲,鸟儿收起翅膀)”,然后点出要害,“思属风云”。自此,和光同尘也就有了与世浮沉,随波逐流之义。这与老子的本义,相去甚远了。

读书随笔之53 <wbr> <wbr>和

照片说明:北京白云观翻印的《道德经》插图。

再说和而不同。在大多数的成语词典中,和而不同被解释为和谐相处,但不苟同。从孔子的原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来看,如此理解,并无不妥。

到了宋朝,欧阳修在《朋党论》中,一句“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便将其中的利害与区别,划得一清二楚;再后,清朝申居郧在《西岩赘语》中,添上一句“君子论是非,小人计利害”,这分别,就愈加清晰了。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而《论语·子路第十三》第一句则为“子路问政”。所以,孔子的这一句话,实际上是将“和”与“同”的差别引入到人际关系,引入到政治层面上去了。

读书随笔之53 <wbr> <wbr>和
照片说明:孔子打破“学在官府”的桎梏,首创私塾。上图为孔子讲学图。

两位先贤,对“和”各抒己见,于古老的中国“和文化”,影响殊深。我们不妨将目光再望远一些:投向2500年以前。

公元前571年,老子出世;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老子大孔子20岁且成名较早,孔子因此慕名前往国都洛邑,“问礼于老子”。李聃既为老子,也就不客气,直言:“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继而,又告诫孔子:把你的“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去掉,图为它“无益于子之身”。

尔后,老子又指着黄河,叫孔子学“水”的大德,因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

老子之教,孔子听进去了吗?从结果来推测,也听,也不听。且看故事:

孔子在生时,郁郁不得“时”,所以,也就“驾”不起来。不过,在陈国、蔡国受厄时,倒是老老实实按老子所说,“蓬累而行”——这是行动上的“听教”,且有效,并为后世留下了巨著。所以,司马迁老夫子评述:“孔子戹陈蔡,作《春秋》”。

不听的呢,也有故事:

孔子离开老子后,对弟子说:“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这是言语上的尊重,名褒实贬。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且看另一本书:《周易》。《周易·乾卦第一》有两句话:“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亢龙有悔”。对这两句话,头一句,孔子是这样解释的:同声相呼应,同气共聚合。水流湿地,火烧干处。云随龙,风从虎。圣人一朝诞生,则万民敬仰。这就是高者亲于天,低者近于地的缘故,也就是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的道理。第二句,孔子则如此比喻:假如地位尊贵但无实权,高高在上又不理民事;虽有贤人相助却苦于地位低下,无从作为,所以,一有举动则必然后悔。

看完孔子的解释,回想起孔子将老子比喻成龙,则其中的深意,实在耐人寻味。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地位比老子高(到了元朝,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但孔子向老子“问礼”,后自创儒家思想,最终与老子分道扬镳之事,史书上是不多载的。上文说的“水的大德”的故事,司马迁就不提,“为尊者讳”,只在《史记》上留下了寥寥数语:“世之学老子者则絀儒学,儒学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

纵观中华史,“儒、道、释”三大教中,“和文化”确确实实蕴藏其内。儒、道自不需说,至于佛教,只需瞧一眼诸佛的莲花宝座,想一想“八不中道”,看一看寺院的“五树六花”,这和联(荷莲)之寓,也就不言自喻。

读书随笔之53 <wbr> <wbr>和上图:莲花宝座。(从古玩图库下载)。

历史,噼里啪啦翻了两千多页之后,翻到今天,已是二十一世纪了。普天之下,触目之处,又主和谐。

和谐社会,大同世界,千古之愿,祈之。

 

20131122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详见《老子校释》第156页。

老子《道德经》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详见《老子校释》第12页、第146页。

《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详见《史记》第2140页《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老子《道德经》第四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详见《老子校释》第19页。

详见《史记》第3300页《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详见《史记》第2140页《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周易》: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 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见方飞本《周易》第1516页)

详见《史记》第2143页《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好友枰羊老祖赐玉

七律·庄子

大道无形却有声,学习自律必当行。

天人旺盛多人喜,虐富帮贫少富疼。

弃束丢拘增痛苦,抛除限制扩输赢。

清心寡欲应擎举,辩证思维定继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