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献之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24-02-18 发布于湖北
首发2023-10-12 09:02·清风明月伴心灵

《东山松帖》,晋,王献之书,纸本,行草书,纵22.8cm,横22.3cm。传为米芾摹本。

王献之

王献之(公元344年~公元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东晋杰出书法家。他是王羲之的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幼时从他父亲学书,后取法张芝,别创新体,自成一家,与父齐名,人称“二王”。

王献之幼学于父,从小就显露出过人才华。王献之曾在十五、六岁时劝其父亲“宜改体,且法既不定,事贵变通,然古法亦局而执”,可见其对书法的深度感悟。自小就显出杰出的艺术天赋,且能不为其父书法规则所囿,别创新法,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可惜天妒其才,他在四十二岁便因病早逝。

王献之工书法,善楷、行、草、隶各体,尤以行草著名。唐代张怀瓘在《书议》中评说:“逸少秉真草之要,子敬执之行草之权,父之灵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独绝少。”

他的书法,在继承张芝、王羲之的基础上另有创新,用笔外拓,俊迈洒脱、飘逸流畅,似行非行,似草非草,故有“破体”之称。南朝宋、齐、梁间人多宗他的书体;唐、宋以来的书家也多受其影响。王献之继承父学,且进一步独创天地,字画秀媚、妙绝时伦。

他的书风奇秀飘逸,神韵独特;用笔外拓,刚柔相济,妍美腴润。梁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称:“王献之书绝众超群,无人可拟,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悦,举体沓拖而不可耐。”

墨迹著名者,有行书《鸭头丸帖》,小楷《洛神赋十三行》;草书则有《玄度帖》、《前告帖》、《吾当帖》、《侍中帖》、《马侍御帖》、《裴员外帖》、《裴九帖》、《崔十九帖》、《八月帖》、《十二月帖》(即《中秋帖》)、《秋冷帖》、《秦中帖》、《数月帖》、《远书帖》、《岁尽帖》等。行书有《诸舍帖》、《东山帖》、《舍内帖》、《黄门帖》、《东园帖》、《李参军帖》、《荐王德祖帖》、《山阴帖》、《冠军帖》、《外甥帖》、《鹅群帖》、《如意帖》、《二十九日帖》、《卫军帖》、《地黄汤帖》等。

《中秋帖》草书,纸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传为晋王献之书 手卷,纵27cm,横11.9cm。

他的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洛神赋十三行》,简称《洛神赋》,是王献之的小楷书法代表作,内容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的《洛神赋》,真迹流传至唐宋时期就已亡佚,后世所见的墨迹为宋代依真迹刻石之拓本。

《洛神赋》有两个版本,一为“碧玉版本”和“白玉版本”;其中,以“碧玉版本”较好,为南宋·贾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故称“碧玉十三行”。它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在杭州西湖葛岭的半闲堂旧址上出土,现收藏在首都博物馆。

此帖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姿态妩媚雍容,有如“大家闺秀”;用笔挺拔有力,风格秀美圆润,笔力遒劲有力,气蕴神采飞扬,字体匀称和谐、变化自然;体势秀逸俊丽,笔致洒脱自然;字体雍和简静、神朗气清、灵动流美,与文章清虚脱俗的内涵遥相呼应,故后人奉为“小楷之极则”。清·杨宾在《铁函斋书号》中评为“字之秀劲圆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

他的草书则以《中秋帖》为著,后被列为清内府“三希堂帖”之一。《中秋帖》笔划连续不断,故又称“一笔书”。《中秋帖》,传为王献之书写,也有人疑为宋米芾临本。此帖乃残本,仅存3行22字,气势连贯,一笔而成,几乎字字相牵连,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却又极其生动自然。《中秋帖》为著名的草书墨宝,在清代时期,此帖与王珣的《伯元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合称为“三希”,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他的行书以《鸭头丸帖》为最著,体现了王献之的行书笔法,其行笔如急风骤雨、潇洒自如,结体疏朗有致、顾盼生姿,能寓秀美于奇险之中,正是书家折服之处。

王献之 行草书 鸭头丸帖卷 绢本 纵26.1厘米 横26.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03

《鸭头丸帖》是王献之行草书作品。二行,文曰:“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共十五字,系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真迹现存于上海博物馆。全帖用墨枯润有致。姜夔《续书谱·用墨》说:“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鸭头丸帖》两层意思,蘸墨两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润而枯,由浓而淡,墨色分明。从而展现出全帖的节奏起伏和气韵自然变化。

“藳行之间”的行草是王献之独创的书体,即破体,《鸭头丸帖》即是代表作。宋·陈思《书苑菁华》中说:“右军行法,小令破体,皆一时之妙。”所谓“破”字,是“打破规则,另立新体”的意思,也就是创新之意。

“破体书法”是多种书体同存于一幅书法作品中的意思,或破或立,或多体杂存。“破体”一词,最早出现于唐·徐浩《论书》,他说:“钟善真书,张称草圣,右军行法,小令破体,皆一时之妙。”

王献之曾经对他父亲王羲之说:“古之章草,未能宏逸,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藳、行之间。”前“草”应指草书,“藳”则指今草;句中“伪略”二字,沈尹默先生曾释之曰:“伪谓不拘六书规范,略谓省并点画屈折。”

的确,小王打破了章草固有的体式规范,“非行非草,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而破体正是这样一种介乎藳(草)书和行书之间的一种体式。比照《十二月帖》,开头“十二月”三字作行楷书,后转为行草,字势连属,极草纵之致,这正是小王破体的明证。

王献之创行草“破体”为一大贡献,创草书“一笔书”又是一大贡献,他将张芝的章草和其父王羲之的今草又向前推进一层。《中秋帖》就是“一笔书”的代表作,此帖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表现出一种英姿飒爽之气,世人评价极高,被列为清内府“三希帖”之二。

他的行、草书法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唐·张怀瓘在《书断》中论其行草书体时说:“至于行、草兴合,如孤峰四绝,迥出天外,其峭峻不可量也。尔其雄武神纵,灵姿秀出。臧武仲之智,卞庄子之勇。或大鹏抟风,长鲸喷浪。悬崖坠石,惊电遗光。察其所由,则意逸乎笔,未见其止。盖欲夺龙蛇之飞动,掩钟、张之神气。”可见他的行书与草书艺术非同一般,足为后世之楷模。

而从《洛神赋》的书体可以看出,王献之的楷书笔法已不带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是完全成熟之楷书作品。宋·董迨《广川书跋》说:“子敬《洛神赋》,字法端劲,是书家所难。偏旁自见,不相映带;分有主客,趣向严整。与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相比,一反遒紧缜密之态,神化为劲直疏秀。”王献之的楷书与其父王羲之相比有所不同——羲之的字含蓄,运用“内撅”手法;而献之的字神采外露,多运用“外拓”手法。总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的书法对后代皆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