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更优先?深珠通道,还是“深圳连接线”

 锡安山 2024-02-18 发布于广东
深中通道将于今年6月建成通车,珠江口两岸交通格局将发生重要变化。
接下来,大家关注的焦点是:深圳到珠海通道(又称伶仃洋通道)什么时候上马?是先修深珠通道,还是先修港珠澳大桥深圳连接线?
熟悉港珠澳大桥历史的人朋友都知道,这个造价高达1269亿元的超级工程,当初设计方案曾有“双Y”和“单Y”之争(下图):
图片
“双Y”方案,就是大桥东侧连接香港、深圳,西侧连接珠海、澳门;“单Y”方案,就是不连接深圳。
“单Y”方案跨海距离短,造价更低一些。但问题是,香港、澳门地域狭小,都只能允许“双牌车”和极少的“外地单牌车”进入。所以,“单Y”方案落地后,港珠澳大桥成了“大白象”,利用效率很低。
2023年,是疫情结束后的第一年,为了提高港珠澳大桥利用率,官方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香港单牌车北上广东,只允许走港珠澳大桥。即便如此,2023年这座大桥的车流量也才326万辆次,平均每天0.89万辆次。
而珠江口最繁忙的虎门大桥、南沙大桥,每天的车流基本在8到10万辆次,高峰期甚至接近20万辆次。
一方面是珠江口两岸交通“供给不足”,时常出现拥堵;另一方面是港珠澳大桥利用率不高。
怎样盘活港珠澳大桥,以较低成本解决珠江口两岸的交通瓶颈问题?
广东在“交通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修建深圳连接线,也就是把“单Y”变成“双Y”。
图片
与此同时,广东交通十四五规划还提出修建“深圳—珠海”的“深珠通道”(伶仃洋通道),并给这条通道定义为“以铁路功能为主”。
图片
为什么要给深珠通道加上“以铁路功能为主”的限定?
这是给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补短板,因为这两个超级工程都只能走汽车,没有轨道交通。在大雾天气下,公路通道往往被迫封闭,而轨道交通还可以运行,保障能力更强。
图片
无论是港珠澳大桥深圳连接线,还是深珠通道,目前都是研究论证阶段,没有立即上马的迹象。
为什么会这样?估计是想等深中通道运行一段时间,看看真实的车流量到底如何,再做下一步打算。毕竟,这两个新项目都造价不菲,慎重一点是没有错的。
如果深中通道通车之后,两岸拥堵问题依旧,交通需求量还是非常大,那么就有可能先上深珠通道;反之,则可能先修深圳连接线,甚至两个项目都暂时不动。
相比深珠通道,深圳连接线总造价更低,但通行能力、效率远低于深珠通道。
图片
上图是两个项目的里程对比。港珠澳大桥深圳连接线,大概率会从深圳赤湾港引出,然后利用香港机场北部的两个港方岛屿,连接到香港机场东侧的“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
由于这个区域里有香港机场,还有深圳赤湾港(水深10米左右),所以估计要以全程隧道方式修建,跨海距离约18.2公里。
而深珠通道公路部分,最短跨海只需要22.7公里(从深圳妈湾到珠海淇澳岛,淇澳岛已经有大桥连接珠海市区),可以采用东隧西桥的方式,所以造价可能比港珠澳大桥深圳连接线还要省钱。
通行效率上深珠通道会更高,因为跨海距离更短。如果深圳车辆走港珠澳大桥到珠海,距离超过70公里,相当于绕了一个大圈。遇到雨天、大雾等,都会带来很多不便。
修建深圳连接线的好处是,可以增加一条深圳连接香港的通道和口岸,深圳人可以开着单牌车到香港机场接送朋友。此外,深圳和澳门之间的交通也多了一个选择。
港珠澳大桥是双向6车道,相当于跨海通道的1.0版;深中通道是双向8车道,是2.0版。
深珠通道则是“轨道+公路”的复合型通道,包括4线轨道(2线高铁,2线城际)和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是跨海通道的3.0版,综合通行能力将超过“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
种种迹象显示,深珠通道可能会优先于“港珠澳大桥深圳连接线”。
“深珠通道”的规划不断有所进展,深圳、珠海、广东省的规划中,都给这个通道预留了用地,规划了线路走向。而“港珠澳大桥深圳连接线”,则一直没有动作见诸媒体。
比如在深圳南山区2035年版的国土空间规划中,有深珠通道铁路(下图上)、公路的走向:
图片
根据上图,深珠通道的城际铁路将连接深圳前保站;深珠通道的高铁线路是“深(圳)南(宁)高铁”的一部分,将连接深圳西丽站。
图片
根据上图,深珠通道的公路部分在东岸可能是“Y型”的,分别连接深圳的南坪快速(可以走货柜车)和月亮湾大道(未来不走货柜车)。
2023年6月,广东省曾举办了深珠(伶仃洋)通道方案专家评审会。评审会举行的当天,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也发布了《伶仃洋通道珠海侧公路工程方案设计研究项目招标公告》,明确将开展该通道的前期设计招标工作。
随后,《珠海市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发布,透露的主要信息是:深珠通道除了公路外,还将承担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2种功能(分别命名为深珠城际、深珠高铁),采用西桥东隧方式铺设,并对起始端做出了明确落位。
图片
广东交通十四五规划刚刚明确深珠通道“以铁路为主”的时候,一度被认为是珠海北部的利空。有人猜测,未来将优先修建港珠澳大桥深圳连接线,深珠通道有没有公路部分都存疑。
现在看来,深珠通道功能完备、通行能力强大,对珠海北部的发展是重大利好。
那么,深珠通道的造价会有多少?
此前有媒体曾报道,造价是408亿元。这个数字肯定是错的,因为深中通道只是一条8车道的汽车通道,造价就达到了460亿元;深珠通道距离不短于深中通道,又多了2条高铁线路、2条城际线路,造价至少在深中通道两倍以上,甚至可能超过港珠澳大桥(1269亿元)。
广东为何不断在珠江口投巨资修建超级工程,而对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兴趣不大?
说到底,还是经济效益的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密度、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群,无论每平方公里的GDP、资金总量还是小学生人数,都数倍于长三角、京津冀。
图片
在这样的区域投巨资搞基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会比较好。
更何况,国家对大湾区提出了两大要求:第一是促进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第二是实现广东省、珠三角的均衡发展。
珠江口两岸发展极不均衡,香港的经济总量是澳门的8倍,深圳是珠海的8倍多,东莞是中山的3倍。
修建更多的跨海通道,有利于带动中山、珠海、澳门、江门等城市经济发展,推动广东经济更上层楼。
早些年,大湾区经济外溢能力最强的是香港;最近10年,最具外溢能力的变成了深圳。深圳的面积不到广州的三分之一,但经济总量、资金总量都超过广州,深圳急需拓展经济腹地。
深圳是计划单列市,是经济上的直辖市,税收主要上交中央政府。2023年,来源于深圳辖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45.2亿元,其中中央级收入6532.4亿元;地方级收入4112.8亿元。也就是说,深圳每年贡献了6000多亿元财税(扣除获得的转移支付)。
深圳企业外溢到周边城市,对广东省的财政贡献就会加大。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围绕着深圳的各种超级工程不断增加,有希望深圳带动周边的考虑。目前中山、珠海都规划了跟深圳对接的合作区,中山选了马鞍岛,珠海的合作区主要在淇澳岛—后环片区。
企业外溢到周边,对深圳也是利好。企业追逐低成本是经济规律,深圳地域狭小,如果企业因为营商成本高而搬迁到其他省,对广东整体是利空。能利用周边城市发展,跟深圳形成前店后厂关系,对深圳、对周边城市都构成利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