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科大师丨“华工之父”朱九思:“一生做好两件半事”(长文)

 指月軒 2024-02-19 发布于湖北

1952年,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为实现国家工业发展目标,华中工学院开始筹建。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同年9月11日,华工建校工程在武昌喻家山南麓破土动工。武汉之郊、东湖之滨,有山有水,第一代华工人披荆斩棘,在一片田野上创建了一座大学城,为华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64年以来,这所学校一路艰苦奋斗,从一所小型工学院发展成如今的高水平综合研究型大学,正是一个个学者大儒,用毕生学识和无私奉献,推动着学校的发展,他们是华科的精神与灵魂,也是华科的荣誉与骄傲。

《华科男》将推出“华科大师”系列,讲述为华科的建设倾注心血的大师们,以大师之故事,为当代华科人鼓劲。

朱九思之名取自《论语·季氏》之“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朱九思评传》作者王炯华评价:观其一生之为人处世,可谓人如其名,行如其名。他至今被华中科技大学当作“校父”看待,因他对其前身华中工学院的创办和崛起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华工工作了三十多年,子女没有一个在华科上学,也没在学校分房子。大师的风采是无人能及的。”该书编辑钱坤说。

朱九思在华中工学院领导岗位上工作31年,用他的睿智和高瞻远瞩,为华工的发展做出了奠基性贡献,华中工学院被视为是新中国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缩影”。“大学之本在教师、大学之路在综合、大学之源在科研、大学之魂在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至今深深影响着后继者。

2015年1月,在先生百岁寿诞之际,《朱九思全集》出版。他在其中自我评价:“我当校长时创造性的工作主要是两件半事情:一是提出了发展新思路,’走综合化道路’和’科研要走在教学的前面’;二是采取超常规的办法广揽了一大批人才;半件事是植树造林。”

开我国办综合性大学先河

有人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是朱九思打开了第一个突破口。他的办学理念是建一所“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文革”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偏重于理、工分家,朱九思不顾众人反对向教育部提出“理、工应该相互结合”的请求。

1977年,华中工学院党委给邓小平同志写信,呼吁大学实行理工结合,办成教学和科研中心,发展研究生教育。

“在当时,逐级算汇报,越级是告状。”华中科大教授陈海春评价此举“非常大胆”:“现在看来平常,但那是1977年,朱老院长是要冒风险的。”

朱九思晚年在一篇回忆录中自述:“我是人不是铁,我也害怕,但我是院长,又是党委书记,不能畏畏缩缩,怕这怕那,否则就一事无成。”

朱九思在教育改革上的作为让同时期武汉大学的校长刘道玉也十分感念,“其实我们相差18岁,算是两代人。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俩于公于私成为忘年交。我认为我俩在教育改革中是并肩前进,在教育改革问题上是志同道合。”

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

1982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朱九思和刘道玉联名提出议案,希望增加教育经费,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步伐,营造民主自由的大学校风。“这在当时非常前卫。后来,大会也非常重视我们的议案。”刘道玉回忆说。他这样评价这位同时期的著名大学校长:“朱九思校长有魄力、有远见,最先提出要把华工建成一所文理综合的大学,是’文革’后在中国高教界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人。同时,他提出的观点’科研要走在教学的前面’非常前卫,当时许多人非常不理解。他意识到,一所大学不做研究,教学就不可能有新意,就不可能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他不仅在武汉、在湖北,甚至在中国高等教育界都是一座丰碑。”

1979年,朱九思去美国和日本考察高等教育之后,借鉴国外大学的办学经验,提出在华工办理科、文科和管理科学,将华工引向综合大学的发展轨道。在他的带领下,华工成为“文革”后我国第一所进行全面改革的大学,这也为该校后来崛起奠定了基础。

在当时的环境下,改革困难重重。1983年,华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先后3次向教育部递交筹建新闻学专业的“请示报告”。该校历史上第一个文科专业——新闻学专业获批。

超常规为学校广揽人才

“文革”时期,别的学校是“斗批散”,华工却是“广集人”。富有战略朱九思当时就提出要“高筑墙、深挖塘、广集人”。

从1972年到1979年华工一共收留了全国各地被批斗被扫地出门而无家可归的专家教授六百多名,不仅为民族发展国家建设保护了优秀的专业人才,也为改革开放后华工的大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为了筹建建筑学专业,朱九思首先将建筑学家黄兰谷挖来作为学科带头人,后来又诚聘黄康宇、蔡德壮和张良皋任兼职教授。

知名建筑学家张良皋

1972年至1980年,朱九思先后从20多个省份的500多个单位引进600多名人才,并选派450名留学人员与访问学者出国,为华科大奠定了人才基础。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科大前校长杨叔子认为:“华科大能有现在的发展,人才能会聚,离不开朱校长当时对人才的重视。没有他,学校就没有这个基础。”

在杨叔子眼中,朱九思高度重视教师培养,他有三个“本”,即教人为本、教学为本、教师为本。对各年龄层的教师,朱九思有不同的看法,老教师有办学经验,中年教师是第一线,青年教师是未来的希望。

朱九思(左)与人交谈

杨叔子记得,自己还是青年教师的时候,他和叶鲁卿、叶佩琼在朱九思的举荐下,破格参加华工教学工作研讨会。会议在庐山举行,参加的多是教学骨干,青年教师本没有资格参会。但是,朱九思坚持带他们一同去参加了会议。

1981年,杨叔子在朱九思的支持下去了威斯康辛大学,回华工后,他想做有关人工智能、故障诊断、时间序列分析方面的科学研究。朱九思免除了他的行政工作,为他调整了实验室,组建了新的团队。

朱九思的努力凝聚了华工的人心。他强调,华工“一定要团结”,来自五湖四海的教师在这里归心,华工发展过程中人际关系一直很和谐。

建成一所“森林大学”

杨叔子回忆,有一次与朱九思会面时,总务处处长敲门进来,朱九思问他“树和房子哪个重要”。原来,学校施工图将挤占几棵树,朱九思坚持“树木净化空气、房屋制造污染”,绝不能因房毁树。

工作期间去看看学校树木,是朱九思多数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在他执掌华工期间,学校大力推行植树造林,几十万棵绿苗相继在校园内茁壮成长。

今天,走在华科大校园内,到处郁郁葱葱。杨叔子说,没有老校长就没有今天华中科技大学“森林大学”的美誉,而这里的每一片绿海都留下了朱九思的心血。

华科校园风光(拍摄:胡名利)

朱九思本人爱树的逸事也不少,挖一个洞,种一株苗,他都亲自参与。有人讲,朱九思爱才如命,也爱树如命。正因为他重视环境,才造就了今日华科大校园内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局面。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如此评价朱九思:在华科大学者云集的背后,更有以朱九思老校长为首的历届领导者,用远见和胆识,为教师营造了潜心学术、自由探索的宝贵空间,为学校构建了结构合理、师资雄厚的学科体系,使学校拥有了腾飞的活力。

吃住会客都在普通病房

从领导岗位上退下的朱九思,结合多年办学实践和思考,投身高等教育研究,担任华科大教育科学院的教授、博导,指导了12名硕士生和9名博士生。

到湖南大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朱九思不乘小车,也和师生一起乘坐交通车前往。

华科大校友曹林曾在网上透露,一次给学生讲新闻史,高龄的朱九思不仅亲自到教室后排听课,课后还与他交流应该怎么讲授新闻史。

朱九思晚年与夫人吃住会客都在医院的普通病房里。很多人不解,他为什么不住高干病房呢?夫人给出的回答是:“九思说的,不用那么大,不能浪费。”

2015年3月6日,在协和医院保健楼8楼病房里,弟子们为朱九思举行了一场难忘的生日会

其子朱小庆告诉记者,父亲晚年一直关心着学校的发展,在清醒时有弟子来看望,他总要先问及学校情况。校长助理许晓东教授曾就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初稿请教已95岁高龄的先生,先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亲自回复近3000字的意见和建议。

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黄树槐、周济、李培根评价他:九思先生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屈指可数的教育家之一。今日之华科大,除了医科之外,理科、人文社科之发展的基础,都是在九思时期所奠定的。我们没搞什么新的,只是添砖加瓦、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而已。

本文内容综合自《中国教育报》、荆楚网、渤海早报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